APP下载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种经验

2023-03-07

师道(人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统整跨学科学科

江 梅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方案中明确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如何基于新课标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成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兼顾教学视角的“跨学科性”与教学模式的“主题统筹性”,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围绕特定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中心主题统筹教学目的、内容、资源、方式及评价诸要素,通过问题导向的整体性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在意义建构中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一般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这种学习能突破学科壁垒,很好地解决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境割裂的问题,以多学科整合探究、任务完成或解决问题为途径,让学生在与特殊情境的有效互动中,成功应对情境的复杂要求和挑战,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统整,最终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

各义务教育学校如何引领教师和学生开展基于新课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下“他山之石”“校本开发”和“名师引领”三种经验或许能带来启示。

一、他山之石:现象教学

芬兰的“现象教学”颇有名气,是典型的跨学科学习。2014年,该国新课改把教育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横贯能力(相当于核心素养),要求教育机构确保学生在每个学年学习至少包括一个多学科的学习模块。这种多学科学习模块,被称为“现象教学”。芬兰的新课标赋予地方教育系统乃至学校和教师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可以结合学校文化的主要原则导向设计相应的跨学科学习模块以供跨学科的现象教学。所以芬兰学校现象教学主题或话题等的选择,与学校的文化传统所秉承的价值观与学习理念等息息相关,具有地域化、校本化、生活化、真实化的特色。

例如,芬兰 Nurmijarvi 综合学校确定了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主题的思路,主题有“活在森林”“海难逃生”“美味大餐”等。“活在森林”现象课,就是把小学生带到大自然,在森林中辨识植物、收集植物标本、采摘草莓、捡拾松果,并用绳子丈量距离等。在森林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植物素描、户外运动等。返校后,对捡来的果实和标本,进行分类,并制作手工艺品,然后撰写森林考察报告。最后,学生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并聘请社区和家长参与其中。在“海难逃生”现象教学中,该校教师自主选择了一定的学科进行整合,融合了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政治、造船、家政、安全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芬兰是森林王国,又是千湖之国,毗邻波罗的海和芬兰湾,这个“现象”的选择是真实而非虚拟的。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 Pekka教授介绍,现象教学的筹备基本按照“确定学习主题,学习结果描述,实践中了解,学科角色,找出关联,阐明问题,确定项目,列出具体活动,找到可用设备或资源”9个流程进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学校成立“现象教学”领导小组,研讨初步选定的“现象”,确定主题;

2.领导小组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依据学段特点,确定评价标准;

3.“现象教学”领导小组和学科教师在实践中了解,对学习主题和目标进行评估;

4.“现象教学”领导小组和学科教师分好学科角色,确立各学科的定位和目标;

5.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找出关联,确定学科融合;

6.学科教师集体备课,阐明问题,确定教学逻辑;

7.学科教师集体备课,确定项目,确定课时目标;

8.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列出具体活动,确定教学过程;

9.“现象教学”领导小组和学科教师找到可用设备或资源,确定时间、地点,以及所需资源和设备。

集体备课完成之后,还要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以实现从“教什么”到“怎么学”的转变,更加强调现象教学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以真正地让学生融入“现象”之中。

二、校本开发:课程统整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是,作为曾经的“新课程亮点”,综合实践课程很难凭一己之力改变学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综合实践教师也很难一呼百应携手不同科目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的困难不小。

有学者曾指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我们的科目是分科的,是一个一个分别进行的,学生的活动也是一个一个分别进行的。通过分科的内容和分别的活动,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同理,我们的老师在大学读书时是分专业的,踏上岗位后基本是一个一个从事分科教学任务,分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保质保量?假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细致谋划,校本考量之下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跨学科”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效率更高更好。其实,不少有超前眼光的学校领导,多年前就已经像舵手一样把学校这艘航母驶入了“课程统整”海域。

譬如,根据品质教育项目组编著的《区域教育发展方略》可知,上海学校课程统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射线式整合,即以学科知识为圆点,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进行多维拓展与延伸;二是聚焦式整合,即以特定资源为主题,根据学习者的兴趣或经验,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多学科关联与整合。从表现形式来看,既有“学科内统整”,又有“学科间统整”;既有“跨学科统整”,又有“学科与活动统整”以及“校内与校外统整”等。

以马陆小学的“小精灵”课程为例。嘉定区马陆是上海市葡萄之镇,马陆小学位于嘉定区马陆镇核心位置。近些年来,学校整合马陆葡萄文化,提出“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的办学愿景,以“亲近自然、纵情书香、涵养气质”的办学追求,构建马陆小学的“小精灵之旅”课程。该课程取景校园、家庭、社区、社会等,整合多方资源,以马陆小学吉祥物“陆陆”的成长过程为主线,故事性地展现“陆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成长片段,象征马小学子五年的成长。学校将“小精灵”校本课程统整进基础型、探究型、拓展型课程之中,形成三大板块、五个系列、六大内容的“小精灵之旅”课程。三大板块(Sky、Earth、Sea),根据学生参与面分成个性化的“Sky”飞行之旅,普及化的“Earth”徒步之旅,体验化的“Sea”游学之旅。五个系列又名“五色风马”,根据课程活动主题分成五个部分:以体验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红色风马;以学习艺术,涵养高雅气质为主题的紫色风马;以科技探究,发展创新思维为主题的蓝色风马;以体育拓展,激发生命活力为主题的橙色风马;以了解生态,研究环保实验为主题的绿色风马。六大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将课程分成六大主题内容:童之言,即语言与文学,包括绘本阅读、诗词鉴赏、名著阅读、风雅朗诵等;思之慧,即逻辑与思维,包括数学思维、理财课程、游戏课程、空间几何等;雅之艺,即艺术与审美,包括半亩书画、精灵戏剧、骏马合唱、棋类课程等;动之魅,即健康与运动,包括运动健身类课程、动手类课程、装饰类课程等;研之趣,即科技与探索,包括葡萄探究、环境研究、生物科技、设计实践等;德之馨,即社会与道德,包括习礼雅舍、精灵家政、幸福课程、德育特色课程等。

以上三大板块、五个系列、六大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学科内外统整”“学科与活动统整”以及“校内与校外统整”,从而实现了全方位整合。这种“全方位整合”,让教师们自然而然地“跨”起来,让学生们生机勃勃地“跨”起来,当师生深度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时,跨学科教学的应然价值不难实现。

三、名师引领:深度学习

笔者常年担任小学班主任,教语文,也教综合实践等科目。国家设置新课程综合实践之后,笔者出于好奇和热爱,在综合实践领域深耕多时,取得一定的成绩,被评为该学科的特级教师,并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在带领工作室的青年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笔者有感于常见综合实践教学的随意、简单、流于形式等现象,提出要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以高阶目标为导向,精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推荐主题。那些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将知识与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题,或者是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深刻体验,并发散思维进行活动成果新颖呈现的主题,才纳入具体设计范围,使之成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

笔者曾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跨学科主题“模拟联合国”。该主题属于社会领域,融合了思品、语文(写作)、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等学科。参与学习的六年级学生普遍对模联活动感兴趣而且期待,能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观看视频,阅读书籍,完成先学小研究。部分孩子还主动制作了感兴趣国家的国旗和国徽,尝试撰写立场文件(发言稿),参与“代表”(外交官)选拔活动。课堂实施时,课室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坐着三种“人物”:“模联”主席团成员3人,“模联”中国、英国、法国等12国代表(外交官),“模联”观察员33人。教师讲桌上方悬挂部分国家的旗帜,营造“联合国”的氛围。笔者创设了“场内召开模联会议”和场外“观察员围观”两种情境,拟用真实的任务驱动两类学生开展有深度、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事实证明,学生都能进入角色,主席团成员主持,代表演讲,观察员点评,各自做好了相应工作。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真实性越高,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催生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在综合实践跨学科主题“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活动中,参与学习的四年级22班学生积极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并把获得的知识投射进生活,分小组到社会场所中去寻找、对应各种标志。汇报课上,风云少年小组以视频的形式回顾他们到广州地铁博物馆的奇妙之旅,生动讲解了广州地铁标志等与交通相关的标志。该组的“创意展示”成果是“快板朗诵”,把地铁车厢内的安全标志编成了一首安全乘车三字经:乘地铁,须认清,小羊角,标识明……七剑客小组揭秘了交通信号灯标志及灯里的颜色意义,创演情景剧《上学路上》。青葵星小组图解了奥运五环及2022北京冬奥会标志等,并借助道具合作表演奥运五环会徽、各种比赛项目的动作。精英传奇小组通过PPT展示神舟十三号等航天飞行任务标志,讲解了其背后的设计理念。该小组的“航天旅程”大幅黏土作品备受师生欢迎和喜爱,堪称中国航天史的微缩版。

除了实施综合实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笔者也开展过基于小学语文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要么以某一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为内容,要么以某一单元、某一课的重点或难点为任务进行主题设计,要么根据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开发,要么以学生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布置跨学科学习任务……例如,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安排了“轻扣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如果教师只从语文学科角度开展学课文、读诗、写诗活动,就很难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他们学以致用的历练会有所欠缺。如果教师拥有“跨学科”的广阔视野,掌握了“跨学科”教学策略,便能带领学生进入崭新的天地,见识别样的风景,他们语文知识的内化和素养的形成将更上一层楼。笔者指导“轻扣诗歌大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风云少年小组提出了“如何制作诗集”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组员分头行动,各自到图书馆、购书中心或者网上找自己喜欢的诗集来学习参考,从《姜二嫚的诗》《镶边的云朵》等书中寻找诗集编辑的共同要素。他们开圆桌会议,讨论要点,单是给诗集起名就达十个之多。类似情境一个个出现,锻炼着组员们的各种能力。当精美的小组诗集终于出炉时,家长们都纷纷表示惊喜、佩服。精英传奇小组偏爱现代诗名句,他们决定用创新的方法来传承和宣传。结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被diy到黑白分明的灯笼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被绘入富有意蕴的画作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被绣到静谧美丽的扇面上……

笔者深知,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利用综合的跨学科学习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中基于问题的、创新的深度学习。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虽然比重不大,但这种学习应该追求有意义、有深度。也许,借助名师引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名师以其见识、经验和能力,能规避跨学科教学的形式化和浅表化。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学校和老师重视新课标的跨学科教学要求,多学习,多借鉴,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善于完善,就能逐渐提高跨学科教学能力,更自然、和谐地实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统整跨学科学科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