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治理: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治理模式创新
2023-03-07孙德超
◎孙德超,李 扬
吉林大学 a.行政学院;b.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长春13001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民群体影响市县政府决策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1)相比较而言,中央、省级政府的决策较为宏观、乡镇政府的决策较为微观,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市县政府。。特别是在自媒体账号运营实现流量变现后,一些自媒体用户为了谋取私利,开始通过不实内容的制作、传播,对公众舆论、政府治理产生复杂、动态的负面诱导和影响。这种自媒体用户在自身不正当利益的驱使下,通过制作、传播不实信息刺激并带动社会群体形成网络舆情,客观上对市县政府的决策造成较大干扰的问题,可以被称作“自媒体化行政”。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可见,中央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综合治理,由此,迫切需要对自媒体化行政问题进行治理模式创新。
学术界已经对自媒体发展的负面影响展开分析。张志安、陈子亮认为,在有些相对敏感的议题方面,常常有一些自媒体出于私利或公利的动机,抢先设置议题、引发社会关注,有时甚至“倒逼”专业媒体的跟踪报道[2]。刘学军、何雪义和张瑜指出,有的自媒体堂而皇之地裹挟民意,违背客观事实地批评和质疑官方声音、官方决策、官方立场,甚至企图影响司法审判,获取非法收益[3]。在此基础上,学术界也对自媒体负面影响的成因和治理路径展开探讨。马双军认为,从自媒体角度看,主要是由于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工具理性极大膨胀的后果是自媒体异化为一种危及公众和社会的力量[4]。陈世华则指出,媒体受众应培育批判性思维、有效甄别信息,自媒体应优化信息供给、提升内容品质,平台应完善规范细则、强化审核把关[5]。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往往围绕自媒体发展的负面影响、成因、治理路径展开一般性探讨,并未将其充分置于影响范围广的市县政府决策场域展开系统性研究,更缺乏对不同类型问题的针对性探讨。
基于现有研究进展,本文将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将自媒体发展置于市县政府决策场域中,提出自媒体化行政的概念,并通过社会群体介入程度与市县政府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交叉分析,对市县政府决策中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进行类型划分,厘清不同类型问题的主要特征。二是借助传播学领域的“把关理论”(2)把关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传播者、受众都具有差异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把关”行为,包括搜集、过滤、制作、传播信息等。,分析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治理需求,创新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治理模式。对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把关治理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为市县政府创新治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从而推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健全发展。
二、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影响因素、类型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特定用户运用自媒体追求自身不正当利益的必然产物。在此过程中,除了自媒体用户以外,重要的参与主体还包括社会群体和市县政府。自媒体用户往往通过不实消息的制作、传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群体和市县政府,客观上对市县政府的决策造成较大干扰。本部分将在考察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剖析其不同类型及差异化特征。
(一)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万物皆媒的时代,自媒体的受众范围正在迅速分化,然而,自媒体化行政却使自媒体受众呈现典型的群体“聚合”。这是因为,自媒体用户基于个人门户向外扩散信息,不断推动社会群体和市县政府的受众聚类,使二者的注意力从专业媒体转向个人媒体,其关注空间从媒体空间延伸至现场空间,并以不实信息的传播来误导舆论导向,客观上对市县政府的决策造成较大干扰。因此,社会群体介入程度和市县政府反应程度的高低,成为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是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在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社会群体作为主要信息受众和传播对象,其介入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不实信息的扩散范围和危害程度。从发生作用的角度来看,自媒体用户对社会群体的调动和聚合是干扰市县政府决策的重要方式。自媒体用户源自社会群体,以贴近民情、民意的身份存在,有的甚至成为代表民意的“意见领袖”。自媒体用户通过语言、图像等形式与社会群体达到“共情”状态,调动社会群体不断加强其与自身的利益联系,合并扭曲后的舆论力量开始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对市县政府决策造成较大干扰。由此,社会群体在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已然成为自媒体用户获取自身不正当利益的“工具”。一般而言,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越高,由自媒体用户凝聚形成的舆论力量就越强,对市县政府决策的干扰也就越大;反之,舆论力量越弱,干扰越小。
其次,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是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重要内部影响因素。在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市县政府作为主要的回应者和决策者,在新型传播行为冲击下的反应程度往往决定着行政事件的走向。从发生作用的角度来看,市县政府的决策不仅是其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重要反映,更是其达成自身政绩目标等职业理性的外在表现。并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社会公众对市县政府决策的广泛参与,要求市县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进行回应。由此,市县政府基于职业理性与回应公共利益诉求所形成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成为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重要成因。一般而言,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较高,自媒体用户便会抓住市县政府“避免出事”的紧张心理进行裹挟;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较低,自媒体用户则会进一步动员社会群体扩散事件的影响。
(二)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
基于社会群体介入程度和市县政府反应程度的高低,自媒体用户干扰市县政府决策的作用范围和危害程度各有不同,形成舆论压力型、事态失控型、决策被动型、借机谋利型等四种类型(见下页图1)。
图1 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类型划分
1.舆论压力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主要特征
在此类型中,自媒体用户通过动员社会群体扩大舆论影响,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较高,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也较高。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市县政府决策与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特定社会群体密切关注市县政府的决策,具有较强的参与意愿。第二,自媒体用户与特定社会群体形成了短期的利益共同体。自媒体用户或来自特定社会群体,或基于个人私利向特定社会群体靠拢。他们通过制作、传播不实消息,迅速得到了特定社会群体的关注和支持,进而形成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第三,市县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较高。一旦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市县政府会迅速作出回应。
如W市高压泵地下排污事件。2013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至1000多米下的水层,将地下水彻底污染”等传言,引起网友共鸣并获得大量转发。W市政府对此舆情高度关注。随后,当地环保部门对715家排污企业进行突击排查,并悬赏10万元征集排污线索,为查证网传高压泵地下排污事件付出了极大的行政成本,但并未发现网络爆料的情况。此后,H市警方查获一特大网络造谣传谣团伙,调查表明,该团伙参与炒作W市高压泵地下排污等10余起重大舆论事件,年获利达100多万元[6]。
2.事态失控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主要特征
在此类型中,自媒体用户通过动员社会群体形成舆论影响,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较高,但市县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较低,导致舆情影响升级、事态逐渐失控。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自媒体用户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长期的形象包装下,自媒体用户成为网民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其对热点事件的关注能够迅速得到大量社会群体的响应和支持[7]。第二,市县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反应程度较低。在形成较大规模的网络舆情后,市县政府的反应速度仍然较为缓慢。第三,社会群体的积极介入往往使网络舆情事件进一步升级。由于自媒体用户展开舆论带动,社会群体并不满足于网络层面的活跃,通常会采取更为直接甚至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如L市反核废料后端处理大厂事件。2016年,国防科工局在L市开展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的拟选址工作。得知此消息后,某自媒体揣测该项目将落户L市,并以此作为标题发布消息,后又有其他自媒体发文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的标题换作“核废料后端处理大厂”。随着推文的快速传播,相关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中发酵,其中两篇自媒体推文的阅读人数累计超过10万人。此后,上万名市民走上街头展开抗议活动。在经过长时间的舆论发酵后,L市政府官方微博终于发布消息,暂停核循环项目的选址前期工作[8]。
3.决策被动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主要特征
在此类型中,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较低,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也较低。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自媒体用户试图引起较大的网络舆情。为了获取更多流量变现,自媒体用户制作、传播不实消息并获得较高的关注。第二,市县政府对自媒体用户试图引起的网络舆情敏感度较低。由于市县政府反应程度较低,未能在短时间内识别网络舆情的发生及其影响情况。第三,当地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同时,相比于当地政府,上级政府对自媒体用户试图引起的网络舆情能够迅速识别并采取应对措施,这使当地政府的决策更为被动。
如P县强拆烧死农民事件。P县开展村庄拆迁工作,某村民一直没有搬迁,2015年,有网友微博发布“P县发生强拆住宅致人死亡事件,村民被烧死”的消息。为此,P县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有媒体多次询问P县有关部门调查结果,但未得到回复。此后,L市市委书记识别到该舆情并迅速召集专题会议,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调查处置工作组,迅速查清村民房屋起火和死亡原因,并作出“社区旧村改造项目拆迁工作立即停止”的决策。此后,经综合勘查检验,此事件虽由强拆引发,但排除他人人为纵火行为,火灾系村民自身行为所致[9][10][11]。
4.借机谋利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主要特征
在此类型中,自媒体用户试图通过自身的影响力直接与市县政府间建立联系,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较低,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较高。其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自媒体用户拥有广泛的受众。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图文信息,可以在短期内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第二,市县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敏感度较高。基于自身政绩、形象等考虑,市县政府会在决策过程中关注自媒体大V的动态。第三,自媒体用户与市县政府基于决策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自媒体用户为了谋取私利,制作、传播与市县政府决策相关的不实网络信息,对市县政府决策展开网络舆论干扰。市县政府则基于“职业理性”的考虑,满足自媒体用户的不正当利益要求。
如S县河水污染上访事件。陈某是自媒体平台比较活跃的网络大V,注册运营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账号21个,拥有粉丝数十万。2016年,在H省开展的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中,环保部门决定对陈某老家一条河道进行清淤治理。知悉情况后,陈某为获取私利,发表文章《与H省环保厅长商榷:绿色发展不能光说不练》,曝光曾有村民携带死禽到S县政府上访的情况,控诉河水污染影响。此后,陈某将争取治污资金的功劳据为己有,并以此要挟当地基层干部,促成当地政府与陈某亲属公司签订工程合同,从而在工程款中不当获利[10][12][13]。
三、把关去中心化: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基于对四类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主要特征的详细考察,通过把关理论的视角选择和逻辑匹配,可进一步分析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把关理论: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创新
把关理论认为,信息把关是指把关人采集、编辑、传播信息,从而进行议程设置,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把关理论发轫于心理学,发展于新闻传播学。此后,把关人模式向组织、社会体制的扩展和演化,带动了整个把关人研究的全面变化。从研究对象看,把关研究由个人行为研究转向对组织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研究[14]。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把关理论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一方面在把关主客体的界定上,呈现把关界限的模糊;另一方面,在把关性质的趋向中,开始转向商业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时代下自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把关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自媒体发展所带来的信息把关去中心化对政府治理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张林指出,在自媒体时代,传统信息结构中的“门区”“关卡”正在逐渐失去其应有的把关功能,先出版后过滤所形成的时间差给政府或市场的“再把关”造成了极大困难,由自媒体个人把关形成的不良信息蔓延和泛滥,给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15]。聂智则进一步警示,自媒体形成了复杂的网状传播结构,过去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地“把关核心”的传播阵地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曾经健康有序的舆论生态骤然面临巨大挑战[16]。
梳理把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为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研究找到新的理论视角。一是从把关的主客体看,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自媒体用户已经实现了从“被把关人”到“把关人”身份的转变。他们可能基于自身的“把关标准”来制作、传播不实信息,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并对市县政府决策造成较大干扰。二是从把关的过程看,自媒体用户具备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把关功能。从搜集、过滤、制作信息,到最终传播信息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基于趋利逻辑考量的自媒体用户可以独自完成整个把关过程。三是从把关的影响因素来看,自媒体用户作为把关人,同样需要考虑传统把关人所考虑的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受众因素等,但自媒体用户作为谋取私利的把关人,通常会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综上,把关理论的引入为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在逻辑匹配的基础上,有必要从把关的外部环境变化的角度,探究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二)把关去中心化:自媒体用户把关理念、标准和方式的扭曲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把关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新闻记者、编辑等传统把关人已经失去了信息把关的中心地位,把关权力在自媒体用户中得以泛化。在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理念在自媒体用户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诠释,一些自媒体用户滥用把关权力制作、传播不实信息,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自媒体用户的把关理念、标准和方式发生了扭曲。
1.商业市场逻辑的介入造成自媒体用户把关理念的扭曲
在传统的把关过程中,新闻记者、编辑等传统把关人拥有一套体系成熟的把关程序,接受层层监督的理性把关人需要遵循大众传媒的职业操守、行业约束,从而形成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平等性等多元正向的把关理念。在市县政府决策中,受多元正向把关理念的影响,传统把关人真实、有效、及时的信息传播为公众所信任,由此构建起一条“大众传媒—公众”的单向信息传播路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传统把关人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多点散发的媒体市场模式。注意力作为媒体市场发展的核心和重点,被自媒体用户奉为圭臬。自媒体用户不断追求信息发布后以关注量、点击量、评论量、转发量为代表的受众注意力,进而通过电商、广告等途径实现商业变现。在信息传播商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下,信息的把关权无形中成为自媒体用户实现商业变现的筹码和手段,这种扭曲的把关理念在市县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尤为凸显。热衷于大众注意力的自媒体用户十分关注与社会群体利益息息相关的市县政府决策,通过有意制作不实消息、刻意曲解决策内容,不断挑起舆情事件。这不仅严重干扰了市县政府的决策进程,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秩序混乱。由此,在把关去中心化的背景下,崇尚经济理性的商业逻辑强势介入自媒体发展,导致一些自媒体用户的把关理念扭曲,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因而产生。
2.舆论民粹主义的形成,推动自媒体用户把关标准的扭曲
具有职业操守的传统把关人通常将信息的真实性、传播的社会价值性作为把关标准,由此,信息传播的价值理性得以凸显。当市县政府决策时,新闻记者、编辑等传统把关人作为决策信息的传递者、公众舆论的传播者,持有对公众负责的道德操守,会对政府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按照真实性、社会价值性的把关标准进行筛选、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用户形形色色的价值观替代了传统把关人的把关标准,形成了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主的把关导向。特别是舆论民粹主义的出现,使自媒体用户的把关标准进一步向工具理性转变。舆论民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民众依附网络场域挤占异质话语、抢占舆论空间的力量。它不仅是民众负面情感的集中发泄,而且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其目的是裹挟民意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17]。鉴于舆论民粹主义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一些自媒体用户选择依附于网络民粹主义,其把关标准中的道德约束与法律底线逐渐丧失,进而演变为“一切以受众为中心”的把关原则。一方面,一些自媒体用户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歪曲与政府决策有关的真实信息,挑起社会群体的不满情绪,进而发展为舆论民粹主义;另一方面,在舆论民粹主义形成后,一些自媒体用户进一步推波助澜,使政府与民众处于对立状态,造成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情绪泛滥。由此,在舆论民粹主义的影响下,一些自媒体用户扭曲把关标准,导致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产生。
3.信息传播技术和平台的革新,引起自媒体用户把关方式的扭曲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通常要遵循新闻媒体机构记者、编辑等传统把关人的采集、撰写、审核、发布等程序,要经过校对、编辑、责编、总编等主体的层层把关。把关方式呈现从下到上、从繁到精、从点到面的特征。在市县政府决策过程中,新闻媒体工作者通常会对决策相关信息进行自下而上的筛选和把关,将粗糙、分散的决策相关信息进行加工、简化、编辑,从而确保社会公众能够较为理性地认识、理解并参与市县政府决策。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化发展推动着自媒体用户把关方式的扭曲。一方面,智能移动终端、4G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18],使传统把关人自下而上、层层审核的把关程序在自媒体领域得以简化,任何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的自媒体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采集、编辑和传播的把关人,集校对、编辑、责编、总编等多重角色于一身;另一方面,信息发布平台的多元化,使传统把关人从繁到简、精挑细选的把关过程得以简化,虽然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等为自媒体用户的信息把关提供了多种载体,但欠缺传媒专业精神的自媒体用户信息筛选和简化能力有限,其发布的内容仍存在诱导性有余、真实性不足等问题。可见,智能移动终端、通信技术、新型信息发布平台的出现,导致一些自媒体用户基于不正当利益的考量而在市县政府决策过程中非理性运用信息把关权,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由此产生。
四、把关治理:基于不同类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治理模式创新
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产生,充分折射出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些自媒体用户滥用信息把关权的现状。面对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如何在自媒体单一把关权的基础上实现再把关,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部分将把关治理的路径综合运用于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实际治理情景,结合不同问题的治理需求,各有侧重地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建议(见下页图2)。
图2 不同类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把关治理(3)在内层圆中以虚线表示把关治理模式的划分,这是因为每一种把关治理模式均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基于不同类型问题的主要特征,把关治理模式的选择也各有侧重。
(一)以结构把关为主,发挥自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公众等主体的正向作用
自媒体用户制作、传播不实信息形成舆论影响,并不是基于自身的整体控制,而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进行力量的传导。进一步而言,自媒体用户滥用把关权进而导致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产生,是不同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舆论压力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拥有强大粉丝基础的自媒体用户,通过社会结构无限制地传导自身的影响力。尽管市县政府作出了及时回应,但信息的大量传播已经在社会结构中迅速构建起利益相关的舆论群体,并对市县政府施加舆论压力。因此,在舆论压力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应主要推进结构把关,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结构中自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公众等主体的再把关作用。第一,推动自媒体平台加强信息审核力度。自媒体平台应主动承担起传统媒体中的“责任编辑”职责,通过建立信息审核机构、设立信息发布标准、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平台用户获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的监管。第二,加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虽然丧失了信息把关的中心地位,但在新闻发布、信息纠正、舆论导向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一些自媒体用户引导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官方媒体、主流媒体应积极发挥信息再把关功能,对自媒体用户制作、传播的不实信息进行主流层面的纠偏,积极引导社会群体回归正向、有序的决策参与。第三,提升社会公众的舆论价值判断能力。在自媒体用户发动社会群体形成网络舆情事件的过程中,部分缺乏价值判断能力的社会群体极易成为自媒体用户的舆论工具,因此,社会公众应积极构建自身的把关标准,对自媒体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再把关。进一步而言,需要政府、传统媒体等加大对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曝光力度,推动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社会公众对违法违规信息的判断力,明确社会公众参与市县政府决策的正确途径。
(二)以技术把关为主,运用新型技术并健全运行机制
信息技术能够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治理、公共决策,但缺乏限制的技术运用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事态失控型和决策被动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缺乏技术支撑的市县政府往往对网络舆情事件敏感度低,未能在自媒体用户信息把关的事前、事后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可见,无论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高低,反应程度较低的市县政府都需要注重运用新型技术、健全运行机制,以提高自身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因此,针对事态失控型和决策被动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应主要推进技术把关。第一,有效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新型技术。政府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应与自媒体平台合作,面对大量未经加工、处于原生态的“新闻”,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把关程序,在自媒体用户信息把关前端对即将发布的信息进行智能式过滤、审核、筛查,通过对信息中话语的分析,剔除误导舆论的信息。面对不断上升的负面热点时,应积极运用算法技术,通过对受众的大数据推荐,实现信息推送的“降温”调整,避免事件的再次升级。第二,健全舆情信息处理技术的运行机制。市县政府应提高自身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网络治理能力,对自媒体用户发布的海量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在发现可能形成的网络舆情时要及时进行网络舆情信息处理,如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索引等,主动识别并判定舆情等级。
(三)以制度把关为主,健全决策信息公开制度和决策监督制度
在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自媒体用户滥用把关权,通过广泛的舆论影响获利。特别是在借机谋利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中,一些市县政府对自媒体用户网络舆情干扰的紧张程度远超制度权威,在决策中选择牺牲公共利益。因此,针对借机谋利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应主要推进制度把关。第一,健全市县政府决策信息公开制度。市县政府应通过“两微一端”、官网等途径及时通报决策内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众听证会,加强市县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交流,压缩自媒体用户误导舆论走向的空间。第二,健全市县政府决策监督制度。明确市县政府决策程序,强化上级政府对市县政府决策的监督力度,提升公众对市县政府决策的监督水平,压缩自媒体用户借助网络舆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空间。
五、结语
目前,自媒体化行政问题愈发突出,对市县政府的决策造成较大干扰。研究发现,社会群体的介入程度与市县政府的反应程度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二者交叉,形成了舆论压力型、事态失控型、决策被动型、借机谋利型等四种类型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在市县政府决策中,一些拥有较大舆论影响力的自媒体用户基于趋利逻辑,通过制作、传播不实信息,刺激并聚合社会群体,形成较大的网络舆情。与此同时,治理能力存在差异的市县政府在面对社会群体介入时,会选择不同的反应态度和回应行为。社会群体和市县政府不同程度的介入和反应,使得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范围和结果。
本文依据市县政府决策中不同类型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主要特征,引入传播学领域的把关理论,分析自媒体化行政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不同类型问题创新把关治理模式。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自媒体平台的多元化,“人人都是把关人”成为可能,把关去中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商业市场逻辑的介入,到舆论民粹主义的形成,再到信息传播技术和平台的革新,不断推动着自媒体用户把关理念、标准、方式的扭曲,把关权滥用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自媒体化行政问题日益突显。为此,应将结构把关、技术把关、制度把关区别应用于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实际治理情景中,依据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有所侧重的路径选择,从而实现市县政府决策中自媒体化行政问题的治理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