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22
2023-03-07王锐丽
文|王锐丽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终于在2022年底画上了句号。期间的拉锯、撕扯、艰难求存不言而喻。
三年过去,重启、修复,自不在话下。但疫情留下的伤疤在各行各业都显而易见。然而珠江水运,在这困顿挫折频生的年份里,依然走出了不羁的步伐。
2022年,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底,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右江航道整治工程(两省界~百色)、红水河-黔江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主体工程建成试运行;西津二线船闸、红花二线船闸建成试通航;左江山秀船闸扩能工程开工建设;云南富宁港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主体工程加快建设;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复工准备;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矾石水道航道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实施。
2022年,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货物通过量逆势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平陆运河将连通西江航运干线和北部湾港口,为珠江水运新增一条经济、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
2022年,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的首批145艘LNG动力船舶经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检验、发证并交付使用,标志着国内最大规模绿色航运示范工程取得新突破。
2022年,贵州出台《贵州省水运体系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35年,贵州将全面畅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水运通道,全省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船舶运力达80万吨以上,水路货物运输量达3000万吨、周转量达200亿吨公里以上,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占比达5%左右,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抓住机会,疏通堵点,释放活力,珠江水运人未曾停歇。
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体思路,首要目标就是“稳增长”。珠江水运人将秉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的“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着力内需,精准发力,奔向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