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生成报告技术在基桩钻芯检测中的应用
2023-03-06温小凡郭荣幸
温小凡 郭荣幸 陈 松
(广州广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05)
基桩钻芯法检测在工程质量检测中应用广泛[1],常用于检测基桩施工质量和辅助复核基桩承载力等工程活动。钻芯法检测流程通常包含现场钻芯、现场编录、影像资料采集、芯样截取、室内试验抗压及报告编制等步骤。传统钻芯检测报告的编制通常由人工完成,文档数据量大,编制效率低;报告内各数据无法自动计算,数据之间关联互动能力差,经常出现数据冲突;报告标准化程度低,因编制人员理解差异,报告内容一致性差;报告篇幅较长,数据间相互引用嵌套,报告校审过程中容易造成错误疏漏。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动生成报告技术,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详细介绍。自动生成报告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平台、模板技术等构建成的一套报告自动生成系统。系统提供了标准化的报告模板及配套的计算和处理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能有效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报告编制效率,降低报告出错率。
1 自动生成报告技术
自动生成报告技术系统核心分为数据验证模块、数据运算模块、数据整合模块和报告渲染模块。该系统提供了Web用户界面环境,可以实现云端办公,满足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2]。自动生成报告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自动生成报告技术架构
1.1 数据采集
报告自动生成所需数据来源分为现场App采集数据、表格填写数据及数据库获取数据三种方式,数据内容包括工程信息、基桩信息、检测原始信息、芯样抗压数据等。
1.2 数据验证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3],抗压强度代表值计算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抗压强度代表值计算流程
数据验证功能主要实现对具有共同基本信息的对象进行自校,注重数据的前期质量把控,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和疏漏。例如,对于单桩多孔的数据,各孔的基桩信息一致,在对同一根桩各钻芯孔的设计数据应高度一致,但由于数据量大,输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人员疏忽产生数据互相矛盾的情况。为了避免该类型错误发生,验证模块对各孔的桩标高、桩身强度、沉渣厚度、设计持力层等信息进行自动验证和提醒。
1.3 数据运算
完整的检测报告需要对每根基桩进行综合评判,采集的初始数据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关联整合,通过数据运算模块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得到检测结论。
数据运算模块还可以对总桩数、芯样数量、钻芯孔总进尺等数据进行计算,便于商务信息的数据统计。
1.4 数据整合
经过计算和处理后的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后才能应用于报告内容,以符合报告模板的要求。数据整合模块主要包含数据比对和数据统计两大内容[4]。数据比对实现检测数据与设计要求的比较,进行自动判断后,将判断结果展示在报告相应位置。数据统计实现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能够从报告结论直观地反映所有桩的检测情况。
1.5 报告渲染
本文采用基于Apache POI[5]的Word模板引擎POI-TL[6]进行报告模板的渲染。该渲染方式可直接在Word文件中编写报告模板,所见即所得,大幅度提高了模板的灵活性能,便于模板维护。
2 应用实例
本文选择对广州市某工程基桩钻芯法检测采用本报告自动生成技术进行具体介绍。
2.1 系统登录
账号登录后可获取自动生成报告系统的使用权限。
2.2 数据填写和上传
采用数据表录入原始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填写。先下载数据表格模板,再依次输入原始信息(桩基本资料、原始记录数据、芯样数据、工程概况等信息)。数据表格输入完毕后,可将数据表格上传至系统进行解析。
2.3 数据解析和结果下载
数据通过系统的解析和处理,将生成报告正文。若上传的表格存在数据冲突或有误,系统将进行自动判断并在页面上给出相应错误提示,用户需要根据提示进行修改后重新上传和解析。上传表格系统核对无误后,将开展正常数据处理、报告生成工作,完成后页面提示“解析文件成功”,可对自动生成报告进行下载。试验桩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桩资料
2.4 应用效果对比
2.4.1 流程比对
对比传统人工编制方式与本文所述自动生成系统方式,通过对两者出具报告的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采用自动生成技术可减少大量重复性和运算性工作,可显著优化流程。人工与自动生成报告流程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人工与自动生成报告流程对比
2.4.2 工作效率比对
安排10名检测人员,使用相同的工程信息,要求每人分别使用传统人工编制和自动生成报告方式,各出具一份检测报告,对每份检测报告工时进行统计。传统人工编制方式所需工时平均为3.05 h,自动生成报告方式所需工时平均为1.16 h。
通过实际应用检验,自动生成报告技术出具报告时间降低了61.97%,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3 结语
钻芯法自动生成报告技术结合了计算机编程、云计算、自动化技术等高效率、高准确率的优点,从业人员能够从大量的数据录入、处理、计算中解放,降低劳动强度。自动生成报告技术通过报告模板化和电子化,实现了报告内容与规范要求的严格统一。自动生成报告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交互式交叉引用,方便内容和数据的修改和校审,降低报告错误率,提升报告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实现检测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