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所中学是不是和你“气味相投”?
2023-03-06胡姚雨
胡姚雨
有的中学年年出第一名,有的中学虽然很少夺魁,却保持了稳定的重点上线率……那么,哪类学校更适合你呢?
其实,这两类学校代表的正是效率和公平。恰好,经济学的使命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解决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就是高效。意味着要把稀缺资源充分利用,还要用在刀刃上。
“公平”就是平均。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意思。
“效率”和“公平”也是财经热词,分别叫“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
古往今来,有一个比赛人尽皆知,就是赫赫有名的“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教会我们如何运用长处反败为胜。但从经济学角度看,田忌的做法一定好吗?今天,我们从“效率和公平”视角重读这个故事——
故事内容不变,我们只做一个小小的假设:胜出的三匹马保留,輸掉的三匹马将被宰杀。那么,“效率”就意味着让快马尽量活下来;“公平”则意味着无论快马慢马,都应有活下去的希望。
第一次赛马,齐王的三匹马都活下来了,而田忌的三匹马都被宰杀了。
第二次赛马,齐王的上等马活下来了(导致田忌的下等马被宰杀了),同时,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活下来了(导致齐王的中等马、下等马被宰杀了)。
通过改变策略,田忌转败为胜,但对全社会而言,总有一匹相对优秀的马惨遭不测。怎样才能让最快的三匹马活下来呢?
没错,只能改变比赛规则:让六匹马同时站到起跑线上!
如此,必然是最快的三匹马得以幸存。但你有没有发现,上面三种情况,有一匹马自始至终都没活下来过……
对应到现实,就意味着这世上总有人深陷困境。可见,效率和公平是件很难两全的事情。
对学校而言,若一味追求“效率”,就等于只保留“快马”。换句话说,师资力量会更侧重于培养尖子生,对后进生就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一味追求“公平”就好吗?按照“木桶原理”,为了确保人人都能听懂,老师必须把“最后一名”同学是否学懂了作为标准,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对其他同学,就会产生“教得太慢”“讲得太久”“个性和特长无法发挥”的困扰。
现实中,一所好的中学往往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但多少会在二者中产生倾斜,我们怎么分辨呢?比如,一个在中高考中常产生“第一名”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效率为导向的。这里的“第一名”并不单指个人,也指群体——比如,一所高中有所谓的“重点班”“保送班”,有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者,甚至有提前入读大学“少年班”的学生等。
如果一所中学没有很多尖子生,但也没有太多低分考生,每年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上线率,那这所学校整体上就是以公平为导向的。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事关孩子、国家的未来,公平比效率更重要!所以“学科竞赛加分”“校长实名推荐”等有利于尖子冒头的渠道逐渐减少了,更多学生站在了中考、高考相同的起跑线上,谁能顺利过独木桥,全靠自己的实力!
正在求学奋斗的你,更倾向“效率”,还是“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