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2023-03-06任少华孙一博
任少华,孙一博
(1.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河北 承德 068450;2.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国家原林业部批准建立,已经历近30年的发展历史。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森林公园的旅游业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步,景观景点建设已成体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圈可点。2010年公园接待游客38.5万人次,2013年公园接待游客43.9万人次,2016年游客数量首次突破50万大关。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森林公园游客数量更是达到了十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较大损失,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巨大的影响,自此人们对自身健康状态更加重视,更加注重在自身健康上投入,对于我国森林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态势分析法简称SWOT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该类分析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将一个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进行准确且客观的描述。通过使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详细阐述该公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重点,制定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区概况
1)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隶属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区总面积为20029.8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7213.31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6.01%;缓冲区总面积为6083.8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37%;实验区总面积为6732.6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3.62%。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接壤,南部与东部分别与围场县的多个乡镇(大唤起乡、棋盘山乡、哈里哈乡、新拨乡、姜家店乡)相连,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保护区主要有三条公路与外界相连,即承德至围场第三乡的S256 省道、承德至围场御道口的S351省道和四御线。
2)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势南低北高,地貌单元由坝缘山地、曼甸、高原丘陵组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部为坝缘山地,地形陡峭;东北部地区为曼甸,西部地区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地势较为平坦。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较为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和高原-丘陵-曼甸-接坝山地移行地段。在地质结构上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该地区在远古新生代时期是属于华北陆台的一部分,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期间,该地区产生了许多断裂层,于是便出现了一系列的小型湖淖,从而奠定了今后该地区形成高原湖淖的基础。
2 研究方法
SWOT分析法就是将和研究目标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的主要机会和威胁等详细依次的阐述出来,并通过矩阵形式的方式进行排列,使用系统分析的思路,把所有情况相互对应起来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具有决定性的结论[1]。使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研究目标所处的情况进行全方位、整体上精确的研究,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以及对策等。
3 分析与结果
3.1 优势(Strengths)分析
3.1.1 旅游资源丰富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北部规模较为宏大的森林公园,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华北绿宝石”的美誉。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20029.80hm2,其中乔木林地面积 13287.70hm2,乔木林按树种分落叶松面积 5027.80hm2,樟子松面积 4793.20 hm2,桦树面积 2346.60hm2,云杉面积 130.20hm2、油松 0.90hm2、柞树面积 350.90hm2、山杨 142.20hm2、其他树种面积 495.90hm2。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区内90%以上的乔木林均为人工林,人工林气势恢宏、景色优美,十分值得那些在城市里生活的居民来放松身心,调整状态。
2)连绵的草原是塞罕坝区域内的草原和其他地区的草原不同,草甸草原与沼泽湿地相联而且草原上有着种类丰富的野生植物花草群落,高达100多种,草原景观是保护区内比较受欢迎的景观。
3.1.2 历史文化底蕴
1)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清朝时隶属于皇家猎苑的的一部分,历史上的皇家猎苑主要是由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三大景区组成。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此处划定了超14000km2的狩猎场,此后该处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皇家猎苑。公元1681年至1781年间,经过100多年的新增和扩建,皇家猎苑最终确定为72围。时过境迁,虽然此处已经变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古时围猎活动,以及木兰秋弥所留下的部分遗迹均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2)保护区有几处较为著名的历史遗迹,第一处是康熙点将台,有历史记载,当年清朝康熙皇帝在乌兰布通之战胜利后,在此处检阅胜利凯旋的清朝军队,点将台是一块拔地而起的巨石,高30m,顶部为一处接近矩形的平台,登上此台周围景色尽收眼底。第二处是当年清朝皇帝康熙平定葛尔丹的十二联营故址,残垣断壁,景色较为壮观。第三处是塞北石佛庙,居高临下坐落在一望无际的森林中,塞北佛既是康熙“肄武绥藩”战略的成果,也是清代民族团结的标志。
3)塞罕坝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多种多样,同时还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可以满足不同旅游需求,既可以体验自然景观,也可以了解历史知识,是华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多功能旅游景点。
3.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3.2.1 开放旅游时间较短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场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因此,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的防火任务就成了重中之重。根据《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至2023年6月15日为防火期,林场实施封闭管理,故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时间仅为3个半月,旅游季开放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流量以及曝光度,从保护区发展的角度来讲确实不利于公园进一步发展,但考虑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艰巨的防火任务及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的战略意义,防火期不能缩短。
3.2.2 交通不发达
1)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围场县北部,驾车从围场县城出发需要行驶约2个半小时,共计120km才可到达保护区内部,从承德高铁站出发需行驶约4个半小时约270km才可到达保护区。因此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最佳的路线安排就是在围场县城休整一晚,次日动身前往保护区,但即使这样也需要在路上花费2个半小时的时间,比较适合自驾出游的游客,如非自驾游的游客也可乘坐客车前往,但客车班次较少。保护区内的公路穿越部分地区,区内交通主要以简易公路、大车路、乡间土路为主,交通十分落后,迫切需要加强道路建设,增加旅游班次。
2)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设施中交通方面是劣势,但是这方面的劣势可以通过后期的人为经营与官方规划进行弥补。从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放时间分析,是公园十分致命的劣势,这个劣势不能改变,虽然根据每年的防火任务以及天气等条件,防火期会进行动态调整,但从根本上讲还是无法有效的弥补这一劣势。
3.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3.3.1 国家政策提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塞罕坝保护区牢记“两山”理论,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今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理论。保护区的发展抓准机遇,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条准确的发展道路。
3.3.2 旅游业市场需求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世界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威胁,对世界人民的财产造成了损失,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餐饮与旅游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病毒毒株毒性的减弱,旅游业在2023年春节期间表现出复苏迹象,2023年春节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后的首个长假,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奔向了“诗和远方”,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行人次高达3.08亿,比2022年增长23.1%,这是自从疫情以来数据最好的一个春节假期,这无疑是旅游业强势发展的信号。经历过新冠疫情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状态更加重视,与以往的休闲娱乐方式如聚餐等相比,亲近自然、有一定运动量的休闲娱乐方式会更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前往自然场所徒步、景点爬山、海边冲浪、野外露营等项目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塞罕坝保护区无疑是最佳的场所,塞罕坝保护区内可以进行多个游玩项目,这对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3.3.3 新闻媒体曝光度高
2014年4月,中宣部授予塞罕坝机械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12月,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2021年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018年8月1日《最美的青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该剧讲述了十世纪六十年代,老一辈林业人在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在沙漠上营造起一片绿洲的故事。最近几年林业行业内曝光度最高的林场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热潮。攻坚克难的“塞罕坝精神”和保护区内万亩林海相结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游客较大的吸引力,塞罕坝保护区不仅仅是一片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绿洲,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国家政策的导向、旅游市场的需求、大量的媒体曝光度对于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机遇。
3.4 威胁(Threats)分析
3.4.1 同区域内有竞争力的景点
1)承德市是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际旅游城市,有着”紫塞明珠”的赞誉,承德市有着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景点发展成熟,有着十分便利的交通环境、食宿服务,这些景点都是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不具备的,对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2)承德市内“5A”级景点有金山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金山岭长城盘位于河北省滦平县的大小金山岭上,长达50多km;避暑山庄占地564万m2,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4A”级景点有董存瑞烈士陵园、普陀宗乘之庙、京北第一草原、双塔山、磬锤峰、普宁寺、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景区。
3.4.2 森林生态安全压力较大
1)如何保持商业性的经营活动与森林生态安全之间的平衡是所有森林公园经营单位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人为的经营性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活垃圾,游客在公园内游玩也会产生大量的人类活动痕迹,势必会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给予一定的压力。
2)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林分密度大,随着保护区的不断发展,枯枝落叶大量积累,可燃物载量接近极点,旅游季节时人流量大,存在着严重的森林火灾隐患,保护区树种组成大多数为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多为针叶树种,缺少阔叶树种,容易受到松材线虫、松毛虫等病虫害的侵扰,生态脆弱性较高。
3)内部、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威胁对于保护区的旅游发展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不容忽视。
4 结论与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的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保护区旅游可以更好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机遇,但是其本身的劣势也应该重视,基于 SWOT 分析方法,通过交叉组合给出了保护区发展的四大战略:SO、ST、WO、WT。
1)S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其优势的发展性策略。保护区发展应该依靠国家政策、借助媒体宣传优势,招商引资打造承德市优质生态旅游品牌,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民众幸福感。
2)ST战略是利用自身优势消除外部威胁的防御性策略。塞罕坝保护区既有自然旅游也有人文旅游,综合性强。这是同区域内其他景点所不具备的;塞罕坝保护区依托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机械林场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生态威胁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依托于优秀的资源储备、管理经验,塞罕坝保护区可以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充分利用丰富的经验来有效的应对外部威胁。
3)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遇来补充自身劣势的反转型策略。保护区旅游业发展能带动地方经济,积极响应国家“扶贫”、“脱贫”政策,以此为宣传重点,借助媒体宣传优势可以有效的达到引流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宣传时增加防火安全、生态安全的宣传教育部分,从根本上降低外部威胁。
4)WT战略时在减少内部劣势的同时,对抗外部挑战,是在最劣势的情况下一种自保型策略。当生态安全压力较大时可以利用公园的防火期,合理减少客流量,降低压力,最大程度上消除隐患。自然资源不再是单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材料和客体,它本身就是财富,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就是积蓄财富、发展经济。
综上,在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发展规划中,利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了该保护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通过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有机结合现实状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很好的对保护区旅游资源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