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讨
——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2023-03-06王亚丽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王亚丽(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英语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英语课程与高等数学等一系列基础课程同样都具有学分占比大、课时多、教学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许多教师依旧将知识讲解作为课堂重点。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变,高校英语教学要适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将寓教于乐的思想贯彻在英语教学当中。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是高校英语学科探索的重点方向。在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思想,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严文庆主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重点阐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系改革的相关成果,对相关成果进行了解读,如立德树人的育人总要求,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体系等。该书还对以应用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理念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探究,从而在多维度、多层次对高校英语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指导,并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案例。本书逻辑严谨,对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课程当中的融入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指导大学教师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帮助。该书有如下特点:
一是加强课程思政设计,灵活运用案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手法,而思政元素在课堂当中的融入就需要教师灵活利用社会热点或身边的事例,将案例当中的“点”与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与交通相关的知识章节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寻找一些与交通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交通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介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让学生建立起对祖国和劳动人民的热爱。
二是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自然而然地会将介绍西方文化作为重点,这是由课程性质所决定的。但是,过度强调西方文化,会让西方不良的思想有机可乘。因此,教师要适当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时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教师在介绍中美文化对比时,就可以用电影作品中的主角人物特点进行解读,让学生对比中美电影中人物塑造的不同,并深入了解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差别,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个人自由和集体自由的关系。其次,通过电影里中英文字幕的对照,引导学生发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身份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是挖掘教材内容思政元素,树立批判思维。在大学的教材中,很多文章内容都是节选自西方新闻或文学著作,语言具有独特的西方色彩,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阅读时甄别文章当中的观点,让学生能够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西方新闻、文学著作所表达的立场、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对环保、发展、历史等事件或现象的态度上,要教会学生从中国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西方的视角进行批判。例如在讲解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应该重点向学生讲述旅游资源开发对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和改善效果,并让学生树立起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而不是受到西方极端环保主义者影响,对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抵制。
四是尊重英语教学规律,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人思想的塑造,需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展开。英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模式,其背后蕴含着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体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依靠说教的方法,而是将教学规律作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当时美国黑人争取人权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美国社会种族隔离的事实,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看待种族、肤色的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重点阐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系改革的相关内容,对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课程当中的融入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主动承担起为学生指引方向的角色,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