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融资中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23-03-06杨培培
杨培培
(江苏洋口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如东 226400)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其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各种渠道融资筹措。目前,国企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地实现稳健、长远的发展,国企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融资是国企获得资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现阶段融资渠道在增加,同时融资风险也在增大,这就对国企的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国企融资中的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对融资的效果和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国有企业融资阶段要注意加强财务管理。本文针对国企融资中财务管理工作展开讨论,以助力国企发展。
一、国有企业融资中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
(一)能够提升国企融资的合理性
财务管理在国企融资中可以有效分析融资方案的合理性,国企管理者可根据财务管理提供的可靠的信息数据对国企的融资成本和方式进行掌控。财务管理可预测国企的发展趋势,在动态管理中确保国企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国企还能利用财务管理来评估所需的资金规模,以避免过度融资而导致负债危机或融资不足而带来资金短缺等风险问题。财务管理可结合对资本结构的独立分析,确保企业在融资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选出融资成本最小的方案。财务管理可以使国有企业的决策更加合理规范,更好地满足长期发展要求。
(二)有助于国企确定科学的融资需求
财务管理可以获得国企融资各方面的定量分析数据,根据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利润分配方式和留存收益,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可靠的外部融资数据,以确定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国企融资主要是根据国企的可利用资金数额和自身的经营状况,在融资前期制定详细的资金估算,并根据估算实施合理融资来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有效控制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和盈余。在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也要注意金融市场的经济波动,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时做出相应的计划,避免国企遭受不必要损失。
(三)能够提高国企融资资金的使用率
国企在实际融资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来满足国企实际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在充分了解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市场状况和融资需求的基础上,可以科学合理地预算各种融资途径的成本和收益,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融资方案提高资金利用率。在资金的实际使用中实现共享资金资源,减少资金管理的分散性,保证能有效供给资金不足项目,制止各种不合理的资金使用,促进国有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避免国有资产的损失。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融资风险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动力,对国家金融和经济市场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国企的融资风险,有助于国企的健康发展。财务管理部门实时了解和关注企业内部实际经营情况和外部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综合评估外部金融市场变化对国企融资的影响,有助于国企找到最合适、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方案[2]。国企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必须确保融入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合理使用资金和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国有企业融资风险。
二、国有企业融资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部门管理决策独立性不足
现阶段,部分国企融资工作中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多个部门共同讨论融资时间、形式、渠道以及规模等细节,通过充分调研,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来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方案,提交至管理层后由管理层审核融资计划的可行性、盈利性及安全性,并加以完善来决定是否使用融资方案。在实际融资中,国企财务部门常出现独立性决策不足现象,国企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还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的审核,在政府部门综合考虑下,可能会降低国企的融资规模,防止企业负债过高,也可能追求规模化扩张,增加企业融资量。国企融资中受到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各种因素影响较大,造成财务管理部门在融资中缺乏独立的决策权,加之各部门岗位和工作职责又没有明确划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分析客观因素,难以保障融资安全性,不能及时应对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融资安全性构成威胁,给国企带来不利影响。
(二)财务管理部门的融资理念缺乏科学性
随着市场的变化,国有企业需要进行融资活动,但融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国企管理者的科学财务管理理念和综合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业务与融资活动之间的关系,融资成本和效益管理不符合规范运作的既定制度,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影响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国企各部门在这些不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下,不能清楚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融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和有深度,淡化了财务管理在融资中的作用。加之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内部控制不平衡现象,财务管理人员对融资信息模糊不清,国企融资信息不能完整和及时地披露,造成信息的无效使用和会计数据缺乏,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致使财务管理人员对国企融资缺乏科学建议。这些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融资的科学性,不利于国企融资顺利实施。
(三)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
要使国企融资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但实际国企融资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且监督工作常常做不到位。部分国企存在着管理层占有过大比重的话语决策权,监管部门的工作受管理层思想意识的限制而不具有独立性,因此在融资过程中难以从监督角度来开展工作,进而影响到融资决议和相应方案的科学合理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缺乏预算管理机制而无法制定专业合理的规划方案,对于融资资金的使用也没有系统性的预算管理标准,难以有效合理控制和使用资金,影响了资金利用率[3]。一些国企缺乏内部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合理准确地评估经营和管理风险,难以预测风险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督管理,国有企业很可能无法正确评估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而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大都是事后监督,监管机制在融资评估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监管执行力不到位,导致融资不当、融资风险加大等问题,阻碍了国企融资的推进。
(四)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是国企发展的关键,财务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连。现阶段,国有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国企仍处于缺少专业融资人员的状态,现有工作人员受专业素养水平所限不能把握市场需要,面对金融市场经济的不断波动和变化,缺乏相应对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尤其在融资方式渠道增加、局面复杂、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不能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准确地预判融资活动。加之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相关先进融资培训不到位,因而对企业和外部融资环境缺乏专业的洞察力,影响融资方案的专业性,容易产生融资风险问题,使得财务管理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对国企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国企融资中应对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独立决策能力
国企领导层需要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独立决策权。在制订融资方案中,应保障财务管理部门不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合理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融资需求,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其自身特点及国家相关政策、外部融资环境、市场实际状况等因素,制定适合企业规模、方式的合理融资计划,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可以提高融资的科学性。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政府的政策相结合,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方案,避免政策和市场经济波动造成融资出现额度减少或失败情况[4]。国企财务部门应彻底审查企业的资本结构,稳定融资过程的同时对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性风险做到保障性的消除和解决。工作开展中让专职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来预测金融市场波动,有针对性地编制融资计划来实现预期目的。整个融资过程中,不能忽视风险控制意识,要随时进行综合风险分析,提高财务部门的决策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提高财政部门在国企融资方面的自主独立决策水平,有效避免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金浪费和经济与技术方面不匹配等问题。
(二)财务管理细化融资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部门在融资中必须保持工作精细化的观念。在融资前深入分析国企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全面预测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方案,降低和控制相关风险。在融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讨论,比较融资方案、融资成本和其他细节,以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融资模式。融资成功后要对融入资金进行认真管理并细化管理制度来充分利用。在统筹资金的使用管理上,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有效控制和规划每一笔资金的支出,不得因任意改变资金用途而损失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经济发展情况,对潜在的资金风险提前规避,在出现资金风险时及时做出相应预案,提高资金使用率以有效减少损失。加强内部控制,尽可能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有效消除国企与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制订详细的资金管理计划和多套资金使用规划,从中选择最科学有效的资金使用计划,采用申请审核制,明确规定审查的范围和水平来相互监督。仔细审核各部门所需资金状况,并记录每笔款项的具体信息以便随时检查资金的使用去向,为防止浪费资金和损失国有资产可停止不必要的资金申请。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还需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管理制度细化得到完善,才能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
(三)健全融资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国有企业在选择和制定融资方案的过程中,许多部门和成员的利益交织在一起,部分人员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国有企业利益的行为。为有效防止损害国有企业利益行为的发生,国企应根据实际情况健全融资监管机制并强化监管力度。明确和细化融资目的,制定资金使用标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和资金运作,确保筹集的资金满足国有企业的需要。在融资展开前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渠道,事中强化民主管理并实时公开融资的相关信息,使其在整个企业中受到监督,确保在融资中不会出现国企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国企融资方案确定后,要对融资方案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管,需要由专门的风险评估人员深入分析、研究并审核融资方案中各部分的具体工作内容,确保融资工作稳定顺利及国有资产的安全性[5]。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也应积极构建并认真落实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工作出色的员工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不好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国企内部还应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国企外部也需积极参与监督和管理,例如政府和银行部门发挥监督作用,合理地依靠资金限额等机制,确保国有企业在严格监督资金和成本使用效率与适当性的基础上获得财政支持。
(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国企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财务部门管理水平和国企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需要保持与当前金融市场相适应的融资管理理念,选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对金融市场有高度认知和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实施明确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消除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编制合理的融资方案,在市场融资环境下对融资渠道和范围有清楚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融资方案,设立相应的责任机制程序,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落实到个人,提高财务人员会计工作规范性,通过应用先进计算机设备和技术进行信息化的国企财务管理,以便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在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以促进其掌握最新的专业融资知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金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时事财政政策制度,同时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评估,配合绩效评价机制,使财务人员自主进行技能学习提升能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来保障融资决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