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人载中华文化,在元宇宙出海

2023-03-06蒋肖斌

党员文摘 2023年1期
关键词:宇宙数字传统

□蒋肖斌

天妤,一个沉睡千年的“飞天”少女,在神秘空间“元镜”中被唤醒后,回想起千年前之事。如今苏醒,她决定收集碎片、复原壁画,让人们的生活归于正途、重获幸福。在收集碎片的过程中,她经历了一段段故事,体会到沧海桑田间文化延绵不绝,而人世间的美好情感也让她得到成长……

这听上去像一部影视剧、一部动漫,或者一个游戏。事实上,天妤是以敦煌飞天为灵感来源打造的虚拟数字人,她衣袂飘飘,妆造典雅,一出场便惊艳众人。她的世界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她的旅途将乘着科技的东风“出海”。

有人说,如果将元宇宙比作驶向未来的飞船,那么虚拟数字人是第一张船票。而在文化领域,虚拟数字人也因其不设限的特质而拥有无限可能。

“她”从传统文化中来

天妤的世界观搭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背景,其妆造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壁画中飞天的形象,还融合了天女、伎乐人等的服饰特色。

天娱数科元梦工作室总经理郑屹呈说,现在虚拟数字人很多,但被大家记住的其实不多,而能被持续认知的就更少了,“有的是这一阵很火,或者说‘出道即巅峰’,但要持续输出有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颜值很重要。郑屹呈介绍,天妤的发型设计是“双环望仙髻”,妆容上使用的黛眉、斜红、莲花形花钿、桃花妆容……

颜值在线后,天妤的人设也必须立住,于是就创造了开头所讲述的那个故事。在这样一条主线情节下,天妤形成了一面端庄温和、一面恣意洒脱的性格,而她寻找碎片途中的经历,则可以承载各类传统文化元素。

就这样,天妤婷婷袅袅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走来,作为一个虚拟数字人,她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融合,也开启了传统文化通向元宇宙、通联海外的一扇门。

有“人设”,更要有“文化人设”

现在,除了短视频平台,我们可以在各种场合看到天妤的身影:北京地铁1号线多个地铁站的心理健康宣传海报、倩女幽魂手游、智能汽车及国潮美妆的跨界联动……

郑屹呈认为,和真人相比,虚拟数字人可以完成常态条件下真人完成不了的创意。比如,拍摄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壁画世界故事,真人可以加特效,但就会觉得违和,而虚拟数字人天然属于那个世界;再比如,直播电商,虚拟数字人可以从历史中穿越而来,打个响指就变装,这是真人无法办到的。

郑屹呈坦言,传统的虚拟数字人目前有两个痛点:一是在制作方面,成本高、周期长、精度差;二是在互动方面,无法实现超写实、沉浸式实时互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发布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其中专为虚拟数字人设有章节。数据显示,2021年,虚拟数字人核心产业规模为33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1%,由此预估,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998亿元。

报告指出,生产有价值的虚拟数字人,应当打造拟人化、故事化的虚拟IP;而挖掘IP价值和衍生能力的核心在于:自身的人设打造,让虚拟人富有“生命性”的故事内核,丰富的故事引发受众的情感投射,以流行文化解码年轻潮流,衍生出虚拟人在用户心中的“主角光环”,赋予虚拟人特殊的人格魅力。

关于赋予虚拟数字人文化价值,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认为:第一,如果是真身复刻某个文化名人,那么其外表特征、气质、性格等,都应该符合历史资料的描述;第二,从虚拟数字人的形貌、表情,到所说的内容、所处的虚实相生的环境,以及与环境交互产生的一系列情节,都要围绕其文化人设来展开,要有稳定的价值观。

“她们”来了

沈阳认为,用虚拟数字人来做文化推广,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手段。“在元宇宙中,属于不同文明的虚拟数字人,可以实现跨国界、跨文化的对话,这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非常有帮助。”沈阳说,“从技术方面,可以继续提升虚拟数字人的行为骨骼系统,使虚拟人通过舞蹈等肢体行为,实现跨语言的交流,这是跨文化传播领域非常值得尝试的。”

深耕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妤,也有“好姐妹”。2022年,虚拟数字人开始在文博领域出现,它是她,且是她们。

2022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通过短视频和观众见面。“艾”通“AI”、也通“爱”,“雯”通“文”。艾雯雯拥有一套完整的人设:女,出生于2000年5月4日,身高168厘米,籍贯是国博木偶剧场,爱好读书、书法、唱歌、古琴、羽毛球。

艾雯雯身穿的“新青年”T恤,字样来源于国博馆藏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封面;而另一身汉代少女形象,则参考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相关服饰和妆容。青春无敌的艾雯雯从校园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走进展览部门、走进藏品库房、走进展厅,逐步进入工作角色。

文夭夭,名字取自《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梳着双髻丸子头,化着唐代花钿妆,穿着淡雅长裙,腰间还系着花鸟镂空香薰球。这样一个“国风少女”,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入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被授予“文博虚拟新闻官”的称号。未来,文夭夭将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演、直播等服务,还将作为文博界的虚拟宣传大使,跟随展览出海,传播中华文化。

元宇宙来了,“她们”来了。

猜你喜欢

宇宙数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宇宙第一群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答数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这宇宙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