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传统记者出镜报道转型策略探析
2023-03-06白佳冰
白佳冰 李 姗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一、引 言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信息需求和接收习惯的改变,新闻出镜记者的报道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技术的不断演进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快速迭代,传统的广播、电视、网页等传播手段受到了短视频洪流的冲击,短视频以短平快的叙事节奏、鲜活有趣的画面内容、直观鲜明的内容表达带领受众进入了视觉传播的新时代。新时代,将短视频形式应用于新闻报道领域是主流媒体为适应新时代叙事需求所做出的有效变革。
Vlog(Video Blog),即视频博客,指以创作者第一视角为主,以视频影像代替传统文字与图片,展示博主个人的碎片化生活内容,并辅以剪辑、配乐、字幕等形式制作而成的短视频。起源于Youtube的Vlog与短视频相比时长更长,一般为5-15分钟,能够展示出更多的真实信息,展现创作者鲜明的个性风格、生活态度以及价值理念,其平民化、日常化的特征能够呈现出亲切真诚的情感,有利于实现与受众的情感连结和互动。
除日常新闻报道外,Vlog在重大会议事件报道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2019年和2020年两会期间,Vlog成为了“两会”新闻报道中的主力军,媒体行业涌现了众多优秀Vlog新闻作品,比如,环球网制作的Vlog《凌晨五点,我在人民大会堂外参加了一场“短跑比赛”》,利用轻松愉快的配乐和剪辑,将“两会”这一严肃议题的幕后故事呈现给受众,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未来Vlog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5G的提速或将进一步激发Vlog视频社交的巨大潜能[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新动力,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交平台短视频的风靡,也让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不断趋于碎片化、便捷化。如今,“VLOG+新闻”以独特的魅力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使得传统新闻记者的生存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Vlog+新闻”中的出镜记者与传统新闻记者出镜报道的不同之处,借助内容分析法研究“Vlog+新闻”的叙事特点,并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观察时政新闻中出镜记者的转型困境,旨在探寻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出镜记者的转型策略,为媒体融合时代培养既“守正”又“创新”的全媒体记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Vlog新闻报道与传统出镜记者报道形式对比
宋晓阳在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一书中将出镜记者定义为: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 (新闻主播)的总称[2]。Vlog新闻报道与传统新闻报道之间存在着记者定位、报道视角、叙事风格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厘清Vlog新闻报道与传统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的不同,助推传统出镜记者更好地创作Vlog报道,实现融媒体环境下的成功转型。
(一)记者定位:分享者代替宣传者
传统新闻报道中,记者是报道者、主持者,需要解说新闻现场和主要画面,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一般会采用介绍式的叙事方式,现场摄像工作人员会配合进行镜头转播。因此,在传统出镜报道的叙事结构下,出镜记者主要扮演着宣传者的角色,客观真实不带个人色彩是出镜记者的基本准则。
在时政类Vlog中,记者需要从自身角度去观察和叙述整个新闻事件,个人化的体验与风格是决定Vlog创作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央视主持人康辉的大国外交系列Vlog本属于外交时政新闻报道,应包含官方外交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新消息,但是,康辉是该Vlog的主体人物,他通常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自己对各类时政活动的见解,讲述他参加官方外交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及工作中的趣事等内容,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二)报道视角:第一人称视角代替第三人称视角
传统新闻现场报道一般是通过摄像镜头辅以出镜记者的现场播报来完成,因此,需要配备专门的摄像人员来转接现场视频,此时,出镜记者所报道的内容均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受众更倾向于镜头带来的视觉体验,而现场记者的有声报道则成了“陪衬”,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在Vlog时政新闻现场报道中,主持人更像是一个寻访者,他们由“镜中人”变为了“掌镜人”。通常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重新塑造了镜头与声音的关系,也迎合了受众的接收习惯,为时政新闻出镜记者提供了新的报道方式。
(三)叙事风格:生活化叙事代替严肃叙事
哈罗德·门德尔松谈及大众娱乐理论时提出:电视及其他大众媒介因为使普通人放松或得到娱乐而实现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传统时政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叙事风格具有严肃、官方的特征,宣传多而互动少,受众的娱乐性和参与感较低;而Vlog时政新闻报道的语态更生活化,主要记录记者在报道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和真实情感,叙事方式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还会穿插与受众的互动对话,报道风格较为轻松。比如,2021年新华社记者张扬在 《张扬的两会Vlog》第一集 《开箱咯!看看我都带了什么上两会》中,分享了自己为“两会”准备的衣物穿搭、工作手册、必备器材等,还在之后的视频中记录了自己每日报道结束回酒店的生活镜头,真实地呈现了记者工作的幕后故事。
三、传统新闻出镜记者的转型困境
(一)缺少人格化表达
在智能传播时代,5G、大数据与算法推荐等媒介技术为人格化传播创造了条件,人格化、互动化叙事特征更为凸显。记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媒体机构的核心人才资源,更是影响媒介融合进程的坚实力量[3]。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注重深度、广度和高度,报道风格较为严肃,出镜记者也呈现出“高、平、空,冷、僵、远”的状态。这主要由于出镜记者严格遵循客观、真实、公正的报道原则,一切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避免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受众对他们产生了严肃、官方的刻板印象。“一人一话筒”的单方面报道是传统出镜记者缺少人格化表达的主要表现,他们强调事实,与受众缺乏互动,忽视了“记者”的能动作用,显然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
(二)缺乏用户思维
全媒体时代浪潮对传播技术的变革,直接影响了整个媒体传播行业的转型发展。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人人都可以当媒体人,可以用手机录制与传播信息,这致使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和权威性逐渐被“稀释”[4]。而传统新闻出镜记者的新闻报道只需要满足规则要求、完成内容输出即可,较少去关注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因此,受众关注度逐步下降,其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用户思维就是站在用户角度为用户考虑,找到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并进行解决。在传统媒体寻求转型的当下,传统出镜记者必须将“单向线性”思维转换为“用户思维”,抓住受众心理,与受众进行互动、建立联系,积极满足融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
四、传统新闻出镜记者的转型策略
(一)打造“人设”,凸显人格化特色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出镜记者必须改变以往严肃、官方的报道方式,不仅要重视台前幕后的报道效果,也要加强人格化表达。首先,要积极打造“人设”。可以通过个人特色打造或严肃、或亲和的鲜明人设,并结合现场播报时间选择相对应的记者,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吸引特定受众群体。其次,要凸显人格化特色。人格化是Vlog视频区别于其他视频的重要一点,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传统的单向传播逐渐转变为了“类人际化传播”。因此,新闻一线的出镜记者要注重凸显人格化特色,可以从报道前的准备工作、报道过程中“花絮”类内容入手,使受众看到鲜活、立体的新闻记者形象,增强受众黏性。
(二)培养融媒体时代的用户思维,积极适应传播新方向
融媒体时代,传播环境以及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记者职业角色设定受到严重冲击,面临的处境也令人堪忧[5]。长期以来,出镜记者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新闻宣发模式,想要让他们转变思维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立足于整个媒体传播环境,制定长期发展策略。首先,出镜记者要培养融媒体时代的用户思维,不断学习互联网知识,了解各类移动终端的用户使用习惯与需求,转变固定思维、贴合用户偏好;其次,新闻媒体要适时调整节目定位,积极适应新的传播方向,在节目主题与内容制作上精耕细作,努力将受众转为用户。
(三)坚守“内容为王”,提升业务能力
马里兰大学菲利普·玛瑞新闻学院讲师莉莉·霍夫曼 (Lily Ciric Hoffmann)提出,“新闻报道中始终是故事最重要,受众的注意力一旦被太多的互动环节分散,观看体验就会受到破坏。”[6]由此可见,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的素养直接影响新闻直播的质量,在各种移动终端层出不穷、新闻报道形式不断增多的时代,“内容为王”至关重要。
作为活跃在现场的“新闻主播”,出镜记者在现场通过镜头来完成信息传达和人物采访,能够增强电视报道的现场感[7]。因此,出镜记者必须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坚守“内容为王”原则,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为受众提供深度、权威、专业、多元化的内容。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升新闻报道业务能力,灵活变换报道角度,增强自我驱动力,提升业务能力。
五、结 语
当前,媒体融合已经进入纵深推进阶段,融媒体的不断发展促使出镜记者要积极转型,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在各种移动终端不断涌现的时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抢占受众注意力,如何应对受众到用户的转变……种种难题是出镜记者在转型中首先需要面对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出镜报道不断走向人际化的传播样态,出镜记者也需应时而变,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打造独特的传播视角,学习全新的传播技能,在创新与实践的不断结合中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