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2023-03-06长垣市农业农村局冯艳
长垣市农业农村局 冯艳
一、发生特点
小麦纹枯病属于真菌性土传病害,其病菌适应范围广,13~35℃均能保持活性,以25℃最为适宜。自20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豫北地区小麦纹枯病逐渐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二、发病症状
小麦纹枯病在苗期即可被侵染,麦苗感病后,近地表的叶鞘上会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表现为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病斑可引起小麦烂茎、倒伏,造成麦穗无籽或秕籽。
三、田间消长规律
(一)冬前侵染期
只要地里有菌源,小麦播种萌发后,幼苗地下部的幼根、幼芽即可被浸染。根据田间调查,在每年的11月上中旬始见发病。如遇暖冬,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侵染速度加快、病株率逐渐增多。3 叶期前后始见病斑,后有扩展,但病株率低,严重度低。当气温低于10℃时,田间病害停止发展,植株病情基本稳定。
(二)早春上升期
春天当日平均气温为13℃左右时,病菌开始活跃,豫北地区2 月中下旬至3 月中下旬为春季发病高峰期。近几年调查数据显示:2 月20 日左右平均病株率为8%~10%,3 月30 日左右平均病株率为25%~30%,侵茎率为14%,感病速度较快。
(三)发病高峰期
豫北地区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小麦进入拔节-抽穗期,气温适宜病菌扩展蔓延,病斑面积扩大,严重程度增加,病株率激增。调查显示,4 月30 日平均病株率达46.8%,侵茎率为35%;较重地块病株率在6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在90%以上。
(四)病情稳定期
小麦抽穗后,小麦茎干组织老化变硬,不利于病菌的持续侵入和扩展蔓延,田间病情趋于稳定。但在已受害的麦株上发现,病菌可由表层深及茎秆,为害严重,从而造成田间枯孕穗或枯白穗,遭遇风雨易发生倒伏,对产量影响较大。
四、发生原因分析
(一)小麦播种普遍偏早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作物腾茬、换茬的时间缩短,再加上群众急于外出打工,存在早收秋早种麦的心理,近年小麦播种期均比品种要求的播种期早5~10 d。小麦播种早、地表温度高,使得纹枯病菌核冬前活跃时间增加、繁殖量大。丰富的菌源和被侵染幼苗为翌年春季病害大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整体气候变暖,豫北地区冬春气温普遍偏高,冬季最低气温大多在-5~10℃,而且低温持续时间较短。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田间施肥浇水频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发展。
(三)菌源充足
纹枯病的连年发生,根本原因是田间有充足的菌源。纹枯病病菌的寄生范围十分广泛,除侵染小麦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大豆、花生及部分杂草,这些作物虽然能感染纹枯病,但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其实它们是小麦纹枯病的宿主,对病菌的寄存、积累、延续、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小麦品种抗性差
由于农民种田大多是追求产量,很少关注品种的特性。凭经验认为哪个品种产量不错就一直种植,对新的抗病品种不太信任,有的农民认为新品种不适应、产量低等。小麦品种抗性差,也为纹枯病菌的大面积扩散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五、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咨询农业部门专家,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耐病、抗病新品种,降低植株感病率。
2.适期晚播、减少播种量。小麦晚播既能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遇到“倒春寒”还可以减轻冻害。同时注意按照品种要求精量播种,避免因播种量过大、苗过密,影响光照和通风。
3.科学肥水管理。对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多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控施氮肥,重病田适当增施钾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浇足越冬水,推迟早春浇水时间,避免大水漫灌。条件允许也可以实行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
(二)化学防治
1.杀菌剂拌种。麦播前用专用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冬前病菌的侵染率。近几年使用较多的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4%苯醚甲环唑+2.4%咯菌腈)20~30 mL,对水稀释到100~150 mL,均匀拌种10~15 kg,对多种种传及土传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2.返青期喷药防治。小麦进入返青期后,包衣剂的药效已微乎其微,不能阻挡春季病菌的扩散蔓延。此时正是病菌发展高峰期,应立即开展叶面喷药防治。每667 m2用12.5%烯唑醇20~30 g 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100 g 对水30~40 kg 均匀喷雾,间隔7~10 d重喷1 次,注意轮换用药。对准麦苗基部发病部位均匀喷雾,效果相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