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桐学术年谱
2023-03-06澳门朱丛迁编修
澳门|朱丛迁(编修)
1958 年
1月,农历一九五七年腊月十一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农村。
世代务农,祖籍传为苏州。家族堂号“紫阳”,应为朱熹延脉。曾祖父朱彩龙,农民。祖父朱明义,木匠,初小文化;祖母束氏。父朱树林,高小文化,常年任农村大队干部,后以乡镇企业领导退休;母周彩英。长兄寿银,1954年生,为父母螟蛉之子。幼时曾有两弟,皆夭。后有两妹,名桂兰、桂萍。
1964 年
9月,入读大丰县远景耕读小学。原名“寿铜”,小学老师擅书,乃觉“铜”字书写不及“桐”之干练,遂作“寿桐”。
1969 年
7月,五年制耕读小学毕业,考入大丰县卫国中学读初中。小学期间受教于蔡见南、蔡生昌、周国芳、黄俊杰诸老师。
1971 年
年初,加入共青团,以此开始有了政治身份。
12月,于卫国中学初中部毕业。卫国中学原为农业中学,位置偏离村庄约3公里。初中二年级撤离农中校址,与处在八灶庄的卫国小学合并为卫国学校。
初中阶段,受教于王凤德、夏存美、施正成、顾兴华、周振良、贾和生诸老师。
1972 年
1月,考入大丰县新团中学读高中。
1973 年
夏,在学校主任许涛师的辅导下学写通讯,投稿于县广播站,获得播发。
1974 年
7月,于新团中学高中部毕业。高中阶段,受教于蒋振华、许涛、许达、卢成国、李桂华、赵才兴、王湘元、朱元生、刘文鑫、徐立、张绍祖、仲庆华诸老师。
7月,回乡务农。
冬,参加社会“扫盲运动”,即进入远景小学任民办代课教师。
1975 年
本年起,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后兼任农业技术员。
1976 年
夏,参加县文艺创作学习班,创作小戏曲《星云归来》,演出,未刊。
1978 年
秋,进入大丰县第二中学高中部,以民办代课教师身份任教。此为新办高中,原名大中镇中学。
1979 年
9月,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1 年
9月,在学校举行的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以《论鲁迅的幼者本位思想》为题做学术报告。该报告由范伯群、徐斯年教授指导。
1982 年
夏,所在学校江苏师范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暑假期间大学更名挂牌,与本班数同学一起被指派组成锣鼓队,以传统敲锣打鼓方式开展挂牌仪式。谱主操弄钵钗。
1983 年
春,由学术报告形成的论文《从鲁迅小说中的少儿看其幼者本位思想》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斯为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该文收入蒋风先生主编的《1983年儿童文学研究年鉴》。
7月,由苏州大学毕业,毕业论文为《厨川白村的美学思想与鲁迅创作》,导师为徐斯年教授。
秋,进入南京大学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叶子铭、邹恬教授。本届本专业同学有叶兆言、潘志强、余斌、倪婷婷。
1984 年
作为南京大学研究生会秘书长,参与创办并组编《南京大学研究生学报》,共出2期。
1985 年
秋,在《文学评论》第4期发表《田汉早期剧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一文,由陈瘦竹、董健、许志英老师指导。
1986 年
夏,以《论创造社的文学倾向》为硕士学位论文,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论文导师为邹恬教授。论文获南京大学第二届“新星科学奖”。
秋,分别在苏州大学和扬州师范学院,受范伯群、曾华鹏教授之邀,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一书的写作,承担《创造社》部分的研究和撰著。该书后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7 年
年初,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同时担任陈瘦竹教授助手。
7月,协助叶子铭教授接待白先勇先生一周时间。
1989 年
6月,参与组织“陈瘦竹学术思想”研讨会。
8月,在北戴河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和吉林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的新时期话剧研讨会,发表论文《论李杰戏剧创作的情绪导向》。会上,《田汉早期剧作中的唯美主义》一文获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
8月,《脱了轨道的星球——论创造社作家张资平》刊发于《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1990 年
6月,在《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刊发《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夏,学术和人生导师陈瘦竹教授逝世。
秋,作为国内访问学者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导师为严家炎、孙玉石教授。
冬,应邀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做报告——《创造社研究的方法问题》。温儒敏教授主持。
1991 年
春,《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酒神的灵光——文学情绪论》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
5月,在京参加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主办的创造社成立7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主办的陈瘦竹学术思想研讨会。
6月,在《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刊发《比较文学世界新拓的疆域》。
夏,在清华大学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考试,得以录取,但未赴学,放弃录取资格。
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结业,回到南京大学。
9月,作为正式代表参加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研讨会。
冬,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月派研究”。
1992 年
5月20日,南京大学90周年校庆,被安排接待徐中玉先生和钱谷融先生。
夏,以讲师身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7月,赴成都参加鲁迅研究会,被选为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秋,晋升为副教授。
秋,《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月,所著《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孙玉石先生作序。
11月,在《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刊发《论创造社的现代化品格》。
冬,与邹恬教授合著的《中国现代小说史》(II)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为中国现代小说第二个十年(主要是1930年代)的历史撰述,邹恬师承担的是《茅盾与左翼小说》部分,谱主承担《鲁迅与非左翼小说》部分。
1993 年
本年,以在职申请的方式获得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叶子铭教授,论文:《论新月派的绅士风情》。
5月,《宽容的魔床——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导引》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秋,《殉情的罗曼斯——创造社的文学倾向》一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邹恬教授作序。
秋,申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浪漫派文学研究”。
本年,被同时选为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
本年,《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4 年
1月,在《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刊发论文《以“感美感恋”心态走出名士传统》。
秋,南京大学中文系在山东威海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合办研究生班,被指派为班主任。
8月21日,在《粤港企业家报》以“郑舍农”笔名开设“商潮文人行”专栏,以《文人与稿费》开端,前后撰写十数篇随笔。
1995 年
1月,导师邹恬先生以61岁早逝。后曾与同门为邹恬先生整理出版《邹恬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4月,学校公派赴韩国崇实大学任教。
6—10月,分别应邀到韩国汉城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延世大学、德成女子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做学术演讲。
夏,《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被评为首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夏,被聘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顾问。
9月,《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走势》一文刊发于韩国杂志《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23号。
秋,《新月派的绅士风情》一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10—11月,为韩国崇实大学学生剧社排演汉语戏剧《春香传》,为其修订剧本,配歌词、中国音乐。演出事宜为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处支持。
1996 年
3月,由韩国飞香港,在香港盘桓数日,与黄维樑教授、黄继持教授以及时在香港研究的朱栋霖教授、王光明教授交游。后访问澳门,并从澳门进入内地。
4月,《论我国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刊发于《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夏,晋升为教授。
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初状态》被翻译成韩文,刊载于《现代中国研究》(韩国)1996年第3期。
本年,任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本年,《新月派的绅士风情》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7 年
3月,《论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刊发于《学术月刊》1997第3期,《新华文摘》于 1997年第6期转载。
9月,《比较文学向何处去》刊发于《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
11月,赴福建武夷山,应邀出席“现代汉诗的主体特征”学术研讨会。
1998 年
5月,主编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下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6月,在《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刊发《论田汉的波西米亚式戏剧风格》。
7月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中国香港回归一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英文发言。
夏,被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夏,应邀赴维也纳参加香港回归一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访问维也纳大学。其间,7月14日前后,访法国巴黎第三大学。
8月,所编《张资平自传》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9月—次年2月,受日本太平洋基金会资助,赴日本九州大学访问研究,联系教授为言语文化部主任岩佐昌暲。
9月—12月,为九州大学言语文化部博士生、硕士生讲授《创造社研究》课程。
冬,应邀为九州大学文学部师生做报告“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特性”。
本年,所编《邹恬论中国现代文学》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 年
1月,在日本主编《创造社作家研究》,中国书店出版。合作主编为武继平。
1月,完成在日本的访问回国。
秋,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本年,英文论文“Barren and Meager Narration—On the Return Literature such as Saving the Degraded Kingdom and On the Homeward Voyage”(《贫瘠而荒歉的叙事——论回归文学〈归航〉》,收录于Hong Kong:One Year after Transition一书,OGCF,Vienna 1999.
本年,所主编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获得第六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 年
3月27日(农历二月二十二),下午2点,母亲病逝,享年七十又一。谱主散文《从俗如流》有记。
7月,《论中国新文学的负性背景及其影响》一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11月,《论世纪末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刊发于韩国《中国小说研究论丛》第12辑。
2001 年
1月,《中国现代文学范畴论》作为“华夏英才博士论文文库”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5月,在南京大学主持“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做主题报告“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
夏,与舒贵生、陈慧娟等人编集《丁芒文集》。主编《丁芒文集》共7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2月出版。
9月,被浙江师范大学聘为特聘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
10月,中共中央统战部选派赴香港中华总商会进行港情培训。本为时一个月,因出国计划而提前离港。
10月,受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基金会资助,以访问教授的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在比较文学系研究半年,但因“9.11”事件后续影响而延后。
11月,在美国Mills女子大学讲演。
12月,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讲座,题目是“中国现代文人与哈佛”,主持为周成荫老师,同台讲者王一川教授。
本年,编辑并导读鲁迅《呐喊》《朝花夕拾》,两个单行本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1月,《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此文被《新华文摘》转载,并收入《2000—2008〈新华文摘〉精华本》(文艺评论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月,结束哈佛大学的访问。
3月,论文《论中国新文学的负性背景及其影响》被英译成“On the Negative Background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s Influence”,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年春季号。
4月,《朱寿桐论戏剧》作为“惠风论丛”之一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同时出版的另外三种为《严家炎论小说》《谢冕论诗歌》《林非论散文》。17年后,青年学者杨慧莹发表《品读〈朱寿桐论戏剧〉——论戏剧演员、情绪、“余裕”之力》,刊发于《书屋》2019年第11期。
5月6—8日,主持“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生长点”学术研讨会,此会由浙江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严家炎、孙玉石、杨义、钱理群、吴福辉、赵园、刘纳等重要学者出席。会议发言摘要刊载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
5月20日,南京大学百年校庆。被指派接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
9月,所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9月开始,开设全校公选课《文学与人生》,报读者千余人,大学教务处决定在大礼堂开课。
10月,与记者的“访谈录”《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阅读》,刊发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10月上半月刊。
11月7—9日,赴意大利比萨大学主办的“佛洛伦斯:勃兰兑斯在欧洲国际学术研讨会”,用英文发表论文《走出欧洲:勃兰兑斯在中国》,英文论文被翻译成意大利文文本:“Oltre L’ Europa:Brandes in Cina”,发表于《北方研究》2003年第10期(Studi Nordici,X.2003),同时被翻译成丹麦文本“Georg Brandes og Kina”,刊载于Georg Brandes og Europa,Museum Tusculanums Forlag,2004,Demark.
冬,赴北京访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确定博士生张桃洲赴北京事宜。张博士在读博期间即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潜力甚大,以在北京发展为宜。
本年,所主编的《人文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文学艺术分册》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年,获得全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3 年
2月16日,开始担任江苏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后任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
2月至6月,被特邀到南京审计学院开设《文学与人生》课程。每周上课3学时。
3月1—2日,在南京凤凰台酒店主持“纪念新四军文艺活动60周年暨丁芒研究学术讨论会”,此会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出面,凌启鸿等省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学者和诗人屠岸、孙玉石、洪子诚、吴思敬、李元洛、骆寒超、袁忠岳等70多人参加。
3月,《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刊发于《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6月,《文学社团运作与中国新文学的文派制衡格局》刊发于《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转载。
7月,参与策划和主编的《高等语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列入教育部普通高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11月出版该教材的“乙种本”。
7—8月,到马来西亚韩江学院讲学一个月。此为南京大学在韩江学院开设的硕士研究生班。
8月,与记者访谈录《在回旋中掘进》刊发于《东南学术》2003年第4期,同期刊发谱主论文《在中国现代文化的“造山运动”中——简论郭沫若的学术与他的时代》。
9—12月,到中国台湾佛光大学讲学半年。为博士生开设《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专题课,为硕士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专题》课程。佛光大学同侪有龚鹏程、赵孝萱、黄维樑、黄德伟、王宁、朱嘉雯、林明昌诸位。博士生中,有杨宗翰等,时已颇著文名。
11月,《文学与人生》繁体字版在台北扬智出版公司出版。
10—11月,应龚显宗教授之邀,到国立中山大学、高雄科技大学做学术报告;又应王润华教授之邀,与黄维樑教授赴圆智大学做学术报告。
11月,为出版《新月派的绅士风情》一事,应邀访问台湾翰林文教基金会。
11月,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刊发《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2004 年
2月,《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论》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月,组织编撰《民生新闻概论》一书,此书为谱主主编,以江苏电视台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南京零距离》为对象进行学术解剖。主编的《民生新闻概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
3月,在《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刊发《另起概念:试说“汉语文学”》,最先公开提出“汉语新文学”概念。
4月,应邀为澳门科技大学开设《中国文化通论》课程。
5月,《文学与人生》繁体字版由台北扬智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9月,受聘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进入暨南大学中文系。
11月5日,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做学术报告“略谈绅士文化”。
11月28日,当选为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
本年,被推举为广东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本年,在美国学术杂志《人文》发表英文论文,Zhu Shoutong:“Chinese Reactions to Babbitt:Admiration,Encumbrance,Vilification”.Humanitas,Vol.XVII,2004,Issue 1—2.pp.26—45.
本年,英文论文“Research Methods and Chinese Humanitie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世纪之交谈中国人文研究方法》),刊发于英文杂志Critical Zone 1,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005 年
春,组建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任主任。
3月,主编《南中国学术文丛》五种,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推出,自著《孤绝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其资源意义》同时出版。
5月,在《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刊发《心态、姿态与情态——略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形态与发展状态》,《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转载。
5月,参与撰著的《上海文学通史》(上中下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现代编”约25万字,由谱主与王文英、孟金蓉合著。
6月2日,《文艺报》第8版全版刊登谱主即将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的主题“《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专栏文章,包括谱主自著的《〈新青年〉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6月10日,在暨南大学主持南中国学术之夜(暨南百年讲坛)活动,在全校同时组织文学与文化、教育讲座5大系列,近30位专家做学术讲演。《南方日报》6月13日报道。
6月11—13日,主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为广东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严家炎、温儒敏、骆寒超、陆耀东等重要学者参加。《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以《〈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为栏目刊发本次会议论文4篇。
6月11日,所主持的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挂牌。
7月,《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以《稳步发展中的暨南大学文学学科》为题,推介谱主及其学术团队。
8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人文主义文学研究”。
8月,《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转载谱主论文《心态、姿态、情态——略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形态与发展状态》,此文原刊《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9月1日,被聘为香港能仁书院大专部学术名誉顾问。
9月16日,《国际先驱导报》第164期辟《〈新青年〉纪念》两个专版,分别采访台北“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和谱主,谱主以《〈新青年〉不容误读》为题发表答记者问。
9月,主编的“南中国学术文丛”五种,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包括自己的专著《孤绝的旗帜——论鲁迅资源及其影响》以及合作编集的《四海南音话文学》。
10月,《作为鲁迅“思想故乡”的〈新青年〉》刊发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转载。
11月,获得澳门基金会研究项目“澳门新移民文学研究”。
2006 年
1月,《文学与人生十五讲》由北京大学列入“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出版。
5月,《新华文摘》2006年第9期将《试论学术评价的学术性》作为封面文章,此文原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5月,担任镜海诗社顾问,为新出版的《镜海诗刊》(创刊号)写《发刊语》。
5月,《通向博尔赫斯式的“第二文本”》刊发于《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6月,散文《从俗如流》入选《百年中国经典散文》,该书“挚爱卷”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
7月,《孤绝的旗帜》被评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月,出席在俄国圣彼得堡举行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9月,《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本体形态》刊发于《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10月21日,赴浙江海宁参加第五届金庸小说研讨会。
本年,《文学与人生十五讲》作为“名家通识讲座丛书”之一,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年,《孤绝的旗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7 年
1月9—11日,主持“澳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高层论坛”,为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澳门科技大学基础部主办。吴义勤、汪应果、杨剑龙、黄维樑、黄德伟等参加会议。
5月,与刘聪合著的《梁实秋画传》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8月,应聘为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8 年
3月,《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学者访谈”栏目,刊载罗执廷访问谱主的“朱寿桐教授访谈录”——《学者身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
4月10—15日,应邀到斯拉伐克布拉迪斯拉瓦和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建构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可能性》(On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a Conception of New Literature in Chinese Language )。
5月4—7日,主持“汉语新文学讲堂系列”之“第二届当代诗学论坛(澳门)暨张默作品研讨会”,澳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澳门基金会赞助,屠岸、张默、谢冕、孙玉石、刘登翰、张诗剑等出席。
5月,傅天虹主编的《汉语新诗90年名作选析》由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谱主被聘为顾问。
8月,受丹麦大林基金会资助,赴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一个月,研究勃兰兑斯的文学批评。
9月1—2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参加“郭沫若九大留学90周年纪念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集会”,发表会议论文《郭沫若早期诗风、诗艺的选择与白话新诗的可能性》。
12月,与傅天虹联合主编的《犁青诗路探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谱主撰有序言《犁青诗思的认识价值》。
2009 年
2月25日,《新华文摘》2009年第4期转载《面对新人文主义:鲁迅与梁实秋的义气之争》,此文原刊于《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1期。
4月25日,在浙江嘉兴出席并主持“中韩文学论坛”。
4月,与傅天虹合作主编的《张默诗歌的创新意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谱主撰有序言。
5月,《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6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此文原刊于《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
6月,所主编的《论傅天虹的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谱主在创刊号发表《新世纪文学走势与传媒决定论》。创刊号还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外审专家名单”(第一批,246名),谱主为港澳3位入选人之一。
7月,《新华文摘》2009年第13期摘编《文学研究:批评与学术的乖谬》,此文原刊于《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2期。
8月,担任澳门大学中文系代主任。
8月18—19日,赴加拿大温哥华的UBC参加“都市发展、文化保存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澳门:城市文学记忆的文化意义》。
8月27—28日,赴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参加第一届国际郭沫若研究会年会。发表会议论文《论郭沫若创作的空域背景》。此次会议上获得郭沫若研究学术贡献奖。
8月,《“新人文主义”与“新儒学人文主义”》刊发于《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9月5—7日,赴中国香港参加“第二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演讲提出“痛游”说,即痛苦而感伤的旅行才与文学相关。
11月,主持王蒙作为荣誉博士访问澳门大学的活动。
11月6日,主持“王蒙作品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表《关于王蒙研究的学术链接》。后主编《论王蒙的文学存在》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月出版。
12月,主持荣誉博士杜维明在澳门大学的学术演讲。
2010 年
4月15日,参加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澳门学视阈中的澳门文学》。
4月18—21日,主持“汉语新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澳门大学中文系主办。严家炎、岩佐昌暲、万德化、王富仁、顾彬、黄修己、骆寒超等出席。《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刊发《汉语新文学话题的热议——汉语新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4月,主编的《汉语新文学通史》(上下卷)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4月20日,《汉语新文学通史》新书座谈会举行,《〈汉语新文学通史〉新书座谈会纪要》在《文艺报》2010年5月26日、《华文文学》2014年第4期刊发。《文学评论》在2010年第5期发表书评《评朱寿桐主编的〈汉语新文学通史〉》。《澳门日报》2010年9月1日刊发汪应果教授评论《澳门文学研究界的巨大收获》。《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2月18日刊发古远清《新概念 新框架 新诠释——评朱寿桐主编〈汉语新文学通史〉》。
4月27—28日,主持“近代公共媒体与澳港台文学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系澳门基金会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澳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封三刊发会议报道和部分会议照片。与黎湘萍联合主编的本次会议论文集《近现当代传媒与澳港台文学经验》于2012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6月11日,在象山市民大讲堂做公开讲座,讲题为“民间文学的魅力”。6月10日参加“百年殷夫学术研讨会”。
6月15日,《理论学刊》2010年第6期开辟“汉语新文学研究笔谈”专栏,刊载谱主《汉语新文学:一种文学范围的学术呈现》,以及黄修己、张全之、李怡等人围绕着“汉语新文学”概念的讨论论文。
6月,《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古典主义影迹》刊发于《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6期转载。
8月27—31日,在韩国首尔、光州参加“第十二届汉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韩国的汉语文学》。
10月27日,受聘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11月3日,主持“汉语新文学讲堂:洛夫诗歌研讨会”,参加者有程光炜、傅天虹、洛夫、张志忠等。
12月,主编的《澳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散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澳门日报》2011年9月14日刊发刘景松的书评《澳门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2011 年
4月2—3日,首届东亚“文史与社会”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在上海举行,谱主为主持人和组织者之一。斯为韩国外国语大学、澳门大学、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的研究生论坛。后出版论文集,谱主作序。
4月,创办并担任主编的《南国人文学刊》第1期出版,以编委会名义撰写《发刊词》。该刊为半年刊,主办3年出满6期后转为《南国学术》,为澳门大学人文社科学报类期刊,担任编委。
4月,创办文化出版物《父亲》,并任编辑委员会主任。第1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刊发主题文章《国父何谓》。
5月12—13日,主持“人文学刊与文化建设”研讨会,斯为《南国人文学刊》主题研讨会。《南国人文学刊》是谱主创办并主编的学术刊物。
6月,香港《香江艺林》杂志(半年刊)创刊号出版,被聘为顾问。
7月13日,赴中国香港参加澳门大学授予金庸荣誉博士学位仪式,书法《赞辞》长卷作为学校礼品赠送给金庸先生收藏。
8月20—23日,赴美国夏威夷参加“世界华文文学夏威夷国际研讨会”;学术研讨分两个单元,全部由谱主主持。出席者有朴宰雨、方方、傅天虹、黄河浪等。
8月,《父亲》第2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刊发谱主的主题文章《君王的“父”字辈》。
9月24—25日,赴中国台北参加“中生代诗人——第四届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发表论文《汉语新诗的“生代”意识与学术自觉》,并担任会议主持人。
10月19日,参加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第二届澳门学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澳门的东方城邦文化》(“On Macao’s Eastern Polis Culture”)。
11月7—9日,主持“叶维廉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斯为澳门大学中文系主持的“汉语新文学讲堂”系列会议。王无邪、洛夫、叶维廉等出席。
11月22—24日,主持“鲁迅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寇志明、孙玉石、董健、朱晓进等出席。
11月25日,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正式成立,被选为主席。《澳门日报》2011年11月26日报道。
11月8—10日,主持“金庸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主编《金庸与汉语新文学》一书,由澳门大学出版中心同时出版。
12月,主编的《“汉语新文学”倡言》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2月,英文论文“On the Concept of the New Literature in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Visual Field of World Literature”刊 发 于Neohelicon,Vol.39.Issue 2.
本年,谱主任副主编的《读写拓展教本》(1—10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2 年
1月,参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4月9日,“第八届澳门高等院校学生写作比赛:探索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截稿。此赛事为特区政府高教局主办,本届起为谱主主持的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
5月,《新华文摘》2012年第10期转载谱主论文《重新理解文学批评》,此文原刊于《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6月27—30日,在美国小石城市参加“第12届短篇小说国际大会”,发表论文《论汉语短篇小说的“炫张”体征》(“On ‘Flaunting’:A Reflection on Chinese Short Stories”)。同行者有作家方方、赵玫等。
7月11日,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主办“澳门文学:理论、历史与史料”研讨会,作为首席主讲人讲《澳门文学概念的层次论析》,并全文刊发于《文化杂志》2013年春季号头条。
7月,与黎湘萍联合主编的《近现当代传媒与澳港台文学经验》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7月,《新华文摘》2012年第13期摘编谱主论文《无政府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此文原刊《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8月29—9月4日,作为导师和领队,带领澳门大学学生、研究生15人参加“第六届徽文化研习营”。此活动为国家港澳办项目,由合肥工业大学承办。
9月21日,全程主持“全国第四届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会址在江苏泗阳。
11月7日,在澳门大学主持“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开幕式暨王蒙文学讲座“从莫言获奖说起”。
11月14日,葡文杂志《文化》(Cultura)访问谱主的文章《澳大将莫言请进澳门》和照片出刊,葡文标题为“UMAC quer Mo Yan em Macau”。
11月15—17日,在印度新德里参加鲁迅国际研究会第二届国际学术会,用英文发表会议论文《鲁迅对汉语新文学的开创》。
11月26日,所组建的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当选为首届主席。
11月26日,主持“汉语人文学术的现状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中文系主办。斯洛伐克学者高利克等出席。
12月,王蒙作为澳门大学与澳门基金会合办的著名作家、艺术家驻校计划主持人入住澳门大学,为之主持“王蒙文学专题研究”研讨会。
本年,获得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学术研究奖。
2013 年
1月,《戏剧本质体认与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化运作》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月16日,主持“两岸四校中文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
1月17日,主导“两岸四校中文合作计划”做新闻发布,主持新闻发布会。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李隆献代表、副主任李存智教授,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施仲谋教授同台讲话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发布通稿,60多家媒体同时发布,称此为当代最高规格的中文学科联合平台。《澳门日报》2013年1月18日报道“北大台大港大澳大首轮联席会议”召开。
1月21日,书写的《赞辞》长卷作为学校礼品赠送予星云法师收藏。
1月,《戏剧的本质体认与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化运作》一文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澳门日报》2013年2月10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刊载长篇论文:澳大教授释戏剧学术难题》。
1月,《父亲》第3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刊载谱主主题文章《大自然的父性》,并组得王蒙先生特稿《亲情与天籁》。
2月,《名作欣赏》2013年第2期头条“青年学人”专栏推介朱卫兵教授,谱主为朱卫兵专栏撰写《导言》。
3—4月间,余光中受聘为澳门大学驻校作家,其间主持余光中诗歌研讨活动,陪同余光中先生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遵义医学院珠海分院演讲。
3月,主持作家叶兆言在澳门大学的演讲活动和作家工作坊。
3月,《论汉语新文学传统中的科学因素》刊发于《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同期“中青年专家访谈录”栏目刊发刘茉琳对谱主的学术访谈:《淬炼在学术追寻的途中——朱寿桐教授访谈》。
5月20日,以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身份主持第9届澳门高校学生写作比赛评奖委员会评审,分为文学评论组和诗歌组评审,是年参赛人数最多。评委蔡丽双撰文推介,刊发于香港《文学报》2013年第2期。
6月7日,在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发表学术演讲“学术原罪的祛除与汉语新文学的建立”。
6月15日,在澳门“嘉模讲坛”讲座:《文学伟人的澳门足迹及其历史想象》。
6月,任中国文学特聘教授。
7月14日,应邀赴泰国出席泰国留中总会文艺写作学会主办的“文学讲座与新书发布会,发表“文学的国在哪里”的学术演讲,所提出的汉语新文学概念,得到泰国汉语作家的欢迎。《新中原报》2013年7月5日、6日整版连载《文学的“国”在哪里?——汉语新文学漫谈》。后应邀为泰国汉语新诗集《小诗磨坊》(7)作序《诗苑中的蕉叶》。该书2013年由泰国留中大学出版社出版。
7月,与傅天虹主编的“汉语新诗库”丛书由银河出版社出版,梦茵、宋晓琪、向明等人入选。
8月21日,率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台湾文学馆,馆长李瑞腾教授接待。
8月29日,率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国现代文学馆,受到馆长吴义勤教授的接待。《文艺报》有报道。
秋,为博士生开设《汉语新文学研究方法》课,围绕着“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话题,展开讨论。讨论成果在《华文文学》2014年第3期刊发论文4篇。
11月19日,主持“第二届南国人文论坛: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讨会”,吴思敬、王宁、孟昭毅、藤田梨那、陈晓明、陶东风等出席。会议综述刊发于《华文文学》2014年第1期。
11月26日,主持“谛视历史、社会与心灵:台湾面面观”文学场座谈会,陈若曦、丘秀芷、温小平、蔡文怡四位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主讲。《华文文学》2014年第1期刊发《陈若曦在澳门大学讲“往事”》予以报道。中国台湾世界女记者与作家协会分会2014年4月出版的《女记者 女作家》,刊发林芝、王克敬、陈若曦等合撰的文章《谛听历史、社会与心灵——记澳门大学文学场座谈》,以及黄孝仪撰写的《澳门大学“台湾面面观”活动侧记》对活动皆有详尽叙述,并称谱主的主持“郑重而幽默”。
11月,在苏州大学主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梁实秋的文坛地位》。
11月,《文艺争鸣》2013年11月号“评论”专栏设“学者话语系列·朱寿桐”,分别刊载梁笑梅、傅天虹、李寄、熊焰教授专论朱寿桐学术贡献和特色的论文。
11月底,12月初,在香港参加并且回澳门主持第四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年,与人合作的澳门学研究论文获得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4 年
1月,《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期“评论百家”专栏推介谱主,刊载谱主论文《文学评论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发展》,另有王宁等论谱主对汉语新文学的学术建构论文,以及谱主与庄园等人展开的学术研究与文学评论之关系的讨论。
4月16日,主持“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余光中作品研讨会”,系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主办,余光中、傅天虹、骆寒超、黄维樑、梁笑梅、郭虹等出席。
4月,《澳门理工学报》2014年第2期推出“文学研究”专题,收录《论汉语新文学的生态学叙述》等论文3篇。谱主为主持人并撰写《主持人语》。
4月,与徐志啸进行的对话《宏观认识中国文学——关于文学史若干问题的对话》,刊发于《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
5月19日,被《明报月刊》社、澳门基金会、香港作家联会等邀请作为主讲嘉宾,主讲《华文文学在世界的传播》。
6月,11—13日,参加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语言与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发表论文《汉语新文学的文化伦理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Ethics of New Literature in Chinese Language ).
6月28日,被邀作为云南昭通学院的“姜亮夫大讲坛”主讲人,主讲《文学的感动力》。
7月,主持第一届两岸四校中文学科研究生学术研习营,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李隆献、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施仲谋,以及四校教授、研究生等60多人参加。《华文文学》2014年第4期刊发《中文学术研习营在澳门大学新校区举办》报道,并称是“新校园启用后举办的首次大型学术活动”。《华文文学》2014年第5期还刊发《澳门大学中文学术研习营综述》。谱主主编首届两岸四校中文学科研究生学术研习营论文选《论汉语文学与文化》,由香港银河出版社于2015年7月出版,并撰写“代后记”《略论汉语文学与文化》。
9月14日,主持“中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提出:“理性民主,科学发展,文明进步,多元和谐,是新文化精神内涵的概括。”与会者纷纷响应,认定此十六字为“澳门共识”。《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6期刊载会议综述《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谱主主编的《澳门共识——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文集》由澳门大学中文系和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于2017年正式出版,首篇为谱主所撰“代序”《新文化的反思与前瞻——新文化“澳门共识”略解》。谱主主持《中国新文化百年通史》项目,即以此为思想构架。
9月,被四川师范大学聘任为兼职讲座教授。
10月26日,当选为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10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澳大利亚方面合办的国际学术名刊研讨会。
10月,与傅天虹联合主编的《汉语新诗三百部》丛书陆续出版,以中英对照的方式推出经典现代诗人胡适、何其芳、陈敬容、杜运燮等人的短诗。共约50部。
11月18—20日,在广州参加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担任论文评议人。
11月,应邀做《〈爱莲说〉新说》学术讲座,被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国学《爱莲说》教育论坛组委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并颁有澳门特区徽号证书。
12月3日,在《澳门日报》“文化镜海”版刊发通版文章《关注莫言,理解莫言》。
12月7日,主持莫言的“诺贝尔奖得主讲座”,与莫言、杨义、吴志良就《汉语文学的成就与前途》展开对话。香港《文汇报》2014年12月10日在“文化视野”版通版报道。
12月,《新华文摘》2014年第24期转载《论中国新文化运作中的文学文化》,此文原刊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8期。
本年,与犁青主编的《香港新诗发展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年,主编的《论丁芒》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15 年
1月,主编的《论王蒙的文学存在》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月13日,主持澳大中文系与台湾《文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澳门华文小说奖助与补助计划座谈会”。
3月,《暨南学报》2015年第3期封二“学人风采”专栏推介谱主。
4月9日,主持王蒙“文学与修身”讲座。
5月19日,应邀在吉林大学主讲“中国现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5月20日,做客《文艺争鸣》大讲坛,讲题为“学术论文的品相”。
6月21日,担任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副会长。
6月,散文集《从俗如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王蒙先生作序。汪应果在《华文文学》、黄维樑在《羊城晚报》、陈老萌在《中华读书报》刊发评论。
6月,书写《王蒙赞辞》长卷作为学校礼品送王蒙先生收藏于王蒙文学艺术馆。
7月,1—3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国际鲁迅研究会组织的“鲁迅:东方与西方科学文化的对话”:国际鲁迅研究会第六届学术论坛,发表会议论文《鲁迅的文化意义与文化记忆中的鲁迅》,并主持单元研讨。书法作品《别求新声于异邦》作为国际鲁迅研究会的礼品赠送给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
7月,主编的《论汉语文学与文化》一书由银河出版社出版。
9月,主持“中国新文化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代表与会专家发表总结《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提出新文化重新阐释的“澳门共识”,认为“新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理性民主,科学发展,文明进步,多元和谐”。中新社发通稿。香港《文汇报》2015年11月23日专题通版刊发《朱寿桐谈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澳门共识”的文化意义》。
10月21日,于四川师范大学主持首届大西南文学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论文《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中心——从李劼人的成都观说起》。被聘为大西南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创办《大西南文学论坛》,任主编。
11月4日,在韩山师范学院做学术报告《网络时代的文学收藏》。5日至汕头大学与陈瑞琳对谈《汉语新文学的传统及其世界意义》。
11月7日,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演《文学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受聘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11月30—12月2日,主持第五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系列会议为澳门基金会、明报月刊社、香港作家练会、澳门大学主办。《明报》2016年1月16日有报道。
11月,《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内在必然性》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12月,刘雅煌主编的《来澳门旅游的100个理由》由一带一路出版社出版,谱主出任该书编委会副主任。
本年,论文《载体、文体、媒体:戏剧文化形态的历史解读》被翻译成波兰语,由波兰罗兹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题为“Nosnik,Styl,Media:Historyczna Interpretacja Kulturowych Norm Dramatu”,刊发于Moda:Medel(ka) i Czytelnicy,Uniwersytet Lodzki,pl.2015.
2016 年
1月20日,《小说评论》2016年第1期出刊,本年度开辟“朱寿桐专栏”“小说文化”,全年6期,本专栏围绕着“小说文化”主题展开论述。本期本专栏刊发谱主《莫言的文学存在及其汉语小说文化意义》。
2月8日(正月初一),夜3点,父讳树林公溘然离世。时谱主在乡镇自家楼房陪侍久病的父亲。后谱主写《父亲幸福在痴呆中》一文,记述老父罹患老年痴呆症的种种情状,刊发于《羊城晚报》“大家”栏目。
2月10日,与莫言、杨义对话的《语言的魅力与限度——关于汉语新文学的成就、发展与传播的对话》刊发于《文艺研究》2016年第2期。
2月24日,邀请白先勇作为荣誉博士访问澳门大学,主持白先勇在澳门大学礼堂的特别讲演,谈昆剧文化。同时主持白先勇亲自参加的“白先勇与汉语新文学的世界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文汇报》于2016年4月4日刊发谱主《白先勇在澳门更加认识白先勇》一文,对白先勇的澳门之行做学术分析。
本年,为《小说评论》撰写学术专栏《小说文化》,撰著并发表6篇论文。
3月12—15日,主持郑渊洁、刘心武在澳门大学的著名作家演讲。
4月9—15日,赴香港参加第十届华文戏剧节,在研讨会发表主题发言《华文戏剧与汉语新剧》,还被邀主持香港话剧《麦克白》(香港演艺学院,13日20∶00,演出于高山剧场)、上海话剧《老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14日20∶00,荃湾大会堂)等剧目公演后的座谈会。
7月8—10日,在英国参加“华文文学创作、翻译与研究论坛”,由诺丁汉大学、复旦大学主办,发表会议论文 《汉语新文学与其在外国文学翻译中的贡献》。
7月26日,在北京大学参与主持“第二届(两岸)四校中文研究生学术营(研习营)”。《澳门日报》8月26日报道。
8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参加海外汉学国际研讨会。
9月,书写《赞辞》长卷作为大学礼品赠送莫言收藏。
10月,被选为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10月27日,应邀在湖北大学文学院讲座,讲题为《文学欣赏的逻辑》。
10月,被指派为成立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准备各种报告。
11月5日,应邀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主讲《新文学语言与翻译语体》。
11月7—10日,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发表会议论文《汉语文学与华文文学》。
11月11日,参加澳门江苏联谊会赴江苏考察团,并应邀参加南京大学聘请何嘉伦校董的聘任仪式,被安排以“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身份出席仪式。
11月20日,书法作品《敬书中山总理遗训》在第三届意大利中华诗书画作品展暨海外名家书画邀请展展出,并被意大利中华诗书画艺术联合会永久收藏。
11月,《新月派的绅士风情》第三版,由德国金琅学术出版社出版。
11月,英文著作New Literature in Chinese:China and the World由英国剑桥学人出版社出版。当月,英国书评人即在英文期刊Taipei Times发表书评。
12月5—6日,分别在香港、澳门,主持第三届两岸四地华文文学讲座,并担任筹委会主任。做讲座《试析巴金〈随想录〉的写作心态》,担任开幕演讲和闭幕式主持。
12月12日,应邀在安徽师范大学做学术报告《古代小说的心理表现》。
12月,在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馆,主讲《走出文言传统以后——关于新文学语言的考察》。
12月23日,应邀为浙江大学“浙大东方论坛”主讲《汉语新文学的文化视野》。
本年,第一本英文专著New Literature in Chinese:China and the World在英国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出版。《淡江评论》(Tanko Review)上刊发英文评论。
本年,《新月派的绅士风情》第三版在德国金琅学术出版社出版,前有《第三版自序》。
本年,受聘为香港《人文中国学报》编辑委员。
2017 年
2月24日,中国历史文化中心成立,陈海帆代理行政长官,中联办主任出席开幕典礼。谱主被任命为副主任。
3月,邀请贾平凹作为荣誉博士访问澳门大学,并主持贾平凹研究学术研讨会。
春,英文论文“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as the Symbol of Life Pain: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vel Literature in Chinese”(《文学的本质是人生痛苦的象征:汉语旅游文学的比较分析》)刊发于英文期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比较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3月29日,应邀赴河南郑州参加全球华人拜祖大典,书法作品《鲁迅自题肖像》被邀为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活动之一的“一带一路星耀兰亭书法精品邀请展”展出。
6月8日,在汕头大学文学院做学术报告《汉语新文学的重要构成:翻译文学》。
6月9日,于韩山师范学院出席“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联席会议”,做“专家报告”,题为《中文学科的分型与轻型发展中文系的特色》。
6月19—25日,作为团长之一,率领“澳苏大学生阳光成长文化”2017年江苏交流营访问南京大学、苏州大学。
6月27日,参加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澳门全球华人联合会主办的“温馨之约:中国传统哲学与当代文化发展论坛”,论坛设两位主题演讲人: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和谱主。谱主的主题演讲题目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哲性智慧》。
7月19—22日,去加拿大多伦多,参加约克大学等主办“加拿大华文文学和媒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会议论文《关于汉语新文学》。
8月5—6日,作为主讲人参加“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之交的汉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谱主近十年倡导汉语文学和汉语新文学,此一会议的主题设定为“汉语文学”,是为主流学界采用“汉语文学”和“汉语新文学”之标志。
8月,主编的《大西南文学论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10月29日,主持《中国话剧艺术史》澳门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参加者有田本相、穆凡中、方梓勋、穆欣欣等。
11月17日,《中国艺术》2017年第9期,刊载《北京商报》记者对谱主的访问记,并刊发谱主书法作品《白云珠海》和《昆仑》等。
11月,兼任《华文文学》杂志主编。
12月21日,与卢新华、刘再复三人谈《华文文学的启蒙与汉语文化的重建》,傅天虹、邵宁宁等参加。相关文稿刊发于《华文文学》2018年第2期。
12月,主编的《中国新文化百年史丛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包括《中国新文化百年通史》(上下册)以及思想文化、学术文化、政法文化、传媒文化、文学文化、教育文化、音乐文化、美术文化、戏剧文化、电影文化、设计文化、宗教文化专门史,共14本。此项目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本年,《汉语新文学通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2018 年
1月,画报《疯》第29期刊发《澳门文学弥足珍贵的坚持——专访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寿桐先生》。
2—7月,为学术休假。3—4月驻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研究;4—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做系列讲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凡5讲。5月,驻陕西师范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
3—4月,在中国台湾访问期间,分别在“中研院”文哲所、台湾大学中文系、政治大学民国文学研究所做学术报告。
9月19—20日,主持“中国历史文化论坛·儒学文化高层论坛”,出席并主讲人有于丹、刘宝珍、廖名春等。
9月,《戚真赫文集》由济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谱主撰序言,沉痛悼念英年早逝的女弟子戚真赫博士。
10月1日,获国际金庸研究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
10月1—3日,主持“金庸与中外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详情以《关于金庸学的学术论证》一文刊发于《华文文学》2018年第6期。
10月24—26日,主持首届中国历史文化澳门论坛,并于25日与全体与会者参加民联智库成立典礼,何厚铧出席典礼并接见论坛代表。
10月26—27日,主持“澳门大学第四届南国人文论坛”,李鹏程、卢新华、张翎、刘荒田等做主题演讲。同时举行谱主主编的南国人文丛书《莫言研究论文集》《贾平凹研究论文集》《白先勇研究论文集》和《澳门共识: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文集》首发仪式。
10月,与傅天虹联合主编的《汉语新诗美学辞典》(收录词条2000多条,60多万字)由银河出版社出版。
11月3—4日,赴广州出席“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讨会”,做主旨演讲,并参与文学名家寄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活动。
11月9—10日,应澳门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邀请,担任“第五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在珠海出席评委会。在评审结束后发表《评委感言》。
11月18日,以书法《心经》参加“九华山首届国学国际书画艺术节”展览。
11月23—25日,在武汉以学术委员会主任身份参与主持“刘醒龙近作与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
11月26—28日,主持华文文学研究2018年高端论坛,并做主题演讲《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
12月1—2日,参加“全国中文学科‘双一流’建设高峰论坛”,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做主题发言。
12月1日,在中山市参加“中国大湾区诗汇”,获聘为“中国大湾区诗汇”顾问。
12月5日,在香港参加“两岸四地华语诗歌高峰论坛”,获颁“杰出诗评奖”。
12月13日,主持“汉字之美——中文的乡土”主题演讲会,演讲人为于丹。
12月,独著《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2月,作为澳门中国书学院副院长,以澳门摩崖石刻一首诗之书法《题妈祖阁石壁》参加《香远益清:澳门上海书法交流展》。
12月,独著《中国文学文化百年史》、与王小波合著《中国电影文化百年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年,谱主主持并任总主编、数十位著名学者参与研究、编修达10多年的学术丛书《中国新文化百年史丛书》(共14卷),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同时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2019 年
2月19日,“第四届华语诗歌春晚”在京举行,谱主与吉狄马加、郑敏、郑愁予、谢冕等任顾问。
4月25—26日,应邀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工作坊第49期《文本的旅行:近现代文学的翻译、传播与书写》做主讲人,主讲题目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翻译语体》。
5月3—5日,主持“第二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纪念中国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张炜、卢新华、王亚平等为主讲嘉宾。
6月12—17日,受嘉士伯集团资助,赴丹麦参加国际勃兰兑斯学术研讨会,用英文做主题发言,题目是《勃兰兑斯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传统》。
7月12日,《昆仑》诗书法(六尺竖幅)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参加“2019华萃盛放: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大展”。
7月21—22日,受聘为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专题培训主讲教师,在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主讲《关于戏剧的本质认知》。
7月29—8月2日,出席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作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并作为主旨演讲人于8月1日做大会报告《勃兰兑斯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起源》(中英文,会议秩序册安排是7月31日报告,但被台风8号风球叫停,改为异日报告)。
8月19—21日,主持“世界汉学研究会第三届论坛:中国新文化百年史与澳门汉学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者有黄维樑、耿传明、应凤凰、凌鼎年、木斋等。
9月4日,书法自作诗《袒腹居然雅东床》参加“第十七届临沂书圣文化节”之“首届海内外华人书画艺术交流展”;为《首届海内外华人书画艺术论文集》作序《悄然形成的意象书学格局》。
9月,担任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代主任,兼任澳门中小学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负责人。
10月15日,担任“传承与保护——中国华夏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主讲嘉宾,发表《中国文化自信与澳门多元文化格局》。
10月20日,在东南大学举行学术讲座《诗歌的意象》。
10月24日,主持“第二届濠镜思想家论坛”,参加者有王一川、周晓虹、陈赟等。
10月25—27日,主持华文文学2019高端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汉语新文学建设与汉语文化自信》。
本年,主编的《澳门文学编年史》(1—5卷)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此丛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著名学者、诗人古远清、傅天虹、张建桦、梁笑梅以及谱主本人等协同完成。
2020 年
1月,《新华文摘》2020年第1期转载谱主论文《汉语新文学视阈中的澳门文学》,此文原刊于《澳门理工学报》2019年第4期。
3月,主编的《澳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散论》修订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4月2日,以自作诗《黄帝生万世》书法参加“全球华人书画篆刻家作品展”。
5月22日,《澳门焦点报》整版推送谱主散文《高端南大缘》和两幅相关的书法作品,为发动南大校友开展“笔回南园”活动造势。
6月6—7日,主持第七届南国人文论坛“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国际学术研讨会”。创办以视频方式召开学术会议的新模式。各国参加者和主旨演讲人多于80人。
6月29日,中联办宣文部内部学习活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举行,邀请谱主做专题报告《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宣文部部长万速成、副部长刘伟以及宣文部成员,宣文部所联系的澳门央媒负责人20余人参加。
6月30日,郑宁人编辑的《为了春天的纪念——朱寿桐诗书集(庚子编)》由银河出版社出版,同日举行“为了春天的纪念——朱寿桐抗疫诗书展”,同时做网络展览。2020年7月16日《书画市场报》报道:《朱寿桐抗疫诗书网络展开幕》。
7月,担任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
8月,退任《华文文学》杂志主编。
10月,主编的《中国文化论丛》创刊号,由银河出版社出版。
10月,“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丛书”《异彩纷呈新画卷》(美国南方出版社)收入谱主小说《无料》。
11月,担任“首届‘猴王杯’世界华语诗歌大奖赛”评委会主任。在《中国文艺家》2020年增刊“大赛作品选刊”发表非参赛作品《江左猴王吟》,并配书法照片。
11月,《澳门作家文集2020》出版,为全书书写栏目名称。
12月14日,应中联办教青部邀请,在澳门城市大学主持著名学者康震的中华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智慧、情感与境界》。
2021 年
6月12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学术报告,内容为《汉语新文学与翻译语体》,陈晓明教授主持。
6月16日,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做学术报告,内容为《关于文学与人生的研究》。
7月,复任中文系主任,继续兼任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8月1日,“厚德谓福”书法一幅,获“万福文化工程”之福文化文博馆收藏,并获颁证书。
8月,“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丛书”散文、评论集《心归处》(温哥华:北美科发出版集团出版)收入谱主论文《走出古老的寓言——〈韦伟寓言集〉序》,以及马相武论文《峻拔灵逸,高蹈超迈——朱寿桐书法简论》,扉页刊谱主书法题词。
9月,“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丛书”诗集《飞云集》(温哥华:北美科发出版集团出版)收入谱主新旧体诗12首,扉页刊谱主书法题词。
11月21—23日,主持“第四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中国历史文化中心成立中国历史文化推广大使团队,谱主任总监督。
11月23—24日,主持“第八届南国人文论坛:数字人文与中国人文学发展”,李少君、郜元宝、张福贵、丁亚平等做主题演讲。
12月10日,主持“中国现代设计艺术之父庞薰琹作品展”,《澳门焦点报》同日整版推出谱主介绍文章和相关资料。
12月,《论新文学书面语体与翻译语体的文化自觉》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的学术演讲,先收录于《文本的旅行:近现代文学的翻译、传播与书写》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2 年
2月14日,洛杉矶《世华文学》第107期起开设“欧华新移民诗人”专版,谱主在本版发表旧体诗《诗吟北方大雪》,同时刊有杨剑龙的同题和诗。谱主任此刊总顾问,并为此刊撰写“欧华新移民诗人”刊名。
4月,澳大利亚《中文学刊》2022年第2期“当代批评家”栏目,为谱主专题,刊发谭五昌《主持人语》、谱主论文《文学的女性主义及其文化资源》、谱主对《中文学刊》的书面答问《学术人生中的坚守与邂逅》、田榕论文《朱寿桐先生学术风貌》以及谱主介绍语自修年谱。
4月15日,应香港城市大学之邀,视频主持白先勇、陈毓贤的《红楼梦》翻译成就报告,并与白先勇、陈毓贤教授参开视频讨论。
5月4日,参加“第一届镜海人文圆桌研讨会”,作为开讲人做第一讲,讲题是《中国文化人常犯的中国文化错误》。
6月,主编的《中国文化论丛》(第2辑)出版,从此改为半年刊,用国际刊号。
7月25日,接受中国网教育频道记者采访,访谈文章通过相应平台推出,题目是《朱寿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关键在于文化伦理》。
9月25日,被聘为“身在海外,心系祖国——首届诗词环球杯全球征文大赛”筹委会荣誉主席,并兼任评委。香港《明报》巨幅广告登载。
备注:本年谱根据谱主自著《朱寿桐学术年谱》(收录于古远清先生主编:《世界华文文学年鉴》2016年版)和《朱寿桐简介及其年谱》(刊发于《中文学刊》2022年第2期)充实材料编修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