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特色”赋能乡村生态振兴路径研究

2023-03-05汪金英麦心念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风貌特色生态

汪金英,麦心念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1]2004 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聚焦“三农”问题20年。202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2]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2022 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进一步聚焦“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为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路线图。[3]生态振兴作为“五大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乡村“五位一体”落实的战略导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指出要“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科学正确认识乡村间的差异,依据地域特色实施精准政策。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及风貌是其独有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可作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扎实基础。

1 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乡村特色”

《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时,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4]除却自然的山川地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外,乡村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的村落建筑。乡村的特色文化、产业及风貌即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能够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快的速度发展的“乡村特色”三要素。

1.1 乡村生态振兴

2018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既是对乡村生态修复的侧面映射与正面响应,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贯彻与有机衔接,更是亿万农民对绿色生产生活空间的由衷渴望与强烈诉求。[5]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强调要扎实推动 “五个振兴”,要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做好保护与治理。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的生态建设不可忽视。要不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在整治环境、改善人居、完善设施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家园,让良好的绿色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乡村的角色与职能定位随着发展日益丰富,其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构建和生态经济发展,还被赋予了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承载“乡愁”等多种文化功能。因此,生态振兴一方面承担并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增进乡风文明、推动治理成果、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另一方面升级良好生态环境,转化成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助推产业兴旺。

1.2 “乡村特色”三要素

一是乡村特色文化。乡村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色,独特的文化内涵。首先是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道家、佛家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诸如“敬畏天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乡村特色生态文脉的要素供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生活场景在这种代代相传的乡村生态文化思想中得到认同与实践。其次是农耕文化与特色民俗。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现今在很多乡村仍能见到传统的农耕方式、生产生活用具和传统生活习惯。与农事、农耕相关的时令节气、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数不胜数,涵盖生产娱乐、风情信仰、交流交往等多个领域。许多乡村的特色文化活动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为多见,例如湘黔桂三省少数民族中的“侗款”“议榔制”乡约以及“神山”“母田”祭祀活动等。除此之外还有独具乡韵的乡风文化。存在于乡村中的乡贤文化与敦亲睦邻、团结友善、诚信重礼等的文明乡风不仅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构成,更能激发乡村特色文化不断发展的活力。

二是乡村特色产业。传统乡村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生态导向和经济导向并不能良好地兼容。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乡村发挥本地的生态资源禀赋,开办乡村特色生态产业、打造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很多乡村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展“创意旅游循环经济”,以文化为灵魂,以创造为方法,以融合为路径,把文化与农耕、艺术与产品、生活与制造融合在一起,把传统的第一产业业态转变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拓展农业功能,把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生产、生活与文化功能的复合型产业。乡村的复合循环经济不断在生态与经济的循环间实现多元价值,例如“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稻鱼鸭”复合生态农业、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业、桑蚕养殖业等乡村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合理利用生态、生物与人力资源,让绿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银山转化。乡村特色鲜明的产业逐步发展形成集群,能够扩大开发价值,持续增收,同时创建乡土特色品牌,在循环经济体制中展现生态智慧,进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三是乡村特色风貌。乡村的空间形态、建筑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特点,是村庄无形的财富。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既是我国乡村独有的重要战略发展支柱,亦是其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传统乡村风貌是一种典型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在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进程之中,乡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逐步认识自然,贯彻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 “人—地”体系,并随着代代相传寻求出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在种种乡村特色风貌之中,村落布局、民居建筑、宗祠寺庙、井泉池塘等景观元素均是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与几千年的智慧凝结而成,在细枝末节之处彰显山水美学。

2 “乡村特色”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

《关于以生态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2020-2022 年)》强调,提升乡风文明、实现产业兴旺、提高生态宜居水平是更好地满足乡村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因此,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把握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重点、建设美丽乡村是重点任务。乡村不仅仅是农业的单独“生活空间”,其还具备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生态涵养等多种多样的功能。乡村所体现出的文化、经济与生态价值,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助推器”。

2.1 乡村特色文化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内驱动力

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而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优秀乡土文化具有重要引导功能,有助于塑造广大农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乡村特色文化作为其中的核心部分,凝聚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期待和心理寄托,蕴含无尽的生态哲学与智慧,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文明基因,更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内驱动力。农耕文化作为乡村特色文化的主干部分,能够对当代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推进生态振兴具有积极意义。特色文化催生出积极健康的乡风文明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力量,其在日常生活中对村民的生态行为、生活模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特色文化通过提倡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设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进一步提高村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等方式,逐步形成环境保护、良好监督、自觉维护的良性循环,成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的内生发展动力。

2.2 乡村特色产业是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不竭源泉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6]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要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8]因此乡村特色产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质与量的双重需求,成为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不竭源泉。一方面积极开发农业多种模式,探索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种养模式与种类,合理保护与开发森林、草原、土地、河流等重要的农业资源;对耕作技术进行科学地更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升产出率; 对可循环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与利用,实现显著的生态效益。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还能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恢复力和活力。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生活、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型农产品,以此提高其文化教育、旅游观赏、休闲养生的价值,利用“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让生态产品发挥经济价值。建成一批美丽休闲村庄、乡村民宿等品质人居和农民创业基地,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针对生态脆弱区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乡村特色风貌,维持生物多样性。在维护乡村生态系健康的同时,寻求利用强度与收益的平衡点。

2.3 乡村特色风貌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抓手

首先,风光秀美、宜居宜业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建设美丽乡村图景必不可少的就是“乡魂”的融合和乡村特色风貌的展示。乡村的特色风貌不单单是描绘这一美丽图景的生动绘笔,更是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乡村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与改造升级中,乡土情怀和特色风貌的有机结合是不可或缺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风貌不仅能够将乡村民俗文化内涵体现出来,还能让人们对乡村景观产生情感共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

其次,用好独特的乡村风貌能够将风貌优势转化成为乡村生态形象的内核,改进传统乡村环境上的劣势,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从而补齐短板,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借用“绿水青山”的优势,在乡村生态空间与人居环境划分中实现绿化新目标。加强对乡村特色风貌的引导能够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大力带动产业发展,留住“乡愁”;还能进一步在乡村景观化、景区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对乡村旅游带来的污染问题的治理,改善并提高乡村的宜居度,保持乡村供给而不枯竭,具有特色而不枯燥,令城市人群对乡村生活更加向往,提升乡村的整体“乡愁”氛围。

3 “乡村特色”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选择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应充分发挥“乡村特色”的效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将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内生增长的发展优势,将乡村中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金山银山,稳步有序构建共同富裕、生态优美的生动发展局面。

3.1 融合特色文化,推进生态文明

3.1.1 把握传统乡村观念中的生态文明基因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结合乡村人民群众的通俗认知,把握乡村群体观念中蕴藏的生态文明基因,就能够更好地推进生态振兴,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思想。反复加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即可在尊重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生态和谐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社会发展的和谐。二是“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利用农民活动自由遵循自然法则的生态思想,进一步倡导珍爱自然与生命,保护绿水青山。三是“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思想。没有法律约束的大部分农民仍旧能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种生态思想能够倡导村民实现开源节流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四是“以时禁发”的环境管理思想。代代流传的乡村生态思想俨然成为守住乡村生态底线的重要法宝,合理的生态管理思想能够使乡村生态不断向好。[9]

3.1.2 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体现良性生态互动

应善用并用好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其中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乡村中的特色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态意识,使得乡村群体能够尊重生态,敬畏自然,形成有效的生态约束法则。民俗文化能够使农民在乡村的空间当中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缘认同感与空间归属感。多数乡村都对自然有着极高程度的崇拜,并逐步演化成为当地的生态管理条约,其衍生出一系列的民俗与习惯,成为当地农民信仰的重要依托,也成为构建以自然为本的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动力。在乡村建设与管理中这些珍贵且独特的民俗文化能够促使乡村群众内部形成共同自然认知,有效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促使乡村周围乃至内部生态环境与人产生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其次,乡村中的特色民俗节日能守好“农”之根脉,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诸如“农历二月二”“丰收晒秋”“踩桥会”等。要传承并发扬特色民俗节日,让农民在传统民俗的仪式感中深化对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等生态思想的认同。

3.1.3 利用特色文化乡风监督乡村生态建设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人应该树立新发展理念,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不可或缺的。在“大国小农”的中国,乡村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就乡村的生态环境而言,制度法规的权威地位在其治理方面是不可或缺的。[10]做好法治的同时也要进行德治。乡村家族聚居的现象明显,文明乡风是农民的行为准则和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充分利用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约束纽带培育生态道德,提升德治水平,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特色文化催生出的文化乡风、乡贤文化能够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乡规民约,引导农民践行和传递绿色生活方式,增进乡风文明。融入特色文化的乡风将生态基因延续至“街长制”“河长制”等乡村特有制度之中,形成合理有效的乡村生态监督体系,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为创设生态绿色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生态作出了积极贡献。

3.2 发展特色产业,盘活生态资源

3.2.1 绿色农业推进生态发展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发展绿色农业是其必然选择。随着乡村绿色农业的兴起,乡村生态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进步。绿色农业能够对资源进行节约高效利用,并且在过程中实现对产地环境的净化与清洁,从而使生态系统得到稳定,提升绿色供给能力。立足乡村绿色农业,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农业的发展与体系的完善。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减少耕地使用强度等措施之下,保护土壤结构和肥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不断精进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强化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因地制宜将农林牧渔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广大农民能够从绿色发展中获益,从而逐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3.2 特色商业激活生态经济

乡村拥有本土生态特色资源,其能够对农村自然资本增值起到推动作用。高质量的生态产品与优质服务是因地制宜挖掘与培育当地生态优势的体现。目前乡村特色商业逐渐实现静态资源的动态化和生态资源的市场化,因地制宜激活秀美的山水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实现资源与产业间的转化,变经济后发为生态先发。多数乡村借特色开发生态旅游业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例如新型种养模式下的稻渔果基地、森林温泉乐园、农耕农家乐等都是发展产业激活生态经济的成功典型。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不断探索依靠民族旅游资源进行体验互动式的商业开发,增强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是命运共同体的认同。通过特色商品、特色商业能激活当地的生态经济,也能增强农民搞活生态经济的信心和决心。而生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又能对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壤改良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3.2.3 优势产业打造生态形象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大行动,正以空前的力度扎实推进。优势特色的产业是乡村地区一张无言的对外名片,要实现通过各类生态绿色、风格各异的乡村产品树立起生态形象,加强当地农民对乡村生态形象的参与与认同。“乡村特色”中的优势产业不仅实现了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降到最低,还能同时给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打造出乡村的良好生态形象。要以特色生态产业为发力点,不断增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扩大发展优势,从而提升对外形象。[11]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旅游节,挖掘运河文化、渔樵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等来展示乡村生态资源,成为城市群体的“诗和远方”。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加速融入国内大循环。通过举办农业节庆、展会、产销对接会及利用数字平台,孵化电商等形式,深化乡村生态形象,创响乡村特色农业品牌,帮助乡村农民加快融入农业经济内循环的速度。乡村的优势产业发展既满足了大城市人群纾解“乡愁”的情感需求,又能利用生态资源禀赋树立起乡村的生态形象,进一步激活乡村生态振兴发展。

3.3 弘扬特色风貌,改善人居环境

3.3.1 以“山水”涵养村落规划生态

乡村具有良好的生态涵养功能。山水是乡村自然环境的骨骼,依山傍水是乡村最为典型的风貌,传统村落汲取古人纳山理水思想,十分注重山水格局,呈现出亦画亦诗的乡村特色山水人居风貌。在乡村生态振兴中集合极具灵性与美感的山水风貌是建设美丽乡村,展现秀美村落的可为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然成为乡村发展的应有之义与必要之举。很多乡村充分利用当地别具特色的山地资源,依形就势建房,处处错落有致。例如广西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时,重视乡土味道的留存,凝聚乡情,留住乡愁。将文化传承融于环境整治改造之中,留存自然要素的样态,疏通河道,激活水系,保护古树名木,修建绿化小径,形成和谐的山水田园式民居。乡村特色山水风貌还能在时间中消弭因生活起居带来的污染和破坏,逐渐修复乡村生态系统。

3.3.2 以“街坊”激发品质人居活力

乡村街坊主要指乡村聚落中的建筑。乡村空间内所承载的文化基因使其焕发出不同于城市的美感,其能弥补因乡村过疏化带来的文化活力流失,继而成为都市人们寻求“诗意栖居”的绝佳场所。生态振兴绝非是在乡村的人居环境盲目地搞“大拆大建”,而是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乡村巧妙利用生态建筑材料建筑特色人居,结合特色的乡村风貌用好生态资源,集约节约高效用地,极大地拓宽乡村的发展空间。乡村人居要突出“群居和一、睦邻以信”的美丽乡村整治特色,适应当地自然与产业特色环境,运用当地特有的适用材料技术,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和谐”适宜人居的总体整治设计理念,在呈现出特色风貌的同时,能够大大提升农民的人居质量。

3.3.3 以“草木”丰富基础设施功能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图景,能够回应广大农民对美好家园的迫切向往,坚持农民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乡村的基础设施改造是环境改善的合适落脚点,良好的乡村景观要在呈现出田园之美的同时,还要将乡愁、乡韵、乡风融为一体。乡村内部的植物种植与造景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土气息浓厚,山石花草、农耕农具、小池小溪等生态元素既可独立成景,又可在改造基础设施时发挥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乡土植物呈现出的特色风貌打造乡土生态群落,强调野草之美的绿化装饰作用,结合乡土花草进景观造景,协同当地的特色建筑结构科学设计出让农民更加满意的住所、公园、道路等。另一方面利用绿化植物对污水垃圾处理场所进行改善装饰,在实现绿化目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垃圾、生活污水、空气污染等进行治理,从而正本清源,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搭配黄花菜、鱼腥草、山楂等具有食用、药用功效的特色植物,让乡村人居绿化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提升其对绿地建设及生态振兴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让农民行为与乡村环境形成良好的交互作用。

猜你喜欢

风貌特色生态
特色种植促增收
“生态养生”娱晚年
包裹的一切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医的特色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完美的特色党建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