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机遇、挑战与实践
2023-03-05王植宁
王植宁
(福建省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00)
红色经典是指那些岁月久远的、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影响较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 它作为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文学、影视、歌舞等为表现形式,展现红色岁月里的历史变迁与革命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是公共图书馆立足馆藏,推动红色文献资源研究、保护、传承的有益渠道,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全媒体的概念及其发展
全媒体是指不同的媒介与运营机构采用多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向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终端的多元信息接收方式,用户在信息接收上不再有时间、空间与方式的隔阂与障碍[1]。 习近平总书记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概括了全媒体的基本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媒体不仅能实现在媒介形态、业态、生态领域的深度融合,还能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传播流程的创新性变革,对人、媒介、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重塑[2]。
2 文献分析
本研究以CNKI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以“主题=图书馆∗全媒体∗阅读推广”为表达式进行检索,截至2022 年11 月10 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04 篇。 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自2011 年起图书馆界开始关注全媒体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影响,并积极探寻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开展的创新路径与策略。 2019年后,相关研究文献逐渐增多,内容主要涉及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阅读服务优化、社会合作模式探寻、特色案例分析三个方面。 例如,李红从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行为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全媒体时代阅读推广创新策略[3]。 刘先瑞、李桂华从用户参与因素框架构建入手,分析了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用户参与度提升路径[4]。 杨熔从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入手,提出了打造全媒体阅读平台的策略[5]。以上文献为全媒体环境下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多样化的研究视角。
在数据源与检索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笔者以“主题=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为表达式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1 篇。 研究对象多为高校图书馆,内容主要涉及红色阅读空间构建、红色文献建设、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等方面。 一些学者探讨了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但未有从全媒体视角出发的全局性研究。 笔者从全媒体视角出发,分析了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相关实践案例,探讨了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开展策略。
3 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迎来新机遇
3.1 渠道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效传播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公共图书馆在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 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多元媒体平台发声,把握话语权。 红色经典以多元形式展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公共图书馆可借助多元媒体,以红色经典为内容,在原有线下阅读推广的基础上融通微媒体、短视频、App 客户端等线上平台,突破原有受众范围,积极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效传播。
3.2 多元表达:实现红色经典的立体化传播
红色经典的年代较久远,多元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唤醒大众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 全媒体不仅包括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对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感官的全方位调动。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全媒体赋予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多元的呈现方式,其可通过声、光、电等方式,激发用户的阅读热情,使用户获得更为立体的阅读体验,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3.3 场景构建:丰富红色经典阅读的个性化体验与沉浸体验
场景一词原指拍摄的场地和布景,后来逐渐被互联网界、学界等广泛使用[6]。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一书中预见未来互联网将迈入场景时代,并指出场景传播主要依托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媒体及定位系统五种技术力量。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依托五种技术力量,能够精确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在特定场景中对红色文化的需求,通过用户精准画像,实现红色经典内容的精准化、个性化推送;借助元宇宙技术创造出的感官高度调动的虚拟空间,融合智能教育、数字藏品等新业态,为用户带来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4 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面临新挑战
4.1 中心再构:创新红色经典传播方式
全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这种去中心化的媒介环境淡化了原有的媒体格局,改变了传统媒体掌控传播权的状态。 海量信息充斥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近年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和影视作品在互联网上传播,对大众客观全面了解红色文化产生了影响。 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亟须转变以往单渠道、说教式的传播方式,重新梳理与整合馆藏红色文献资源,拓宽传播渠道,依靠创意与优质内容牢牢把握话语权。
4.2 突破圈层:提升红色经典作品的触达率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激增,但公众对于信息的接收能力有限。 此外,各媒体平台基于算法和大数据所产生的定制化信息推送,也将公众的信息获取限制在特定的圈层。 公共图书馆要敢于突破圈层,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提升红色经典作品的触达率。
4.3 碎片化破局:点面结合构筑红色经典系统阅读网络
全媒体时代,人们依靠大众媒介获取信息,碎片化阅读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短平快的媒介内容受到大众欢迎[7]。 近年来,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红色经典传播存在泛娱乐化的现象,值得警惕。 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托媒体平台以多样化手段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还要规避传播内容的过度娱乐化,在内容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探寻浅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点,构筑红色经典系统阅读网络。
5 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特色实践——以福建省图书馆“正谊杯”红色诗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为例
福建省图书馆“正谊杯”红色诗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是以“正谊杯”诗文大赛为中心,围绕红色经典诗文阅读推广所打造的全省性阅读推广活动。2017 年至今,“正谊杯”诗文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每届大赛均围绕中华优秀诗文作品开展竞技比拼,其中展现爱国主义、红色文化的诗文作品一直是大赛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四届“正谊杯”诗文大赛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推出了红色经典诗文专题。 福建省图书馆结合全媒体发展趋势,把媒体技术全面运用于活动的宣传推广、赛事直播、选手选拔等环节。 特别是在第四届“正谊杯”红色诗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中,全媒体技术与赛事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活动获评2021 出版发行界图书馆界阅读推广论坛“全民阅读典型案例”。
2021 年2 月至9 月,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举办第四届“正谊杯”红色诗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活动围绕红色经典诗文开展,包括红色诗歌赏读讲座、快闪活动表演、红色诗文线上竞答互动小游戏、红色诗文知识大赛、小小红色故事会五个主要内容,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红色经典诗文进万家、入万户。 活动吸引全省50 余家图书馆参与,线上参与用户148.1 万人次,线下参与用户2,000 余人次。 “正谊杯”红色诗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对全媒体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5.1 多平台引流,线上参与红色阅读零门槛
为提升活动知晓率、扩大活动覆盖面,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渠道优势,突破信息壁垒,福建省图书馆以掌上闽图App 为主要线上活动阵地,通过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微博、微信、网站等媒体平台宣传引流,使全省图书馆用户共同关注红色经典阅读,以实现全省用户同平台共读、同平台竞技的目标。
5.2 以点串面,实现多媒体端红色资源超级链接
红色诗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以红色经典讲座、线上红色知识竞答、红色快闪表演等活动为连接点,构筑了红色资源网络,实现了福建省图书馆“两微一端一网”资源的融会贯通,提升了用户对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的知晓率和数字资源使用率。 在活动开展期间,仅掌上闽图App 资源的访问量就达100 余万人次。
5.3 多元传播,改变红色文化宣传推广方式
福建省图书馆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让参与活动的图书馆、用户、媒体成为活动的传播者与宣传员。 例如,快闪活动表演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在线下,福建省图书馆鼓励正谊书院国风少年艺术团的志愿者报名参与,通过《卜算子·咏梅》等诗文的多地点表演式诵读,吸引大众关注,参与活动分享。 在线上,福建省图书馆发布快闪视频,通过参与表演的青少年带动家长、学校等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表演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多渠道传播。快闪活动表演吸引了近1,000 余位市民现场观看,微博相关视频、图文信息浏览量达15,000 余次。
5.4 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强化红色经典阅读感官体验
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1 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 亿,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07 亿、9.75 亿和9.34 亿。 福建省图书馆除线下举办红色诗文讲座、竞赛外,还积极联通网络平台,以线上名师讲座打卡、快闪短视频传播、线上排位赛等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入,让红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福建省图书馆注重通过影音结合、图文并茂、数字化阅读等形式强化用户的感官体验。
全媒体与阅读推广的融合赋予了红色经典阅读新的生命力,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老年用户在全媒体技术运用与新媒体平台使用方面仍有障碍,参与度不高,“数字鸿沟”仍然存在。 二是对红色经典作品的内涵表达与呈现还需进一步挖掘。 三是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6 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6.1 内容为王:突出“内容+”,为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提供资源保障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注重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内容建设。 在内容建设上,公共图书馆应注重历史再现与历史意义引导,以系统性传播向大众展示中共党史全貌,并通过全媒体展示着力唤醒大众关于相关历史片段的记忆与情感,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凝聚爱党爱国的思想共识,形成舆论合力;通过“内容+平台”实现红色经典在社交媒体平台、移动客户端、新媒体智能终端的展示与阅读;通过“内容+技术”实现红色经典的立体化阅读与智能化推送;通过“内容+应用”实现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场景交互[8]。
6.2 精准传播:深耕“一人一策”,营造积极向上的红色经典学习氛围
不同的圈层群体对于红色经典阅读的需求是不同的。 公共图书馆在红色经典阅读推广过程中要突破圈层,采取“一人一策” 的推广策略。 这里的“一人”不是指个人,而是基于用户画像的某一类人群。 公共图书馆可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习惯、兴趣点及其与新媒体接触的特点等,制定不同的全媒体推广策略,营造红色经典全民大学习的浓烈氛围。 同时,为了推动红色文化的多点触达,公共图书馆还应加强用户信息素养培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6.3 人才为要:组建全媒体人才队伍,以“中央厨房”模式实现高效资源整合与发布
山东省图书馆发布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微信微博监测月报》《全国公共图书馆视频服务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3 月,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微博账号442 个、微信账号2,374 个、官方认证抖音号342 个、微信视频号226 个。 面对庞大的平台运营需求,公共图书馆对于全媒体人才及综合性运营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公共图书馆可打破以业务划分部门的局限,从各部门抽调产品设计、运营、新闻编辑等人才,组建全媒体阅读推广小组,有效整合馆藏红色文化资源,满足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资源需求;借鉴媒体“中央厨房”模式,即“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理念,以实现红色经典资源的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样编发、多元传播。
6.4 技术为用: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将全媒体“四化”创新为己所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媒体将逐渐形成内容海量化、流程云化、终端物联化、传播模式智能化的“四化”态势[9]。 对于公共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来说,“四化”将使其在万物互联的未来,获得更简便的内容制作流程、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更高效的信息传播速度。 技术运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内容创新,提高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
7 结语
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对于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在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未来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只有牢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抓住全媒体时代的技术特性和文化特质,才能在信息洪流中发声,让红色经典阅读在新时代获得更多关注并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