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为中国孩子营造马术文化,是我另一项使命
2023-03-05李乃清陈俊珺
李乃清 陈俊珺
在中国奥运的历史上,华天是一位非常特别的运动员。早在谷爱凌成为北京冬奥会的热议话题前,华天就以混血骑手的身份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参加马术三项赛的运动员。
俊朗的外形,优雅的谈吐,再加上北京奥运会后说出的那句豪言壮语“我希望参加10届奥运会”,让华天在这些年收获了众多粉丝。
4岁开始骑马;18岁获得北京奥运会资格,成为最年轻的奥运马术三项赛騎手;26岁在里约奥运会获得第八名,成为中国马术在奥运历史上成绩最好的骑手……过去十几年里,在媒体报道里,华天的故事绝大多数都与奥运会密不可分。
但“奥运骑手”并不是华天唯一的标签。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华天拥有了新的身份和新的马匹,他也陪着爱马堂·热内卢走完了一段荣耀的旅程;在2023年,华天不仅将再一次回到中国参加比赛,在赛场之外,他还希望能够将马术文化和“骑士精神”传递给更多中国的年轻人:“我们要避免让马术发展的方向只锁定在奥运会上,而是应该让马术文化融入社会,倡导尊重、责任和热爱。”
骑手与马的关系复杂而微妙
对华天来说,2022年是有趣的一年。他和老搭档巧克力在英国哈特伯里的三星级长路线比赛中夺冠,新马海王也完赛并获得了亚运会的参赛资格。这一年的努力征战开启了一个新周期,资格赛顺利的话,除了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也在等待着他们。胜利总是令人兴奋的,华天喜欢赢,但马术的魅力也在于充满悬念。优雅挺拔的选手,训练有素的马匹常为观众营造一种舒展稳定的氛围。然而对赛马和选手而言,一切瞬息万变。在哈特伯里的比赛中,巧克力在越野赛后处于领先,这意味着华天和它要在障碍赛中最后出场。“我会是最后一个跳过障碍的人,那一刻会决定输赢,我喜欢这种紧张的感觉”,华天说。比赛时,华天感性的部分会活跃起来,他喜欢盛装舞步时的专注,喜欢越野赛前的恐惧和紧张,喜欢肾上腺素升高的感觉和胃部的紧绷。但当比赛结束,结果产生,一切情绪又需要找到理性的出口。“之前累积的紧张压力可能会变成快乐兴奋,也可能会变成失望,但我尊重事与愿违,尊重它教给我的东西”,华天说。他的微博上写着:“将比赛结果看得比马匹重要,做的就是舍本逐末的事。”在去年9月的普拉托尼马术三项世锦赛上,与他并肩已久的赛马堂·热内卢在越野赛中过早地出现了疲惫状态,华天察觉到,果断退出了比赛。华天和团队一直在强调“马匹福利”绝对优先,无论前期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和训练成本,无论对某个结果是多么梦寐以求,骑士都要承担起一种责任:在马遭遇困难时做出判断和决定,支持和保护它,哪怕距离奖牌只有一步之遥。“我很高兴堂顺利回到了家,它安然无恙也很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华天说。
四岁时,华天在北京石景山马术俱乐部第一次接触骑马,此后再没有和马分开过。他总在微博上用轻快、充满爱意的口吻讲述和马一起训练比赛的日常。告诉大家堂被蚊子咬了包,或是巧克力在某天早上起晚了。通常,一匹赛马开始受训的年纪也是四岁,它们从五岁开始参加基础比赛,逐渐展示出天分、秉性和思考能力,然后继续接受训练到八九岁,积累足够的技能和自信后才会去参加高水平赛事。华天非常看重马的性格和头脑,所以在骑士生活中最享受纯粹的教学过程。那是一个一个微小但明确的时刻。“我们向马解释新事物的方式是重复,用我们的手、我们的腿、我们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让事情变得简单清晰。而总有一刻,你发现它真的理解了你想让它做的事,这会让你成就感爆棚。正是每一个这样相互理解和改变的小节点让我们建立起同进退的伙伴关系。”事实上,在华天成长的历程中,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训练”着这位骑士。华天的第一匹马因为出生在猴年,被他的“中国通”妈妈取名为孙悟空。孙悟空极有天赋,但放浪形骸,每年它都会有那么一两次,自己决定不跑越野赛了——它会在相隔两三百米的两道障碍间停下来,告诉华天:我就不继续了吧。“那时我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年轻骑士,孙悟空教会了我很多。它告诉我在和马的关系中,无论你多么努力,总有些事情是你不能掌控的,在生活里也是。”华天说,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想要变得更好,想赢得所有比赛,但作为一个和马一起长大的人,他已经变得非常擅长管理自己的预期,擅长现实地看待自己,不纠结在已经发生的错误里。所以每当比赛结束,我们都会看到华天平和的播报——获得好成绩时,他发布好消息,感谢马主、赛马和工作伙伴;出现失误时,他精确写出在哪一处障碍发生了哪种问题,告诉所有人他和赛马会从失误里学到了什么,同时不忘聊聊当天的天气。
在华天的马厩中,一般会有8-10匹马。它们彼此独立,有各自的赛程、训练计划和年度目标。每天,华天会带着马匹们去马厩附近的不同设施区练习。除了练习动作,它们也需要体验不同的环境,去看各种各样的新东西,学会在陌生的地方也能放松下来。于是除了马栏内的日常,我们也经常能视频里看到他与马儿漫步在英国乡村庄园边长满花草的小径。华天说,他和马的关系很复杂,他是它们的校长、朋友、教练、保姆、父母,当然,也是它们的清洁工。从过去到未来,他会一直在这些角色中切换奔忙下去。
骑士日常
和每个中国人一样,华天每天早上醒来,也会先打开手机看看微信。尽管观众只在赛场上看到一人一马,但马术实际上是一项社会化性质很强的运动,一位成熟的骑士需要处理的事情不仅仅只有骑马而已。华天在英国生活训练时,他的中国团队Team Alex会继续筹集资金,推进国内的商业合作、马术推广和公益项目。有很多事需要他来决定,所以华天会在清晨处理完最重要的工作,回复完必须要回的消息,然后立刻跑到马厩去。在马厩里,他和同事忙得不可开交,养马、训练、处理马匹交易。傍晚,他经常要和马主或合作伙伴共进晚餐。“所以当我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我想做的就是坐在沙发里,把狗狗放在腿上,看着《格雷厄姆·诺顿秀》”,华天笑着说。
华天在14岁时成为职业骑手,从此他的名字就经常和“最年轻的”“第一位”组合在一起。比如,他17岁时成为了最年轻的三星骑手;2008年,他成为第一位参加奥运会马术三项赛的中国运动员。2019年,华天和其他三位骑士组成的中国马术三项队首次获得了参加奥运会团体赛的资格……但在无数可以称为里程碑的事件中,令华天感触最深的是2007年,18岁的他作出的从伊顿公学休学的决定。“那是一次冒险,对我们整个家庭来说,这都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决定。我们知道我有机会参加奥运会,但我们先得筹集资金,需要找到有参赛资格的马匹,那时我和奥运会之间还有很长一段不确定的路程。所以如果我没有获得参赛资格,这次冒险就毫无回报,我还会错失和我所有朋友共同度过高中最后一年的机会,但我最后这样做了,很幸运我获得了奖励,那就是我的第一次奥运会。”華天说,常谈起伊顿公学可能有点陈词滥调,但那里确实对青少年时期的他影响很大,因为学校会鼓励他们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华天的这个决定就首先得到了学校舍监的支持,而他本身便是一位参加过两届奥运会赛艇项目的运动选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天都曾是中国马术运动的“独苗”。“你会有孤独的时刻吗?”面对这个问题,华天回答:“我不孤独。我一直被马围绕着,身边有我的团队和很多帮助支持我的伙伴,这是一项靠我们所有人密切合作才能进展下去的运动。如果非要说点什么,可能就是在你要做自己‘CEO的那些时刻吧。大多数骑手都是独立训练和参赛,你的团队并不负责安排你的生活、房子、马匹,他们为你提供资金和帮助。但最终所有决定需要你自己做,你要为自己承担所有责任。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也是作为骑士的刺激所在吗?”
在华天看来,这是这项运动中最美好的部分,也与他心中的“骑士精神”相吻合。相较老欧洲式的浪漫英雄故事,21世纪的骑士精神理应有更加“接地气”的解读:那是一种价值观,是对马匹与人,人与人关系深处的尊重、责任感和同理心的推崇。
投身公益,传播骑士精神
其实,华天在2022年还拥有了一个新身份——上海马术队队员。
华天开始把回国后的重心放在公益项目上,希望传播马术文化和骑士精神。
早在几年之前,华天和他的好友就在上海创立了名为“骑士精神行动”的公益项目,希望打破人们对于马术“精英主义”形象的认知,并且计划在未来几年能够让超过4400名孩子有机会通过接触马术而接受品格教育。
在2018年,华天的“骑士精神行动”还获得了国际马联的同心协力奖。
“我希望马术文化能够在更广的层面上影响社会,我很幸运从小就和马一起长大,而且我妈妈同样生长在马术世家,所以我了解马术运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马术运动包含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含了合作,包含了相互信任,以及骑士精神。”
在去年11月,另一项以华天名字命名的“华天·人马一心”公益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相比于“骑士精神行动”,这次的“人马一心”则是希望让更多青少年通过了解马房管理和养马,去领悟马术的文化和精神内核。
“这些公益项目其实就是分享我自己在马术中收获的经验,让青少年了解如何照顾马,以及一些日常流程,让他们体会做这些事的价值,以及要尊重他们面前的动物。”
“现代马术的文化和骑士精神起源于欧洲,但我相信它属于全人类和全社会,因为倡导的平等、尊重、责任和热爱,都是全社会的共同价值。”
不管是此前的“骑士精神行动”还是如今的“华天·人马一心”,华天在国内建立的这些公益项目主要针对的人群其实都是青少年群体。
“我深信中国马术的飞跃发展就将出现在我们的下一代。”当华天被问及为什么要为孩子们设计这些马术文化和骑士精神的公益项目时,他回答得格外认真。
“马是很特别的一种动物,孩子又是天真浪漫的,如果能让孩子和马以正确的方式在一起,那么两者之间一定会产生魔法般的效果。”
华天口中这个“魔法般的效果”最具体的表现,在他的预测中,就是中国马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在整体上进入世界马术的优秀水平。
华天自己说,在他之前的中国马术先驱者和前辈们,还有他这一代的马术骑士拼尽全力,只是希望有更多人愿意了解马术运动,同时有更多人愿意去接受马术文化。
“马术的基础设施此前还非常落后,所以要在我这一代就发展到一个高度,是非常困难的。”
但随着一代代中国马术骑士和从业者们的努力,马术的土壤在中国已经耕耘起来,“北京已经有很多成熟的马场,他们培育马的水平包括马场的设施,已经达到了欧洲的水平。上海的马术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一个令人兴奋的例子就是,今年的上海市运会已经有数百名不同年龄的骑手参加。”
根据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上届市运会,上海注册的青少年马术运动员是217个,而这届市运会注册的青少年马术运动员是671个。
当然,华天也强调,他并不是说下一代的中国年轻骑手们就能在未来10-15年站上奥运领奖台,但越来越多优秀骑手登上高水平舞台,会产生相互竞争的良性循环,促使他们和马匹都能更好地进步。
“不希望只把眼光放在奥运上”
不过,当中国马术运动和马术产业快速发展,华天也有自己的担心,那就是一些年轻骑手会为了成绩而“急功近利”,从而忽略了马术文化的培养。
“我反而担心很多孩子希望他们的家长尽快给他们买马,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只能骑着一匹马去参加各种比赛。”
华天直言不讳,如果一直只骑一匹马或许可以在早期就在比赛中出成绩,但是并不利于长期的发展,甚至会限制他们在未来高水平赛事中的进步。
“欧洲的孩子在马术学校就会分配到不同性格或者不同种类的马匹,这样他们就会在和不同的马匹的交流和合作中,收获更多的经验。”
华天的这份担忧多少也和马术文化与社会的融合程度有关系——在欧洲,现代马术运动已经和社会融合了上百年,但在如今中国马术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文化的融合程度还不高。
“我不希望中国马术发展就把眼光放在奥运上,这样反而会让年轻骑手们的未来发展受到限制,这是非常非常不好的。”
“我当然希望能够赢得奥运金牌。但马术是一项特殊的运动,在赛场上,还有你的马匹和你并肩作战。”
华天说,享受和马并肩作战的乐趣,才能更好地体会马术运动的精髓,这也是中国马术发展的关键。
“过程非常重要,要学会掌控自己的预期。马术不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去体会其中的文化价值和骑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