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023-03-05赵汉琪

中华儿女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文明

赵汉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现代化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如何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是世界现代化史中的一个难题。

“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深刻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党的二十大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绿色成为发展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普遍实践,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之处。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也为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201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民的期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过去十年里,中国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我们的祖国变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据统计,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十年来,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汇聚人民之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如今在中國许多地方,绿色、环保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时,来到“桃花第一村”嘎拉村。村里的“绿色银行”,用路边捡的瓶子就能换生活用品,人人都愿意给美丽家乡出一份力。而位于祖国另一端的浙江省丽水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都可以被计为生态信用积分,不仅可以直接去超市换购日用品,还可以享有低息贷款,借此激励大家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我国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这样的现代化建设,凝聚起亿万中国人的期盼与力量。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重要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从矿山遍布、灰尘漫天,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蝶变,是“两山”理念实践伟力的生动例证。“两山”理念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多年前,贵州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曾大面积开荒、捕鱼,最后使得哺育着化屋村的乌江,一度成为“污江”。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屋村一方面通过山地增绿等措施加快生态修复,一方面依靠国家扶贫政策,补基础设施短板。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码头,肯定了当地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做法。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生态环境改善后,化屋村大力发展旅游、苗绣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退捕上岸。在安徽马鞍山的薛家洼,渔民陈兰香放下渔网,登上互联网,成立了“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带动上岸渔民一起创业。2021年,公司为入股渔民每户分红7000元。近年来,长江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码头岸线逐步整治……从“靠江吃江”到“守江护江”,沿江各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保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了34.4%”“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10月21日,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用一组组数据,阐述着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了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我们坚持“两山”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正发生着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十年来,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不断生动展现。

中国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还在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过去十年里,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的拯救工程,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得到了有效巩固。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自然保护地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年来,苍山洱海、洞庭湖、牛背梁、武夷山、黄河三角洲等自然保护地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导的身影,为自然保护地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白皮书介绍,中国努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生态重要区域国家公园创建。

建设国家公園体系,是中国过去十年自然保护工作的最大亮点之一。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曾因自然变迁、人为活动等因素,草原退化、江源断流。2016年,中国开始进行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如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以草木茂盛、湖水清澈、野生动物丰富而闻名。当地还设立了“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制度,老百姓可以亲自参与到自然生态的保护中,每年还可以有两万多元的收入。这样一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草场变绿了,野生动物变多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生动阐释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0年来,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力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库布齐沙漠,一匹占地130多万平方米的“骏马”横卧其中。这是由近20万块光伏板组成的世界最大光伏板图形电站。该电站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在开发利用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同时,推动沙漠生态治理。截至2022年9月,“骏马”光伏电站已累计输出绿电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骏马”电站只是我国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一个缩影。在新一轮能源革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我国已经站到了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论述和主张;努力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合作,包括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参与、推动《巴黎协定》、《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协议签订;落实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为落后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主动提出和践行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引领者,推动开启构建全球生态治理的新篇章。

放眼国际,中国还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乘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东风,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共建国家生根发芽。由中国企业提供关键设备的意大利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贝莱奥利科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可满足近两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助力意大利绿色转型;由中企承建的科威特穆特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科威特首次引进雨水利用系统,收集的雨水回灌至地下,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中国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些都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野外到城市,从生产到生活,一个个场景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彰显了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