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全球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

2023-03-05王晨星

世界知识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国乌克兰危机

王晨星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2023年国际社会充满各种挑战和危机。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在2023年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所强调的,今年全球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综合观察,2023年,全球将面临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动荡以及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

全球政治经济发展进程面临多重风险,且相互关联。相比之下,乌克兰危机、国际能源和粮食安全、全球债务风险对世界的影响更为直接。

乌克兰危机已持续近一年。乌克兰危机作为冷战结束以来欧洲大陆发生的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乌克兰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而实际上是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全面斗争。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西方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将乌克兰充当军事打击俄罗斯的“代理人”,同时对俄罗斯实施外交、经济、舆论极限施压,企图彻底拖垮俄罗斯。为有效应对外部压力,俄罗斯调整了战略策略部署,集结非西方力量,拓展战略空间。乌克兰采取了倚美击俄的策略,甘愿充当美西方“阻击”俄罗斯的“马前卒”,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被美国战略裹挟,战略自主或成泡影,生存危机、团结危机日益显现。日前,德国等北约国家纷纷表示要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这意味着美西方介入乌克兰危机程度越来越深,北约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增加。

2022年10月24日,第五届中国进口博览会进入布展阶段,首批展品正式进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货币紧缩等不利因素作用下,国际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就能源安全而言,乌克兰危机增加了能源供应的脆弱性。2022年在美西方对俄实施多轮制裁、采取能源禁运的背景下,俄罗斯向欧洲出口油气的规模和渠道急剧萎缩,欧洲被迫调整能源进口结构,国际油气价格出现跳跃式波动,国际能源市场恐慌情绪激增。就粮食安全而言,根据世界银行今年1月的粮食安全简报,全球各国国内粮食价格高企,大部分国家粮食通胀率上升至5%~30%之间,低收入国家的粮食通胀率更高。2022年底津巴布韦的粮食通胀率为41%,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卢旺达,为28%。

自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第四次债务浪潮。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次债务浪潮均以爆发金融危机收尾。本次债务浪潮已持续10多年,具有波及范围广、债务存量大的特点。2023年1月,美国的债务规模触及法定上限的31.4万亿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加剧。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国际债务报告》,符合世行国际开发协会(IDA)贷款条件的最贫困国家,现在偿还公共及公共担保长期外债的支出超过其出口收入的1/10,达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比例。应该说,全球债务风险已接近临界值,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风险再度显现。

2022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如欧洲冬季反常高温,2023年2月发生的土耳其大地震。甚至有专家预测2023年将是“灾难之年”,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灾害都会对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重大影响,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减排压力激增,气候外交博弈加剧。换言之,2023年,除了政治、军事、安全、经济等传统外交议题外,生态、气候等非传统外交议题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上述三大风险将对大国战略互动、世界经济增长、全球治理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在全球性多重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条件下,大国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化复杂化,并出现以下特点:一是国际格局阵营划分更明显。在意识形态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构建“民主对抗威权”叙事,人为加剧意识形态分裂,持续逼迫广大发展中国家选边站队。在政治军事上,美西方加速推动“北约亚洲化”,企图打造“全球北约”,对中、俄实施战略围堵。在经济贸易上,美西方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科技民族主义,单方面加速与中国“脱钩”。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进步力量进一步壮大。上海合作组织加速扩员表明非西方国家坚持走自己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深入人心,全球反霸统一战线的基础继续得到夯实。三是各大国围绕中间地带的战略争夺日益激烈。国家集团化趋势将得到加强,国际冲突逐渐从文明冲突向国家集团之间冲突转移,处在国家集团间的中间地带已成为集团主导国间战略拉锯的主战场。比如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战争、2022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背后都有国家集团间战略博弈和竞争的身影。

在多重危机下,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尽管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已接近尾声,但世界经济尚未出现强劲复苏势头。导致这一结果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原因。就经济因素而言,高通胀压力下以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集体收紧货币政策,实施多轮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加剧震荡,世界经济走向滞胀;就非经济因素而言,地缘政治冲突爆发、全球气候变化引起自然灾害频发、科技创新发展放缓,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潜力释放受阻。

当前,全球治理赤字突出,国家间达成合作的难度加大。现行全球治理体系解决全球性发展难题的能力进一步下降,将出现“地区”分担全球治理压力和责任的倾向,地区治理的作用明显上升,全球治理地区化趋势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第一,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主导国美国的国际权力地位持续式微。尽管以拜登为代表的建制派重新回归美国政治权力中心,但在新冠疫情流行、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国内形势变化等多重因素钳制下,美国的对外政策“内顾化”倾向明显,对修复全球治理体系和维系世界霸权地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全球治理体系的权力基础正在发生变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世界”首先是围绕欧洲和欧洲殖民秩序、继而围绕美国以及“大西方”而建立起来的。而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原有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向“东西均衡”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过渡。

2023年1月30日,韓国总统尹锡悦在首尔总统府会见到访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世界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危中有机,机中有危。面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及其消极影响,国际社会更要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冷静,始终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战略高度,积极构建应对全球性风险的可行方案。

一要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全球治理体系呈现碎片化,地缘政治冲突有增无减,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构建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命运共同体组合而成,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是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二要强化大国关系稳定性,戮力应对全球挑战。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大国间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全球发展。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障。零和博弈、强权政治、阵营思维势必有碍大国之间的增信释疑、携手合作,动摇大国关系稳定性,加剧国际格局动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经济风险,大国还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避免大国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效应,营造公平公正的国际竞争环境,培育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三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要基于各国共同制定的规则和制度,走开放包容、协商合作、与时俱进的道路,实现各国利益深度交融,激发国际合作动能和潜力。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搞意识形态对抗都不能解决各种全球性的风险和挑战。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背景下,推动跨区域合作制度安排,提升制度间相互学习、相互嵌入,构筑推动国际合作的制度托底,应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唯一路径。

猜你喜欢

大国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危机”中的自信
失控的乌克兰
新摩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