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1%,PPI下降0.8%

2023-03-05

世界知识 2023年5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越南企业

国家统计局2023年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指出,食品和非食品类价格共振带动CPI同比上涨。非食品中,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1”区间。其中,旅游价格同比上涨11.2%,为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1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

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同步发布了相关配套监管指引。《办法》对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或上市等相关规则进行了明确和优化,指导和鼓励中国企业更规范、更充分地参与国际资本市场。

在此之前,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执行核准制,《办法》生效后,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或上市等将适用备案制。《办法》生效后,直接和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等活动都将被纳入管理,统一执行备案制流程,大大减少了监管盲区。我国境内存在大量优质企业对海外上市融资存在浓厚兴趣,但由于海内外法律要求不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上市要求也不同,存在许多客观难题。《办法》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向境外寻求融资的市场要求,出台多项便利化措施,拓宽了企业境外融资路径,疏通了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办法》的出台将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向海外融资,登上国际资本舞台,同时吸引更多海外资金对我国优质企业投资,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

美国2022年贸易逆差额创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商务部2023年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增至948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额较2021年飙升12.2%至9481亿美元。出口额较上一年增长17.7%至3.01万亿美元,进口额增长16.3%至3.96万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逆差额增长9.3%至1.19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额下降0.6%至2437亿美元。

彭博社分析认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创纪录主要由进口增长驱动。消费者旺盛的消费需求和企业在销售高峰期来临之前大量补充库存行为拉动了进口。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指出,能源价格上升以及美元升值助推美国贸易逆差扩大。2022年美国原油进口总额增加49.0%。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格局,美国原油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对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国墨西哥、加拿大、沙特的贸易逆差分别增长20.7%、63.1%、360.9%。此外,2022年美元强势削弱美国商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

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2%,达6905.9亿美元。其中,美国自中国货物进口额增长6.3%,达到5367.5亿美元。从商品结构看,塑料及制品、车辆及零部件、有机化学品、医药产品、钢铁及其制品、铝等自中国的进口额已超过2018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下降。美国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从2021年22.6%的正增长转为2022年2.2%的负增长,降低24.8个百分点至369.0亿美元。

欧委会发布“绿色协议产业计划”

欧盟委员会2023年2月1日发布“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以抗衡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给欧洲带来的不利影响。“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包含四项核心内容:一是建设可预测和简洁高效的管理体系,二是加快获取欧盟及欧盟各国资金的速度,三是提升适用于绿色转型的技能,四是推进有助于供应链韧性的开放性贸易举措。为使零碳产业更便捷、更迅速得到国家资助,欧委会计划放宽对国家援助的限制,鼓励私人资金流向欧盟清洁技术。

美国1月通胀超预期,CPI环比涨幅升至三个月最高

美国劳工部2023年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受居住成本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23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涨幅为2022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1月美国通胀形势有所反弹,CPI同比上涨6.4%。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5.6%,同比涨幅高于预期。具体来看,1月占CPI比重约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7.9%,是抬高当月整体物价涨幅的主要因素。同时,能源价格环比上涨2%,逆转此前连续下跌态势。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分析人士认为,高通胀或将继续推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危险,促使美联储将利率提升至超预期水平。

日本政府提名植田和男担任央行行长

鉴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将于2023年4月结束任期,日本政府2023年2月14日向国会正式提名经济学家植田和男出任下一任央行行长。

据日本媒体报道,1998年至2005年,植田和男曾担任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是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持者。由于日本长期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副作用凸显,外界普遍预测日本央行下一届领导将对现行金融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下任日本央行行长人选备受关注。植田和男对媒体表示,日本央行当前的政策是适当的,目前有必要继续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他同时表示,日本面临复杂艰难的经济局面,应视物价及经济情况灵活应对。

越南2022年GDP增速达8%,但经济仍面临挑战

越南统计总局2023年1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8.02%,为12年来最大增幅。人均GDP约为4110美元。

世界银行专家认为,越南经济增长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出口强劲。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越南出口也表现较好。二是内需增长。三是外资在越南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世行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外资到位率较2021年同期增长15%以上。四是低基数因素。对比之下,2022年经济强劲增长也是“低基数效应”的结果。

不过2022年底,越南经济已经显露放缓苗头。由于外部需求疲软,2022年11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同比放缓至5.3%,为2022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疫情后的消费反弹似乎也在消退,国内金融状况收紧和通胀上升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国内需求。相关分析认为,越南面临的外部风险包括持续的全球通胀压力、央行货币紧缩趋势、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放缓比预期更为严重以及全球价值链持续中断。而内部风险则包括高通胀和金融领域不稳定的环境,这些可能会影响越南的经济增长前景。

日美欧科技企业业绩受挫波及制造业

据媒体2023年2月15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根据旗下调查分析网站QUICK FactSet等机构数据统计,全球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125亿美元,同比减少20%,比上一个季度的降幅6%显著扩大。统计结果称,大型科技企业的业绩增长减速导致电子零部件、半导体等产品供货减少,令制造业盈利也出现恶化;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受益的企业和纯电动汽车相关行业表现强劲。

此次统计包括了日美欧等地的约1.1万家上市公司。在统计的17个行业中,利润下降的行业有14个,降幅最为突出的是信息通信行业,主要是受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盈利大减影响。美國五家科技巨头利润均出现下降。苹果公司主力产品iPhone的生产和销售受到疫情影响。亚马逊则受到通货膨胀加剧和云业务的增长放缓影响,净利润减少98%。科技企业的减速影响波及制造业。除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芯片之外,数据中心投资减速导致需求减少,美国英特尔出现亏损。涉足液晶面板的韩国LG显示器连续三个季度亏损。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越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越南百里“银滩”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