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23-03-05夏晶
夏晶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江西 鹰潭 335200)
作为世界范围内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就当前来看,水稻栽培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荒置严重、水稻栽培技术不先进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水稻的高产栽培效果。对此,需要及时改良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加强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并解决土地荒置严重的问题,以此来提升技术的精细化程度,促使水稻种植产量有所提升,进而满足我国对水稻的需求。
1 现阶段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水稻栽培的现状来看,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水稻总产量不高,无法满足我国对水稻产量的需求。对此,应该及时解决水稻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水稻栽培的总产量。
1.1 土地荒置严重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发展速度快,同时也存在土地荒置严重的问题。在执行“三保”政策的过程中,土地荒置现象较为严重,致使水稻栽培受到不利影响,最终降低了粮食的总产量。针对土地荒置问题,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具体的应对策略,如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行现代化农业、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减少因土地荒置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水稻栽培技术落后
要想提升水稻的总产量,就要打破传统栽培方式的局限,应用高产栽培技术,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使用落后的水稻栽培技术,致使水稻总产量增长受到限制。对此,只有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发,改良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提升技术的精细化程度,并使相关技术人员熟练使用高产栽培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的总产量。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水稻品质与栽培技术有关,实施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解决各种稻种栽培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确保其可以发挥出实际作用,为促进我国水稻产量增加提供有力支持。
2.1 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
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对水稻总产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机械化水平也各不相同,如东北地区的机械化发展时间较早,因此这一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通常来说,机械设备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水稻的综合产量,往往具有自动化、机械化等设备的地区其水稻总产量也较高,借助先进的机械设备来提升水稻的总产量,有利于推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可见,加大机械化的推进力度具有积极影响,不仅可以为当地的水稻栽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还能创新当地单一的水稻栽培模式,从而加快水稻产业发展。水稻的栽种和生长是整体进程,各个环节之间要相互辅助,以此来提高水稻的总产量,同时也要注重先进技术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水稻栽培效果[1]。
2.2 栽种技术的选择
受地域条件的影响,降水、积温等问题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所以要充分考虑地域情况,如降水少的地区选择具有耐旱性的水稻品种,以此来获得水稻的高产,并且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还要避免水稻栽培受到水分、日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发挥出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2]。
2.3 提升技术运用和管理水平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提升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水平,就会降低水稻的总产量,致使水稻栽培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严重阻碍水稻产业的发展。从实际来看,技术改进能够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例如,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有以下两点:一是水量控制,二是肥料使用。这就对技术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控制好灌溉水量和肥料使用量,才能有效提升水稻的总产量[3]。
3 水稻生产各个环节对技术运用的影响
水稻生产的各环节对技术运用具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提升水稻的总产量,就要注重技术的运用,确保能够为水稻栽培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应该探讨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运用,保证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此来维持水稻的基础产量。
3.1 种植区域选择对基础产量的影响
对于水稻栽培,尽量选择较平整、透气效果较好的土壤,这样才能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水稻的产量更高。由于水稻产量会受到耕地条件的影响,一些耕种地区虽然水稻栽培技术较为落后,但具有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仍可以维持基础的水稻产量,而针对不适合水稻生长的耕种地区,应该加强对先进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避免水稻总产量下降,维护好水稻的基础产量[4]。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具有较好基础条件的区域中进行水稻种植,也要防止在耕种管控上出现严重的问题,致使水稻总产量下降。例如,考虑水稻种植的环境,如果在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区域进行种植,需要采取改良品种和提升技术水平的方式,确保能够改善水稻栽培效果,继而获得较好的收成。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不断提升对水稻栽培的管控水平,以此来实现水稻自给率的提升[5]。
3.2 育苗和插秧环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水稻种植对育苗和插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水稻栽培的条件,就会降低水稻栽培的产量。通过完善水稻育苗和插秧环节,能够提升水稻生长的质量,从而增加水稻的总产量。在育苗过程中,如果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则水稻幼苗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还能确保水稻产量更高,因此要重视水稻育苗环节。另外,在培育水稻幼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并按照苗床土质的要求来进行栽培,以此来保证育苗的成活率。目前,我国在机械化插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优化传统的插苗环节有着很大的帮助,有效提升了水稻插秧水平。
3.3 合理控制水稻病虫害
对于水稻栽培来说,病虫害也是影响水稻总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合理控制水稻病虫害,避免病虫害降低水稻的总产量。一般来说,可以选在微生物含量较多的土壤进行水稻种植,能够为水稻生长提供保障,确保水稻具有基础产量。但同时,土壤内部的微生物含量较多,则微生物会较为活跃,这就为水稻病虫害的产生带来了可能。对此,应该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采取物理防治方式来应对水稻病虫害问题,如粘虫板、驱虫灯等的使用都不会对水稻品质造成危害,属于比较安全的防治手段。另外,还要注重对水稻疾病的预防,通常水稻疾病暴发的时间会较为固定,只要找到相应的规律就能提前预防,这对提升水稻总产量有着很大的帮助[6]。
4 实现水稻高产栽培的有效方式
为了提升水稻栽培的产量,应该加强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将更具科学性的水稻高产栽培方式应用到其中,以此来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加水稻总产量的目的。对此,本文将探讨以下几种有效方式:
4.1 以叶龄为基础指标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叶龄是可以体现植物发育水平的标志之一,通过判断叶龄来分析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有助于准确地分析植物是否符合各项生长指标,如果存在问题则可以及时解决,防止植物生长过程中受到限制。对于水稻品种的选择,可以将叶龄作为基础指标来进行参考,这也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方式之一。但针对此类手段,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同品种的水稻可能叶龄也存在差距,如果严格按照基础指标来分析,有可能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后续水稻的栽培。因此,只有做好不同品种水稻叶龄的详细归纳,才能更加准确地指导水稻栽培工作。
4.2 采取科学的预防管理措施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栽培人员做好对水稻生长的管理,防止任何一项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从实际栽培情况来看,病虫害是常见的水稻管理问题,如果不能有效防治,则会大幅度降低水稻产量,甚至会造成水稻绝收的现象。对此,应该加大预防管理措施的普及力度,采取科学性的预防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对水稻生长的管控水平,以此来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进而规避各类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确保水稻产量达标。
针对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问题,相关从业人员可以采取物理或化学等防治手段进行防治,而面对肥料使用不当的情况,则可以通过采取预防管理措施来进行规避,从而提升水稻栽培的质量[7]。
4.3 应用精确化栽培技术
精确化栽培技术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的,借助智能化技术来掌控水稻栽培的全过程,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处理,促使水稻生长能够获得技术保障,继而实现水稻的高产栽培。针对水稻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加强对精确化栽培技术的应用,通过这种精确化栽培技术来提升水稻的产量品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精确化栽培技术可以全面监控水稻的生长过程,并针对小范围问题进行具体处理,避免水稻生长受到不利影响,最终实现水稻品质的有效提升。
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发展趋势
要想实现水稻高产栽培,就要加强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分析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此来解决水稻栽培工作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水稻总产量的提升。对此,本文将探讨以下几点:
5.1 选种科学化
近年来,我国已经陆续培育出质量较高的水稻品种,与原先的水稻品种相比,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保证水稻的基础产量。但同时也存在品种退化的情况,为了能够提升水稻的栽培产量,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种,确保选种科学化,这就要考虑到当地的种植环境,尽量选择与当地种植环境相适应的品种,以此来提升水稻生长的质量。对于水稻品种的选择,不能单一地看稻种简介,水稻选种人员应该前往实地考核,与当地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分析水稻品种是否与种植环境匹配,如果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则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所以要加强对水稻品种的选择。
5.2 栽培技术与实际种植情况高度匹配
目前,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对于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有了明确的认知,要想实现水稻高产,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种植情况来选择栽种技术,确保水稻产量不受影响。如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在选择水稻种植品种时可以考虑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稻种,并做好对水稻的灌溉管理,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应对影响水稻产量的问题。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水稻栽培技术革新也是重要任务,但不能盲目革新,需要结合当地的栽种需求来进行革新,避免所选择的栽培技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对此,仍需要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的革新,确保实际种植情况与栽培技术相匹配,以此来降低水稻栽培问题产生的概率。
5.3 改善管理控制技术
新时期,需要提升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这对管理控制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应该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确保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技术的应用优势,以此来应对技术水平低所造成的各种问题。现阶段,我国需要注重改善水稻的管理控制技术,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培养模范种植户作出贡献,依靠模范种植户来带动其他种植户,最终达到水稻栽培产量增加的目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即使相关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在进行水稻栽培时仍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不能随意、盲目地实施栽种,以此来为技术实施效果提供保障。为此,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流程,规范水稻的栽种流程,如果出现随意栽种的情况,则要实施严格的管控,从而发挥出技术的有效性,使其能够为水稻产量提升作出有利贡献。
6 结语
对于我国来说,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的实际需求,应该加强对水稻栽培工作的重视,通过运用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从而推动农业稳定发展。现阶段,水稻栽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荒置、栽培技术落后等,要想减少这些问题对水稻栽培的影响,就要及时改良水稻栽种技术,确保水稻栽种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另外,还要加强对水稻栽培流程的管理控制,制定完善的监管体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管理问题,从而为水稻栽培技术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