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素质教育,积极培育、规范地方第三方评估
2023-03-05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余米曲
◎ 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余米曲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出“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可以看出,未来的教育评价应以发展素质教育为重心,形成集政府督导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相结合的综合化、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根据此文件精神,制定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再次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一、主要问题
1.第三方教育评估缺位。从当前现实的情况看,教育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权力过于集中,第三方教育评估严重缺位,导致以下问题:一是不公平。从小的方面看,有的学校发展素质教育,有的学校“唯分数论”“唯应试论”,如果没有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评价,则“唯分数”“唯应试”的学校得分高,发展素质教育的学校得分低,对某些学校、学生不公平。往大的方面讲,如果没有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介入,就不利于推动国家“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的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二是不科学。《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从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五个方面重点内容、12项关键指标、若干个考查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含量化考核与非量化考核,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存在周期差异性,如果没有第三方教育评估,就不能准确、客观地监测,就不能综合、全面地考查。
2.已有第三方教育评估不专业。有的县域设置有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多是从机关办公室、乡镇均衡中心抽调人员临时组建而成,有以下弊端:一是科学性不高。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既应该关注学生发展、学校办学、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的合格程度,又应该关注其发展水平和工作水平的进步程度;既要关注县域、学校全面育人整体成效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又要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但已有第三方教育评估欠缺对评价过程的关注,评价的鉴定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导向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欠缺对增值评价对象主体地位的关注,评价的激励功能得不到彰显,诊断功能发挥不出效力。二是针对性不强。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素质教育”“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故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为了发展和创造。而已有第三方教育评估缺乏对学生的动态监测,不能及时了解、掌握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进而不能进行即时、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或帮助其改进和提高,或为其调节目标及进程,自然不能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三是有效性不够。非专业人士,教育评价理论贫瘠,评价体系薄弱,评价技术匮乏,评价标准落后,有效性自然不高,又因为其身兼多职,工作不稳定,心力投入不够,效率自然低下,致使评估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对策建议
1.打造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一是组建评估队伍。由党委政府领导、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牵头,吸纳教研机构人员,定向培养综合素质评价研训教师,聘请地区专业评估组织(大专院校),聘任本地学校优秀教导主任、优秀班主任,社会信誉良好的部分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学生代表,组建主体多元、统整优化、责任明晰、高效专业的评估机构,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评价工作。评估机构享有民事责任独立权,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由党委政府领导、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市地专业评估机构初定,评估成员积极参与反馈、商议,共同制定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其评估内容、服务期限、权利义务、违约责任、成果物化等内容。第三方教育评估须严格依照评估标准和程序,认真做好评估工作,帮助评估对象提高自身建设的能力,并定期将工作进度等情况向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要依据评估项目和要求,定期检查教育评估过程的相关资料记录,调查了解评估结果的认可度,确保评估流程规范有序,评估过程客观公正。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第三方教育评估人员应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督导评价等方面的专业学习,以形成较高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应发现并克服本地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疑难问题,积极探索研究本地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赋分技术、等级认定技术等评估要素;应指导学校建立校本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多样化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活动,组建学习研究共同体,切实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力;应培训和认定一批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2.建立绿色教育评价体系。一是质量标准建设。首先要制定评价实施细则。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共83个具体指标为蓝本,结合本地实际,将所有课程(国家、地方、校本)、活动(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班队会、团课)等融入监测内容,采取“艺术展演活动+艺术闯关达标”“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等评估形式,制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其次要设计权重比值。应加大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板块的比值,提高创新能力、信息能力、艺术体育能力、体质健康和视力健康的分值,督促学校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合理划分学生自己、同伴、教师、家长以及社区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比值,引导他们通过不同的评价视角在可开展的评价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评价。再次明确评价周期。评价周期依据所辖学校数、学生人数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确定,原则上每1年至3年一轮,并保证在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校长任期内至少进行一次评价。最后构建荣誉体系,应构建班级、年级、校级、县级及以上级别的学生荣誉体系,全面激发学生成长潜力。
二是搭建数字化评价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县域、学校、学生常态化评价网络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数字化评价管理平台能自动采集、分析与评估学生发展的过程性信息的功能,便于评估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信息,完成与学生个人、学校的交互;其信息化评价、智能化综合素质评价功能,便于评估机构即时帮助、指导学生实现自我发现、自由选择和自主生长。
3.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应将审核与评价情况及时向学校反馈,评价数据、评价报告上传、报送属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应积极完善、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教育评价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主要在以下两方面着力:
(1)整改问题。对评价发现的问题,区县人民政府、教委、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根据反馈意见牵头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举措、时限、责任人,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成效。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要履行指导职责,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全面育人,科学育人,提升办学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指导学校和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树立典型。根据年度综合评估结果,对学校和学区进行综合评定或提取单一指标进行评定,设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特色和品牌建设先进单位、学生素质培养先进单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等多个奖项并进行宣扬;引导学校主动向社会公布教育成果,把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展现教育形象;组织开展系列评选活动,设定学校管理项目指导和服务,当好学校的“监管员”、家校的“宣传员”、学生的“辅导员”,强化家庭与学校、社会的融合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介入,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能促使素质教育完成以上转换、转变和升级,真正实现“不仅要对教育现象做出价值判断,还要促成价值、创生价值”,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