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鲁番出土文献随葬衣物疏“结发”词义考释*

2023-03-04曹丹丹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吐鲁番衣物文书

曹丹丹

一、前 言

目前为止,在新疆吐鲁番古墓出土中古时期的汉文文书《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四册)中先后出现了九次“结发”,然而,颇具权威性质的《汉语大词典》设立词条“结发”的三个义项均与文书不合,引起了学界的讨论。寇克红认为“结发”是“用于系发的头饰,是指成人绾束头发的缨带,亦称“头结”,男女皆用①寇克红:《高台骆驼城前凉墓葬出土衣物疏考释》,《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第88~94页。。王启涛在其《吐鲁番出土文献词典》中同意了寇先生的观点。王璞在《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藏高昌郡时代缺名衣物疏考》经过分析认为“结发”与《汉书》、《史记》中记载的“男子成年后将头发束起来含义不同,认为“结发”应该是穿戴在妇女头发上的装饰品②王璞:《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藏高昌郡时代缺名衣物疏考》,《吐鲁番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63~70页。。田河、秦凤鹤在《甘肃高台骆驼城前凉胡运于墓随葬衣物疏考释》一文中指出:“‘结发’可能指用来韬发或者束发的一种幅巾,因此,‘结发’前常以丝织物名称作修饰成分。”③田河、秦凤鹤:《甘肃高台骆驼城前凉胡运于墓随葬衣物疏考释》,《丝绸之路》,2012第4期。高国藩在《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一书中,将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结发”释为随葬的头发④高国藩:《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具体所指之物学界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训诂方法,对该词的确切含义进行探索和诠释,以便准确把握其意义。

二、“结发”文书用例

1.清(綪)结发一枚,紫结发一枚,取一枚帛绢。(66TAM59:2)①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2.故绯碧绀结发六枚,故鸡鸣枕一枚。(75TKM96:15)②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9页。

3.绦结发两枚,鍮钗一双,白珠一双。(59TAM305:8)③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3页。

6.故路绯结发两枚,故银导一枚,故帛练覆面一枚。(63TAM2:1)⑥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85页。

7.故绯结发一枚,故绀綪结发一枚,故钗一枚故木(梳)一枚。(75TKM99:7)⑦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90页。

三、“结”字考释

(一)从组合关系分析语境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正名卷》中说:“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之文义何如耳。”⑧马建忠:《马氏文通·正名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页。词义是语义构成、语境感知的基础,也是文本解读、情感获知的基础。语境可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为语言因素形成的语言上下文,即言辞语境,包括词义所处的单个语句语境和封闭文本的整体作品语境;广义语境为非语言因素形成的情景上下文,即言辞之外的语境,可指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语境。本文先对“结发”一词出现的文书用例进行节录,了解其在文书中使用的语境,进而讨论其意义。

完整的作品语言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语境。作者谋篇布局时,往往会使文义上下应和,互相映衬,所以对于具体词义的阐释分析也需要结合整篇文章的作品语境展开论述。“结发”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三个常用义项:一指束发,古时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二指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三指妻子,后亦指原配。⑨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3328页。例如:

1.唐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①萧涤非、马茂元、程千帆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35页。

2.宋辛弃疾《满江红》词:“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②(宋)辛弃疾,徐汉明编校:《稼轩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3.两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③(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玉台新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44页。

4.汉苏武《留别妻》:“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疑。”④(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玉台新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3页。

5.宋《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三》:“妃是王结发妇,常以父母家财奉王。”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51页。

6.明《醒世姻缘传》:“可奈又把一个结发妻来死了,家中没了主人婆。”⑥(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536页。

在这六个例子中,例1、2的“结发”是表示男子初成年,二十岁行冠礼。例3、4的“结发”表示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男女双方结为夫妻。例5、6的“结发”则指妻子。

但是吐鲁番出土文献“结发”出自某人随葬衣物疏,所记多为随葬物品的名称与数量,因此《汉语大词典》中“结发”的几个义项均与文书不相吻合。

语句语境是特定词义存在于具体语句而形成的一种言语环境,是词义面临的最小语境,而同一语境中相关词义也具有特定联系。在文书用例中,“结发”分别置于鍮钗、白珠、帛绢、银导或钗和梳之间,即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中,所使用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类别相同,因此初步断定这是女性墓葬所特有的陪葬品,“结发”应该多为女性所使用,是一种头饰或梳妆用具。

(二)从句法结构分析词性

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⑦杨树达:《高等国文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序例。以文法通训诂是清儒训诂的一大特色,也是清代训诂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要对“结发”一词用例进行语法分析。

首先,用例中“结发”一词存在于相同的句法格式中,即“定语+结发+数词+枚”的句法格式中。首先可以根据定语修饰中心词以及数量短语后置修饰中心词的语法规则断定“结发”一词是属于名词性结构。田河、秦凤鹤在《甘肃高台骆驼城前凉胡运于墓随葬衣物疏考释》文章中指出:“‘结发’本为动宾结构,指束发为髻,在衣物疏中已转化成名词,转指束发之物”。⑧田河、秦凤鹤:《甘肃高台骆驼城前凉胡运于墓随葬衣物疏考释》,《丝绸之路》2012第4期。认为这是“结发”动词性结构活用为名词性结构的词类活用,忽视了“结发”本身就可以表示名词性结构的情况,而且在古代汉语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用例很少,多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因此“结发”一词本身即为名词性短语。

其次,“结发”后搭配的量词为“枚”。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中指出:“‘枚’字本义为树干,引申为单位词,已经发展为意义非常广泛的单位词。”⑨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第31页。通过语法分析可知“枚”跟“个”相近,多用于修饰形体小的东西。而三位学者指出“结发”都指的是发带、缨带、幅巾等长条布制品,其和“枚”搭配不符合。另外在吐鲁番文献中,量词“条”、“段”、“面”就是称量条状物品,并且还多次称量“巾布”类物品,如果“结发”是长条布制品,为何不用“条”、“段”、“面”来称量呢?

因此,通过对“结发”的语法分析发现与之前学者的一些论断存在出入,笔者认为其本身就是名词性的复音词,肯定语境分析初步断定是一种头饰或梳妆用具的结论。

(三)从聚合关系分析“结”字字义

考释文字的核心是明确意义,寻求意义的手段就是明确文字的形音,也正是惠栋所言“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疏经明义以识字为本,即通过示字际聚合关系来明义,揭示假借通用关系、古今关系、正俗关系、繁省关系、正讹关系等明确字的形和音,进而识得字义,疏解经义。

若要推求“结发”二字的含义,可以通过字之间的聚合关系进行单字字义的推求。“结”字是理解本次的关键,首先对就“结”字进行字义考释。《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声义有关系的,一类是声义无关系的。《说文解字注》中的“结”:“缔也。从纟吉声。古㞕切。”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47页。“髻”在《说文解字诂林》中解释为:“緫发也。从髟吉声。古通用结。古诣切。”②丁福保编:《说文解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9016页。《太平御览》引《说文解字》说:“髻,结发也。”《汉书》注,“结读曰髻”。同时《广雅·释器》:“假结谓之。”王念孙疏证:“髻、结、并通。所以,“结”通“髻”,是声义有关系的,在“结发”中指的是梳在头顶或脑后的各种形状的发结,即为“髻”。通过研究史料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了“髻”是有“假髻”之义。

首先,在《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记录:“魏晋以后盛行高髻,为了使发髻高耸,先做一木笼头套装上假髻,再在上面装饰步摇、花钿、簪、笄、镊子等。”③许嘉璐:《中国古代礼俗辞典》,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第61页。髻从魏晋时期就有了“假髻”之义。古代的女性把头发乌黑、浓密视为美丽的象征,为了让自己的头发看起来浓密,一般会在梳理高大的发髻中使用假髻。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写道:“明旦,发楼屋,得所髡人髻百余。因此遂绝。”④(东晋)干宝:《搜神记》,北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年,第143页。其中的“髻”明显指的是“假髻”,看出“假髻”的流行。

其次,在文书中出现了“钗髻/钗结”、“右髻”的用例,即:

1.高昌义和四年(公元六一七年)缺名随葬衣物疏:“脚释一,钗髻一具并□□具,烟支糊粉具。”(73TAM320:113:1)⑤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332页。

2.高昌重光元年(公元六二〇年)信女某甲随葬衣物:“钗结一具,黄陵裙、紫陵褶一具,大小练衫一具。”(60TAM31:12)⑥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358页。

3.高昌延昌七年(公元五六七年)牛辰英随葬衣物疏:“右髻一枚,右镜一枚,右脂粉具,右梳一。”(67TAM88:12)⑦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第壹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98页。

陆娟娟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言研究》中解释:“假髻成为一种时尚,吐鲁番地区亦不例外,随葬衣物疏中的‘钗髻’即为固定假髻的钗和假髻。‘髻’很显然是指假髻。”⑧陆娟娟:《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言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1页。

因此,经过前面的层层分析可以断定“结”通“髻”,“结发”就是“髻发”之义,即为“假髻”。

(四)从历史文化背景印证物品

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词和词义的发展都是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地联系著的。了解一个词的意义和词义的发展变化,不仅要考虑到它的形体和声音,而且还要对与这个词有关的人类社会生活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更准确地掌握这个词的意义和它的发展变化,并且进一步掌握和这个词有关系的一些词。

(1)印证不是“幅巾”等发带

“幅巾”是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是指用一块帛巾束首,士人裹巾流行于东汉时期,《后汉书·郑玄传》中记载“(何)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08页。并且根据历史文化考察,“幅巾”则多是古代男子的装扮,并且在发展中沿用下来,多为王公雅士来戴用,是一种表示男子儒雅的装束。到了宋代,幞头演变成一种官帽,官吏退朝燕居时,不带官帽而裹巾,于是幅巾在文人士大夫中第二次盛行起来。后朱熹拜祭先祖和孔子也穿戴幅巾方履。但是在吐鲁番出土文献衣物疏中出现的“结发”分别置于鍮钗、白珠、帛绢、银导或钗和梳等髪饰之间,并且疏主多为某人的妻子,与“幅巾”的古代主要适用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别。另外,通过了解古代妇女妆发文化的发展,在战国以后汉代以前,发簪已经成为古代妇女挽束头髪的最常用的首饰,“男以定冠,女以绾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簪子的作用,其实就是用来固定头发的工具。只不过身份地位不用,簪子的材质、做工、品相不一样,但它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束发。所以综合判断“结发”如果是“幅巾”等发带用品,是不符合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语境的。

(2)印证是“假髻发”

在梳髻时代,妇女以长发为美,头发长的妇女梳高髻,自然很美,而头发短的妇女,为了能使自己的发式看起来也时尚美丽,只能在自己的发间掺入假发,用假发梳成的高髻,我们称为假髻。晋唐时期的吐鲁番地区,妇女佩戴假发就已经十分流行。假髻是多用马尾、金银丝和纱制成。

在吐鲁番晋唐墓葬中出土了很多女性干尸,这些女性干尸有很多都拥有编发,出土了发辫的实物,在吐鲁番出土文物以及石窟壁画中,可以见到最多的就是女性头式中的发髻。如图1 所示,1972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4 号墓出土唐代的假髻,高13.5厘米、宽6.5 厘米,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此假髻是以麻布为衬里,用棕毛缠绕在麻布上,再经过染色处理制作而成。现为棕黑色,呈螺旋状,工艺精细匀称。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合葬墓中同样出土了一件木制的假髻,该假髻用木头做成,外涂黑漆,表面绘白色忍冬纹。如图2 所示,1980 年发掘的鄯善苏巴什古墓葬中,考古工作者注意到有一个女性干尸头上戴有一个黑色毛质发套,这件发套是墓主人的实用物,出土时还在头发上,是网状呈长筒形,下部渐细,残长25 厘米,中部直径4.5 厘米,由于是网状结构,故而其粗细有伸缩。这个发套的出土一方面说明当时假发工艺的流行,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劳动妇女发饰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内也发现了3个戴云髻式假髻的女子①尚衍斌:《唐代西域服饰考略》,《新疆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45页。。

图1 1972 年阿斯塔那184 号墓出土唐代的假髻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古代西域服饰撷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图2 苏贝希墓地出土的发套②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葬》,《考古》,1984 年第1期,图版伍,第4页。

因此,通过参考文献用例中出现的髻发的数量问题,查阅分析相关的考古出土文物,以及结合随葬衣物疏女主人的社会地位,笔者认为吐鲁番出土文书随葬衣物疏中多次出现的“结发”一词应该是当时晋唐社会流行的“假髻发”。

而在吐鲁番所出的这些衣物疏中,在“结发”的前面均有对颜色描述的形容词,如“绦、绯、紫、绀”等,笔者试猜想“结发”应该是带有颜色的穿戴在妇女的假发上的装饰品。高国藩在《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②高国藩:《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一书中,将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结发”释为随葬的头发,认为是古代头发巫术衍化出的丧俗,“绛结发”“紫结发”等即用各种彩线扎起来的发结,所以便有了“绦、绯、紫、绀”等颜色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笔者的猜想。另外,新疆汉代的山普拉墓葬中就发现了很多辫发和发髻,作为装饰品随葬墓中,2007年在吐鲁番地区洋海墓地发现的女尸梳辫,其中的粗辫子中夹有各色毛线装饰品。另外通过观察阿斯塔那178号墓出土壁画中的妇女发式来看,她们发束高髻,辫发盘起来的,且上面带有颜色饰品点缀,更印证了笔者的猜想。如下图3所示:

图3 阿斯塔那187号墓葬出土唐仕女奕棋屏风画③葛承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四、考释价值

通过运用训诂方法对“结发”进行考释,发现其为“假髻”之义的研究,实际上反映了重大的民族文化交流价值。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头发的样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最显眼的区分。从先秦时期中原与四夷的区分,魏晋时期民族间的发式与民族区分,到清军入关以后强迫汉人剃头编发,再到辛亥革命以后剃发去辫,头发的样式其实就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虽然女性发式在更多程度上是出于美观的,但其必然是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而存在的,与时代的大潮流是一致的。

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文化艺术充分吸收中外文化的精华,这一时期的发式和妆饰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当时的很多发式被叫作云髻、云鬟、云鬓等,是这一时期所流行的一种状如云的高髻。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206号墓葬是高昌国时期名将张雄和其妻子麴氏的合葬墓,于1973 年被发掘,随葬品中出土了一批彩绘木俑及绢衣女舞俑也都是头梳高髻,她们窄袖上襦配齐胸长裙,这些都是服饰风格的实物遗存。2018年12月,绢衣彩绘木俑还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开播。她们的样貌如下图4所示:

图4 绢衣彩绘木俑图①图片引自2018年《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六期节目。

图4左边的女舞俑头梳双刀半翻髻,身着窄袖短襦,配红色高腰裙,身上披有帔帛;图4右边的女俑头梳双环望仙髻,上身穿着窄袖U 字领短襦,下身穿红黄相间的间色条纹齐胸长裙,身披鱼子缬帔帛;图4中中间的女俑头梳双丫髻,身着绿色窄袖短襦,外套联珠纹锦半臂,下穿红黄间色微喇长裙,长裙外面还有一层已经破损的薄纱,呈青色。高昌国时期的服饰妆发文化深受中原地区的影响,同时来自西方的服饰妆发文化又通过古时的高昌地区传入中原。这些女俑身着服饰以及头戴高髻不仅有延续前朝隋代遗风,并且也体现了西域风格,是丝绸之路上西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极佳例证。

吐鲁番出土文献在时间上属于十六国至唐西州时期,这是云鬓高耸的时期,并且吐鲁番盆地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在历史时期受多民族的影响。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出现了关于假髻的记载,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的女性由散发到编发到髻发的演变,其实是民族融合、交流的结果,尤其是在盛唐时期,政治经济高度发达,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中原与西域各民族间相互兼收并蓄,体现在妆发文化中。

五、结 语

笔者发现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多次出现的“结发”一词无法与《汉语大词典》收录词条的三个义项对应,且学界学者指出的含义也并无定论,因此本文结合训诂学方法从组合关系、句法结构、聚合关系、历史文化背景四方面分析“结发”的实际含义,发现“结发”是“假髻发”的含义,但是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所限,导致本文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今亦列出观点以供参考。

猜你喜欢

吐鲁番衣物文书
Clothes Donation Box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相逢吐鲁番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女人衣物寄存公司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