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主流电影的时代建构与表达路径研究

2023-03-04赵程远李斌娟

关键词:受众

赵程远,李斌娟

(河北传媒学院 研究生院,石家庄 050000)

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对进一步提高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设电影强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已日益成为国产电影中极其重要的现象或潮流之一。作为一种主流文艺形态,新主流电影如何在“十四五”规划下更好发展,成了当下电影从业者和学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纵观近年来热播的新主流影片,大都有不凡的艺术表现和市场反响,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输送。新主流电影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票房主力,我国电影市场也逐渐形成了主流价值观和商业类型相交融的新型模式。就当下社会而言,新主流电影是被社会市场所认可和接受的,是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也是国家形象和主流话语与大众市场平衡的结果。在受众日渐丰富的期待视野与观影诉求下,新主流电影中的时代精神和表现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释放出产业逻辑与工业思维的共情力和感召力。

一、新主流电影的缘起

在新主流电影提出之前,能充分展现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的电影作品多称作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有助于国民归属感的形成,也可以提升国民自豪感、认同感。新中国成立后,从描写人民生活题材的电影《五朵金花》《李双双》,到贴近商业电影的《红河谷》,都涌现到人民视野中[1]。20世纪50年代左右,《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南征北战》等反映爱国主题的影片,不论是从题材还是内容方面都弘扬了主旋律的精神内核,呈现出红色时代气息。这些影片对记录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用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改革开放后,主旋律电影作品大都以社会经济建设、国家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等为素材进行创作。

如何以中国当代新的价值观、历史观、社会观建设民族思想文化体系,用博大的胸怀对不同文化观念进行包容整合,确乃一历史性的文化选择[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针对中共中央所提出的发展战略,以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背景,围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举措,将以往宣传和弘扬国家主流精神的电影逐渐从主旋律的单一化叙事向“新主流”转变,从而形成了新主流电影。新主流电影常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等主流意识形态为蓝本,创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物形象,正面或侧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凸显中国气派和中国风度的一类影片[4]。新主流影片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能够与主流意识形态、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选题更符合当下受众的审美倾向和院线市场的需求,不仅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还兼顾了影片的商业价值与受众接受力。另外,这类影片多以小人物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采用更加年轻化的方式展现个体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以达到与受众同频共振的目的。电影题材的年轻化不仅可以对年轻群体起到趣味共鸣和爱好导引,还涉及艺术创作生产诸环节、要素、关系的意义转换和结构塑型[5]。基于该背景,近年热播的新主流电影从假期档的《悬崖之上》《中国医生》《革命者》,再到国庆节的“我和我的”系列等,均采用一套完整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和市场化的宣发手段塑造中国人物,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形象,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现对其表达路径作概括论述。

二、叙事文本到内容题旨的多向度建构

新主流电影类型化、商业化的制作手法弱化了主旋律电影的教化性。它采用更加契合电影市场规律的模式传递文化想象,以达到国家意志传导与观众欲望达成之间的有效缝合[6]。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中,新主流电影不仅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百姓情感为切入点,坚持构建有思想有内涵的电影作品,而且要注重具有奇观性的画面和戏剧性的冲突表现,呈现出更符合当代受众群体审美倾向的故事内容。

(一)主题探究:家国史诗的生动演绎

利用影视艺术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无疑是提升本国形象的有力手段。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型载体之一,新主流电影通过影像来艺术化表达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电影票房也可反映出该类型电影有一定的收视群体。从早年的革命战争题材、历史周年纪念到当下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丰富的电影题材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需要向人民表明政治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电影创作中构建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7]。国家通过电影,能够告诉世界和人民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其中也体现出国家强烈的文化自信,这些电影所构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是包容开放、求同存异的,而不是固步自封的。

电影《长津湖》创造了总票房57亿元的记录。故事虽以抗美援朝为背景,但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电影的情节渲染和画面表达,而是注重描写中华民族“和”的精神,运用群像式人物全方位刻画这场战争。影片讲述了中美双方精锐部队在长津湖地区展开的殊死较量。志愿军战士们的命运与整个战役、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战士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爱国主义情怀。伍千里和伍万里两兄弟性格塑造得尤为立体丰满。影片《中国医生》着重刻画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的感人事迹,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来展示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和病魔时最真实的个人情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前来参加支援的医疗队成员与院长、书记等人在个人的“小家”和人民的“大家”面前做出了无愧于人民和无愧于时代的选择,身为白衣天使,每位医生都在践行着救死扶伤和永不放弃的责任,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物描摹:英雄形象的立体塑造

新主流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大都依托于电影美学中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合力来完成。英雄人物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征,新主流电影中的人物角色是时代英雄楷模的准确展现或合理想象,影片着重再现和表现人物光荣伟大的事迹,达到纪念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时代英雄的目的,继而培养出受众对英雄先烈的敬仰之心。例如《建国大业》对国家领导人的塑造是多元立体的,领袖在面对和处理新中国筹建过程中,遇到各种政治社会问题,表现出普通人都有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说:“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本性。”[8]影片《1921》和《革命者》对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塑造同样生动形象,不仅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早期领导人的光辉事迹,也体现出革命先烈们面对强权和暴政不怕牺牲、奋勇抗争的顽强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献礼作品之一的《革命者》,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叙事策略和人物表达不再是以散点式的方式讲述,而是从始至终沿着一条时间线来讲述李大钊的革命事迹。李大钊积极寻找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的出路,热忱追寻正确的革命道路,在临刑前几小时仍表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为新中国一定会实现,中国的未来就在青年人的手中,将共产党早期领袖顽强的英雄气概展现出来。

(三)微观视角:个体生命的镜像观照

与主旋律影片的宏大叙事不同,新主流电影内容在向更贴近现实生活方面转变,能够潜移默化地向受众传播主流文化价值。故事以平民生活为切入点,利用“家国同构”的结构手法,使受众在审美的基础上实现共情性感召,完成整体价值的接受。因此,着重描写百姓生活的故事题材也丰富起来,这类影片主要反映和表达一定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故事内容聚焦于百姓身边事,通过现实主义美学加工,注入一定的艺术价值,在内容为王的同时,对受众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影片《十八洞村》以脱贫攻坚为故事背景,讲述了退伍士兵杨英俊通过努力,排除千难万险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影片不仅通过诗意手法展现出乡土人情,也承载着国家政策宣传的特殊使命。片中杨英俊、杨懒和驻村干部小王等人的性格塑造较为立体化,他们所组成的村民人际网络, 代表着贫困地区普遍的社会风貌。杨英俊一方面有着农民勤劳、勇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有固执和暴躁的缺点,他不明白自己本分耕种,与人无冤无仇,为何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人物经历了从开始的拒绝帮扶到主动与贫困作斗争的转变,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物弧光。以黄文绣生平事迹为背景的《秀美人生》,描绘了主人公黄文绣关爱百姓、心系家乡的奉献精神。她甘愿放弃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机会,投身于农村脱贫攻坚的任务中,为当地百姓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展现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动人事迹。《千顷澄碧的时代》同样以平民视角讲述了兰考县青年干部带领当地百姓探索脱贫方式,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摘下贫困的帽子,描绘出脱贫攻坚战中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我和我的”系列以拼盘式结构,以历史发展时间为轴,聚焦于每个中国人与祖国之间的关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展开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主题,勾勒出特定时期的家国记忆与国人特有的时代风貌。个体在观影时会将“小我”与国家重要的历史瞬间相交融,找到本人或身边人的身影,自觉带入其中,参照人物故事召唤起受众的身份认同感,继而产生共情和共鸣。所以观众和银幕之间出现了一种镜像的认同,认同电影中的人物,也将自我投射到影像的情境中[9]。

三、影像语言到文化情感的创新性表达

安德烈·马尔罗说:“永远不要忘记:电影是一门工业。”[10]新主流电影在对新时代进行艺术化演绎和表达过程中,也通过电影工业化的制作模式及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结合动作片、科幻片或喜剧片等多类型电影元素,让民族形象和文化情感有机融合,传递出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新主流电影伴随题材、画面和角色等各方面的演变,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认可,并在前几年电影寒冬季收获了可观的市场反响。因此,多种外部表现形式相结合,使新主流电影的演变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前进,助推了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发展和繁荣。

(一)奇观化影像:技术赋能满足视觉快感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影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电影发展同样经历了默片到有声片,黑白片到彩色片的过程。视觉奇观在电影中指富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画面,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独特的画面奇观。在本雅明看来,“一种对新刺激的急切需要使电影得以诞生。在电影里惊颤式的视听感知成了一个有效的形式原则”[11]。人类对于新奇的事物天生就有强烈的兴趣,所以利用视觉奇观创造出来的画面,能够让受众观影愿望更为强烈。电影中运用视觉奇观可以算是电影的外壳,具体体现在电影的构图、灯光、色彩和音效之中。伴随电影后期制作技术的成熟,影片中可以利用3D+VR/AR等三维后期加工技术创造出视觉奇观,再现或表现一些特殊的场景。因此新主流电影在适应市场环境的同时,也开始运用视觉奇观来打造画面风格,用精良的画面和配乐来打动受众,惊羡体验与感愤体验持续不断,个人审美体验也就在此生成。

场景和人物角色上,新主流电影依托视觉奇观的表现各不相同。在场景制作中,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的《流浪地球》系列利用视效镜头和CG镜头等技术,展现极寒天气下冰雪覆盖各大城市的地标景观,当刘启一行人赶往上海为行星推进器运送燃料石时,看到了被冰封的东方明珠和上海中心大厦这一奇观。抗美援朝战争献礼片《金刚川》中,美国飞行员希尔哼唱《现代启示录》里的音乐出场,仿佛对这场战役充满自信,但在目睹战友被炸身亡后变得暴怒无比,地面上志愿军高炮排长张飞见此情景瞄准敌机,伴随着“发射!开炮!”的吼叫,一枚枚炮弹爆炸后,张飞成功击落敌机。最后,画面定格在遍地尸骨、鲜血横流的战场上,运用特写镜头将志愿军的残肢断臂暴露在受众面前,展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抵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军人气概,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二)娱乐化元素:明星入驻引领情感认同

在艺术生产层面,演员角色集生产者、生产方式和艺术作品三位于一体,通过人物塑造来传递情感,直接参与电影的意义指向,同时角色也成为受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欲望客体和情感投射对象。角色的选取首先要采用与饰演角色容貌相似的演员,其次要具备丰富表演经验,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更好地演绎出导演所要展现的角色形象。新主流电影有了明星阵容的加入,能够有效助推电影市场的繁荣[12]。虽然当下有去明星化、反对明星的声音,但明星关乎电影在商业领域流通变现的潜力,邀请明星、流量演员助阵,能够让新主流电影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接受,创造出一种年轻化的审美趋向。新主流电影以明星演绎历史人物的手法作为影片的吸睛之处,在潜移默化地感召与影响下吸引受众投身于影片所塑造的情境之中,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隔膜,由此完成影片与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之间的有效对话与情感同构。

管虎执导的《八佰》讲述淞沪会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的八百壮士誓死抵抗日军袭击,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壮烈牺牲的故事。该片除了邀请实力派演员,还启用了像魏晨、欧豪和李晨等歌手或流量明星。这些角色人物不仅展现出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血气,也体现出国共双方共同抗日的团结一致。开拍之前,为了让演员们表演期间更贴近军人形象,导演特意安排每位演员都要进行专业的军事理论培训和体能训练,这样能够在表演期间更加收放自如地进入到角色中,更加自然地展现出军人的气魄。如杜淳饰演的谢晋元,在顶住上级压力后以团长身份为将士们打气。他正是通过在台下一次次地训练,反复表演,最终将团长的英勇气概和必胜决心展现出来。

(三)商业化策略:平台互动实现意识询唤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电影类型相对单一,电影制作资金大多来自国家和政府出资,拍摄出来的作品大多通过报纸、广播等形式宣传。但因宣传手段局限,政治化痕迹明显,不能有效提升受众观影热情。现如今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最为重要的参照系数,不是影片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而是制作、发行、放映影片的年代[13]。千禧年之后,第五代导演们的作品通过商业化的制作和宣发获得了一定的商业利润,通过商业模式之路,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也为后期的包装和发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和方式,能够让更多年轻受众群体所知。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新主流电影也逐渐被海外华人等国际人士所接受,这不仅有赖于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商业平台的助力。

目前新主流电影能够结合明星话题、热点IP或社会实时热点,在互联网上掀起现象级的热点话题讨论。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如微博、豆瓣或抖音形成传播矩阵,为电影宣传发行进行二次传播推广。因为这类社交媒体拥有大量年轻用户群体,而且通过互联网进行宣发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也是现场展映等传统方式不可比拟的。一些新主流电影在上映之前,都会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比如在网上发布角色定妆照海报、影片花絮或主题曲等来引发网友热议和讨论,形成热点话题,继而持续扩大上映前的影响力。电影《革命者》在微博上制造“看完革命者后哭了”“票房破亿”等热搜,在年轻人这一群体中提升知名度,使电影获得了有效的宣传,同时将爱国爱党的意识形态,以年轻人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根植到他们的脑海中。

四、结语

新时代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人们对于中国文化、历史的学习已不局限于书本和教材,还可以通过观影的方式来汲取中华文化,弘扬中华力量。而新主流电影正力图契合这一点,创作者们紧跟时代脉搏,结合受众观影需求和时代特点,打造出受众喜爱的新主流作品。在题材选择与内容建构上,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聚焦多元叙事主体,将人民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融入故事化的表达之中。在影片的形式表征上,以技术变革下受众日益嬗变的审美需求为导向改良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形式。奇观化、创新化的视效呈现不仅满足受众的娱乐性需求,同时将主流意识形态悄然融入影片的内容,赢得受众自发自觉的认同与推崇。未来,新主流电影的发展道路将会更加宽广,创作者需要不断拓宽新主流电影的题材,潜心钻研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加强海外的拓展和宣传,让更多的国家有机会听到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