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音乐课堂探索
2023-03-04兴宁市沐彬中学
文/兴宁市沐彬中学
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音乐学科如何建立新型课堂,根据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重建育人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呢?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受教育的相应学习时段中,逐步形成与个人相适应的终身发展能力及社会发展需要所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需要基于素养教育背后的知识观和学习范式,重塑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核心素养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流程、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重塑学生的音乐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内涵。比如,在《抗日救亡的歌声》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搜集歌曲《怒吼吧!黄河》和冼星海的资料,了解作者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课堂上,通过集体朗读《怒吼吧!黄河》中的朗诵词,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通过分小组探讨“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构建学习中心课堂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学,教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没有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无异于抱薪救火。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老师的“教”融入、转化到学生“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巧妙设疑、小组辩论、主题展览等方法,让“教”成为“学”的导向、支撑、助力,当“学”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越来越强的时候,核心素养就不是学生外在的知识符号,而是通过学习活动慢慢形成长在学生身上的品格能力。例如,在学习《猎人的送葬行列》这个作品时,我让学生化身为一名作曲家创作一首葬礼进行曲作为导入,让他们勾画旋律的音区、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当用法国古典传统歌曲改编的卡农小调主题旋律响起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对明朗抒情的歌曲性的主题表现出明显的惊讶之情,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与老师进行深入地探讨,通过主动求知,学生对作曲家表现音乐的独特手法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充分了解了音乐的调性,提高了音乐听辨能力,真正理解了“仿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这节课,教师不再是原来的“独白者”,而是变成了“引导者”、“对话者”和“倾听者”,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创造学生参与活动的条件和空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创新思维的大门,切实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传统课堂以“听讲、理解、记忆、背诵、作业、考试”为主要活动的“双基”本位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浅加工”的认识型的学习,它无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必须把育人方式从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以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从“情境教学”和“身体参与”推进落实实践活动,彰显音乐学科育人价值。比如,在《多彩的华夏之音》戏曲欣赏时,把本节课设计为横向以京剧“唱腔”与“念白”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为线索,纵向贯穿情感艺术和文化理解的体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鉴赏中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京剧名曲《梨花颂》为背景音乐,在音乐课室的墙壁上张贴上京剧“生”“旦”“净”“丑”的精美海报,讲台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脸谱,以“京彩荟萃”为主题设计宣传栏的内容,学生一走进课室就融入到主题鲜明的京剧世界中。在设计教学环节上,设置了“我们的好朋友——来自美国的凯丽要找一位戏曲小达人陪她去看戏”的情境,用抢答的形式完成新课讲授。在巩固练习过程中,设计了“牛刀小试”“华山论剑”“巅峰对决”三个环节,从视听体验、完成习题、实践感知三个维度对京剧的唱腔和念白这两个重点知识进行检查、巩固和提升。通过“京剧发声练习、用韵白打招呼、角色扮演、师生共同演唱《梨花颂》”等教学活动的设计,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对音乐进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