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3-03-04满佳鑫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家长

陈 博 满佳鑫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22 年1 月1 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案传承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明确提出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1]这一提法将家庭教育视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栗战书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贯彻到家庭教育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2]这一说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目标,给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和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家庭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且未形成体系。农村地区拥有五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数量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农村家庭,这些家庭对家庭教育的现实需求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农村地区家长普遍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再加上学历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步履维艰。这就要求积极构建适合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从而帮助农村家长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但是诸多现实困境告诉我们,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多个行为主体的影响,作为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家庭教育同样如此。在《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与实施的新阶段,发挥多元主体对家庭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的家庭教育发展格局意义重大。[3]地方高校、小学、村委会作为参与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三大行为主体,如何发挥各自优势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是推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与尝试,发挥三方主体的“合力”对于提升农村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把握承德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本文选取承德市八个县区中的部分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随机选取农村小学生家长及农村小学一线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进一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体上把握承德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实施现状,明确《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承德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提供依据。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工作人员认知偏差

1.机构未设置或形同虚设,不同主体“合力”无法实现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设置情况不理想,50.77%的教师表示自己工作的学校并未设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32.31%的教师对学校是否设置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并不知情,16.92%的教师表示学校设置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但工作开展并不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农村一线教师对家庭教育的不关注和不重视,他们认为有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无关紧要。结合对农村小学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得知,部分农村小学设置了家委会、家庭工作小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但是机构并没有系统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机构内部人员较少、流动性大且缺少具体的职责和分工,导致机构有名无实。除了农村小学内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缺失以外,由当地妇联、村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组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同样形同虚设,很多机构空有其名而从未开展相关工作。而且校内外各机构间相对独立,没有关联,机构间的“合力”难以实现。

2.工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访谈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对家庭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与对其他行为主体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某农村小学郑老师表示:“学校里有负责家校联系的工作小组,由校领导挂名带队,几位年轻教师组成。作为成员之一,平时自己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只是偶尔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会按照要求参加局里组织的相关培训,培训结束后写心得拍照片上传,仅限于此。由于自己对家庭教育并没有多少了解,所以也不会主动参与到家庭教育相关工作之中。”实际走访中发现,像郑老师一样的教师很多,他们没有形成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由此可见,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和工作人员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在农村地区推进受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首先,各行为主体没有正确认识到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上的不重视要么表现为未设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要么表现为机构的设置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而成为“面子工程”。对于小学教师和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人员而言,他们没有自觉地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展,依然习惯性地将工作重心聚焦在自已原有的工作上,加上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他们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意愿便日益减弱,直至完全不顾及。

其次,机构负责人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涵和工作内容认知不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非单纯的家校沟通,而是要为当地家长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帮助家长解决他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尚未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内涵,简化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加上其自身不具备有效指导农村家长的能力,导致他们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意愿不强烈,甚至抵触。

(二)指导服务专业人才不足,有限的指导服务缺乏科学性

1.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人才数量短缺,质量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21.54%的农村小学教师表示自身家庭教育知识储备丰富,61.54%的教师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而16.93%的教师则表示自己缺乏家庭教育知识,甚至其中还有近一半的教师表示从未接触过家庭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自身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皆源于主观意识,而实际上他们对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及运用情况我们不得而知。近些年,随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日益认可,部分师范院校将家庭教育课程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其重要程度远不及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个别对家庭教育感兴趣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渠道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但由于考试缺乏对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考核而无法对其真实水平进行评判。换句话说,获得家庭教育指导证书并不能表明个体已经具备了系统完备的家庭教育知识,以及较强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这种情况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农村家庭教育现实问题时表现得更为突出。从当前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情况看,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67.2%的农村小学教师非师范院校毕业,他们几乎没有学习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数数量不足。另外,正如上文所说,有知识不代表有能力,持有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因技能不足而受挫。可以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人员质量不高也是制约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

2.各行为主体缺少提升机会,导致指导服务缺乏科学性

调查结果显示,66.15%的农村小学教师表示从未参加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相关培训,12.72%的教师指出虽然参加的国培或省培中涉及到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但是内容浅、专题少。由此可知,针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培训活动,家庭教育主题并未引起重视,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培训过少,没有职后培训平台的支持使得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缺少获取家庭教育知识,提升指导服务能力的机会。这一结论配合农村教师访谈更为明显。农村教师普遍认为现阶段的培训课程一般都聚焦在语、数、英、科等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对于家庭教育的培训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作为能够获得较为充足职后培训机会的教师群体而言,尚无法在培训中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对于妇联和村委会干部等其他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相关的人员来说,接触家庭教育知识的机会更少。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导致多个行为主体无法有效建构家庭教育知识体系,无法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获取并接收到先进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知识,教师缺乏知识基础导致自身专业水平不足,因此也就无法成为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工作推进的主力军,其他群体囿于自己原有的工作中也无法助力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开展,造成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数量和质量均难以达标。

其次,农村小学与地方高校联系较少,无法借力高校的资源优势。以承德地区为例,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校内设有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院中有近30 位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他们在承担全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授课任务的同时,也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农村小学几乎不与地方高校联系,二者间缺少常规性的互动。高校家庭教育的优质资源难以辐射到广大的农村地区,高校教师群体和农村小学教师群体始终没有借助家庭教育这一载体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模式。

(三)指导服务内容不适用,不能满足农村家长实际需求

1.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工作人员理应从整体上为家长提供系统性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导。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人员往往提供零散性的指导,尚且不说指导效果能否保证,更重要的是家长获得的碎片化知识和技能难以帮助其随时解决其他异质性的家庭教育问题,所以效果难以持久。有些农村小学或村委会会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教育事件或以某个特定时间点为契机,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但这种指导服务的随机性较强,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效果同样难以保证。由此可见,现阶段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从内容看,缺乏系统性;从过程看,缺乏连贯性;从效果看,效果不佳。

2.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25.52%的家长在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效果不好,具体表现为教师提供的建议和举措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或者是家庭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不具有时效性,从而使得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痛点与难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需求,方法与问题不匹配,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有些农村小学或村委会近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以期满足农村家长的实际需求。但是主题和内容的选择过于传统,缺乏对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发展新特点的考虑,造成讲座缺乏时效性,获取的方法与技能与新时期的问题不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农村地区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面临着多样性、异质性的问题,因此也就需要不同的指导方法和策略,从而获得能够有的放矢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进而建构系统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知识和能力体系。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师和其他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而言,他们自身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尚不足以支撑他们帮助农村地区家长解决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无法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方法。另外家庭教育本身的不可复制性又使得农村地区难以形成一套共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模式。访谈家长A,他提到“学校之前组织过家庭教育讲座,内容很好,但是就是觉得没啥用,说的好像都是空话,而且好长时间一次,断断续续的。”家长B 补充道“我曾经向老师请教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老师说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多跟孩子沟通,但是具体啥是有效沟通也没说清楚。”整理访谈结果发现类似情况很多,虽然组织了相关活动,但是提供的指导服务适切性并不高,因此导致实际运行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作用发挥有限。

其次,“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些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学习或生活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儿童”。这些儿童由于受到周围负面因素的影响,成为家庭教育最难解决的对象。作为特殊性群体,他们的家庭教育需要独特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当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倾向于面向一般群体,开展具有普适性的教育和指导,对特殊群体的具体指导方法探索不深入,也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导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针对性不足,无法帮助农村家长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就不易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三、农村地区“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一)利用多方资源优势,形成三方合作机制

人力资源是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基础性条件,针对承德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人才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借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家庭教育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讲座或社会帮扶活动。同时高校要主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鼓励家庭教育指导师深入农村地区开展行动研究。农村小学作为与家长直接接触的第一平台,同样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建议农村小学成立由专职教师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明确机构内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例如策划部门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年度或季度工作计划;外联部门负责多行为主体之间的沟通对接;宣发部门要通过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实施部门将计划逐步推进实施,农村小学负责实施高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并及时反馈信息。高校则根据村小反馈调整和改进指导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村委会要充当农村小学和地方高校沟通联系的桥梁,形成三方的合作机制。构建农村地区家庭指导服务体系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保障家庭教育科学、持续发展。[4]

(二)发挥指导服务群体各自的优势,提升工作效果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理论学习、方法指导和资源服务的整体系统。[5]提升专业指导人员工作水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人员的考评力度,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各自年终考核范围,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二是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农村小学可以定期组织主题培训,邀请专家进校园。村委会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以现身说法的形式鼓励大家踊跃分享成功经验。地方高校可以鼓励家庭教育指导师扎根农村地区开展行动研究,设立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课题,配套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化。除此之外,地方高校还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家庭教育指导课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引导学生主动获得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为日后从事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地方高校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教师可联合其他部门,根据农村实际撰写教材和读物,力争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效普及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知识。总之,三个行为主体要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在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争取显著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效果。

(三)建立合作互联平台,提升服务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家庭教育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独特性,对于承德农村地区而言,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立联合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地方高校以及村委会的合作平台十分必要。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时可以尝试共同开发家庭教育APP,或者利用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及时互通。家长可以在平台上提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指导服务人员针对群体性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当专业人员给出的答案不能很好地解决家长的困惑时,家长可以选择追问服务或选择深度一对一咨询指导服务。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员可采用微信公众号推文、APP 平台免费推送课程、指导师直播分享、在线咨询等形式为农村地区的家长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学习机会,让家长能随时随地选取自己所需的内容学习,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蓄力。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可以整理归纳平台上家长提出的各种家庭教育问题,针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之后鼓励家长将策略应用于实践,坚持跟踪并随时修改完善。这样实现了多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形成信息的良性循环,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综上所述,在《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与实施的新时期,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发展的新阶段,做好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格外重要。构建由地方高校、农村小学和村委会协作互动的“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工作的不断深化中,要调整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作用,真正服务于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而为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助力,为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家长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