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论析

2023-03-04王添阅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公平发展

李 慧 王添阅

(1.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40;2.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1]这个论断显示出党的初心使命和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认识到民心所向、民为邦本的重要性,坚持走人民路线,担负起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致力于救人民于危难、谋人民之小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近代史就是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为人民服务是党始终坚守的政治底色。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实现了消灭绝对贫困,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先富带后富只是发展的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终极目标。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确保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实践循序渐进、行稳致远。

一、高质量发展原则:共同富裕的总体要求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2]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但从人均GDP、产业结构、核心技术等指标来看,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在GDP 方面,2022 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1 万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相对北欧发达国家人均GDP5.6 万美元、美国人均GDP6.3 万美元、日本人均GDP4万美元,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产业链条整体处于“微笑曲线”的中下部,高附加值产业占比较低,同时存在着高端有效供给不足、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核心技术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和环节依然存在“卡脖子”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综合而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关系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一)以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总量

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内在蕴涵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共同”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富裕”侧重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共同是富裕的发展要求,富裕是共同的现实基础。既要在生产关系方面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要在生产力方面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极大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马克思认为“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贫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目标,到2035 年我国的人均GDP 要实现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我国GDP每年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逆全球化以及碳中和等挑战,所以,要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升发展质量,破解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持续力,以此为共同富裕做好经济基础准备。

(二)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

促进共同富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提低是基础,调高是指引,扩中是关键。在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同时,应当着力提升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同时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调节纳税标准,促使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呈现为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格局。

首先,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社会具有战略意义。回顾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众多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中,只有十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成功地转型为高收入经济体。九成左右的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无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无法顺利地转型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没有有效地调控国内居民收入比重,没有形成足够规模且稳定的中等收入人群。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西方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弊病在于日益提高的生产力无法为生产关系所容纳。一方面,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导致多数人手中没有多余财富购买和消费,另一方面,少数占据社会财富的富人阶层消费能力有限,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下的社会生产关系无法容纳强大的生产力,因而导致经济危机。这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必须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购买能力。随着我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服务和高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据统计,2022 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 比重将达到51.7%,这将是中国居民消费占GDP 比重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力量。但是,同西方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原因在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这一群体为市场贡献总需求,其规模的扩大,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因此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既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特征。

(三)以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提升”,即上文中提到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二是“托底”,即为刚刚摆脱绝对贫困的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行动,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但这些刚刚摆脱贫困的群体,面对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着脆弱性返贫的可能性。绝对贫困群体是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如果没有政策性和外部性的救济,该群体难以获得除满足基本生活之外的用于摆脱贫困的生产资料和初始资本。与绝对贫困群体不同,相对贫困群体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从有无的区别转变为多少的差距,这就使得贫困治理的核心问题从为绝对贫困人口无条件供给生产资料转变为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利用手中的生产资料实现财产增值、生活更有保障。如何带领全体成员实现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拓展,其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原则。通过产业协调对接等措施为相对贫困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建构“稳定就业—收入提升—消费需求上涨(生活品质提升)—解决产能过剩—创造新的就业”的双赢循环型相对贫困治理体系。

二、人民性原则: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实现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性原则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必须要坚守的原则。

(一)广泛性——所有人的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共同”包括每一个中国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征程中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既包括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乡村之间等全方位地促进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党对人民许下的承诺。一诺既出,万山无阻。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渐地摆脱了绝对贫困,历史性地实现了全面小康,实现了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的承诺。

广泛性是指共同富裕是涉及所有人的发展的原则。西方现代化道路是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因而只是满足于少数人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压迫之上的。相反,中国式现代化之下的共同富裕却是为了多数人的权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自己的私利,致力于满足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性——物质、精神、能力的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是作为一个较高级别存在的社会形态。从经济学角度看,共同富裕需要强大的物质积累作为基础,这涉及到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相关问题。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共同富裕不仅是简单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全面发展的人不再是片面化的个人,而是人的物质、精神以及能力的全方位的提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最后带来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不再是马克思所批判的满足于自私自利、实际需要的小市民社会,而是社会化了的人类。综合来看,经济条件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则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克服人的异化状态之后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个人,自然与社会不再是作为异己力量与个人相对立,每个人能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社会化力量以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富足,而且包含着人的自由个性的能力的提升。因此,促进共同富裕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6]因此,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提升,同时,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7]

(三)主体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共同富裕是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下通过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相互帮扶最终实现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这在根本上区别于西方部分国家的“养懒汉”的福利主义,也区别于杀富济贫、削峰填谷的平均主义。恩格斯指出:“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8]

人们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也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世界本身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人按照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以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苦干实干、接续奋斗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受战争摧残,整个国家工业凋敝、农业荒废、物质技术极其匮乏。1952 年中国GDP 仅304 亿美元,是美国的8.3%,作为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敢闯敢试,用勤劳和智慧探索出一条发展致富之路,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两大奇迹。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实际参与者和缔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要继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权力主体、价值主体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通过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三、共建性原则:共同富裕的驱动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项历史性的创举,依靠公有制实现了国富与民富的辩证统一。通过先富帮后富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问题。阿玛蒂亚·森在他的经济行为学中提出个人利益就是他所做的每个单独的决定都是遵循他个人利益的结果。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解决了个人及少数民族国家的富裕问题,但无法解决人民群众以及全球的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文明的发展道路,这其中的驱动力量即包括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参与,国家政府的政策性引导,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这些因素最终形成的是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和人民有劲的四轮驱动的良好生态,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

(一)市场有效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市场的自由和规范程度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导向的国家对应的极端贫困发生率大概是2.7%,没有自由市场的国家对应的极端贫困发生率高达41.5%。我国在1978 年农村的贫困率高达97.5%,贫困人口的数量高达7 亿以上。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渐凸显,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之下的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相互作用下,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达到辩证统一,共同服务于全面实现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历史格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有效统一的历史奇迹,最终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市场有效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通过不断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做大做强社会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因此,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市场一方面可以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创造出社会财富和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社会全体成员参加市场化的自由竞争,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自由发展能力,促进社会的公平进步,实现社会的阶层性流动,从而优化社会结构,促使共同富裕早日实现。

(二)政府有为

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市场经济模型,甚至提出“市场万能论”,认为市场能够公平合理地解决分配问题。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这是一种“致命的自负”。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秉承新自由主义政策,对资本市场的监管逐渐放宽,各项税收大幅下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受到严格限制。相关政策的确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道琼斯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创下历史新高,GDP 从1980 年到2022 年增长近9 倍,自由市场经济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借助于市场,美国自认为找到了经济增长、财富积累的永动机,找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与路径,但“市场最大化”换来的是大多数人陷入了贫困,财富越来越容易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既成了理性的现实形式,又成了破坏这种理性的力量。现代西方经济学称之为市场失灵。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共同富裕。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有为的政府可以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其一,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以及用法制规范市场行为,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正义、安全的竞争环境。其二,更好地发挥政府“多次分配”的作用。多次分配是指在市场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对要素收入和财富进行矫正性调节的过程。一是通过税收对财富进行再分配;二是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增进物质条件的共享;三是在前两个政策的基础上,查缺补漏,通过精准的转移支付对少数“掉队者”兜底保障。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付转移、企业捐助等宏观调控进行多次分配,扩大中间收入人群比重,对低收入人群进行精确扶助,合理控制较高收入人群比重,严格取缔非法收入,从而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通过政府有为的宏观调控措施,市场潜力得到激活,为实现共同富裕形成高效有序的发展格局。

(三)企业有责

企业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下形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这在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资本逻辑支配的私有制企业。中国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的徽商精神、晋商精神、浙商精神等,企业家精神承载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框架下,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私有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好发展格局,各种类型的企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并且,在新时代下的企业发展已经参与到国家提倡的三次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中,这为缩小贫富差距、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流动性等起到积极作用。具体而言,一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良好运行中依法纳税,直接起到促进经济增长,创造财富价值的作用。二是企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将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四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企业不仅肩负着经济责任,而且还是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践履者。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而且应该履行社会道义,遵守法律法规。既要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又要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责,实现肩负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四、渐进性原则:共同富裕的稳定剂

改革、发展、稳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三部协奏曲,而渐进性原则有利于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长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稳定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强调了实现共产主义主义的阶段性问题,第一阶段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这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蜕变出来,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因此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平等。

在相同的意义上,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成功地转化为中国化的表达“先富带后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存在差异化才能使水流动起来,平均主义的做法只能导致社会成为一潭死水。通过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方面可以形成鲶鱼效应,使社会充满竞争和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先富者的宏观调控和社会教化,使其对后来者形成帮扶和示范,为实现社会财富积累奠定基础。但是,这种先富带后富的做法必须与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做法区别开来。西方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是以纯粹私人所有为基础的,资本凌驾于人民之上,财阀集团操控国家政治。相反,在我国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一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企业盈利行为必须遵从党纪国法和肩负社会责任。先富与后富统一于共同富裕这一历史目标,不存在先富者的野蛮生长。但与此同时,先富带后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复杂性和风险性,必须坚持渐进性原则,始终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其一,坚持渐进性原则首先要解决好循序与渐进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中,做到有所不为与有所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就“循序”而言,要做到“有所不为”,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调节的客观性,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就“渐进”而言,又要“有所作为”,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为具备发展能力的个人创造社会条件,使其先富起来形成带动示范效应,鼓励个人敢于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发展不能一味的安于自然进化的现状,要引入市场机制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要看到事物的发展性和前进性,在尊重“循序”的科学规律前提下,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同时又“急不得”,我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从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们必须要从长计议,分阶段实现目标任务,在“循序”与“渐进”的辩证统一中一步步推进。

其二,坚持渐进性原则还要解决好先富与后富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必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这是符合现实本身的发展过程,而非同步富裕或平均主义的空想。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贫困发生率实现了从97.5%到0 的突破,在这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党领导人民群众按照先富带后富的方法创造了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等创新性扶贫模式。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努力,在制度设计、社会组织、实现路径等方面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模式。从整个帮扶模式来看,先富带后富不只是停留于帮扶减贫,而是着力于解决发展的可持续问题,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将理论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优势,推动全国各族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五、公平性原则:共同富裕的压舱石

共同富裕不是自发的社会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相对的公平,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发展差异,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西方资本文明下绝对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不论是亚当·斯密的国富与民富、利己与利他,还是罗尔斯的正义论,都难以在复杂的社会中实践。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寻求实现社会公平的前置条件。

(一)以教育公平促进机会均等

要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就要从机会公平上入手,大力发展教育。通过教育公平,使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掘,给每一个人提供公正平等的参与社会竞争和发展的机会。在所有的机会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通过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因此,教育公平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之间的传递,实现跨阶层的流动和提升,从而也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当前,我国教育公平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教育公平的“广度”,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大幅度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也显著提高,在整体上来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但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均衡问题也十分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明显。因此,优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分布均衡化,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就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要加大教育资源分布的调控,重点向落后边远地区倾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缩小教育资源分布差距,力求保证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加强教育发展多元化、多样化。鼓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提高后富群体就业技能,切实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深度”,即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在以往的教育政策中,大多关注教育质量公平,解决的是教育的量的问题,而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更应该关注质的问题,追求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公平。这要求在制定教育公共政策时,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同时体现出适切原则,更多强调教育供给的多样性、选择性,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二)以公平竞争促进财富共享

在西方资本逻辑下,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无法容纳社会发展的成果,遵循的是弱肉强食、大小通吃的丛林法则,是抽象的同一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资本就是无休止的谋求利润的运动,资本存在的条件就是不断地追求剩余价值。国际金融寡头索罗斯便认为金融资本是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的,没有道德性。炒股就像动物世界一样,遵循弱肉强食、以大吃小的丛林法则。这种做法虽然没有道德性但却是屡试不爽的。这种资本逻辑运行下的规则在根本上是不公平的无序状态,其性质是非理性的。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使资本服务于人民,而非少数人所有的谋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必须防止资本垄断、防止市场无序扩张。具体而言,作为市场的监管主体,政府部门要完善竞争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设置竞争底线,促进市场活力;强化监管执法,净化市场环境,最终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让更多市场主体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三)以社会福利促进底线公平

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促进底线公平的关键。政府所提供的社会福利要保障处在最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实现底线的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实现中等收入水平。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会有部分群体无法通过市场竞争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刚性需要,尤其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对社会和政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没有社会福利保障,其很难实现生活水平的稳定和提高。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底线公平,保障社会底层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化解社会治理的风险性,增进社会和谐度,促进社会人员的相对公平性,激发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积极性,调动一切有效力量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征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福利底线的标准也是不断提高的。党的十七大提出“民生五有”的目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七有”建设目标,扩大了兜底范围;还有一些先富地区已经率先提出类似“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更高标准的福利目标,这将显著提升民生水平和社会公平。提升社会福利和底线公平必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既不能没有区分地搞大水漫灌,将社会福利泛滥化,从而取消了底线公平作为社会柔性调节机制的应有意义。也不能将社会福利标准苛刻化,人为地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人为地过滤掉应该得到社会福利帮助的贫困群众,从而将处在贫困边缘人群以及相对贫困人群得不到及时的社会帮扶,而再度跌回到绝对贫困的境地。因此,必须做好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的实地调查,严格规范社会基层人民生活水平数据的统计和审核,要做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具体化区分,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科技手段对社会人群各项生活指数进行分析,做到“精准福利、不落一人”。

实现共同富裕是关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超越西方资本文明的人类新型发展道路,因而具有重大的时代内涵、思想内涵、文明内涵。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循序渐进地实现从效率到公平、从先富到共富,进而实现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以五个基本原则切入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对于如何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现实问题,从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公平发展
共同富裕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笨柴兄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