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政策建议
2023-03-04李文军李玮
李文军 李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北京 102488;3.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北京 100048)
进入21 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应用普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 等技术的广泛落地应用,以及以深度学习为主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和产业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被视为通用目的技术,是专业知识结构、生成数据和通用目的机器学习的总和。如今,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等领域的表现早已超过了人类平均水平,被广泛应用在制造、金融、安防、交通、教育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ChatGPT 在全球的爆火,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力量。
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生逢其时”
一方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发展极其活跃,部分领域已在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并持续辐射带动周边省份。相关代表性企业持续增多,截至2022 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5 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 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13—2022 年11 月,全球累计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4.4 万项,我国累计授权量达10.2 万项,占41.7%。2023 年4 月,斯坦福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前十的机构中,我国占九所,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知名机构和学府。我国企业在应用算法、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已取得重要突破,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应用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标志性产品有效落地应用,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完成。此外,我国已有超过400 所高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培养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另一方面,我国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从追求高速增长到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到环境资源恶化、资本回报率整体下降等条件约束,过去单纯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变得难以为继,大量传统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要素投入产出比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达到或接近最大;二是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和整体素养提升,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愈发强烈。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性特征是系统性地创造发展优势,走符合实际和具有特色的道路,以各种有效和可持续方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然而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和瓶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同时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均经历过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发展模式从依赖要素投入向依赖技术创新转变,从而成功逾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全新发展模式和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作为全新的增长动能,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改变社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创新方式,助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新一代人工智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要求。人工智能通过渗透、替代、协同、创造等方式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从生产、管理、交易、流通等各环节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推动传统经济活动向更高质、更有效、更精细的方向发展[2]。
一是人工智能可促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借助已有的智能系统,企业可获取相对以往更加丰富的市场信息,市场机制变得愈发完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得到提升,而人机协同和无人智能系统的广泛部署和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为复杂的生产流程以及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协同化,高水平的人机协同正成为主流的生产和服务方式。人工智能通过重塑创新过程和研发部门的性质促进了创新活动,如应用群体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加速知识技术创新、产品产业创新以及市场需求创新等多维度的协同创新效率。与此同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高效。作为一种产生新思想的元技术,人工智能能够促进人们在复杂知识空间中的搜索能力,既可以改进获取相关知识的方式,又可以提高预测新组合价值的能力。例如,当基础的生物系统或物理系统的复杂性阻碍知识发现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搜索、预测和判断能力将会变得十分有价值。
二是人工智能可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会对日常手工与认知任务产生替代效应,对非日常认知任务则产生互补效应,即智能产业的发展将会激发对相关领域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高技能蓝领、经理人的需求,形成生产力水平更高、附加值更大的高技能人力资本。人工智能在取代部分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推动社会就业实现结构性转变,推动劳动力从事更简单、更轻松的工作,提升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逐步加快,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自动化替代可以有效缓解人力资本的减少,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
三是人工智能可促进跨产业协同融合。人工智能打破了原有产业布局与合作模式,在空间上实现了更大规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化了产业的空间布局。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联,有效降低产品流通和交易成本,实现跨区域、跨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市场支持,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链。人工智能可以促进资源的均等化流动,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促进教育普惠化水平,打破目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弥补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带来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远程医疗、辅助诊疗以及医疗科学研究,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的医疗水平,促进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均等化。
四是人工智能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供需双方实现更加精准的“咬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性资源的错配和浪费。人工智能在资源整合、科学决策、平台建设、环境监管等方面,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美好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保障。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交通设备的广泛应用在技术上能够保证集中式能源供给与分布式能源消费实现智能匹配,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低碳社会构建。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技术支持下,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废弃物回收以及绿色分享互动等绿色消费不断涌现,使居民消费行为的碳足迹显著低于传统工业社会的消费模式[3]。
三、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人工智能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关键动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一是要围绕补齐短板,加快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提供“信息大动脉”,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资源集聚优势、信息基础设施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在地方有关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新区优势”,高起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打破“路径依赖”,快速跃迁到新的技术轨道,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质量。构建区域联动的创新服务体系,打通不同区域、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构建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创新区和数字新区,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发挥出城市在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支撑、要素供给、市场引导作用,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是要聚焦重点领域,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头雁”和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聚焦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人工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丰富、便利的新产品、新服务。
三是要加强战略规划,形成充分聚焦我国优势的行动方案。围绕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领域颠覆式技术方向部署研究力量。从宏观战略上,对产业、企业、技术、人才进行关联分析,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背景下,进一步凝练统筹布局的战略行动方针,促进各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策协同的发展格局,将分散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汇聚成为有组织的国家竞争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战略规划上抢占先机,在“最初一公里”的布局上下功夫,在风险防控上做准备。同时,要强化产业协同创新,加快突破一批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促进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四是要着眼场景应用,将丰富场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要着眼于我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场景,使人工智能技术围绕社会发展需求领域布局,探索出一条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和场景资源优势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逐步推动应用场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基于场景应用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地区,搭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化创新平台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人工智能众创空间,完善孵化服务体系,推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