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紫砂《青松套组》看花器的工艺技巧和文化象征

2023-03-0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套组青松枝干

周 洁

在我们生活之中常见的紫砂器,是以单件的形式出现的比较多,而套组的则比较的少,一方面是紫砂全手工的成型方式,决定了制作一把大壶和制作一些相匹配的杯子、配件等等所耗费的功力也并不少;另一方面,紫砂组合的设计需要作者在不断的实践和提高技艺水准和艺术审美的基础之上完成,所以鲜有艺人制作。紫砂组合最富盛名的恐怕就是布衣壶宗顾景舟的《提璧组合》,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紫砂技艺的高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所以,紫砂套组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一定的功力和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够完成,而且要在和谐自然的创作之中展示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让我们广大的壶友能够原汁原味地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组紫砂艺术《青松套组》采用了一壶两杯的形式,把我们常见的青松姿态展示得淋漓尽致,也非常的实用大气,用来自饮或者招待好友怡然自得,十分惬意。此壶壶身把松树的枝干特征演绎得非常到位,特别是上面的褶皱和肌理的处理,在尽量还原松树纹理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颇有推陈出新之韵味,壶底也是平整的处理,端庄稳重,壶嘴一半采用了树枝的形态,一半则是光素的直筒,二者的无缝衔接保证了视觉的一致性和良好的出水性,与之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自然圈卷,端握舒适。从端把附近延伸出来的松枝一直到壶身,绿色的枝丫搭配,衬托出青松的挺拔有力和勃勃生机。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也是松树枝干的扭卷而成,在翠绿点缀之下,熠熠生辉。与之相匹配的两只端把小杯,其设计理念延续了壶身的装饰,也是在粗糙的枝干设计为筒,然后端把装饰。从整体上来看这组《青松套组》的艺术设计风格高雅卓绝,工艺技巧细致入微,同时独具匠心的组合形式,让我们直接就可以上手使用,在茶水的浇淋之下,色彩还会发生鲜明的变化,更加地令人爱不释手,而且作为紫砂艺术之中常见的题材,青松不仅仅是紫砂仿生的一种题材,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和文化的象征。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我们陈毅元帅描写青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简短的诗句之中,能够看到青松的生存环境,面对苦难时候的淡定从容,以及在保持自身高洁品格的同时,还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与憧憬,带给我们一种无所畏惧、充满希望的情绪感染。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中,成为了一种人文精神的代表。在“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中,松树以其伟岸的身躯和耐寒的品质占有一席之地,在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和绘画丹青之中,青松往往能够带给我们情感上的亲近之感和视觉上的冲击力。在紫砂艺术的世界之中,青松除了作为主要的仿生花器器型之外,在陶刻、泥绘的题材方面也是屡见不鲜,甚至形成了独特的青松文化,我们对这样寻常可见的树木,带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总是希望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展示其中的文化内涵。这组紫砂艺术作品《青松套组》恰恰用一壶两杯的形式,满足了我们广大壶友的实用需求,同时也把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熏陶都融入其中,在饱受沧桑的枝干里,在丝丝入微的松针上,都能够看到作者对紫砂艺术的坚守和匠心独运,同样在这样的一组紫砂艺术作品之中,我们也深受启迪,面对困难时候毫不畏惧,终将能够迎来美好的明天。

结 语

在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之中,青松作为一种很常见的创作题材和灵感来源,经过不断的演变和抽象的演绎,已经让更多的壶友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也让我们广大的紫砂艺人们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和人文氛围之中,以松为题材的紫砂佳作还会层出不穷,也会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受到启迪和震撼。

猜你喜欢

套组青松枝干
何 芳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一种超细空心塑料管的注塑模具
树叶一片片落下
『闲云花开』食器套组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林青松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