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03-04陈宇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陈宇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工作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观察和对比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手术室器械中选择600件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实验组300件、对照组300件,分别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常规管理措施,统计对比两组器械的管理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实验组器械的差错率为0.67%、零部件丢失率为0、完好率为99.67%、清洗合格率为100.00%、器械操作合格率为98.67%、医生总满意度为98.33%,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8、5.042、4.561、6.061、4.110、5.172,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工作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可以提升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各项基础指标水平,同时提升器械操作合格率以及医生总满意度,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腔镜手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并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切口小、疼痛轻以及恢复快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腔镜器械具有关节、轴节、齿槽均较多的特点,同时结构更加复杂,对于医护之间的配合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另外,在对腔镜器械进行使用之后,还需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所以当前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中,即包含对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使用,以降低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同时提升手术质量。以此为基础,将PDCA循环管理措施应用于其中,根据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顺序,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进行质量管理,可以提升质控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也就有利于提升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管理效果[1-5]。为了研究对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使用的方法,以降低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同时提升手术质量,本次研究将本院600件手术室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效果进行观察,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研究对象共600件,均为手术室腔镜器械,开展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件、对照组300件。本科室共有1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员,其中男性4名、女性6名。年龄22~50岁,平均(26.6±3.4)岁。在职称方面,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分别为2名、3名、4名、1名;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分别为8名、2名。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腔镜器械应用常规管理措施,给予实验组腔镜器械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计划(P)
根据腔镜器械当前的使用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频率等,开展检查和分析工作,对腔镜器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明确,之后由科室内工作人员共同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总结,确认能够对腔镜器械管理质量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在于:①术后清洁不彻底;②操作不熟练;③责任心不强;④运输过程中的碰撞。
1.2.2 执行(D)
于科室内构建起腔镜器械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同时设置一名清洗专管员和一名腔镜器械专管员,要求全体组员开展深度的学习,以提升自身对于腔镜器械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掌握预清洗的重要性,并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可以充分明确服务职责以及服务对象,同时还需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内容中包含腔镜器械的规范操作、术后的预清洗以及运输和保养规则等,并将清理、应用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要求标准整理制作成为提示板,粘贴于醒目之处。腔镜器械专管员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及保养工作,若器械需要修理或更新,则应及时上报。
1.2.3 检查(C)
由专管员和护士长联合根据器械管理标准开展抽查工作,对抽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积极收集医生在对腔镜器械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定期进行质量点评。同时提出改进策略。管理工作小组则需每月不定时开展2~3次抽查工作,抽查重点在于上一次抽查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全面解决,且相关工作记录是否详细和齐全,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上报,是否及时得到解决等。并且,每一季度科室内均应开展腔镜器械预清洗考核工作以及操作考核工作,并将医生对于腔镜器械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估标准之一,考核结果于院内公示,且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相关联。
1.2.4 处理(A)
腔镜器械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讨论工作,针对现阶段的检查工作结果以及腔镜整体质量情况实施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充分考虑医生对于腔镜器械的满意程度,以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需要落实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以保障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组间基础指标对比:差错、完好、清洗合格、零部件丢失;②组间器械操作合格率及医生满意度对比:医生满意度即由医生评价自身对于器械“很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一般)/总例数×100.00%[6-9]。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基础指标对比
实验组器械的差错率为0.67%、零部件丢失率为0,均少于对照组,完好率为99.67%、清洗合格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基础指标对比P<0.05,见表1。
表1. 组间基础指标对比 [n(%)]
2.2 组间器械操作合格率及医生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器械操作合格率为98.67%,医生总满意度为98.33%,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器械操作合格率及医生满意度对比P<0.05,见表2。
表2. 组间器械操作合格率及医生满意度对比 [n(%)]
3.讨论
在自然界之中,尘土、空气、水、飞沫以及物体表面等各个位置均存在诸多微生物,所以在人体表面以及毛囊、皮脂腺、汗腺等位置,甚至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等位置均存在微生物,由此,在给予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工作的过程中,若未落实科学合理的防护工作,则能够导致微生物传播,并侵入组织或伤口,进而引起感染。基于此,对于手术治疗来说,对微生物以及感染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手术器械进行完善的管理,则在微生物以及感染的控制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10,11]。
当前微创技术已经成为开展临床治疗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并且,因为腔镜手术具有创伤面积较小、出血量较低的优势,所以当前已经发展成为开展外科治疗工作的首要措施。但对于手术室腔镜器械来说,因为其不仅结构复杂、类型繁多,且具有精细易损的特点,同时手术台数周转速度较快,所以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以及配合操作均面临着较高的工作要求。在手术结束之后,手术室腔镜器械上能够残留粘液、血迹以及蛋白质等多种物质,若未进行科学合理的预处理,或是处理工作不及时,于腔镜器械表面所附着的物质,即能够发生凝固,并形成难以清除的保护膜,进而导致灭菌杀毒工作的质量受到直接影响,也就极可能引起病菌于腔镜器械上留存。由此,不仅开展干燥处理工作时易于器械上形成锈斑,导致二次清洗难度增加,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院内感染情况发生,若情况严重,甚至有可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为手术室器械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手术室器械管理工作存在不可持续性以及单一性等多方面缺陷,所以强化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工作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需要对其中的管理措施进行改善,以提升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文中,对实验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开展管理工作,其属于提升护理质量的基本措施之一,能够以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为基础,着重强化过程管理工作以及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以此为基础,将PDCA循环管理措施应用于其中,因为其属于程序化且标准化的管理工作模式,可通过科学的程序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薄弱环节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进行制定,并适时开展检查以及考核工作,更有利于发现其中的缺陷并持续改进,最终对有效的控制工作进行有效落实。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器械的差错率、零部件丢失率、完好率、清洗合格率、器械操作合格率、医生总满意度分别为0.67%、0、99.67%、100.00%、98.67%、98.33%,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0.05。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工作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可以提升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各项基础指标水平,同时提升器械操作合格率以及医生总满意度,可见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