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学生生活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023-03-04吴歆怡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智障作业生活

吴歆怡

生活语文作业是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扩展,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智障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一份个性化的生活语文作业应该难度适宜、形式多样,为每一位智障学生学习服务。面对存在智力障碍甚至多重障碍的学生,笔者所在学校生活语文教师基于《培智学校义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评估智障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适合不同学情的生活语文作业,让智障学生在完成三种类型的作业过程中,巩固所学,发展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设计与实施趣味性的短微作业

短微作业是指内容重点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难点而设计的作业,形式相对简单,智障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提交。

其一,作业要“扬长避短”,让智障学生规避劣势,发扬优势,感受每一次微作业的趣味性,体验每一次的作业成功感。如,浙教版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春到梅花山》一课让智障学生领略了梅花的姿态、梅花的清香,感受梅花山的人山人海。教师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障碍类型,设计了供学生自选的短微作业(见表1)。

其二,由于智障学生身心存在障碍,有些甚至是多重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考虑到运用各式各样适合他们的支持策略。如,浙教版生活语文六年级下册《干净的小路》讲述了四个小动物(小兔、小猴子、小猫、小狗)通过对比,认识错误,最后正确丢垃圾的故事。教师根据班级智障学生能力程度不同设计了三份作业,教会智障学生具备选择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优势自行选择作业(见表2)。

表1《春到梅花山》作业设计

表2《干净的小路》作业设计

其三,在生活语文短微作业中巧设“趣味评价”,通过“红领巾种植园采摘蔬菜”“体验稻谷秋收”“亲子毅行”等积分奖励活动,使智障学生发现每一次微作业的重要性,积累完成每一次微作业的成功感,并以此为铺垫,为中长期作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设计与实施挑战性的中等强度作业

生活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智障学生的已有能力,还要安排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该项作业比短微作业的难度大,同时需要智障学生付出更多时间,这将考验他们能否坚持与是否具有毅力。

其一,针对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倾听与说话”学习领域,安排口语训练作业,使智障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可利用钉钉、微信平台与家长联动布置包含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与图文配对的语音视频练习。如,布置分层次“口语挑战”,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最基础的朗读到指读再到默读,让智障学生在训练中提升能力。对于障碍程度较重、认字能力较弱的智障学生,提供图片或实物支持。

其二,针对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学习领域,安排书写作业,引导智障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如布置分层次“书写挑战”,利用田字格、书法纸、自制本,巩固书写生字、描画生字与点画训练,实现精细动作不间断地反复训练,促进智障学生手眼协调发展。以周为训练周期,根据智障学生掌握情况再次调整任务,使智障学生提高书写表达能力。

其三,针对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学习领域,安排阅读作业,让智障学生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非连续性文本,诵读儿歌、古诗等。如,设计分层次“阅读挑战”,利用推荐阅读书目,指导亲子共读的方法,并请家长以两周为训练周期,记录阅读时间与阅读效果。对于孤独症学生,注重在阅读中安排一些简单提问的时间,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三、设计与实施实践性的长周期作业

长周期作业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延伸至课堂外,以实践性任务为主要形式的持续性作业。安排适合的长周期作业,有助于智障学生基于课堂所学,在一个持续性的任务中,将所学进行运用,使所学的相关知识或技能在真实运用中实现再构建。在长周期作业的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智障学生熟悉的方面入手,从智障学生感兴趣之处入手。

《冰箱真好》课堂教学

其一,融校园生活。结合学校生活化单元主题教学,在月末开展单元统整活动,反馈班级全体学生的掌握情况。如,针对“我是中国人”这一单元主题,让智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人、体验实践等形式,完成新年心愿的填写。又如,让智障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体验、写话等形式,说说写写画画刚刚度过的国庆节。再如,可利用学校德育品牌花儿节日(展能节、艺术节、体康节、科技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等活动资源布置一些与之相关联的生活语文作业,让智障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内涵延伸及实践意义。

其二,跨学科整合。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可将其他学科与生活语文学习整合起来,让智障学生在综合性作业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语气词一般都是口字旁的,智障学生一看到这些字很容易发生混淆。识记语气词时就可以与唱游与律动课联系起来,与唱歌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书写挑战作业练习复习了“一至十”的汉字书写,是与生活数学课的数字“1至10”学习相配合的;而应用题的阅读更离不开汉字的认读和理解。再如,结合绘画与手工课学习内容,按步骤粘贴与绘画,让智障学生有所体验,在活动中增加记忆与强化的过程,顺其自然地链接到关联词的学习。

其三,与社会融合。可为智障学生布置实践性的假期作业,让他们在家长陪伴下完成。同时,家长可以在钉钉群分享孩子的生活语文作业,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作业进度与作业效果。如,安排学做一件家务事(如洗碗、拖地、买菜等)的作业,让智障学生每次在表格中记录完成情况,家长们可以在钉钉群中分享孩子学会了哪些家务、做得怎么样。假期生活中的长周期作业,让智障学生既学会生活,又完成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与运用,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写话能力。生活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智障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在生活语文作业中多给他们以思考与发挥的空间,通过“绘画本”展示、“日记本”展示和“观察本”展示,让智障学生以多元的形式与同学们、家长们分享自己的作业,并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作业。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根据智障学生生活语文作业的情况发放不同面额的“花儿币”“雨露币”“阳光币”等代币。智障学生就可以持代币前往学校“花儿超市”进行物品采购,获得奖励。

生活语文教师应牢牢把握课程的本质属性,应根据智障学生特点和教学进度,科学、有效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智障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语言实践,感知语言、丰富体验、有效参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为智障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宇宙空间站郑子怡(浙江省杭州市紫荆花学校)指导教师:徐 婷

猜你喜欢

智障作业生活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生活感悟
作业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