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待来日,“露锋”终可期
2023-03-03佟桦
佟桦
《菜根谭》中有言道:“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藏锋的重要性。而同时流传的还有依据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两者体现了一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是该“韬光养晦”还是“毛遂自荐”?是该“藏锋”还是该“露锋”?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教育要“不显山不露水”,却忘记了“韬光养晦”后面还有四个字“以待来日”。在我看来,“藏锋”是为了积累量变的过程,在沉默中沉淀自我。在时机到来时“露锋”促成质变,达到“不鸣则已,一鳴惊人”的效果。
“藏锋”待来日,“露锋”终可期。尼采曾说过:“谁终将声震寰宇,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击碎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菩提祖师将孙悟空逐出师门,只因他学了七十二变之后便变成松树在同门面前卖弄;苏轼年少气盛,在门前对联上以“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夸耀自己,却因一老者送来一本他一字不识的古书而惨遭“打脸”。反观刘备,在曹操处寄人篱下时莳弄菜园,青梅煮酒,怡然自乐,仿佛胸无大志,逃出曹操的控制后便一展宏图,成就霸业;明成祖朱棣在建文帝看管他时装疯卖傻,趁其放松警惕之时扩军备战,最终成功靖难。江河之流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青锋出鞘之前往往需要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此过程中“藏拙”努力沉潜,才能真正拥有毛遂自荐的勇气。
十年磨一剑,霜刃一朝显。“藏锋”日久,而在真正的时机到来之时,应当挺身而出,勇于“露锋”。唐宋时期文人尚“袖诗”之风,即将最满意的诗作塞进袖子里献给贵人,从而谋求出仕的机会。如此才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样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才会有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唐雎不辱使命,才会有易水之畔寒凉悲壮而又荡气回肠的慷慨悲歌。藏于千万人中,而握瑾怀瑜,岂甘泯然乎众人,一朝恰逢好时机,迎面阔步,终究虽千万人吾往矣。而那骈死于槽枥之中的千里马,是否也会在日暮时分长嘶悲鸣,悔恨那日没有在长风中奋蹄疾跑,载着伯乐“一日看尽长安花”?
“藏锋”以自牧,“露锋”以自彰。要做玉韫珠藏、沉潜蓄力、厚积薄发的谦谦君子,而非“朝成一文,暮携于梓,往往成巨帙”的浅薄之徒;要学担纲明义,挺身而出,勇于露锋的无双国士,而非退缩却步、年华虚掷、碌碌无为的胆小鬼。一藏一露,修身为人之道,在乎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