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入古与出新”导写
2023-03-03吴国梁
吴国梁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王铎在书法上主张入古,曾言:“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意思是练习书法不学习晋人书法,就不能修成正果。他自定书课,一日临帖,一日创作,以此相间,终生不易。他学古而不泥古,自创一格,勇于出新,终成一代大师。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写作指导
王铎学习书法的过程,体现了“入古”与“出新”的关系。“入古”指的是深入传统,向古人学习;“出新”就是创新,超越古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入古”是基础,但不是目的,“入古”是为了更好地“出新”,是希望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入古”要体现积极主动地追求,以我为主,古为我用,这样才有辨别,有扬弃,有取舍。这是一种科学发展的态度,绝对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接受,优与劣、是与非等因素,需要真正入进去才能分辨出来;“出新”是要在“入古”的基础上,充分权衡、比较、鉴别、取舍,然后结合新的时代,新的事物,发展出与“古”不同的事物,也就是跳出“古”的旧框架,发展出“新”的事物。可以说,不“入古”不足以“出新”,“出新”的事物又会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中成为“古”,为下一个阶段的“出新”提供条件。
文章如能紧扣“入古”与“出新”行文,就符合题意,好文章一定要写出二者辩证关系。作为启示类文章,应从书法写起,再做进一步拓展,写出感悟和思考。
例文
入古守正达出新,文化之火燃不息
□河北省唐山一中 蓝心妍
鲁迅先生曾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在他看来,任何一种“新”都蒙泽于先前的遗产,没有化作春泥的“古”,就没有万紫千红的“新”。
王铎始于“入古”终于“出新”,恰恰印证了鲁迅先生的观点。我们的文化如何才能由“入古”到“出新”呢?有三个关键词:入古、守正与出新。
“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文化发展要诚心“入古”。这里的“古”即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萤火争辉;它更是一座深深的矿脉,给我们力量、信心与启迪。假如给一位老人写祝寿词,用极普通的“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与用《诗经》中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哪个更有深度与韵味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光明的未来,都离不开坚实的本来;任何卓越的成就,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的坚守。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文化发展要行道“守正”。守正既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不能迷失方向,走邪门歪道。前两年一位女游客出于好奇上龙舟看了一下,结果被人斥骂,说“女人不能上龙舟”是传统。有人用着最先进的APP,手拿最时尚的手机,享受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成果,但骨子里还是祠堂里六叔公的价值观;更有人用天干地支来预测股市,用《易经》占卜风水算命,公然网售“三寸金莲”鞋——这不都是方向走偏走歪的社会乱象吗?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文化发展要敢于“出新”。《吕氏春秋》中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过去一段时间,河南卫视精心打造了《洛神水赋》《唐宫夜宴》、清明奇妙游等别出心裁的节目,受到群众的狂赞。河南卫视的成功在于,敢于摆脱一味模仿的方式,敢于打破常规,有所创新,依托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呈现给观众,激发了观众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共鸣。
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诚心入古,行道守正,敢于出新,在古老的文化底蕴里开出明媚的花,让中华文化之火长燃不熄。
评点
文章紧扣“入古”与“出新”这个主旨,由鲁迅名言切入,强调“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發生的”,以此来表达“古”与“新”的关系。文章内容结构是一大亮点,在“入古”与“出新”这个总论点下,分了三个分论点——诚心“入古”、行道“守正”与“出新”,让结构非常有层次感,每个分论点又以古典诗词名句引领,既有文采又典雅厚重。内容方面,文章论据有古有今,有正有反,丰富多彩,显示出作者博闻强识的优点。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