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中国味命名”导写
2023-03-03王理源
王理源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披露,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给VR(虚拟现实)取过一个名字——“灵境”,这与他对科技名词“中国味”的执念有关,他认为“译词应汉语化,带点中国味”。
人民空军战机的名字也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韵味。歼-11系列双发重型战斗机的名字是“应龙”,出自《山海经》;直-10和直-19型侦查直升机分别被命名为“霹雳火”和“黑旋风”,均以水浒人物命名。
对于这类命名,有人大赞其浓郁的民族性、文化味,也有人担心其功用性与国际性。對此你怎么看?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提示了写作的方向——对“中国味命名”的合理性思考。写作时应当聚焦于此来构思布局,体现自己对传统、对时代、对社会的认识与和思考。
在立意方面,要选好自己的态度立场。可以侧重表达对这类命名的认同,可以侧重谈谈自己对这股命名热潮的“冷”思考,也可以辩证看待人们的命名行为或相关态度。但是不管侧重哪个角度,在具体论证中都应当充分展现思维的层次性和延展度。可以思考:何谓“中国味命名”?它是针对任意对象的,还是立足本土的科技研发对象的?它在今天不断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其实质又是什么?材料中某些人的担忧是否有道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味命名”等等。
参考立意
1.“中国味命名”是给科技以温度,给世界以文明的文化行为,是民族智慧的世界表达。
2.“中国味命名”体现的是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3.“中国味命名”也不能过度泛化,应立足自研领域,成为“独一份”的文化标识。
4.“中国味命名”非但无碍其“功用性”和“国际化”,反而能成为其强大助力。
例文1
“中国味”遇上“科技范”
□江苏省盐城中学 一考生
霹雳火,黑旋风,蛟龙,嫦娥,飞天入海。
当“中国味”遇上“科技范”,碰撞出别样的灿烂,交融出中国科技的生命力。
对于“应龙”战斗机、“悟空”探测器,也许有人会担心其功用性,然而我认为,如此醒目、鲜明的“中国味”称号恰能强化其辨识度,提高流传度。一说“黑旋风”便想到李逵,源于“黑旋风”这一称号恰好契合李逵面黑力大,一点就着,一碰就炸的性格特点,方才让这个称号广为流传,响彻大江南北;以“悟空”命名暗物质探测器,正契合其能“看破”虚空中无处不在的暗物质、暗能量,拥有“悟空”般的火眼金睛。“中国味”命名生动形象、亲切可感、一目了然,让人民大众对高深的科技成果不再感到遥远冷漠,让功用性质疑不攻自破。
也有人质疑“中国味”命名会影响国际化传播,阻碍国际间的科技交流。殊不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独有的科技成果就应该以中国独有的姿态展现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世界上一方古老的文化体系,我们有自信在众多文化、民族之林中说中国话、行中国风。不必一味地迎合西方话语体系,使自己束手束脚,“中国味”的响亮名字展现出一个大国身后的文化积淀,不失为一种“文化输出”。融合了世界领先的科技,让中国文化愈发生机盎然,给无垠的星空添上一笔中国色彩。
“中国味”遇上“科技范”,打破了时空的壁垒,让中国文化之风于天地间畅通,于人心间生根发芽。“中国味”并非孤芳自赏的“老古董”,不应只活在已蒙尘的古籍中,而应融入到快节奏社会中,为当今社会所用,让每个中国人感受到科技外貌下的精神力量。当科技与文化真正融会之时,科技重拾温情,而文化愈发活泼。
屈子《问天》,太白摘星,苏轼呼月……古代贤人、哲人、诗人,抑或是布衣之人都曾仰望星空,对天发问。如今的科研工作者们亦望天、问天,甚至上天、探天。在“科技范”的蓝图下,中国古代求索的哲学思考获得了别样的阐述,焕发出磅礴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国科研人一代又一代的求索、寻真。
当“中国味”遇上“科技范”,“问天欲”遇上“科研人”,中国科技方能于无垠星空中展现中国风采。
例文2
古文寄今思 共话未来时
□江苏省盐城中学 一考生
抬头,“祝融”探火,“嫦娥”追月;俯首,“蛟龙”入海,“应龙”起飞。至大处有“灵境”万千变化,至微处是“九章”穷尽至简……
环顾四周,我们的生活早与这些“中式科技”息息相关。
我们浸润在博大浩渺的中华文化中,切身感受其源远流长,感叹祖国日益殷盛富强。不知不觉中,文化自信早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植根于骨髓,血液里都是鲜艳如火的“中国红”,我们也更加认同炎黄子孙的民族身份,以“龙的传人”这一头衔庄严宣誓,将终身奉献给脚下的赤色沃土。
或许有人提出疑问,以中华文化中的典故命名科技是否会因古今语言的差距而产生“词不达意”的现象?科技传播的过程中,“中式命名”是否会让国际社会接触不良?我认为,不论就“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居民,抑或是心怀故土的侨民,他们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地被中华文化串连起来,没有人不知嫦娥奔月,没有人不曾好奇北斗所在。无论是自小成长耳濡目染的文化环境,还是长大后无意接触的文化典籍,都积淀为我们身上、心中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此情境下,有谁会无法理解那些科技的“中国味”呢?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相信大家都有耳闻。我们会因为那些外文名词而无法理解他们命名的意图,进而将其拒之门外吗?不会的。世界文明的交流从未止息,且愈加频繁,对异质文明的了解、探寻、接纳、融合已成时代趋势。
从本质上看,对“中式命名”的担忧其实是对文化的不自信,好像还总是保留着一些先生笔下“只管送出去”的人们的怯懦,不敢去正大光明地向世界争取本应属于中国科技、中华文明的荣光,心理上的低人一等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反过来说,若对中华文化抱有如此一种态度,“中式科技”“国风命名”的传播则更显得迫在眉睫。赤道上空,“北斗”日夜绕行。太阳系内,银河系外,众神的目光洞穿时空,期待中华文化更明亮的光芒。
我们也会在此光芒下,携手走向远处。
评点:文章紧扣核心话题,观点呈现迅速明确。以“中国味”“科技范”两词高度概括材料指陈的对象特征,语言精粹,笔力老到。在行文中,作者采用先破后立的结构,先针对质疑进行反驳,再正面点出“中国味命名”的现实意义及思想源流。思路开阔,理据相得,大开大阖,别具气象,显示出不俗的思维品质。
评点:文章以现象开篇,旗帜鲜明地点出“中国味命名”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心理价值。在宏观上确立论述立场后,为避免行文单一板滞,适时引入假想敌进行驳斥,顺势将论证引向深处,剖析错误认知的根源所在——文化不自信,从而反向证明坚持文化输出的必要性。论证严谨连贯而不失自然灵动。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