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自洽”导写
2023-03-03任秋祯
任秋祯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动画《长安三万里》的主题是“理想”二字,导演邹靖表示,“长安”象征的是理想,而“三万里”则是追寻理想的旅途。片中,李白与高适两位主角都在为理想上下求索,殷实的家境与横溢的才华成就了李白的洒脱与傲然,也让他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愈显矛盾和痛苦,但可贵的是,他身上的那份豁达始终在;过早家道中落,加之“重振家族荣光”的重压扛于肩上,让高适更像一名苦行僧,但难得的是,他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脱离唐代历史背景,将这个追逐理想的故事置于当代也不过时。在变数与坎坷之中,人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选择,如何自洽,故事中的李白和高适或许能给出参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以电影《长安三万里》为背景,讨论关于“理想”这一宏大主题。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探讨了以李白和高适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追寻理想的方式,并阐述了其具体内容。材料第二段进行了拓展,由唐代这一背景延申到当代社会,并提出提问:“在变数和坎坷中,人应该如何对如何选择如何自洽”,同时提示了答案——故事中的李白和高适或许能给出参考。本段提示了考生本次写作方向,同时也告诉考生审题重点在第一段,即二人在追寻理想时的行为态度——追逐理想,既需要李白的豁达潇洒,也需要高适的脚踏实地,两者结合更能保持人生的韧性。
例文
长安三万里,小生自可行
□江西省会昌中学 金慧
回望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有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挣扎,也有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而相同时代的高适,却有“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的自嘲,又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他们二人 的人生演绎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处世:理想与现实。
常言道: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可我卻认为,骨感的人生才有力量,丰满的理想才有韵味。不论追逐理想的路上遇到多少变数和坎坷,只有敢想、敢做,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在变数和坎坷之中,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一切苦难。面对仕途失意时,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经历了玄宗赏识,再到赐金放还,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并没有打击他想要入世的心,哪怕行路难,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还复来。这正是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追求理想的路上,我们也要着眼诗和远方,让梦有可循的方向,才能坦然面对现实的磨难。
在变数和坎坷之中,遵循内心而行,就是最好的选择。追寻理想的三万里路上,李白或许也曾为自己的清高傲然后悔过,但他并不想回头。因为在他的心中,自由远比功名利禄重要;而高适虽然整日担心自己即将白发苍苍,难以建功立业,但他仍然一步步走下去,他心中只有报效祖国这一理想,故而他虽半生艰难,但终成大器。这便是凭心而行,大道终成。
在变数和坎坷之中,只有肯与自己和解,才能有面对磨难与挫折的释然。世人都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如果理想和自适的道路相冲突,又该如何呢?李白给出的答案是放弃,高适给出的答案是等待。这是他们应对变数和坎坷的招数,也是理想与现实的自洽。虽然李白仕途失意,但他过得潇洒自在,痛苦便不值一提;虽然高适家族重任扛于肩,但他依然能笑对生活,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到达了远方。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只有学会与自己和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走出困扰你的一方天地,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三万里很长,因为它是在你挣扎与斗争之间走下去的;三万里又很短,因为它短到只有半个脚步的距离。对于理想,李白和高适的回答是:哪怕长安离我三万里,我都可以自己走过去。
评点:文章结构清晰,开篇紧扣材料,用诗词嵌入和排比论证的方式呈现了李白和高适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而后快速得出结论,亮出观点。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论,并列式结构使文章思路清晰,富有层次。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作者一直紧扣材料,对材料任务中的李白和高适进行多角度的剖析。最后,以议论作结,回扣观点。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