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博弈和较量”导写
2023-03-03曲宏伟
曲宏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博弈和较量,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国家与国家之间有较量,集团与集团、人与人之间,也有博弈。即便是具体到某一个人,也有“天人交战”。
不管是人,还是国,在博弈和较量中都需要筹码。
以上两则材料是作家张玮在撰写系列历史作品时的感言,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对博弈和较量的观察、体悟和思考。
写作指导
综合材料可以得出三层意思:一、博弈和较量无时无处不在;二、博弈和较量就范围及内容而言,有大小之别;三、博弈和较量需有实力(包括谋略)作为支撑。作文最佳立意,应将三者有机融合展开论述,或者对三者关系进行阐释。选取其中两项内容进行论述,立意次之。从其中任何一点入手进行写作,如阐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个人公私欲念是非之心的博弈,阐述博弈筹码的内容(如实力、策略、规则)和作用,均为合格。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博弈和较量”意为根据自身实际实施特定策略以获取成果,侧重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其含义不同于“选择”。不能将博弈和较量窄化或异化为“个人心路历程的选择”“集体、国家在重要时刻作出的重要抉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论述博弈和较量有时会涉及是非、正邪之争,在阐述相关话题时,我们应持扬“是”与“正”、弃“非”与“邪”的立场,不能出现有违公序良俗的言论。
例文
以智为筹,“博”己之盛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仰沐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暗流涌动:博弈和较量无时无刻不在大国之间上演,而这也牵动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确,任何博弈和较量都与人事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要实现国家和人生之盛,须以智慧为博弈之筹码。
在博弈和较量之初,需要有敢于下注的勇气和智慧。倘若没有开始较量的勇气,何来成功的概率?如果没有将自己作为筹码的智慧,又哪有进步的可能?邓亚萍初出茅庐,第一场正式比赛之前,过度紧张使她怯于上场,而其对手也对这个身材矮小的中国选手不屑一顾。在这个关键时刻,邓亚萍的教练——她的父亲认真地告诫她:“不上场才是真正的失败!”邓亚萍终于战胜自己走上赛场,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在与自己的恐惧和紧张的博弈中,邓亚萍因获得智慧启迪而拾起勇气获胜。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命运只会蔑视地将卑怯者一把推开,而将真正的勇士锻造为不朽的丰碑。
在博弈和较量之中,权衡之术必不可少。只有权衡利弊、深谋远虑方能走得长远。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形成了国富兵强的局面,然而光靠这并不足以使它和其他五国抗争。于是秦国利用合纵之术,亲邻国而攻远国,等所有人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在与众多敌国争夺天下的博弈中,秦国善用权谋之术,终统一了天下。这样看来,善谋者的筹码往往出其不意地发挥着关键作用。
而在博弈和较量中,贯穿始终的无外乎信念与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2008年奥运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行动,还是2023年亚运会,党的行动每一个中国人都看在眼里。现在的河清海晏,归功于党与时代博弈和較量中坚定不移的信念。
下注之勇,权衡之术,如一的信念,是我们博弈和较量中缺一不可的,是人生智慧的终极体现。此三者,或许就是实现“盛”的筹码。
时代风云际会,或存许多迷惑,或有许多踌躇。惟愿吾辈青年,立时代之基,以智为筹,“博”己之盛,兴国之梦,建设美好明天!(指导教师:范宏)
评点:文章主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进行严密论证,以深刻取胜。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作者至少想清楚了以下两点:第一,要解决社会潮流中的博弈和较量问题,需要一个总的突破点;第二,在这个总突破点之下构建核心方案。于是,文章中呈现的是“以智为筹”这个总突破点,以“下注的勇气”“权衡之术”“如一的信念”为核心的具体方案,实现了全文、主体段落总分总的大小闭环结构,给人深刻、严密、说理有力量之感。美中不足的是事例缺乏厚重感,不能体现作者阅读的丰富和素养的丰厚。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