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瓦古城:文明互鉴的典范
2023-03-03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一句古老的中亚谚语,诉说着千年古城昔日的辉煌。
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商贾云集,物济东西。但由于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状态不断恶化,甚至濒临坍塌。为期六年的中乌合作修复,中国“文物医生”和当地百姓并肩工作,用妙手匠心恢复古建昔日的容颜,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希瓦古城的真实完整和珍贵历史信息。
修旧如“旧”
“修旧如旧”是中国援乌文物修复工作队一贯秉持的理念。“即使小小的一块砖,工艺不同,味道就不一样。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都在这些小细节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说。
于是,工作队在当地大量采购传统砖、石和木料。这引来当地工匠和居民的不解。一方面,当地人认为新材料更结实;另一方面,一些传统材料在市场上很难找到。项目现场负责人阎明说:“我们不能因为希瓦当地的物资条件,去降低文物保护的标准。我们修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对乌兹别克斯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负责。”在工作队的坚持下,符合标准的修复材料终于凑齐。
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内部贴有独具伊斯兰风格的瓷砖,部分已经脱落。工作队专门请来传统工匠,一笔笔手工绘制现存釉面瓷砖缺失部分的图案。除了老工匠,当地居民也参与其中。对于新手,从选料、配比,到石材的加工、砌筑、勾缝,工作队一步步教给当地工人。现场技术负责人熊焕忠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项目结束后,这些技术他们到了别的修复工地也能用。”
语言不通,心意相通
除了修复两处建筑,该项目还通过实施古城民居整治、南北主干道提升、北门及城墙整饬、古城广场景观塑造等措施,整体改善了希瓦古城北门区域的环境,使北门作为游览出入口重新开放。
在进行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时,中国团队尊重当地信仰,使用本地黏土砖,并以传统几何方式铺设,与古城历史风貌保持统一协调。在解决排水和照明问题的过程中,也注意遵循与古城环境相融合、烘托独特的伊斯兰城镇风貌、确保居民生活的安全与便利等原则。为取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工作队挨家挨户沟通。当地人讲的是乌兹别克语的方言,这对于工作队的翻译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随着修复工作的完成,原先坑坑洼洼的路铺平了,孩子们上下学不用绕路了,杂物堆放处变成了休憩的小广场。“当两座建筑上的灯光以及建筑之间小广场上的射灯亮起来时,居民们非常高兴,孩子们更兴奋得手舞足蹈,纷纷在灯前嬉戏、做手影,为古城增添了许多生气与活力。”工作队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希瓦市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文本解讀: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邬双
角度一: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希瓦古城的修复以生动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保护和发扬文化遗产,实现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本国文明的繁荣发展,也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角度二:文明古国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作为中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希瓦古城的保护修复项目既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具体实践,也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保护的典范,为促进“一带一路”多元文化相通共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运用示例: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自有其责任担当。中乌合作修复希瓦古城的过程中,中方顶着当地条件的限制,坚持用传统材料和样式修复古城。“我们修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对乌兹别克斯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负责。”现场负责人阎明的话,折射出的是文化大国的责任担当。一个走过了几千年的强国,必须要对世界负责,这是对世界的交代,也是对民族的交代。正是这份自信与担当,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郭凌钊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