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核心命题

2023-03-03王洪才

关键词:人才大学生发展

王洪才

一 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呼唤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在任何时代,高等教育都首先要面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从而适应科技发展迅速、环境变化繁仍所带来的压力和张力。所谓创新创业人才,就是勇于挑战困难,主动调适自我,敢于把创新思维付诸行动的人才,即“敢闯会创”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困难亟待解决,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创新创业人才,从而勇于挑战困难和问题,敢于尝试新路径、新方法,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主动调适自我,就是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积极地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这种敢于尝试新方法并获取成功的过程就是创新创业。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就是那些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持续奋发进取的人才,这正是时代赋予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高等教育只有把全部学生都培养为创新创业人才,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显然,创新创业教育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向;二是以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三是以教师主动性发挥为基础。离开了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就失去了坐标;不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教育就失去了科学基点;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教育就失去了内在动力。

(一)审视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反映了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要求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告诉人们,教育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1)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7页。。审视社会发展需求,也即审视在今天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的,或者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与技术变革迅速的社会相匹配。当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因为在技术发展非常迅猛的时代,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守成,无法创新,不能主动变革自己,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当然更无法成为社会的强者。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不能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行动就是要将想法变成实际的规划设计,形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具体行动措施。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不仅要有创新思想,还必须具有创业行动,也即,必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成为创新创业人才。而且,社会发展变化正在倒逼每个人都要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毕业后必然要走向社会,必然要谋得一份职业,必须要能够自食其力,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份尊严。为此,大学生就必须能够发现社会需求,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否则就难以立足于社会。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现实。今天,传统职业岗位已经人满为患,严重内卷,而且许多简单的劳动岗位不断地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从而使未来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人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地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谋得立足之地。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性就很容易被替代,就很难具有竞争优势。这也是今天要求高等教育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立足每个人的实际,发现每个人的创造性潜能所在,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其创造性潜能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促进个体不仅主动地发现自我潜能,而且积极地实现自我潜能。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

(二)审视大学生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培养规划,是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告诉人们,只有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教育才可能成功,否则就不可能顺利(2)王洪才《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一面镜子——潘懋元教授专访》,《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48-52、126页。。审视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就是根据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审问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是什么,从而思考如何来弥补这些短板。没有这个基础工作,则人才培养设计是盲目的。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普遍地感受到了就业危机的存在,但又普遍地缺乏改变自我行为的动力,因为他们行为中的被动性已经根深蒂固,这也是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恶果。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人们所注重的是寻求标准答案而非对问题的创造性解答,从而导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他们甚至连自我发展目标都缺乏,仿佛进入大学就是万事大吉了,以后自动就有工作了,没有意识到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始终都具有挑战性。他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即使找到了固定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变动的可能性,因为旧的工作岗位可能消失,必须去面对工作岗位变化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固定知识的危险,也没有意识到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危险,对于危险往往倾向于本能性的逃避,从而使得开拓精神、冒险意识严重匮乏。因为传统教育模式满足于固定知识的传授,并未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如此就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急迫。许多人在进入大学之后都有一种松口气的想法,甚至还有混文凭的思想,没有意识到社会发展变化对自己提出的严峻挑战,从而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不少人总是在被动地完成作业和考核要求。殊不知,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有负责精神和担当能力,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而且要求每个人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干本领,从而主动适应变动的环境的要求。传统的以固定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培养这些素质,这恰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使命。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如果人们缺乏主动创造精神,不能自觉地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就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素质,那么就会被激烈竞争的职业市场抛弃。

(三)审视教师心理状态,确立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是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要求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告诉我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主体,如果教师不能领会社会发展要求,不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就不可能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审视教师心理状态,就是要审问大学教师是否认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否意识到成为创新创业人才也是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愿意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贡献自己的一切。

从目前大学教师的工作现状看,许多人并未真正认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没有觉察到自己首先应该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当然也没有意识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能够成就自己。大学教师作为知识探究和传播的主体,自身就应该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因为他们从事的活动应该首先服从于内心的求知动机,而非为了外在的功利目标,探求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业活动,获取真知就是创新创业的成功。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同样也是创新创业活动,因为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过程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都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突破,取得成功,这无疑也是创新创业过程。所以,反观自身的创新创业活动过程,大学教师就应当首先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立志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贡献。只有当教师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新创业教育,才会主动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倾情投入,创新创业教育很难成功。

所以,当高等教育面临创新驱动发展时代要求时就提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命题。高等教育普及化恰与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相遇。于是,如何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就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如果不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高等教育无疑就是失败的。只有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证明高等教育是高质量的。

二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因为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标志是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很难被称为创新创业人才。

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后,发展重心正在发生转移,已经开始从过去重视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升上。因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入学机会越来越充分,人们所期盼的不再是能否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而是如何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只有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和极大地激发教师创造性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很显然,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人才成长的方向;学生学习意愿,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教师的创造性就在于实现学生潜能开发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达成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期盼,回应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呼唤。我们认为,只有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才能成为真正的高质量人才;只有当教师真心投身于教学改革实践中,才能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唯有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要求,这就是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命题的缘由。

在今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为急迫的任务。因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变传统就业压力为创新创业动力,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呼唤,创新创业教育可谓是应运而生(3)王洪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38-46页。。对今天的大学生而言,树立创新创业信念已经刻不容缓,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就是自己的使命担当,这也是改变自己人生被动局面的唯一选择。因为在今天的社会,无论依靠谁都无法真正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只有自己主动挑战困难,自觉调整心态,主动确立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使自己获得持续发展,这个挑战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塑造成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

一般而言,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因为他们的入学志愿并非自己确定的,往往都是家长愿望、教师盼望、他人推荐乃至从众的结果,所以他们对所学专业并未真正认同。虽然经过入学教育和自我调适,对专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但对自己未来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缺乏意识,因为他们对未来职业缺乏想象力,不清楚未来需要自己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潜能优势是什么,从而仍然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换言之,因为他们缺乏真实的实践体验,所以对自己究竟是谁、究竟该怎么做并不清楚。这恰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优势开始,确立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从而注入发展动力。没有这一步,他们就无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优势,才能找到发展自我的根本动力。故而,无论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都是在为大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供机会。每一次的学业体验,每一次的交流互动,都在促使学生认识真正的自己。没有一次次的历练,就很难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潜能和优势的,如此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

因此,从发现学生潜能出发,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从促进学生潜能发展入手,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点;以促进学生潜能最大发展为目的,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这三点可谓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原则。它们不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念的充分展现,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开展的行动纲领。它所反映的价值理念是:越是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越是比较好的教育,那么就越应该加强。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就是实现自我潜能的最大发展。只有当学生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只有将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满足现时代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

这种价值观念的变化,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主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以系统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实质上是把学生塑造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具体而言,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4)王洪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江苏高教》2021年第11期,第21-27页。,即高等教育质量高低就取决于学生所具有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弱。因为在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知识储存任务可以交由机器运算来完成,不再需要把人类智慧的大脑变成储存知识的仓库,人类智能应该运用于解决更高级的复杂性的其他问题。为此,再把掌握知识量和难易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就已经过时了,应该适时地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如此高等教育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那么,衡量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必须随之改变。过去,人们在评判人才是否优秀时往往把能否胜任某项具体工作作为判断标准,从而形成了“对口式”人才培养模式;而现在,人们逐渐倾向于把能否开创一番事业作为人才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这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适应能力,只有善于开拓、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优胜者。我们知道,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就比较容易,因为它有比较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评判标准,只要想法达到标准要求即可,难度并不大。但要开创一番事业就很难,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从认识事物本身开始,从发现事物本质规定性进行突破,以促成事物良性发展作为目标,并且需要在认识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对事物发展状况优劣的评判标准,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这些都需要一个人具有面对不确定事物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创新创业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他就不可能在充满变动性的工作中占据主动地位。因为人在面对不确定的事物时,仅仅凭借已有知识系统是难以解决的,它要求个体必须去创新知识,即首先要敢于面对新事物,以包容的态度接纳新事物;其次是敢于大胆尝试各种可能性来探究新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形成对新事物的稳定认识,这就是创新知识过程;再次是积极开发自身资源,利用有利条件,推动新事物良性发展,这实质上就是创业过程,当然它是以前期的创新认识为基础的;最后,通过不断尝试,认识到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达到了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保证事物持续健康发展,达到创新创业的成功。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正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展现,这也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走向未来的基本要求。故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然是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5)王洪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江苏高教》2021年第11期,第21-27页。。

三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走出狭隘化认识误区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各地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社会上,包括学术界,特别是教育界内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受到传统思维定势的严重束缚,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许多人仍然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简单地理解为创办公司企业,特别是创办科技公司企业,并且把创新创业大赛成绩作为考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最为主要的指标,似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的就是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做准备,好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想目标无外乎要培养出诸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或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抑或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等科技产业的精英。

可以发现,上述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解具有严重的狭隘化倾向,也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严重误读的表现。因为这些理解都无法使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大众,面向全体,只能使它局限于极少数的精英群体,即那些具有科技创业特殊天赋的人群。我国学界已经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广谱式教育(6)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第54-58页。,主体应该是岗位式创业(7)黄兆信《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7期,第45-47页。,而非独立自主创业。因为独立自主创业对参与者要求甚高,这种苛刻的条件容易把广大学子吓退,不符合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动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能够成为社会改革发展的积极主体,因而这种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而且应该渗透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为一体(8)王占仁、吴晓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贡献论析》,《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第33-37页。,成为通识教育的灵魂。因为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而创新创业教育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格,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灵魂。专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当融入了创新创业精神之后,就能够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大胆地开创一片新天地。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明确责任和社会价值,当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后就能够鼓励个体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9)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论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111-115页。。这正是人们呼吁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意义所在。

不过,这些误解的背后也传递了一些重要的信息。首先,它间接地承认了大学生也具有无限的创新创业潜力,这是对于过去单纯强调“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接受知识”观念的一次质的超越。其次,它也间接地批评了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缺失,倡导应该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发现自我潜能,实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再次,它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创新精神、创业动力与青年的使命担当精神直接相关,从而由团组织负责推动具有政治优势。最后,它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不能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必须进行实际的训练,从而吸引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简称“大创”项目)具有直接的作用,通过大学生的组织团队、聘请指导教师、项目申报评审、结项验收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10)柴莹、肖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的构建——基于项目管理的视角》,《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2期,第70-73页。。可以说,这些都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取得的成果。

然而,这些误解造成的负面效应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它把创新创业活动局限在科技创业范围内,从而大大缩小了创新创业活动的空间和内涵,也降低了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因为这样只能把创新创业活动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即集中在那些具有科技创新天赋的少数学生身上,如此就在无形中向多数人关上了大门。其次,“大创”项目和大赛活动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但很难深入和持久,特别是对培养大学生具有牢固的科学精神而言并不十分有利。再次,创新创业活动虽然与思想政治觉悟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创新创业活动就是团委的事情,就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是学工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这种错觉容易在条块分割的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下得到彰显。最后,虽然意识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不可能脱离专业教师的参与,但如何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如此也显露了由学工部门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局限性。这也是对大学内部治理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创新创业精神如何培养,其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即培养学生以创造性贡献作为人生最高追求。我们知道,如果大学生没有这种追求,就难以激发大学生持久投身于创新创业的动力,那么就无法指望产生理想的创新创业效果。因而,创新创业精神追求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前导,它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绝非一两门课程或一两次活动就能够解决,它需要全员动员、全方位设计、全过程跟踪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才能完成。也即只有全体教职员工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现课堂内外教育实践中融入创新创业精神,最终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普遍提升。其中最关键的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融合,因为目前大学教育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人们仍然把专业技能提高作为教育成败的关键。从理论上讲,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最佳阵地,因为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也是理性教育和情感培养的主要载体。如果大学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就会自觉地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创新创业精神就会很好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这说明,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土壤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依靠教师的专业精神、学术追求和做人风范培植的。这也是立德树人的深意所在。我们知道,师风影响学风,也影响校风。如果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精神追求,缺乏科学态度,对学生缺乏关心爱护,就不可能给学生们正向的引导。无论专业课教学还是公共课教学,都应该秉持科学的立场,都应该贯穿科学的精神,都必须基于事实,而且要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与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进行生动的科学教育,否则就容易沦为机械的教条灌输。当然,教师做到这一点的基本前提就是从事真研究,研究真问题,寻求真正答案,解决真实问题。教师如果这样做,实际上就贯穿了一种创新创业精神,因为研究真问题就是为了获得新知识,就是在从事创新;解决真实问题就是在做出贡献,就是在从事创业,即为持续的学术发展创造基业。创新创业是一个持续不断和持续提升的过程,贯穿了人的终身。教师如果拥有了这种精神,就具备了创造性人格,就可以给学生很好的精神熏陶。

不得不说,如果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再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效果将大大提升,因为这样将促进其创造性潜能充分释放,从而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真正主角,无论是组织团队还是聘请指导教师,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追求。学校的有效支持就可以促成他们达成目标,如此,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佳阵地。

四 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有效的大学治理作为保障

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一场系统变革,因为它需要从观念转变开始,进行教育制度系统设计,最后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并且需要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充实教育理念,改进行动效果,所以这场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确切地说,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内外部系统一起变革才能真正奏效,否则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走过场。在现实中,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仍然是局部的,仍然停留在某种活动或某门课程上,缺乏总体设计。这些正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突破的方向。

我们发现,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实到行动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传统的评价机制问题,因为评价机制发挥着行为导向作用,直接影响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也影响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程度。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过程中,学校领导的观念具有表率作用,如果他们认识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就无法立足,创新创业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决心改变传统的评价制度,才能使评价制度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轨道转变。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意味着大学办学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而且首先要抓好本科生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此就需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系统的转变。过去的教学任务集中在知识传授上,并不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求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这对于传统教学观念而言是具有颠覆性的。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的,现在要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否则教学就是无效的。过去惯常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现在要倡导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习惯。过去强调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过去对实践教学是忽视的,现在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究者转变。过去大学教学管理主要针对教师的教,不关注学生如何学;现在必须首先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要关注如何促进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11)王洪才《大学创新教学:缘起·现状·趋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71-79页。。很显然,这一切转变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大学治理就需要从这些内在要求出发,改进大学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管理方式转变,从而带动教师变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不仅如此,如果要真正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还必须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组织模式,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这不仅有赖于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深度认同并自觉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而且也有赖于学校行政系统提供的保障能力。换言之,如果教师不能倾情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甘心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那么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深层次就很难。与此同时,如果缺乏行政部门对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行动的有力支持和保护,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动力也不会持久。行政部门支持必须是全系统的,而非个别部门的,即要形成全校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氛围,各个部门主动承担为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的责任,如此才能推动大学科研与教学围绕创新创业人才目标而展开。大学课堂教学无疑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这里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而且要培养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训练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有了这一切,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力量的整合,许多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学院(12)陈耀、李远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第46-52页。,目的在于打破传统行政体制存在的条块分割局面,这是很好的改革创新举措。

当前,影响大学教师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因素就是绩效评价机制,换言之,“重科研、轻教学的”绩效评价杠杆阻碍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在绩效评价中重量化评价,轻质性评价,又使教师偏重量的增长而轻视质的提升。如果这种评价机制不改变,非但不能使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即使开展科研也是低质量的。

我们认为,理想的学术生态应该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不是相脱节,在其中,教学问题应该成为科研主题,科研应该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因此,教学质量提升应该是教师科研的基本动力。科研不单纯局限在专业知识领域,应该服务于学生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所以,促进学生发展应该是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这既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也应该成为教师绩效评价的准则,否则就无法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真正关心教学质量的提升。很显然,这需要大学教师管理部门(人事处、师资处)、大学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大学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处、科技处)和大学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学生处、学工部、团委)联合发力,共同研究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真正把学生发展放在中心的位置,然后转变为大学人事管理制度,成为大学教师评价的基本政策,最终落实到大学教师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多部门的相互协同发力,单纯靠某一部门努力,无法解决这个全局性的问题。显然,推动这个工作,没有高校主要领导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

故而,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就是人才培养面临的基本任务,也是每个教师研究的基本课题。大学教师只有投身创新创业教育之中,才能成功解答这个课题,为此,就必须开展创新教学探索(13)王洪才《论大学传统教学与大学创新教学》,《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10-19页。,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探究主体,改变其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创业精神灌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创新的魅力、创业的吸引力,自觉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自觉成长为创新创业人才。如此,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核心命题才能得到真正的破解。

猜你喜欢

人才大学生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