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
——基于大学生课程特征的五维分析

2023-03-03雷小苗

关键词:经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雷小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使命,并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积淀的工业化进程。回首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对“科技创新”融入不够,对科技现代化成就融入不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经验进课堂、进教材不到位。这与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不匹配,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的目标不相称。思政课是决定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的关键一环,是未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各领域科技攻关的后备力量,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尤为必要和迫切,科技育人功能在思政课中亟待加强。

一、研究思路与遵循原则

目前,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这一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的具体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他相关研究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方法、理论、经验等可以作为该研究的重要参考。基于此,笔者拟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尝试将科技现代化从“四个现代化”当中剥离出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作为独立的、专门的教学素材加以提炼,并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方面,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发展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提炼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分析本科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等思政课的学理属性、教育功能、知识特征、授课目的、章节结构等。此外,笔者还将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方法。

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时,需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教学逻辑统一原则。各门思政课均有一套逻辑完整的教学体系,提炼出的历史经验教学素材在嵌入的过程中应与已有的体系保持统一,有针对性地融入不同思政课的对应章节中,且在融入的同时不破坏课程已有体系,保持各门思政课自身逻辑体系的有机统一[1],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二是内容契合性原则[2]。融入不同章节的教学素材需要与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相契合。例如,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唯观史观部分的“生产力”内容具有契合性。三是融入方式多元性原则。可以通过散点式、辐射式、体验式等方式将影音素材、历史经验素材、时事素材等教学素材融入教学。四是回应时代关切原则。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尤其强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期,在美国加紧对中国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封锁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结合时代背景将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反思自身在推进科技现代化历程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助推中国科技超越和自主创新。

依据上述研究理路,笔者拟从价值、理论、关系、实践和评价五个维度去回答:为何融?融什么?融在哪?如何融?融入效果如何?

二、价值维度: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价值维度是要回答:为何融?即有关融入原因的问题。要厘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必须得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内涵可从两个角度予以分析:一是从主体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在科技现代化历程中同样具有领导主体功能,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科技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二是从客体角度来看,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学技术本质阐释、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培养、科研机构设置、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不同历史时期促进科技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价值关联究竟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使“科学技术”上升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习近平曾指出,要讲好思政课,就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把学生有疑惑的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3]。既然“科学技术创新”与“科技现代化”已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那么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这一新主题或加大对这一主题的关注就成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事实上,思政课中的“系统性”“发展性”“全面性”“唯物史观”等世界观、方法论的培养与“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主题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性,也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了可行性。

从理论价值上来看,一是提炼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找寻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秘钥”,揭示其发展的特殊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对于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且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是思政课教学的天然生动案例。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时代境遇及社会动力出发,从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切入,有助于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等内容有更深层的理解。

从实践价值上来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历史梳理中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实践特质,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融入这一历史经验,在教学体悟中涵养创新精神,是思政课教师应有的历史责任,有助于引导青年树立家国情怀,体现高校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既具有时代必要性又具有必然的逻辑。然而,目前研究中较少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百年历史经验”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融入这一历史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经验,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与“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体现。

三、理论维度:有机融入“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理论维度是要回答:融什么?即有关融入内容的问题。既然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那么对所融内容的筛选、总结、提炼则至关重要。从整体上来讲,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展开分析,找寻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密钥,以期揭示其特殊模式,为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全面发展挖掘可借鉴的教学资源。

(一)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理论框架下,从历史脉络中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并提炼教学素材,有助于学生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去理解中国科技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演进。具体包括: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1921—1949 年),科技现代化的初步尝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瞿秋白、李大钊、周恩来、杨匏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系统地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剖析科技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逐渐形成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并应用于革命实践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科学基因”[4]。“实事求是”即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基因”的核心[5]。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1949—1978 年),科技现代化的基本奠定——科技赶超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以钢铁为代表的工业品以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始了有计划、有策略的追赶超越。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实现了集体攻关[6]。三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1978—2012 年),科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改革中探索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应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强烈冲击,认为科学技术是中国能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因素,于1978 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7]。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 年至今),科技现代化的逐步成熟——伟大复兴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推进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

(二)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独特模式和基本经验,可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并提炼教学素材。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一是“科技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科技现代化进程中最本质特征及最大政治优势。Dauyen 和Aldabek 比较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哈萨克斯坦执政党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方针及主要行动差异,提出中国之所以能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走在国际社会前列,与执政党的作用发挥分不开[8]。二是“科技体制改革中保持延承性”。引导学生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中去提炼“延续性”和“传承性”,如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等。三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提炼的教学素材包括大庆油田勘探、“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高铁、国产大飞机C919、特高压电网、嫦娥五号成功取回月壤等辉煌科技成就案例,并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理论进行剖析。四是“科技与经济协同”以及“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协同”。经济和科技要“双管齐下”,“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9]以及“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10],科技创新要在“以我为主”的同时,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等政策,旨在促进不同领域的深度协作。五是“建设完善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母”,科技产品是“子”,创新体系的竞争具有底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国家创新体系的主框架是政产学研合作。六是“集聚德才兼备科技人才而用之”。“坚持党管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是确保中国科技现代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建党至今,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推动科技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四、关系维度:厘清这一历史经验与各门思政课间的逻辑关系

关系维度是要回答:融在哪?即有关这一历史经验与各门思政课之间关系的问题。结合不同思政课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融入提炼出的教学素材。每一门课程的学理属性、教育功能、知识特征、授课目的等均存在差异,课程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严密,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嵌入这一历史经验的教学新素材,需要找准嵌入点,即与科技现代化相关性最强的部分,采用最恰当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效果。

(一)可融入的思政课的学理特征分析

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融入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需要明确科技现代化在思政课中的教育切入点。针对每门课程内容设计从思想理论、时代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角度挖掘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点,并融入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思考视角。首先,从整体上来看,可融入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研究生的思政课“自然辩证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理论的系统性,这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内容有所掌握。“生产力”的概念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始终的核心概念之一,而科技现代化的过程正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可以侧重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这些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辟成果,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这些理论的形成与实践的运用正是科学家精神的集中表现。中国的科技现代化历程正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进程,因此,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历史与现今国情的对比研究,让大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性。而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说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促进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以此带动学生思考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紧扣党的十九大“新的形势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布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习近平曾多次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1-12],因此,在教学中融入中国科技现代化历史进程及经验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科技观的集中体现。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理工科专业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科技人才的理论水平。由此可见,“自然辩证法”课程与“中国科技现代化”具有天然的贴合性,将两者相融合具有天然的教学优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硕士生思政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深度认识与认同。科技现代化和科技创新,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融入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程与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为博士生思政课,旨在引导学生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在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将中国科技现代化相关问题融入教学十分必要。该课程有一个专题本身就是关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因此,将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程与经验融入该课程,能够在不破坏课程本身结构的基础上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

(二)主要课程章节的融入内容分析

要把握好整体与重点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然辩证法”等思政课的总架构和教学定位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角度对科技现代化历史经验进行全面解读,筛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内容相关的章节,并适时、适度融入这一历史经验。

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融入章节包括:

首先,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之“事物普遍联系与发展”。将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之一“科技与经济协同”和“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协同”融入其中,用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国际与国内的联系去阐述相关理论。

其次,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代至第五代领导人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以及如何通过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做法,与第三章教学体系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等教学内容结合。

再次,第四章“唯物史观”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经验之一就是“集聚德才兼备科技人才而用之”。“坚持党管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是确保中国科技现代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讲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可以结合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如何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提升科技治理能力,这是推动科技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最后,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经济全球化及影响”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进入新时代,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科技封锁”等形势,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协同战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历史经验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等教学要点相结合,讲清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根本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等问题。

又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重点在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之“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第九章“新发展理念”之“创新理念”、第十一章“五位一体”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章节融入中国共产党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具体经验。

硕士生思政课“自然辩证法”课程,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相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系统思考。“科技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章融入较为合适,可重点分析科技与经济的互动问题。此外,生态的治理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章也可将科技现代化的历程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融合。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第六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可以将“中国科技现代化”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态势”“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教学内容相融合。

五、实践维度:采用多元化的融入方法

实践维度是要回答:如何融?即有关融入方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要遵循课程的知识特征、学理属性、授课目的、教育功能等,多元化、科学性地融入,而不是直接“植入”或内容上的简单替代。

一是散点式融入。主要是在相关章节的教案及课件设计中,在与科技现代化或科技创新有关的知识点教学中,分散地嵌入提炼出的历史经验教学素材。该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在相关理论铺垫基础上,延伸出实践案例或实践经验[13],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形中融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可以结合新冠疫情案例来讲授。

二是辐射式融入。主要是基于某个相关度较大的知识点,“以点带面”,辐射式展开。例如,在讲授“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辐射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历史经验,系统地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瞿秋白、李大钊、周恩来、杨匏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学事业发展方针,以及“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的重要战略决策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做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核心关键词之一的深层含义;等等。

三是体验式融入。积极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渠道[14],如在讲授与科技现代化相关的课程章节时,抽取课程中集中的时间段,可选取3 学时,通过体验式或沉浸式教学,启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取得相关成就、经验的共鸣与认同。例如:带领学生参观与“科技创新”“中国共产党科技发展史”“智能制造”等相关的国家或地方展览;搜集相关影音资料,如镜头对准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的影片、鲜活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的影片、再现中国装备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的影片等,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学习;邀请校园里在科技现代化历程中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朋辈群体,让身边人来讲身边事。

六、评价维度:定量定性评价与短期长期评价相结合

评价维度是要回答:融入效果如何?如何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对融入课程中的新内容有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是笔者研究及实践的落脚点。

在评价方法上,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融入成效进行体系性评估和观察。定量评估,主要通过雨课堂和问卷星等设计详细的评价量表来进行,问卷对象覆盖参与教学的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收集到的问卷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计算,并进一步统计分析融入效果的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随堂反映观察、学生访谈交流、教务处评价反馈等方式,从“质”的方面对融入成效进行总体掌握。

在评价时效上,从课前预评估、课中随堂反馈、课后跟踪反馈三个方面进行预评估和成效评估。课前预评估主要是在正式授课之前,对教学素材库内容及教学框架的设计在学生群体中进行预调研,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课中随堂反馈,是对融入效果的即时评估,通过散点式、辐射式、集中式三种不同的融入方式将提炼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程进程及历史经验嵌入教学环节,并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面对面访谈学生的学习体会和问卷调查学生的接受程度等,达到评估融入这一历史经验的教学效果。课后跟踪反馈,是一种对融入效果的长期评估方法,更侧重融入内容在长时间段内(3 个月~3 年)对学生的影响。由于接受思政课教育的多为大一、大二、研一、研二等非毕业年级学生,尚处于基础课或基础专业课学习阶段,科研能力尚在形成中,对科技现代化的认识尚浅,随着专业课学习、科研水平的提升,其对于融入课程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相关内容的体会将会更加深刻。

猜你喜欢

经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