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视角下的社区韧性分布特征研究
——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2023-03-03朱琳王振报吴巍
朱琳, 王振报, 吴巍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引言
城市社区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减少社区内疫情传播并维持疫情期间居民正常生活,韧性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维度。韧性社区的稳定性、可恢复性、向前跃进性的特征,使社区在面对灾害的不利影响时,避免改变其自身结构及功能,从灾难的不利影响中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比初始状态更好[1]。
韧性社区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开始围绕其展开探讨。不少学者关注防疫视角下的韧性社区,并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模块化的韧性社区策略[3]、从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提升社区韧性[4]等问题展开深度剖析。还有学者应对疫情常态化的形势,提出了建设平疫结合韧性社区的策略[5]。现有文献对于疫情背景下的韧性社区研究,多为理论探究,鲜有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邯郸市主城区的居住社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社区韧性评价体系并进行社区韧性评价,得出社区韧性分布特点,进而为建设防疫型社区提供参考借鉴和政策指导。
2 研究范围与数据
2.1 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邯郸市主城区,位于北环路以南、东环路以西、南环路以北和西环路以东,包含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三行政区,区域面积为90.12km2,研究居住社区为599个,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研究数据
本研究数据主要包含基础地图数据和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简称POI)数据。路网数据获取于OpenStreetMap开源地图。居住社区边界数据、建筑边界、公园绿地和广场面数据是通过百度地图截获器获得。POI数据通过python爬虫技术实现。
3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3.1 评价方法确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专家托马斯·赛蒂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的一种综合分析多因素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6]。
3.2 评价体系建立和评价指标
将人居环境方面的物质空间要素和社区韧性之间建立联系,涉及设施韧性、空间韧性、环境韧性及社会韧性四个维度。从城市规划学、韧性社区相关理论及流行病学出发,通过参考文献和问卷调查得到10个指标。
3.3 数据处理
3.3.1 确定评价指标韧性指数
无量纲标准化处理不同单位的指标计算值,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将其映射到[0,1]之间。正相关数据与负相关数据的标准化公式分别为:
正方向指标采用式(1)进行计算,负方向指标采用式(2)进行计算。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各指标值称为该指标的韧性指数。
3.3.2 评价指标韧性指数等级划分
通过各指标因子计算标准、利用评价模型可得评价指标韧性指数。使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各评价指标韧性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以此反映社区韧性能力的高低。
3.4 综合韧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首先邀请相关专业教师、社区管理人员、小区居民代表等30位专业人员参与填写判断矩阵,根据打分情况,使用软件YAAHP进行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各个居住社区韧性的综合评价值为:
表1 指标层权重
式(3)中:ai为第i个韧性评价指标的权重;ri为第i个韧性评价指标的分值。
4 社区韧性评价的空间分布及分析
首先,将获得的数据导入GIS平台建立社区韧性地理数据库,计算所有社区韧性指标及综合韧性指标的指数,利用自然断点法对结果进行分级并空间可视化,结果见图2。其次,对社区各韧性指标及综合韧性指标等级占比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
图2 各项指标韧性指数及综合韧性指数分布图
由图3可得,①从综合韧性指标来说,邯郸市主城区居住区韧性处于相对中等水平。②从各个指标来说,公共服务设施多样性、可改造冗余建筑、冗余建筑面积三个韧性指数韧性相对最差;社区医疗设施可获得性、高层建筑楼栋占比、社区人口密度韧性指数相对较高;定点医疗设施可达性、人均与公共面积占比、城市开放空间可达性三项指标中等及以上所占比例较大,相对韧性中等偏上。
图3 各项指标韧性指数及综合韧性指数占比气泡图
5 结语
本文以邯郸市主城区的居住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社区韧性分布进行分析,厘清了邯郸市主城区韧性社区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实证研究的不足,同时也能为邯郸市防疫型韧性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规划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主城区社区各韧性指标等级分布不均衡且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多样性、可改造冗余建筑、冗余建筑面积三项的韧性相对较差。因此,需补足韧性短板,加强重点指标建设,建设防疫型韧性社区,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与已有研究成果性相比,本文所呈现出的见解有同有异:从共同点来看,考虑了居住社区在防疫背景下的稳定性、冗余性、适应性和恢复力,从空间韧性、设施韧性、自然韧性、社会韧性等方面构建韧性评价指标。从差异因素来看,定量分析韧性社区分布的实证研究鲜有,也较少涉及探究社区韧性空间及非空间均衡性特征的研究。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欠缺,市级层面的数据获取的精确性较差,由此导致各社区韧性分析结果有所偏差。在今后,亟需拓展数据来源渠道以获得精确度更高的数据,并使结果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