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上海”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
—— 对话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章雄
2023-03-03叶海霞
文/本刊记者 叶海霞
《康复》杂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二十大后,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健康中国”的构想,上海在解决百姓看病问题上将有哪些部署?
章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当前,上海正处于深化“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既存在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例如,健康中国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与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发展目标,都对上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又如,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以及现代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提速,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的矛盾,将对上海医疗服务体系变革产生新的动力。
下阶段,上海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的问题,深化健康上海建设,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规模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型、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变为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康复》杂志:现在,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和品质要求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如何建设发展高品质、引领性的医疗服务体系以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
章雄:要坚持公益性和强基层,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与非基本医疗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品质。
一、优化公立医院发展体系
构建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市级医疗中心为骨干,区域性医疗中心为基础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善重症救治服务网络,强化区域协同,持续提升急难危重症诊疗能力,引领全国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完善区域性医疗中心布局,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和指导。
二、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开展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功能提升和优化工程建设,打造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常见病的诊疗能力,加强对居民健康评估与针对性健康管理。推动“互联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整合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便捷性、可及性,扩大覆盖面。
三、做实分级诊疗制度
持续推进“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强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长期照护居民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功能社区,覆盖更多家庭。完善医疗联合体内分工协作模式,进一步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形成比较成熟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四、推进医疗服务智慧化
聚焦医疗服务全流程,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应用场景建设,打造全面感知、泛化连接、数字孪生和智能进化的智慧医院,逐步形成普惠、便捷、友善的线上线下协同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新技术应用和设施建设,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数据挖掘、图像识别、语音交互、认知计算与医疗场景结合,加快形成医学虚拟数字人、医学人工智能多模态技术融合、医学3D打印、患者服务交互等数字医学领域技术高地。
《康复》杂志: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健康牵动着每个家庭,在给予重点人群的健康关爱和卫生服务方面将会有哪些举措呢?
章雄:针对重点人群,要建设发展“医护康养”多方联动融合的健康服务体系。
一、优化妇幼健康服务网络
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为骨干,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大中型综合医院、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本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会诊抢救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
二、加强儿童健康服务
提升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能力;加强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促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干预和康复;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行动,开展分级分类视力健康服务与管理,建设若干近视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示范学校;落实儿童口腔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发展老年健康服务
建立以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为引领,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快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推进适老化改造,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优化家庭医生团队配置,加强对失能、失智、残疾、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签约服务;深化医养结合,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功能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二三级医疗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源为补充的安宁疗护“五位一体”服务模式。
《康复》杂志: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人民健康生活上都有着突出作用,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章雄:推进海派中医传承创新,优化中医药服务网络,突出海派中医流派建设,以流派建设为载体、以社区为基础,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打造中医药发展高地。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加强中医医院建设,推动市级中医医院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型、研究型中医医院,建设一批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和中医优势病种;提升基层中医机构服务水平,培养一批基层名中医,提高优质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能力和网络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疗救治队伍;推进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
二、促进海派中医传承发展
坚持海纳百川,汇聚全国各中医药学术流派,打造中医药流派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构筑中医药流派传承创新基础平台;建设中医流派特色优势临床专科中心和中医药流派专科专病联合体,弘扬各中医药流派专长和特色;推进中医药流派融入社区健康服务,鼓励在社区建设中医特色专病专科,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强化中西医协同,以中为主、以西为辅,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和循证研究能力建设,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康复、妇儿、养生养老等领域发挥优势作用,推动中医药与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相衔接;建立饮片质量追溯系统,全面提升中药饮片质量;支持传统经典中药和现代中药创新,鼓励基于医疗机构制剂的中药新药研究。
《康复》杂志:应对突发传染性疾病,上海将建立怎样的公共卫生防控和疾病控制体系,以保障群众的身心健康?
章雄:上海市卫健委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坚持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建设上海“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将从体系建设、制度安排、体制机制上,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等一批具有显示度和标识度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区级疾控中心达标和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成效显现;完成了一批区域性医疗中心感染楼、医院发热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形成了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多层次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框架体系。
同时,上海统筹推进“一个平台、两支队伍、三张网络、四级保障”体系建设,构建起覆盖全市、监测灵敏、响应及时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监测预警体系,以及医防融合、平急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全行业动员、全社会覆盖、全人群关注、全过程推进、全媒体传播”的健康科普教育“五全”工作机制,“防疫三件套”“五还要”等已成为市民常态化疫情防控“标配”。
同步构建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标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要求,按照“打造一流硬件、集聚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具备一流能力”的建设要求,实施疾控机构能力建设、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能力建设等,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在疫情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