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的职责与使命

2023-03-02李睿祎

工会理论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劳模弘扬工匠

李睿祎

(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 100865)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6页。,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4—45页。。美好愿景的实现,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大国工匠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培养工匠人才的浓厚氛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在谋划未来5年工作时指出,“突出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③王东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组织动员亿万职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4日,第3版。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下简称“三个精神”),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工匠人才,是党中央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使命,是工会履行四项社会职能之一的教育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

一、弘扬“三个精神”是党中央对工会提出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劳模工匠、弘扬“三个精神”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弘扬“三个精神”的意义和内涵、劳模工匠的地位和作用等。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到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机关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并强调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基本内涵。①《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https://www.gov.cn/ldhd/2013-04/28/content_2393150.htm?isappinsta led=1&wd=&eqid=8c9af0aa0000c27100000006647ee304,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②《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574.htm?eqid=c0287a00000d44160000000364585253,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③《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s://news.12371.cn/2016/04/30/ARTI1461972801925715.shtml?from=singlemessage,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中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同全总第十七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首次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列在一起,指明“三个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对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群体加以界定,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④《总书记一贯倡导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004095927774&wfr=spider&for=pc,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将“三个精神”一体提出,对“三个精神”的内涵分别进行阐释。之后,他在多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对弘扬“三个精神”提出要求。2022年4月27日,习近平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⑤《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载《人民日报》,2022年4月28日,第1版。在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①《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载《人民日报》,2023年5月1日,第1版。2023年9月1日,习近平在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②《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3-09/02/c_1129842044.htm,访问时间:2023年9月1日。2023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2018年,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用“八个坚持”的基本内涵和“四个立足”的实践要求,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了概括和阐释,其中强调要坚持弘扬“三个精神”。在2023年9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的《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8个专题之一,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精神”的重要论述共计34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三个精神”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体现了对劳动价值的高度肯定和对劳动者地位的崇高礼赞。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三个精神”的重要指示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不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会组织和全社会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广大劳模工匠的勉励和希望,对全体劳动者的政治号召,极大地激发了包括劳模工匠在内的全体劳动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性,从对“三个精神”系统阐释到对“三个精神”一体弘扬,阐明了弘扬“三个精神”与尊重劳动者地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形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劳动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弘扬劳模精神到弘扬“三个精神”,基本要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但内涵和具体要求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丰富拓展,与时代同频共振。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弘扬“三个精神”着力强调。从2016年开始,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每年都强调弘扬工匠精神:2016年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③《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https://www.gov.cn/guowuyuan/2016-03/05/content_5049372.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7年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④《政府工作报告》,https://www.gov.cn/premier/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8年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①《政府工作报告》,https://www.gov.cn/premier/2018-03/22/content_5276608.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9年指出,“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②《政府工作报告》,https://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tent_5374314.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21年指出,“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③《政府工作报告》,https://www.gov.cn/premier/2021-03/12/content_5592671.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都强调要弘扬“三个精神”。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提高劳动者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④《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https://www.gov.cn/z hengce/content/2018-05/08/content_5289157.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⑤《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2022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

引导劳动者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工会履行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政治责任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⑦《习近平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 开创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659205037399780&wfr=spider&for=pc,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工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一方面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引导广大职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同时要组织动员、宣传教育广大职工围绕党和国家的目标不懈奋斗。“三个精神”孕育、构建、发展于广大劳动群众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拓印出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优良作风。劳模精神集中展示了广大劳动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忘我的劳动热情、良好的职业道德;劳动精神突出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作风;“工匠精神既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对先进技术技能、良好职业操守的不懈追求,也反映了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具有精湛技术、高超能力、过人本领”①李睿祎:《“三个精神”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载《中国工人》,2021年第1期,第46—48页。。爱岗敬业、爱国主义是“三个精神”的政治立场和灵魂所在,艰苦奋斗、劳动创造是“三个精神”的价值导向和根基所在,精益求精、创新超越是“三个精神”的动力源泉和关键所在。“三个精神”与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根同源、相融相通,继承了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劳动伦理,凝结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顺应了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三个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个精神”为职工群众树立了正确的精神导向和价值引领,是2021年9月29日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弘扬“三个精神”,宣传劳模工匠和广大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劳动奋斗史,可以教育职工群众传承中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增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启发职工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增强政治自觉、劳动自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铸牢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和信心决心。

二、弘扬“三个精神”是工会的职责所在

(一)弘扬“三个精神”,是工会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具体举措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工人阶级作用,保障工人阶级权益。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并阐明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城市工作方针的深远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保障工人阶级权益、发挥工人阶级作用,依靠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对劳动模范和广大职工亲切关怀并给予殷切期望。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②《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https://www.gov.cn/govweb/ldhd/2013-04/28/content_2393150.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31日。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9页。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①《“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https://m.gmw.cn/2022-10/18/content_36094853.htm,访问时间:2023年8月31日。

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是我国工人阶级中的闪光群体。多年来,党和国家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劳模荣誉表彰、提高劳模素质、安排劳模疗休养、做好劳模困难帮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劳模工匠在内的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彰显,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改善劳动模范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继续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从劳模中选拔工会专兼职干部,侧重从劳模和一线优秀工会工作者中考录、遴选机关干部等。各级工会把做好劳模工匠激励表彰作为推进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劳模工匠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工会十七大工人代表比例比中国工会十六大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劳模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高凤林当选全总兼职副主席;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人代表占26.7%,比中国工会十七大提高了4.5个百分点,一些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被选为代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劳模袁隆平、申纪兰、艾爱国获得“共和国勋章”,王启民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包起帆、张黎明、许振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有关庆祝活动中,高凤林、李万君、王进3名劳模和大国工匠代表登上“创新驱动”国庆彩车,200余名劳模和大国工匠代表分别参加国庆文艺晚会、国庆招待会、国庆观礼及联欢活动。2018—2023年5年间,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493名,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4952个,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2200个,全总年均组织约5000名劳模参加疗休养。劳模工匠的培养选树形式多样。目前,各省(区、市)、各产业工会纷纷选树各具特色的工匠人物,如北京大工匠、津门工匠、南粤工匠、荆楚工匠、国防邮电产业大国工匠等。

(二)弘扬“三个精神”,是工会履行教育职能、发挥“大学校”作用的重要体现

弘扬“三个精神”,是工会教育、组织、动员、团结职工群众的有力抓手。列宁指出:“工会一般说来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尤其应当是全体工人群众以至全体劳动者学习管理社会主义工业(以后也逐渐管理农业)的学校。”②《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它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吸引和训练的组织,它是一所学校,是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③《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工会发挥“大学校”作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在各地举办工人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唤醒工人阶级斗争精神、提高工人阶级理论水平,在北京筹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在上海创办上海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在安源创办第一所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等等。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苏区工人组织了坚强的阶级工会。这种工会是苏维埃政权的柱石,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堡垒,同时它又成为广大工人群众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①《中华全国总工会七十年》,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

198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指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会、共青团的论述和党章的有关规定,工会、共青团应当成为广大职工、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6/15/t20070615_11769990.shtml,访问时间:2023年8月31日。201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要推动群团组织引导所联系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人阶级伟大品格”。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https://www.gov.cn/xinwen/2015-07/09/content_2894833.htm,访问时间:2023年9月2日。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劳模、工匠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班组,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主旋律”。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6/19/content_5203750.htm,访问时间:2023年9月2日。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201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专门就发挥工会等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等的相关规定,工会社会职能可以归纳为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项职能。《工会法》总则第7条规定,“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第三章工会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工会会同用人单位“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xODE3ZjA3MmEyZTAxN2YwYWUxY TdmNjAwZjA,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提出:“教育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⑥《中国工会章程》,载《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5日,第1版。2020年,全总印发《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就如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加强劳动教育工作作出部署。

工会履行教育职能不同于国家正规教育机构,具有群团组织自身的特点,体现在工会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之中,鼓励引导广大职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努力成为劳模工匠。从1992年开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创办了劳模本科教育,成立了劳模本科班,为劳模工匠提供了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指出:“你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劳动模范,如今又在读书深造,这是对大家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褒奖,也是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①《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载《人民日报》,2018年5月1日,第1版。2018年9月,全总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进一步加强劳模教育培养工作的意见》。2019年4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劳模本科班回信一周年之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立劳模学院。这是在高校中成立的首个劳模学院,是培养劳模工匠的主阵地。截至2023年4月底,累计944名劳模学员在校研修深造,其中16人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23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7人当选各省(区、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15人获中华技能大奖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称号。

各级工会以传承精湛技艺、造就大国工匠为目标探索建立了一大批工匠学院,近5年建设工匠学院360家。不少省级工会干部学院(校)加挂了工匠学院的牌子,对培养选树劳模工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各级工会不断探索创新培育劳模工匠的做法。2023年5月,全总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首办劳模工匠创新培训营,109位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学员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各级工会联合各级宣传部门,就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报道。2015年起,全总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2016年起,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工匠典型事迹;2016年起,与教育部联合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体会;2018年起,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开展“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每年发布10位年度人物,截至目前,共发布40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联合选树大国工匠87名。全总和各省(区、市)已选树劳模工匠超过5000名、地市级工匠超过2万名,近5年选树技能带头人(“金牌工人”“首席技师”“首席员工”)188.3万人次,技能人才(劳模)师徒结对264.4万对。全总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每年举办“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讴歌劳动,赞美劳动者。很多地方创新劳模工匠宣传方式。比如,自2019年起,杭州将9月26日设为“工匠日”,推出印有工匠姓名和身份证号的“匠心卡”——“杭州通”,工匠可以免费游览指定公园、乘坐公交地铁等,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为工匠设立专属节日的城市。有的城市将劳模工匠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品牌建构,在公交车和地铁站、城市C B D、核心商业区设置宣传“三个精神”和劳模工匠的宣传海报,打造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文化墙等。比如: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西侧的劳模墙,记录了1949—2016年1197名北京市劳动模范的名字;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劳动广场的劳模墙,镌刻了1952年以来北京市劳动模范的名字;河南在18个省辖市、116个县市区建设了“劳模宣传一条街”“劳模宣传广场”,很多企业建起“劳模工匠星光大道”“万面劳模工匠墙”;杭州修建了全国首个劳模工匠文化绿道。这些做法,让“三个精神”更鲜活,更易于被全社会和广大职工感知和接受。

(三)弘扬“三个精神”,是工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提高广大职工群众技术技能水平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瑞金时期就组织开展了生产比赛,以此调动劳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革命热情,推动春耕生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每一次竞赛,都要作出总结,并且给奖。”“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①转引自李睿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载《学习时报》,2021年05月03日,第1版。多年来,各级工会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培育了一大批劳模工匠,“三个精神”的内涵也逐步得到凝练升华和丰富拓展。2009年4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上指出:“要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同发扬光大劳模精神、保持工人阶级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结合起来。”②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2009年4月29日,第2版。

工会将弘扬“三个精神”同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围绕“十四五”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2022年4月,全总在广东深圳举办主题为“技能强国,创新有我”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这次大会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展示了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广大职工的精湛技能和创新成果,为广大高技能人才搭建了交流平台,共有495项职工创新成果在线签订成果转化意向书,涉及总金额84.86亿元。2022年9月,全总与湖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在湖南长沙主办以“匠心逐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首届大国工匠论坛,为大国工匠和工匠人才展现风采、分享经验、切磋技艺、提升素养搭建平台。2023年6月,全总与福建省政府以“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为主题,在福州共同主办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这是首次面向数字技能应用领域举办的全国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有近7000名职工参加省级选拔,带动超过40万名职工参与。2023年7月,全总与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共同主办以“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为主题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来自全国47个参展单位共500余名劳模工匠现场参展、交流互鉴,共展出职工创新成果1200多件,超过3万人次线下观展,累计超2000万人次观看大会直播,北京平台App、学习强国及10余家头部平台累计点击量1.05亿次。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建会强会,全总在2023年7月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组织2万人次劳模工匠参与此项活动,为企业解决2万个现场技术问题,帮助10万人次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各级工会开展的这些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深深植入了“三个精神”。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①《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574.htm?eqid=c0287a00000d44160000000364585253,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从2010年起,全总印发《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21年印发《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21—2025年)》。各级工会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传承和辐射作用,助推职工提升技能。从2019年起,全总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带动各地工会加大投入,深入推进“求学圆梦行动”,每年帮助30万职工实现学历和能力提升。2004年发轫于徐矿集团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传承弘扬“三个精神”、展示劳模工匠风采的平台阵地,成为创意“金点子”的“孵化器”,播种人才“金种子”的“练兵场”。目前,全总命名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297家,近5年带动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3.6万家,命名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超过8万家,完成创新攻关项目超过40万项,获得专利及成果近 20万项。

(四)弘扬“三个精神”,是发挥“劳模之家”作用的生动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1921年11月《劳工周刊》上发表的《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文中指出:“劳工会是劳工的团结体。”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1983年3月14日,中央书记处在听取全总筹备工会十大汇报时首次指出,工会要“真正成为‘职工之家’”。③《让工会工作的品牌更响亮——纪念党中央作出建设职工之家重要指示三十周年》,http://acftu.people.com.cn/n/2013/0330/c67502-20972587.html,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之后,党中央多次对此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2015年4月28日,他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要做好劳模管理服务工作,为他们干事创业创造环境和条件。”④《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574.htm?eqid=c0287a00000d44160000000364585253,访问时间:2023年8月27日。《中国工会章程》第28条明确指出,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加强职工之家建设。⑤《中国工会章程》,载《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5日,第2版。

劳模工匠是职工中的优秀人才和先进分子,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职工之家,也应是广大劳模工匠的职工之家、劳模之家、工匠之家。2011年,全总印发的《关于加强劳动模范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工会是“劳模之家”,工会应该在提升地位、提高待遇、维护权益、提高素质、困难帮扶等各个方面,更多惠及劳模工匠,切实做好劳模工匠的管理服务工作,让劳模工匠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2015年,《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明确要求:“提高劳模动态管理、精细服务水平。”

保障好劳模工匠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是弘扬“三个精神”的重要保障和重要体现。近年来,各级工会切实加强维权服务力度,让劳模工匠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工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一方面,要维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和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做好劳模工匠这部分特殊群体的维权服务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模工匠的合法权益,让劳模工匠感受到工会是“劳模之家”“工匠之家”。2019年,全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劳模疗休养工作的意见》。自2000年起,全总持续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截至2023年7月,共组织劳模疗休养约6.3万人次。2020年至2022年,各级工会累计组织劳模和职工疗休养达876.9万人次。每逢元旦、春节,全总刊发和寄送劳模慰问信,发放慰问金。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各级工会推动党委和政府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带动全社会高度重视劳模、关心爱护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将“劳模之家”真正落到实处。

三、弘扬“三个精神”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弘扬“三个精神”,面临一定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亟待破解。

社会各界对弘扬“三个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有待提高。首先,弘扬主体较为单一。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宣传文化部门对弘扬“三个精神”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长期机制、固定栏目,缺乏统筹规划和总体设计。其次,弘扬方式创新不足。当前大部分弘扬“三个精神”的载体限于主流媒体和自上而下式,网络新媒体运用严重不足,覆盖范围有限,宣传效果欠佳。再次,社会媒体关注不够。劳模工匠和普通工人很少在各类媒体和影视剧中上“头条”、作“主角”。国际舞台发声不足,缺乏宣传中国劳模工匠、中国工人阶级的拳头产品。

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思潮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弘扬“三个精神”的实际效果。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有所抬头。伴随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资本、知识、技术的力量凸显,人们对劳动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忽视劳动的价值、低估劳动者的作用;有的青年人盲目崇拜仰慕明星,疯狂追星,对明星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劳模工匠的关注度;有人不以辛勤劳动为荣,不以好逸恶劳为耻,渴望不劳而获,鼓吹好逸恶劳的“躺平”“摆烂”;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个精神”在全社会开枝散叶、落地生根。

弘扬“三个精神”的阵地不够普遍广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在的5000多家,其中有不少是聚焦大庆铁人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和“两弹一星”等先进事迹的展示馆、纪念馆、博物馆、风采馆、网上展馆等。但是,我国目前缺乏全国性、综合性、永久性的中国劳模工匠展示馆,缺少集中展示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大国工匠事迹的纪念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将弘扬“三个精神”融入日常、落在经常,影响了弘扬“三个精神”的示范性、权威性。

产生劳模工匠的主战场——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体系较为分散,由于牵头部门不同,导致办赛力量不能有效整合,不能发挥最大效益;覆盖群体相对单一,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参赛人员中,技工院校学生占47%,大中专院校学生占43%,企业职工仅占10%;形成合力不够,我国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办赛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人民团体、产业、行业参与度不高。

“三个精神”的理论研究有所滞后。“三个精神”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界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但也要看到,相比于弘扬“三个精神”的实践,当前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三个精神”的历史起源、产生背景、生成机理、发展脉络等方面缺乏考据性比较性研究,在学术价值、社会功能、传承路径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特别是与党和国家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劳模工匠事迹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中其他精神的关系,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等,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上缺少完整系统梳理,对“三个精神”的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创新性缺少全面阐释。这对弘扬“三个精神”形成一定制约。

四、工会在弘扬“三个精神”中的担当作为

我国从1950年开始正式评选全国劳动模范,自此开启了全国劳动模范这项荣誉称号规范化、制度化的评选表彰工作。当时政务院明确,劳动模范代表要在工会负责组织开展的劳模运动的基础上评选。面向未来,工会将在弘扬“三个精神”,劳模工匠的培养选树、评选表彰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蔚然成风。

第一,推动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政策、企业发展全过程,让“三个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工会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重视劳模工匠,关心爱护劳模工匠,完善劳模工匠政策,提升劳模工匠地位,落实劳模工匠待遇,营造关心关爱劳模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劳模工匠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推动党和国家加强对劳模工匠评选表彰的统筹安排,建立省、市各个层级的劳模工匠表彰奖励机制,把道德修养、职业技能作为核心要素,提高奖励额度,创新评选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评选。逐步探索国家层面大国工匠技能认证制度,推动将“大国工匠”的评选表彰上升到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层级。更好地调动劳模工匠参与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劳模工匠的职业荣誉感,让更多的劳模工匠人才当“明星”、上“舞台”、成“主角”。

第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孕育劳模工匠的土壤更加肥沃。中国工会十八大新修改的《中国工会章程》充实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相关内容,明确“中国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①《中国工会章程》,载《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5日,第2版。工会将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不断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广大一线职工、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推动以学历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模式改变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为广大职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加强对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顶层设计,推动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参加竞赛激励力度,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让职工在竞赛中增长才干、提高技能、提升水平,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实现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的功能,形成以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为引领、以省市级创新工作室为中坚、基层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的工作体系,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第三,切实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弘扬“三个精神”的根基筑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首先要体现在亿万劳动者身上。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将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维护好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和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广大职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发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劳动合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引导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第四,加强劳动教育和劳模工匠事迹宣传,让“三个精神”薪火相传蔚然成风。劳动教育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工会将推动劳动教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融入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纳入“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引导大中小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厚植工匠情怀,培养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工会将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劳动教育平台,发挥新时代工匠学院、“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作用,搭建一线职工、普通职工职业发展的“立交桥”,畅通合理流动的“绿色通道”,形成广大职工持续学习成长的“快车道”。积极推动国家、省(区)、市各级宣传部门规范对劳模工匠的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阵地,形成宣传劳模工匠制度化、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和体制机制。推动国家设立“工匠日”,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共同作为全年重点宣传劳动、劳模工匠,弘扬“三个精神”的重要时点。推动打造制式统一、品质精良的劳模工匠公益宣传片,明确规定公交车、地铁站点等公共场所宣传劳模工匠的公益广告比例,鼓励各地打造制作宣传劳模工匠的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持续开展“劳模大讲堂”、劳模和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打造劳模工匠导师、辅导员、宣讲员等“劳模工匠+”品牌,建设劳模工匠广场、公园、绿道等主题设施,叫响劳模工匠发布活动、颁奖典礼、巡回宣讲、创新交流等活动品牌。推动将“三个精神”体现到精神文明创建和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加强劳动主题、劳模工匠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时代主旋律,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猜你喜欢

劳模弘扬工匠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弘扬爱国精神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