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碎片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03-02杨雪峥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生产

杨雪峥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1 碎片化生产的界定

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人们的传播行为发生了由“人随网动”向“网随人移”的转变,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现在所谈论的碎片化生产是在一个相对发展的新语境中所产生的概念。碎片化生产是内容生产者为了满足消费者短暂且多变的需求而进行的内容生产[1]。这里说的“碎片化”并非简单“化整为零”将传播内容的“短小精悍”定义为“碎”。互联网碎片化也并非互联网自身的碎片化,而是指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的束缚,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空间通过互联网搜索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碎片化生产并不仅是指新闻内容个性化生产方式,更是指生产新闻产品的性质。碎片化新闻生产是为了满足当下新闻客户的特性需求,也是互联网时代媒介发展的主要特征。无论在公交上还是电梯间,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任意微小时刻所产生的需求,个性化让原本需求趋同的整体演变成离散的个体。因此我们所说的碎片化生产,就不仅仅是新闻的生产方式,而是为了满足新闻用户多元化消费需求的生产。

2 新闻生产碎片化的原因

“媒介即讯息”是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的。麦克卢汉指出:媒体就是信息,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讯息”并非来自于任何一个时期的信息,而在于该时期所运用媒介技术本身所创造的可能性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2]。从古至今,放眼世界,媒介材料的不断演化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促使新闻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如今,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平台无处不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媒体也覆盖了我们除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将我们的时间不断分割,使我们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彻底碎片化。学者喻国明认为,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3]。它指代的是原本传统社会的时间被撕裂、空间被撑破,社会关系和观念呈现细分化、分众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由于我们所处在一个时空碎片化、媒体碎片化、注意力被肢解的时代,因此人们获得的资讯呈现出零散的状态。

2.1 媒介碎片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提高了普通大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话语权,使普通用户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从而削弱了传播专业人士的“权威”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用户在思想的自由市场中于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表达意见或回应某种观点赋以权力,这就是媒体的碎片化。

2.1.1 “权威”坍塌,自我意识觉醒

在消费者地位上升,一切都因“我”而改变的今天,传统的“传—受”单向的传播模式已经被彻底改变,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所谓的以“内容为王”,实际上就是以“用户为王”。随着科技的普及,用户发布信息的门槛也在不断降低,使每个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了新闻生产由权利到权力的转变。因而导致像papi酱、咪蒙、杜蕾斯、淘宝、故宫博物院……这些内容发布者都开始具有媒体属性。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征使新闻传播的话语权下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边界模糊,只要有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接收的终端,人人都可以化身为信息的生产消费者;传播主体也由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向普罗大众转移。大众多元化的声音让这个社会变得“嘈杂”,但从此我们便拥有了拒绝吃“大锅饭”的权力。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信息,因此为了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新闻传播机构的信息生产方式向碎片化生产转变。网络社会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信息消费观念。对媒体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让人们可以在自己构建的环境中远离他们不感兴趣或使他们感到烦恼的话题。这就造成了“渠道多而无权威”“信息多而无观点”“言语多而无行为”及“信息茧房”的情况。一旦出现了有观点、有行动的人,借助互联网广泛的宣传,很快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偶像”。因而,“权威”的坍塌与自我意识的崛起是新闻生产碎片化最突出的原因。

2.1.2 用户阅读的碎片化

碎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我们的生活逐渐破碎、分离成不同的时间、空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心态与认知。以前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紧不慢,认认真真完成每一件事情,并且可以观察自己身边的每件事物。而今天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空间已不在固定,在任意空隙任意空间都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具体的表现为在吃饭的时候瞄一眼手机,走在路上看看手机……阅读空间的碎片化,导致人们注意力匮乏没心思去耐心读完长篇新闻文档。

智能手机延伸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使我们摆脱了通信上的困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并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原本只是战场上使用的网络,如今却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人们与外界交流都依靠自己手里的一块发亮的屏幕。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碎片化时代,那我们就要去适应它,让它为“我”所用。因此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应该碎片化。

2.2 内容的碎片化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易钟林认为媒介技术变革造成了信息传播领域的碎片化[4]。在媒介技术的演变过程中,每一次媒介材料的革新,都会使信息的传播呈加速度发散状态传播,使得到达信息终端的往往是一些信息碎片。内容的碎片化不仅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还表现为纵向社会层次的划分导致的人群的细分和需求的多样化。

2.2.1 信息的碎片化

信息碎片化古已有之,比如《论语》就是碎片化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集。在报纸诞生之后,各种各样的短新闻不断涌现,同样也加速了信息的碎片化程度。当然,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微文本、即时性的传播特性加剧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的程度。

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与服务,而受众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情感需求,并期望得到满足与重视。为了实现有效的沟通,新闻内容也要随着受众需求的碎片化而不断地向碎片化、分众化、垂直化发展。

2.2.2 受众的差异性与需求的多元化

用户的差异性和受众需求的丰富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受众群体代表了不同的用户喜好和消费需求。正如黄升民、杨雪睿所言:“人们生活方式、态度意识的多样化趋向是社会阶层‘碎片化’的直接原因[5]。”从社会阶层角度看,不同的人们由于生活习惯、消费能力、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的差异,使人们关注新闻内容方向、视角有所差异,即使观看同一篇新闻,其观看视角也有所不同。为适应观众多元化的观察角度,新闻报道必须向精细化、垂直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科技的推动下,传播模式由“点对面”转变为以交互共享为特点的分众化和差异化传播,改变了大众获得资讯的途径,也导致了新闻生产模式趋于碎片化[6]。

2.3 社交的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方便高效的体验外,也影响了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媒介渠道和话语表达。“碎片化表达”便是互联网时代中的一种普遍交流现象。

互联的普及使我们从习惯于在电视机前定时观看新闻联播到习惯于从手机上察看新闻、订阅手机报。随着5G时代的到来,QQ、微信等在手机上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也可以设定成没有任何提示音。但无论是电话的响铃还是短信的提示音,都可以将我们的状态打破;听到震动或是提示音,摸出手机来看一看已成为一种接近于强迫症式的必然选择。当手机具备了发微博、发微信的功能后,在这个移动网络世界中,时间被分割成更多地碎片,以至于谁也说不出到底是社交使我们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还是社交肢解了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及社会化媒介的盛行,人类不再依靠短信和电子邮件进行“寸字寸金”的沟通,得以从克制审慎的交流中解放出来,不再需要拘谨谨慎的沟通方式。与此同时,线上聊天无法像在线下面对面聊天那样可以切身体会到对方的语气、表情、神态和眼神,只能单凭对方的语言来感受对方想表达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碎片的语言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传递出文字以外的信息,调节聊天的氛围。此外,零散的表现方式与社会媒介即时沟通的特点相统一,以便能够在最快的时候得到消息。

其次,碎片化表达也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语言密码。表情包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用不同的符号拼贴、嫁接、挪用等手段,来实现对符号的再创作,使其在不同语境下获得了不同的意义。对年轻人来说,文字是理智的,而表情包则是情感的最佳体现,它的趣味性、效果性和气氛性,都是人们愿意使用的原因。例如,在老人眼中,“微笑”是一种笑容,一种鼓励,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而不是夸张地大笑。然而,在年轻人眼中,这只是一种“别扭却又不失礼节的笑容”。表情包是年轻一代的社会语言密码,它在某种意义上将过去严肃的话语模式给消解掉,给年轻群体的表达带来了更大的独立性,所以它也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

3 碎片化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上看,碎片化生产是由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的转变所导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接触到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并由此进入了“移动阅读”的新时期。其具体表现是利用上下班、课间、饭前等时间读书;在睡觉之前看书。在破碎的空间中,阅读环境经常处在变化之中,如公共汽车,餐厅,街道,电梯等。以短的文章、短的视频、照片、微信、微博为主。而这就需要新闻生产在更高效快捷、以及能够更吸引眼球等方面有一个提升。

(1)采写编发新闻生产流程融为一体。现代社会大众的生活节奏感越来越快,人们只能在工作之余零散的时间获得信息、与人沟通。信息碎片化使信息传播方式由繁化简,将完整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处理,便于人们阅读。采写编发新闻生产流程逐渐融为一体,缩短新闻生产到发布的时间周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这样的话才能更高更快更有效的提高新闻生产的时效性,满足用户即时性、便捷性的新闻获取需求。

(2)新闻生产技术的提升。新闻生产者要回应受众的需求,生产出相应的内容。一些传统传统电视媒体如央视也已经入驻了短视频平台,有了视频新闻、微新闻等形式。新闻生产者为了生产出符合受众喜好、平台特性的内容,满足用户对于新闻可视化的要求,其生产新闻的技术也随之提高。

(3)新闻编写方式与结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的特性,让人们希望以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因此,在新闻写作和编辑中就不能够像以往一样,而应该以更吸人眼球且把更多核心的信息集中在更短的篇幅当中,这样的话才能够满足人们在碎片化时间获得更多信息的需求。

4 结束语

碎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活动演进的必由之路。就新闻传播学本身而言,碎片化阅读即是受众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新闻信息获取方式的一种选择,同时又反过来塑造了受众的阅读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又催生了新闻信息生产的碎片化。而这也预示着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中应该注重采写编发新闻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发展,提高新闻获取的时效性;注重新闻生产技术的提升,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吸引用户兴趣;注重新闻编写方式与结构,简短而有张力的段落,以便于用户快速阅读。■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