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的内涵、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3-03-02李家锋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结构化理论;核心素养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向学生传授不成系统、支离破碎的知识,使得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概念。经过时代发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后,要落实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指向性任务,而结构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依据社会结构化理论,通过结构化培养的人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要求,建构一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核心素养提升,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结构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及角度。
“结构”的英文单词是“structure”,源于拉丁词“struere”,其含义有两层,既包括建造的过程,也包括建造的结果;“化”是指“生成”与“变化”;“结构化”就是结构不断生成的过程。[1]在早期对于结构话提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主张学生的本质就是要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各科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科内容结构化设计和化学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认识,形成具有逻辑、有序化的认识路径,促进学科素养的培育和教学目标的达成。[2]学者王力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先学、课中后教、课后助学,逐步生成个体、群体与师生共识层面的结构化,在某种程度上破解了中学尤其是高中课堂普遍存在的针对性差、学生思维能力低等问题,达成教为学更好服务和促进更好地学的双重问题。[3]
综合来看,依据以上两种理论基础,结构化教学不仅仅向学生传输学科知识,更是从多方面利用结构化思路及方法有序地提高学生生活生存能力及思想品德水平。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教学工作的任务不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在强调教育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形成。结构化教学不是简单线性的思考,而是多视觉多维度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帮助学生边学边串,建构知识框架、方法结构和数学模型,提升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4]乔红霞,陈璞提出了基于结构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尊重英语和英语教学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结构化意识,整合知识结构、思维结构、认知结构和教学结构等要素,创造性应用的英语教学。[5]这就更加体现了学科的整体性,以及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结构层次之上,强调了知识结构、思维结构、认知结构和教学结构的整合。
从前人的研究中发现目前对于结构化教学的研究现状,结构化教学的原则有整体性、主体性、生成性,主要是由点到面使得学生能够多方面、多维度地整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目标人才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结构化教学模式通过认知结构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聚焦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6]在教学当中运用建主义理论是通过漫长的教学时间探索逐步形成的学习理论,并且得到了实践验证。
吉登斯提出的社会结构化理论是将历史学、地理学的时空观融入社会学,探讨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的一种社会理论,意在重构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再生产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联。[7]可见社会结构化特征包括资源、规则、行动是结构化理论的关键要素。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确立的教学目标无法表现出前后呼应的作用,缺乏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导致学科的知识过于离散,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难以建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科结构化相关理论,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教师需要让学生从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同时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学科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教学中不仅仅只有教师的“教”,更有学生的“学。传统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教学能动者,教师能动者是指利用自身专业素养影响学生知识以及品格意志方面发展、并对日常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监控与反思的“教”的能动者。[8]不仅教师要成为教学能动者,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对象、教学资源的能动等;学生也应主动成为学习的能动者,建立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规则是用以限定课堂教学活动性质及教学活动开展步骤的规范化程序,主要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从教学原则,更需要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动态灵活多变,不应过于强调特定模式;强调学科教学能够向有效学生传输知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的协助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结构化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主动进行思想变革,充分理解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夯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羅月旺.从体系视角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关于核心观念统摄下主题内容结构化教学的思考[J].化学教与学,2020,(09):11-13.
[3]王争,刘历红.基于中学课堂的结构化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6):42-50.
[4]刘佳.从点到体:结构化视域下整合课程探究[J].课程教材,2019,21(07):84-87.
[5]乔红霞,陈璞.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04):87-92.
[6]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2002(05):17-22.
[7]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景艳,王鉴.结构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及其建构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04):67-74.
[9]王鉴,王文丽.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03):91-99.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李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