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2023-03-02王微微姚怀国高珊珊
王微微 姚怀国 高珊珊
1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与原则,旨在通过加强相关国家间的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充分发掘和发挥各国的发展潜力与比较优势,彼此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进入全面实行阶段。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3万亿人民币,增长0.6%,占全年中国外贸总额的25.7%;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938亿人民币,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与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70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1%;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472家,同比增长27.3%。据商务部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6到2020年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逾800亿美元,新承包合同总额超过1400亿美元,分别保持着年均5.6%和2.4%的增长率。从投资方向上看,由倡议实施初期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转向租赁、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等高技术产业上。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一带一路”倡议在投资总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是否在投资质量上有所提升?或者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投资效率?对该问题的回答,既有利于总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的得与失,同时又可以为倡议的下一步部署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2 文献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纪元(颜廷希和童攀 2020[1]),“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潮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从微观企业出发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果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企业创新和投资效率。
推动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各地政府向相关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这对企业的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闫华红和薛雅心 2021[2])。研究发现,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多种逆向创新溢出渠道促进中国企业的创新(李延喜等 2020[3]),特别是在具有政府背景、技术密集、低财务杠杆等特点的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的表现尤为突出(吴崇等 2021[4])。从行业特征和产权性质上看,“一带一路”倡议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激励尤为突出(王桂军和卢潇潇2019[5]),但也有研究表明这种激励集中在重点合作产业和非国有企业;而从产业集聚角度看,产业集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过程中起到了中介变量效应,其中第三产业集聚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而第二产业集聚降低了企业创新能力(曹平等 2020[6]),但这种影响程度呈现出来“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李延喜等 2020[3])。可以看出,虽然在“一带一路”倡议在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的问题上,学者们都达成了一致,但在作用重点上稍有不同。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投资增长率为5.2%,总量已超过1000亿美元,但倡议是否对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了促进作用,以及其内在机制如何有待进一步考察(王琳璘等 2020[7])。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理论认为,可供选择的生产要素资源在特定社会机制作用下在不同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分配和组合要保证供求平衡(孙巍等 1998[8]),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府资源配置、实现宏观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参与倡议企业的投资效率(王欣等 2020[9];韦琳等 2021[10])。韦琳等(2021)[10]从产能视角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倡议参与企业的投资效率的机制,其结果表明倡议能够通过缓解国内的过剩产能,促进要素资源和市场份额的分配和流动,使得国内企业的产能得到有效利用,并且这种效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王欣等 2020[9]),从而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投资活动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最为直接的响应,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投资经常会受到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的双重影响,从而出现过度投资和企业投资不足的两种情况,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偏离(韩晶等 2020[11]),刘晓丹等(2020)[12]基于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实现,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而也有学者认为倡议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但同时提升了代理成本从而加剧了企业过度投资。总的来说,鲜有文献以中国微观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根据企业资产负债率、市值等财务指标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对中国企业是否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下一步战略规划尤为重要。
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较为丰富也较为完善,但在企业投资角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已有研究大都采用标准双重差分模型衡量“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且使用A股“一带一路”概念板块数据作为实验组,非“一带一路”概念板块为对照组,未满足对照组纯随机的假设条件,导致结果出现一定偏误。其次,并未考虑企业财务数据以外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创新、企业国际化水平以及融资约束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创新:首先,本文将同花顺“一带一路”概念板块企业作为控制组,同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自非“一带一路”板块选取对照组,以此满足双重差分模型要求的随机分组条件,将政策效果检验视为一项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果;其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创新、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及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三个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提高的作用路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员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存在一定差异,对信息掌握较为充分的一方往往可获得较为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缺乏的一方则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在完全信息的市场上,企业投资只需要考虑项目的边际回报,无需考虑其他问题。但现实中多为弱式有效市场,企业需要考虑投资环境、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而“一带一路”倡议可为企业搭建了解东道国信息的便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率。
同样,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之间也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进而产生融资约束问题(朱健齐等 2018[13];孟颖等 2020[14])。融资约束理论认为,充足的资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企业开展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较高,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可能会放弃风险高但收益较大的项目,转而选择较为稳妥的投资方案,最终造成企业投资效率低下。目前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主要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李光耀等 2015[15]),而“一带一路”倡议可通过降低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来自银行的融资约束;其次,企业由于具有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标签”,使得其在资本市场上更易获得资金。因此“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帮助企业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渠道获取资金,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减轻企业投资束缚,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水平。
但从实证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H0:“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
H1:“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3.2 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上证A股和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随机选取了2012-2016年168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投资上市公司以及294家非“一带一路”板块上市公司,其中,前者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同花顺”软件“一带一路”板块随机抓取,后者从其他板块按照一定比例a例:从有色冶炼加工板块选取A家上市公司,则抓取。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一带一路”倡仪是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本文以同花顺软件中上证A股股票作为基础,并进行了以下处理:剔除金融和ST类股票;剔除政策前未上市的公司;剔除研究变量缺失的公司;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公司,最终获得2310条观测值。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自同花顺软件中个股资料中的财务年度数据以及国泰安金融数据库。
3.3 模型设定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b基准的DID模型为:,其中du为分组虚拟变量,若个体i受政策实施的影响,则个体i属于处理组,对应的du取值为1,若个体i不受政策实施影响,则个体i属于对照组,对应的du取值为0.dt为政策实施虚拟变量,政策实施前dt取值为0,政策实施之后dt取值为1.du*dt为分组虚拟变量与政策实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其系数就反映了政策实施的净效应。检验“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在运用DID方法之前需要构建两个虚拟变量:(1)实验组和对照组虚拟变量,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定义为1;将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定义为0。(2)政策时间虚拟变量,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2013年作为政策时间节点,2013年之后定义为1,2013年及2013年之前定义为0。
在进行DID回归之前,为了使对照组和实验组特征尽可能相似,要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根据特征进行匹配,构成反事实结果。详细步骤为:将实验组——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上市公司假设为A,对照组——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上市公司假设为B,将样本中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概率设为:
ø{X}为正态累积分布函数,Xi为匹配变量,表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因素。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概率,运用PSM从对照组中选取概率值和实验组相近的样本进行匹配,将匹配后的对照组记为C。
在对上述数据进行倾向得分匹配之后得到一组新样本S={A,C},其中A是实验组,C是重新匹配后的对照组。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以下双重差分模型:
其中Ii表示第i个企业的投资效率,i表示个体,du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虚拟变量,du=1代表实验组,du=0代表对照组,dt为政策虚拟变量,dt=1代表2013年及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dt=0代表2013年之后。Xi代表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各种控制变量,εi为其他控制变量以及残差项。作为交叉项du*dt的系数,β主要体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是本研究中估计的主要参数。
借鉴刘晓丹(2020)[12]和Richardson等(2006)[16]的研究方法,按(1)式的回归模型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估算,将以下模型的残差绝对值作为企业投资效率的代理变量,建立模型如下:
3.4 变量选取
3.4.1 被解释变量
盈利能力。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且不受行业局限,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营运的综合效益、公司管理层的资产管理和财务控制能力,一般用于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
3.4.2 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主要有:企业财务杠杆,用资产负债率(ADR)代表,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企业市场价值,由基本每股收益(EPS)表示,EPS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活力水平及投资风险,是评价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总资产来衡量,主要反映企业的实力和大小;企业成长性(growth),用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表示,反映企业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效益,由营业总收入体现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现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金流动性,由存货周转率表示,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企业变现能力越强。
3.4.3 代理变量
通过模型(2)回归得出的残差(u)的绝对值(e)代表企业投资效率,其中e的值越小表示企业投资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表1 描述性分析
4 实证分析
4.1 倾向得分匹配(PSM)
4.1.1 回归分析
本研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按照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一期的特征变量进行有放回的匹配,在进行匹配之前,本文首先对资产负债率(ADR)、基本每股收益(EPS)、净利润同比增长率(R)、总资产(AS)、营业收入的对数值(lnBI)和存货周转次数的对数值(lnITO)等协变量以及du、dt等虚拟变量进行回归。首先作为参照,进行一元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
表2 一元回归结果
表2显示,在未引入任何协变量的情况下,平均处理效应为0.1332,即参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使得其净资产收益率提高13.32%,且在1%水平上显著。但由于可能存在选择偏差,此结果并不可信。而且R2值很低,仅为0.0599(即是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仅能解释净资产收益率5.99%的变动)。下面直接引入协变量,进行更为可信的多元回归。
表3加入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次数、基本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等协变量后,平均处理效应为0.0585,且显著性水平较高(P值趋近于0)。在上述回归结果中,除了资产负债率(ADR)在5%水平上不显著外,其余都显著,但模型整体的R方值较小,模型解释能力较弱,下面进行倾向得分匹配。
表3 多元回归结果
4.1.2 倾向得分匹配
本研究采用k近邻匹配法,选取k=2按1:2比例进行有放回匹配。图1给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匹配前后的核密度图(kernel)。匹配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交集,说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匹配后,两组样本倾向得分分布在0.4-0.6之间已有重合部分,说明在这个区间内的样本匹配较好。
图1 匹配前后核密度图
表4显示使用logit回归估计的样本中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T)、未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U)以及整个样本的平均处理效应(ATE):
表4 logit回归结果
表4中显示实验组ATT的估计值为0.5434,对照组ATT估计值为0.4981,标准误接近1%,其对应的T值为3.41,大于3.58的临界值,故在0.01水平下显著,ATE、ATU与ATT估计结果类似但不汇报。
表5 观测值在共同取值范围个数
上表汇报了观测值是否在共同取值范围中,总共2306个观测值中,对照组(Treated)共有21个不在共同取值范围中(Off support),实验组(Treated)共有36个不在共同取值范围中(Off support),其余2245个观测值均在共同取值范围中(On support)。
4.1.3 平衡性检验
对匹配后的结果进行平衡性检验,表6和图2分别显示对匹配后的结果进行的平衡性检验和匹配后各变量的标准化偏差:
表6 平衡性检验
表6显示,匹配后(Matched)大多数变量的标准化偏差(%bias)小于10%,只有变量R的偏差为11.1%,也可以接受;而且大多数t检验的结果不拒绝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R为例外)。对比匹配前(Unmatched)的结果,大多数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大幅缩小,说明匹配效果较好。图2显示了各变量在匹配前后的标准化偏差绝对值的分布特征,可以直观地看出各变量标准化偏差相较于匹配前都有了明显的缩小。
图2 各变量的标准化偏差
4.2 双重差分(DID)
在进行PSM之后,根据匹配之后的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真实效应。基于前文PSM匹配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对上式(1)进行检验。DID分析结果如表7。模型1中仅考虑了du和dt的交互项,检验中用did表示,表7显示残差绝对值,即企业投资效率与交互项呈正相关关系,did系数为0.107显著为正,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即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模型(2)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虚拟变量以及政策虚拟变量,did系数也显著为正;且在模型(3)加入了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次数、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等影响企业资本收益率的变量。从以上3个回归模型的结果来看,did的系数都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确实提高了参与企业的投资效率。
表7 双重差分(DID)估计结果
上述DID回归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一定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企业的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公司能够融入较多的资金,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增强,同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以节省部分企业所得税,从而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基本每股收益和投资效率呈负相关,说明并不是企业普通股的活力越高越好。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营业收入越高,净利润增长越快,企业投资效率越高。而企业规模却与企业投资效率呈负向关系,即并不是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企业规模过于庞大反而会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下降,存货周转率也与其呈负相关,说明高的存货周转率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投资效率提高。
4.3 平行趋势检验
在进行双重差分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定要满足具有共同趋势的假定,即在政策实施之前两组样本的变化趋势应该大致相同。本研究采用事件分析法来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否具有平行趋势。图3中绘制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两年及之后三年的动态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13年倡议提出之前,这种动态效应在0.95的置信区间内并不十分显著,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满足平行趋势的假定,因此可以进行双重差分。另外,图3还反映出倡议提出之后第一年(2014年)这种动态效应也不十分显著,即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够明显,但在2015年之后开始显著异于0,说明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滞后一期。
图3 平行趋势检验结果
5 “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宏观分析
5.1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加速重构世界经济秩序和战略竞争格局,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低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只能以价格优势参与竞争,随着我国人工、原材料成本提高,逐步失去价格优势,但上游技术仍受制于他国。2013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后,我国政府提出要以科技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创新发展,而参与合作创新的主体主要是参与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
如图4所示,2014年到2017年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总体呈上升态势,年平均增长17.4%。而2018年和2019年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公开量有所下降,是因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状况统计监测工作,自此以后,专利申请结构得到优化,质量标准得到提高,因此一些低质量的专利申请也就不予公开,专利申请公开相对量有小幅下降。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公开量保持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企业在政府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后加大了研发投入,企业的技术研发逐渐走向中高端,企业产品附加值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产品竞争力随之增强,企业的投资效率也有了明显改善。
图4 2014-2019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单位:件)
5.2 “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我国企业存在经营风险较高、经营能力较弱导致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自倡议实施以后,我国与沿线国家签订各种协定,例如中国已与毛里求斯、格鲁吉亚、巴基斯坦等国签订了自贸区协定,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内容;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也有助于提高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的水平。另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一方面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大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制度,为企业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扩招了一批具有跨国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企业国际经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有的大型企业每年都会派遣企业高端人才去国外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
5.3 “一带一路”倡议缓解了企业的过剩产能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重点由引进国外资本、技术等要素,转向虹吸国际高级要素和向国外转移有竞争力的富余优质产能并举。近些年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得部分领域的投资过剩,例如钢铁产业,2011年,中国钢铁产量8.9亿吨,而钢铁消耗量为6.5亿吨;2012年的钢铁产量约为9.6亿吨,但2012年国内钢铁消耗量仅为约7亿吨。钢铁总产量不断上升,但增加速度远大于消耗速度,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图5显示了我国2011年-2016年钢铁产销量,可以看出2011年-2013年钢铁生产总量一直在上升,但消耗率一直在降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实施以后,钢铁消耗率出现明显回升,这是由于我国企业与沿线国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提高了企业资本利用率和投资效率。
图5 2011-2016中国钢铁产销量(单位:万吨)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本研究基于2012-2016年“同花顺”软件“一带一路”板块和随机抽取的一部分非一带一路板块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提升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且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双重差分回归结果显示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与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基本每股收益、企业规模以及存货周转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可以通过保持一定的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限制企业规模、存货周转率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本研究不仅在微观层面克服了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内生性问题,还在宏观层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宏观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及缓解企业过剩产能三种方式来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6.2 建议
6.2.1 企业层面
首先,我国企业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国家提供的机遇,并结合自身优势因势利导走出去,逐步与国际接轨。第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外投资企业要充分利用其资金优势和政府支持,继续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将提升投资效率为国际运营导向,努力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经营方面,加强与投资目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以及培养和吸纳具有国际经营经验的人才进入企业,利用人才和制度优势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强和我国政府的交流与沟通,如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交流,积极寻求政策扶持,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6.2.2 政府层面
“一带一路”倡议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本文认为政府首先应该继续拓宽“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且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政府应该与沿线各国加强协调机制建设,在关键领域的投资、重大问题的协商等方面积极沟通,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其次,根据新发展理念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高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数字化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加强数字化和绿色化建设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是新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里的重要体现,更是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重中之重。在全球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革新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务和业务转向了数字化,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中差异巨大,数据安全问题引发的数字管制和数字贸易限制不断增强,因此未来要不断加强同沿线国家间的数字经济合作并逐渐拓宽和深化合作领域。
最后,切实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当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主要体现在语言、技能和贸易方面。因此,政府要积极加强人才建设,可以和他国政府创办合资高校,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搭建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平台;国家相关部委,每年要组织国内投资企业优秀员工去国际知名机构访问学习,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议和论坛,拓展国内企业员工的视野,从而进一步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