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焦点解决干预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

2023-03-02姚晶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朋辈焦点辅导

姚晶宏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南平 354300)

焦虑障碍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据流行病学显示焦虑障碍的全球发生率在7.3%。[1]多项调查显示,焦虑也是在校大学生最易出现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因焦虑而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在高校心理咨询室最为多见,但受高校心理咨询资源所限,再加上社会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使得不少大学生的焦虑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2]

朋辈心理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高度需求与高校心理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提高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3]焦点解决是一种新的心理危机干预工具,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及个体潜能的激发,有别于传统问题结解决模式,该模式以发掘目标人群自身资源及潜能为核心,旨在通过激发个体的自信心来解决问题,改善心理状态。[4]微信是现代人使用率较高的一种社交软件,其具有快捷方便、私密性好的优点,可作为开展焦点解决干预的理想平台。本研究拟将朋辈心理辅导、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以微信平台为载体,对存在焦虑情绪的大学生开展干预,现将其实验成效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在线发布招募的方式,从2022年3月至5月招募武夷学院的在读大学生,对报名参与的322名大学生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初筛,筛查结果显示202名无焦虑症状(评分<50分)、120名有焦虑症状(评分≥50分)。将存在焦虑症状的1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大一12例,大二18例,大三17例,大四13例,其中轻度焦虑28例,中度焦虑17例,重度焦虑15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8 例,大一14 例,大二20 例,大三16 例,大四10 例,其中轻度焦虑26 例,中度焦虑20例,重度焦虑14例。两组的性别、年级及焦虑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干预方法

观察组大学生接受为期1周的心理干预。首先建立微信群,群内成员包括该组成员及2名朋辈心理咨询员(群管理员),朋辈心理咨询员均为大三年级学生,曾担任学校心理协会重要干部,接受过心理辅导、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相关培训,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保证干预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由心理学教师与朋辈心理咨询员共同商定干预方案。操作过程中,朋辈心理咨询员一人负责介绍和实际带领,另一人负责观察、问卷施测、数据收集等辅助工作。

建群后,群管理员带头做自我介绍,其他群成员依次相互介绍,相互熟悉,建立联系。群内学生可进行情感宣泄,管理员每天在群内发送焦点解决干预问题,学生以文字或语音方式对问题作答,通过私聊方式发送给群管理员。管理员通过私聊方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回答的反馈,主要根据其回答内容进行积极赋能,引导学生向内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变化予以表扬。在对学生回答予以反馈后,若学生有疑问,则立即予以解答,无疑问则结束问答,每日用时15~20min,共一周。

问题设置:(1)第一天(明确目标),你希望从微信群的7天的心理辅导活动中获得什么?你最想提升的是什么?(2)第二天(评估现况),如果满分为10 分,你给自己最近半年的状态打多少分?这样打分的理由是什么?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3)第三天(资源挖掘),最近3天里,你最开心满意或心里感到最踏实的事情是什么?你是怎样做到的?(4)第四天(运用关系),聊一聊你今天开心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这些事情中除了自己以外,还获得了哪些人的帮助?她/他们是如何帮助你的?(5)第五天(自我肯定),说一说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错或最值得自我肯定的是什么?尝试夸夸自己,并思考如何将这种好的状态延续到明天?(6)第六天(向前一小步),相比入群之前,你的状态发生哪些变化?你说是如何做到的?这种变化对你有什么好的影响?(7)第七天(自我总结),回顾最近1周的表现,说说自己最满意或进步最大的地方有哪些?好的做法有哪些?你获得了哪些力量的帮助?哪些尝试让你发生了明显变化?

对照组除学生主动提问由朋辈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健康老师予以解答外,不做任何心理干预。

(三)研究工具

(1)SAS[5]:量表设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从 “很少有” 到 “绝大多数时间有” 依次计1~4分,对过去1周的情况进行评定,各条目得分相加后乘以1.25,最终得分取整(四舍五入)为标准分,标准分临界值为50 分(<50分为正常,≥50分为有焦虑症状),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1。

(2)状态-特质焦虑量表[6](STAI):量表设40个条目,其中焦虑状态量表(S-AI)20个条目,特质焦虑量表(T-AI))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从 “完全没有/几乎没有” 到 “非常明显/几乎总是如此” 依次计1~4分,正性情绪条目反向计分,计算S-AI 和T-AI 得分的总和,总分20~80 分,得分越高表民状态-特质焦虑程度越严重。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6。

(3)简易应对方式量表[7]:量表共设20个条目,包括12个积极应对方式和8个消极应对方式,采用4级评分法,从 “不采用” 到 “经常采用” 依次计0~3分,总分0~60分(积极应对方式0~36分,消极应对方式0~24分),得分越高表明该应对方式的倾向性越明显。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2。

(4)血清学指标检测:干预前1d及干预结束后1d,采集两组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保留血清待检。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血清素(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血及检测委托校医院完成。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干预前后的SAS及STAI评分变化

两组干预前的SAS、S-AI及T-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AI 及T-AI 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SAS、S-AI 及T-AI 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AI及T-A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265、5.982、6.007,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及STAI评分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及STAI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n)观察组(60)对照组(60)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SAS评分64.87±4.31 59.36±3.00*5.669<0.05 64.02±3.42 63.88±4.96 0.239>0.05 STAI评分S-AI 44.09±5.24 40.08±4.82*6.347<0.05 43.12±5.63 43.39±4.01 0.445>0.05 T-AI 45.21±7.06 41.33±6.03*7.205<0.05 45.07±6.37 44.62±5.94 0.608>0.05

(二)两组干预后的焦虑程度对比

两组干预后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者占比高于对照组,重度焦虑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的焦虑程度比较[n]

(三)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变化

两组干预前的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积极应对评分升高,消极应对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对比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900,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241,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n)观察组(60)对照组(60)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积极应对24.96±4.02 29.01±3.98*8.291<0.05 25.02±3.66 24.82±4.09 0.718>0.05消极应对17.32±3.22 13.06±4.18*6.322<0.05 16.88±2.85 16.24±3.17 0.653>0.05

(四)干预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变化

两组干预前的血清Cor、5-HT、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清Cor水平降低,5-HT、BDNF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血清Cor、5-HT、BDNF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清Co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HT 及BDNF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820、10.257、7.003,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对比(`)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n)观察组(60)对照组(60)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Cor(μg/dL)22.12±3.19 18.20±2.87*6.325<0.05 21.85±2.96 21.34±3.07 0.274>0.05 5-HT(ng/mL)102.84±25.35 141.72±30.32*14.299<0.05 103.96±23.43 105.01±27.89 0.344>0.05 BDNF(ng/mL)25.84±6.06 31.27±7.29*7.901<0.05 25.13±5.18 26.02±6.33 1.037>0.05

三、讨论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高校大量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庞大,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及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指出,在校大学生发生率最高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了教育及心理学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较新的短期心理治疗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实现心理干预。相比传统心理咨询,焦点解决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强调事件的积极面,重视当下的行动及偏好未来的影响,通过问题及谈话来引导个体来发掘自身力量,同时不断为自己树立小目标、达成小目标,最终使得个体的困扰得到减轻和解决。[8]目前,焦点解决模式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性侵害、问题行为等方面得到了较多运用,其成效也颇为显著。焦点解决多用于我国的学校教育,在解决学生的一般适应性问题方面有较高的适用性,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9]朋辈心理辅导是新兴的高校心理辅导方式,其强调同龄人间自然的沟通交流,这种心理辅导方式具有友谊性、自发性的特点,相比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朋辈心理辅导更能拉近与个体的心理距离,更易让个体打开心扉,从而获得更好的心理辅导效果。已有研究显示,朋辈心理辅导在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卓有成效,提示朋辈心理辅导在解决大学生问题方面十分有潜力。[10]

鉴于焦点解决模式及朋辈心理辅导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性,结合微信程序具有沟通便捷、高效、隐私性好的优点,且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普遍,本研究试图以微信平台为载体,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大学生接受为期7 天的焦点解决干预后,SAS、S-AI及T-AI评分明显降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甚至有18.33%的SAS评分降至正常水平。张硕等的报道显示,对存在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焦点解决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后,其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自尊水平得到提高,认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结合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有显著的干预效果。[11]本次研究结果则提示基于微信平台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结合朋辈心理辅导,在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方面同样有效。

国外有研究发现,人体在焦虑状态下,脑脊液中的5-HT水平呈低水平,当5-HT分泌增加后,焦虑症状则能得到显著缓解,认为5-HT 对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山卿等到的研究显示,广泛性焦虑症与血清Cor水平显著相关,有焦虑症状病人的血清Co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并且随着焦虑症状的缓解,血清Cor水平也逐渐下降。[13]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员,具有维持神经细胞正常结构,促进神经细胞自我修复的作用,其与早老性痴呆、急性神经系统损伤、情绪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清5-HT、BDNF水平明显升高,Cor水平明显降低。这也从生理学层面证实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结合朋辈心理辅导对减轻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有效性。分析原因可能是:技术层面来看,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结构清晰,容易被朋辈辅导人员所掌握,确保了干预的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关系促进层面来看,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焦点解决干预,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及隐私,同时采用积极、正向、肯定的方式深入挖掘个体尚未被关注到的力量,这也能够拉近朋辈心理辅导人员与被辅导学生间的关系;从问题解决层面来看,焦点解决模式摒弃了传统心理咨询中追根溯源的方式,通过目标导向来解决心理问题,能够极大地减轻被辅导者的心理压力。

积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认知、策略的态度。相关报道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之间有完全中介作用,调节个体焦虑水平有助于促进其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进而对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起到促进作用。[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提高,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降低。说明通过焦点解决干预,存在焦虑情绪的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倾向于主动、积极地应对,而较少选择逃避、退缩。这与前述报道结果相符,表明焦点解决干预能够通过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来调节其应对方式,这可能是因为在焦点解决干预过程中,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提问与引导,让有焦虑情绪的大学生发现了自己潜在的能量,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学会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能够以更加乐观、开放的心态面对问题与挑战。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焦点解决干预有助于减轻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调节其应对方式,成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可作为高校内部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助手段,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形式,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朋辈焦点辅导
焦点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焦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