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

2023-03-02查晓亮

吉林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程控间歇尿潴留

查晓亮

(九江市共青城市新市医院麻醉科,江西 九江 332020)

自然分娩是孕产妇的生理过程,但分娩期间孕产妇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初产妇,因其缺少经验,且分娩痛易使孕产妇发生宫缩乏力,增加剖宫产发生率[1],因此临床上可采用连续输注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其通过设定参数,在第一和第二产程连续向患者输注镇痛药物,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使其在无痛或轻度疼痛中分娩,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发生率。但连续输注硬膜外麻醉中镇痛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正常排尿反射机制,增加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风险[2]。研究表明,程控间歇脉冲注射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在减少药物用量方面有优势[3],期望可以通过改变给药方式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达到缓解分娩疼痛,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加快孕产妇康复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共青城市新市医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151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年龄22~35岁,平均(27.45±3.56)岁;孕周37~42 w,平均孕周(39.57±1.35)w;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4]:Ⅰ级45例,Ⅱ级30例。观察组76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16±3.42)岁;孕周37~42 w,平均孕周(39.66±1.40)w;ASA分级:Ⅰ级46例,Ⅱ级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孕周为37~42 w;③ASA分级为Ⅰ级~Ⅱ级;④单胎头位;⑤均行硬膜外麻醉;⑥麻醉前均具有中重度疼痛。排除标准:①分娩前使用镇静或镇痛药物;②排尿功能异常;③高危妊娠;④严重内科疾病。

1.2方法:两组孕产妇临产后均予以开放静脉通道,胎心监测仪监测胎心即宫缩情况。孕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取侧卧位,予L2、L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予以2%利多卡因(山东华鲁制药,国药准字H37022147,规格:0.1 g/5 ml)3 ml,观察5 min,待患者不存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症状后,注入0.5%~0.75%10 ml盐酸左布比卡因(江苏恒瑞,国药准字H20020570,规格37.5 mg/5 ml)+0.5 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20030200,规格1 mg)混合液10 ml,等待30 min无异常后接入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泵,药液配方为0.5%~0.75% 10 ml盐酸左布比卡因+0.5 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0 ml。

对照组予以硬膜外连续输注模式,接入镇痛泵后,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度8 ml/h,PCEA剂量8 ml,注射速度为8 ml/h,锁定时间为30 min,胎儿娩出后停止给药。

观察组予以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模式,接入镇痛泵后,参数设置:脉冲频率为1次/h,剂量为8 ml,输注速度8 ml/min,PCEA剂量8 ml,注射速度为8 ml/h,锁定时间为30 min,胎儿娩出后停止给药。

两组孕产妇均观察至出院。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观察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麻醉用药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尿潴留发生以及出血情况。①镇痛效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相关分级标准[5]评估两组孕产妇麻醉后的镇痛效果。无痛:不存在疼痛症状;轻度疼痛:存在轻微的疼痛症状;中度疼痛:存在明显的腰酸痛伴有出汗现象;重度疼痛:存在强烈的腰腹疼痛症状伴明显出汗现象。镇痛有效率=(无痛例数+轻度疼痛例数)/总例数×100%。②麻醉用药情况:记录两组孕产妇镇痛泵药液用量、PCEA追加次数以及有效次数。③产程时间:记录两组孕产妇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时间。④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留置尿管例数、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排尿后复查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量,记录尿潴留发生率。⑤产后出血情况: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

2 结果

2.1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镇痛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比较[n(%)]

2.2两组孕产妇麻醉用药情况比较:观察组镇痛泵药液用量、PCEA追加次数以及有效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麻醉用药情况比较

2.3两组孕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孕产妇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2.4两组孕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孕产妇留置尿管例数、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孕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2.5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孕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3 讨论

分娩疼痛对于绝大多数女性而言,是一生中经历过的最剧烈的疼痛,主要是由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等原因造成,而剧烈的疼痛引起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子宫收缩紊乱,影响胎儿宫内供血供氧,威胁母婴安全[6]。针对此类情况,临床提出分娩镇痛概念,目前常用硬膜外连续输注进行分娩镇痛,此方式给药平稳,可以得到满意的镇痛疗效,但随着麻醉药物用量增大,易产生痛觉神经传导阻滞,减弱便意,发生产后尿潴留[7]。因此,需寻找更佳的硬膜外给药方式,尽量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通过规律间歇给药,脉冲速度可达到8~10 ml/min,在短时间内将药物快速释放至穿刺部位起到镇痛效果,故这种给药方式可能可以减少药液释放,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本研究说明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应用初产妇可以提高镇痛有效率,减少镇痛泵药物用量。可能的原因是连续输注模式下,药液在硬膜外导管流速缓慢,继而流出硬膜外导管孔不均匀,使药液呈不均匀的圆球状进入硬膜外腔,从而出现神经阻滞不全,镇痛不全的现象,故若要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需多次追加镇痛药物[8]。而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模式下,镇痛泵可通过程序参数设置自动间歇脉冲注射给药,8~10 ml/min的脉冲速度可使镇痛药物快速通过硬膜外导管侧孔及前端到达硬膜外腔,药物可均匀、广泛分散,同时予首剂镇痛药物相连,防止药物延迟出现镇痛不衔接,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有效率,减少镇痛泵药物用量[9]。

产后尿潴留是指孕产妇生产后排尿困难或膀胱残余尿增多,临床上膀胱残余尿量≥100 ml需留置尿管,膀胱残余尿量≥150 ml可诊断为产后尿潴留[10]。产后尿潴留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增多,影响产后恢复。本研究说明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应用初产妇可以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可能的原因是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模式通过减少镇痛泵药物用量,以减缓麻醉药物对交感神经的阻滞,使产妇在第一产程中规律宫缩加强,宫口扩张加快,从而缩短第一产程[11];同时镇痛泵药物用量的减少可以减轻痛觉神经传导的抑制作用,产生剧烈便意,使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主动用力,加快胎儿娩出[12]。此外,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模式可以降低镇痛泵药物抑制排尿反射的作用,加强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收缩能力,使尿液顺利排出,从而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减少对产后子宫收缩的影响,从而减少产后出血。

综上所述,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应用初产妇可以提高镇痛有效率,减少镇痛泵药物用量,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

猜你喜欢

程控间歇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Multisim10和AD603的程控增益放大器仿真研究
程控增益射频宽带放大器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基于STC89C52的程控移相器的设计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一种程控功率因数可调开关电源设计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