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策略研究
2023-03-01淮北皖淮投资有限公司
■宋 静 淮北皖淮投资有限公司
新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节奏较快,企业在运营中经常出现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阻碍企业发展进程。为了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发生概率,需要企业加强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力度,结合现实情况仔细分析资本市场风险类型,立足企业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资本市场概述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它通常是指由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资本市场一般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资金提供者为各大金融机构,资金需求者为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府机构和工商企业等。资本市场上涉及两种类型的群体:一种是寻找资本的人,一般是工商企业和政府;另一种是提供资本的人,该群体希望通过购买或借出资产获得经济收益。资本市场是市场形态之一,由买方和卖方构成,交易对象是股票、债券和基金。资本市场包含五类特征,分别为融资期限长、流动性较差、风险大且经济收益高、资金借贷量大、价格变动幅度大。其中,融资期限长是指资本市场的融资期限至少为一年,甚至长达几十年或无期日,如中长期债券期限都在一年以上,封闭式基金存续期限在15~30 年,股票则没有到期日,属于永久性债券;风险大且经济收益高是指由于资本市场融资时间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较大,市场价格极易出现波动,需要投资者承担较大风险。
二、资本市场风险类型
1.法律风险
在资本市场中,国家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出台了《反垄断法》,法律条例可能会限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运营行为,导致制定的资本运营方案无法落到实处,影响企业经济收益。同时,近年我国出台了《证券法》,其中明确规定在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中,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已经发生的股份5%时,需要在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结构和证券交易所出具书面报告,并在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此后,当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递增5%,就需要按照上述过程重新进行,如果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0%时,极易被法律要求发出全面收购要约。这些法律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购成本增加,加大了收购难度。
2.财务风险
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展中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企业在项目投资、设计、运营和销售中没有做好成本管理,则会导致实际投入成本高于事先预期成本。这样不仅影响企业经济收益,还会加大资金周转难度。或者如果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负债压力超出实际能力,则会导致企业破产。再者,在资本市场上极易出现波动情况,导致产品成本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然而,参与资本运营的企业在生产有关产品时,即使由于内部管理或者外部需求原因减少了产品总量,但是企业必须承担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定成本支出费用。这样极易导致企业投入成本低于经济收益,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此外,在资本市场上容易降低投资资金分配的灵活性,如果企业在运营资本中打破了原来企业资金收益率的均衡状态,而新的企业资本运营局面又使得各个环节相互依赖。企业要想提升经济收益,被迫需要在边际部门投资维护资金收益平衡,却无法向收益率高的环节划分足够资金。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分配的灵活性,还使得部分环节由于资金分配不到位而影响发展稳定性,导致财务风险频发。
3.营运风险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资本运营完成之后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极易被并入某个项目,出现业绩下滑现象,从而拖垮整个企业,造成营运风险。资本市场上企业开展资本运营的初衷是为了扩展发展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实力。但是企业在实施新型战略行为时,极易导致企业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价值链,如果企业不能结合新环境转变传统运营战略,则会使得传统运营战略不符合新环境发展需求,从而产生营运风险。或者企业在新环境中意识到了价值链和各个环节运营模式的转变,但是为了确保企业整体发展效果而将各环节有关项目发展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合并,导致项目发展目标缺乏针对性,这样部分岗位人员极易在工作中出现不作的为现象,降低了项目营运质量和效率,弱化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营运风险。
4.管理风险
在资本市场上,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确保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一体化。如果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出现重构组织结构或者岗位职责等情况,极易导致人事方面出现抵抗行为。如果企业事前未制定解决对策,则会导致管理水平下降,降低整体管理质量。此外,在资本市场中,大部分企业会参与到资本运营中,这一行为意味着双方会通过固定的模式完成内部交易。例如,当一方向另一方购买产品时,另一方不会压低价格或者降低产品质量。虽然这种方式会给企业产品运营推销带来便利,但是极易出现交货延期现象,如果企业在此时弱化激励,则会导致双方在价格和交货期限等方面出现矛盾。这样不仅会直接降低企业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发展前景,加大了管理风险出现的概率。
5.筹资风险
该风险是由企业筹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在资本市场上,企业自主权和法人地位提高,金融市场和信息技术发展成熟,为企业筹资提供了较多便利。但是企业在筹资方面出现资金结构变化,筹资成本增加,极易遇到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出现的根源包含内外两种因素,内部因素与举债规模、负债利息率有关,如果企业举债规模过大,负债在资本结构中的占比较高,或者负债利息率超过企业实际债务偿还能力,都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外部因素与预期的现金流入量、资产流动性和金融市场有关。如果现金流入量没有足额及时,资产流动性差,或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都会导致筹资风险频发。
6.投资风险
在资本市场中,任何投资方案都存在多项不确定性因素。如果企业在对投资方案做出决策时对方案中的潜在风险考虑不周,或者受到某项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无法在既定期限内产生预期效益,都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收益,弱化企业债务偿还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
三、引发风险的因素
从现阶段企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资本市场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且呈现的种类很多,究其根本是资本市场在沿着一定轨迹行进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要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不论是作为内生变量还是作为外生变量,都是不断变化的,资本市场的运行一直处于一个时时改变的环境中,会增加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从一些经典案例和历史经验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引发资本市场风险的经济性关键要素如下。
1.宏观经济因素
资本市场的运行要遵循我国的整体发展方向,在大环境的国民经济水平推动下,宏观经济形势始终在不断变化中,直接改变了资本市场的总体走势。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形势处于趋好阶段,资本市场的交投相对活跃,同时股指呈现上升趋势,各活动主体的风险就会降低;宏观经济形势处于趋紧阶段,资本市场的交投呈现疲倦状态,同时股指就会趋于下降状态,各活动主体的风险就会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也会进行宏观调控,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在实现预期调控目标的同时,影响着资本市场的运行,使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发生变化。
2.经济体制因素
资本市场运行总是在一定的体制背景下展开的。经济体制从性质上可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类。计划经济体制的典型特征是政府部门运用行政原则、行政标准、行政手段来界定和管理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政策的非稳定性、非连续性、非协调性等,资本市场运行中会呈现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一定的风险;相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本市场如果在法律框架中运营,受到约束后的资本市场风险会逐渐降低,由于法律法规具有公开、稳定、连续的特点,任何的人员或组织机构都不能越界,超过法律的规定去干预市场。
四、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策略
1.增强企业资本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企业应运用现有渠道系统了解资本市场发展规律,总结各类资本市场风险特征,从企业视角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深究各类风险发生原因,使企业在深入了解资本市场风险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便今后自主规避不良因素,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发生频率。其次,企业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内部宣传,组织专人负责在微信公众号通过图文结合讲明资本市场风险防范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各部门和各岗位资本市场风险防范意识。最后,企业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全体人员资本市场风险防范意识,邀请行业工作经验丰富人士负责讲解资本市场风险防范专业知识,结合有关岗位职责分享如何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确保全体人员在参与培训中能够领悟资本市场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在今后自主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制度要求规范不良行为,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出现的概率。
2.制定合理的资本市场运营方案
第一,企业应在制定资本市场运营方案之前,加大产业产品信息调查力度。为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运营风险,企业应系统收集有关产业产品的资料、国家政策,通过深入了解产业产品资本市场发展信息,明确资本市场运营方案制作框架。第二,企业在制作资本市场运营方案的过程中,应设计合理的资本市场战略发展定位,从行业发展趋势、资本市场变动情形、产品市场占有率、自身生产经营条件等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定位,从发展角度制定资本运营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先做好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对策。第三,企业应在资本运营方案制定完成后,重视财务分析论证工作。财务分析论证包含资本运营方案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和潜在风险预估,对比分析企业财务承受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的财务分析论证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出最合适的资本运营方案。在选择好资本运营方案后,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分析,结合资本市场发展情形预估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提前做好规避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发生概率。
3.强化金融创新力度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风险。为了确保现金流入量和资金储备量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应强化金融创新力度,一方面,根据金融机构期限转换机制,选择合理的贷款行为。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多个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多次短期贷款实现长期资金供给需求。为了防止企业举债压力过重,企业应在组织短期贷款行为之前,根据企业债务偿还能力设置阈值,并将每次短期贷款数额记录下来,定期组织财务人员核算现阶段债务偿还总额。如果发现债务偿还总额超过阈值,企业应选择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与银行之间建立长期信用关系,按照银行要求提供有关凭证和资质信息,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能提高企业融资的稳定性。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银行监督,及时了解和监督企业财务情况、经营信息,分析是否存在财务风险,提前做好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减少财务风险出现频率。
4.丰富资本运营方法
经过实践证明,在资本市场中,如果企业资本运营方法丰富多样,则能有效分散风险承担主体,弱化有关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再加上近年资本市场波动频率较大,产品运营有着周期性特征,丰富的资本运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经济盛衰带来的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等。因此,企业在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中,应立足实情丰富资本运营方法,如果企业在兼并阶段,可以购买部分或者全部股权;如果企业在联合阶段,可以通过专业化协作或者定盘生产产品;如果企业在转让阶段,可以运用资产重组或者重新建立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防范风险;如果企业在合资阶段,可以借助有形资产或者品牌和技术作价的方式实施多角化运营。这样企业既能在内部发展多类产品和服务,还能有序拓展市场容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5.完善制度体系
首先,企业应制定风险预警制度,根据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和产业特征,明确风险识别指标,要求有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制度要求加大风险识别力度,一旦发现有关产业超过风险识别指标,应及时将分析结果以文件形式反馈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负责检查有关产业风险引发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运营模式,减少资本市场风险发生频率。其次,企业应设置岗位职责制度,按照资本市场风险防范需求细分有关岗位工作职责,讲明其负责的资本市场风险防范任务,并将具体工作分配到人。如果在后期出现资本市场风险,企业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理,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带来的不利损失。最后,企业应设计全过程监督制度,组织专人负责各项产业运营调查和监督工作,检查部分人员是否出现工作行为不规范现象,如果发现不良工作行为,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处理,防止人为因素引发资本市场风险。
6.建设专业型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团队
企业可以采用人才招聘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知识完善、职业能力强且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团队。为了确保所选人才综合素质过硬,企业应通过多轮面试和案例考核的方法,系统考查应试者的综合能力,力求所选人才职业能力符合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需求。同时,企业应定期对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团队进行线下培训,组织管理层负责讲解各项业务运营流程、管理模式和市场发展形势,提高该团队对现有业务的了解程度,使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对策。再者,企业可以不定期在内部开展交流会,引导团队成员相互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索解决对策,使团队成员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五、结语
综上,新时代资本市场风险频发,极易影响企业经济收益和发展前景。企业应在发展中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降低各类风险发生频率。为了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质量,企业应系统分析资本市场风险类型,结合现实状况设计恰当的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策略,增强企业资本市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合理的资本市场运营方案,强化金融创新力度,丰富资本运营方法,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专业型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团队,通过多种方法优化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模式,使企业能够平稳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