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组元”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2023-03-01师红强
师红强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依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选编单元例文,这种“双线组元”的编写思路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亮点。“双线组元”为语文单元学习活动设定了生活议题,使教材选文突破文章体裁的限制,便于开展综合性、实践性语文学习活动,也为学生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新的路径。如何发挥统编教材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基于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一、用好人文主题,强化问题意识
必要的问题意识是深度阅读的条件,也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只有找出文本作为其回答的那个问题,才能理解文本。”人文主题的引入为建立学生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创造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能够推动阅读思维走向深入。如何用好人文主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可在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中抓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紧扣人文主题,设置前驱问题。即通过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思考主体与文本紧密关联的问题,带领学生找到“文本所回答的那个问题”。例如,指导预习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时,可设置下面这个前驱问题。
预习任务:青春是花样年华,你可曾想过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是立志干一番大事,还是安于享受,无所作为?如果你不甘于平凡,你知道怎样才能绽放青春的光彩吗?请你翻开课本第一单元,去读读革命战争年代的诗歌和小说,相信这里的人和事,能为追逐梦想的你提供一些启示。
这个前驱问题充分利用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青春理想及其实现路径,指导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寻求启示。这就建立了学生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联系,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保证了阅读对话的真实开展。从思维培养的角度看,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围绕“真问题”开展“深阅读”,带领学生以研究问题的态度开展阅读,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批判性思维培养奠定了基础。
第二,以单元人文主题为切口,引导学生围绕文章内容深入阅读和思考,启发学生将阅读感受上升为理性思考,将思考结论提炼成简明观点。带领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和生活经验合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强化分析问题、阐释观点的能力。例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个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读本单元六篇课文,你是否对“劳动”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请将你的看法提炼成一句话,并结合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阐释。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后,自然会产生一些感受,甚至还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些感受和观点,是学生主体的独立意见,也是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提炼他们的观点,启发他们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合理阐释自己的观点,训练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求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鼓励他们尝试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描述自己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描述问题的能力。例如,统编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个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阅读本单元课文,你的头脑中是否产生了一些关于劳动或课文的疑问?请用简明的句子描述你的疑问,自己尝试解答或留作课堂讨论。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会模棱两可,甚至是一些偏颇或偏向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提问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把问题描述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二、整合语文要素,培养反省性思维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是现代批判性思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省性思维”,其本质就是对认知过程的反思和确认。延安大学武宏志教授在《批判性思维:语义辨析与概念网络》一文中对杜威倡导的反省性思维探究模型做过如下概括:反省性思维和日常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均先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可能方式的假说,但日常思维直接试验这些假说,直到问题获得解决;反省性思维则不直接试验这些假说,而是对假说进行持续地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直到这种解决问题方式的假说获得一定程度的确认,才拿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杜威的上述反省性思维探究模式,恰好可以通过以语文要素整合为特征的项目化学习获得有效的训练。在项目化学习中,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必须寻找并确认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按照既定的方式阅读文章、参与讨论,最后才能动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因此,可落实项目化学习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反省性思维。
第一,整合语文要素,设计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时,可将新闻评论的角度、立场等与前一课人物通讯的新闻事实两方面的语文要素整合起来,设置下面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进行判断和分析。新闻评论要站在特定的立场上,选择一个角度阐述看法,发挥舆论引导、监督促进的作用。假如你是《西安日报》记者,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要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新闻评论在本报发表。请你从本单元的人物通讯中任选一篇,基于其呈现的新闻事实,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新闻评论。
第二,引导学生推演并确认完成任务的条件。仍以上述学习任务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省性思考,认识完成这项学习任务的三个条件:首先要理解“新闻事实”“新闻评论”“评论角度”“舆论引导性”等语文要素的内涵;其次须了解“西安日报记者”“五一劳动节”等真实情境对新闻评论立场、角度的内在要求;最后还应具备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三,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突破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上述完成学习任务的三个条件,包含若干关键知识和能力。教师在本环节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学习资源供学生自学,帮助学生突破这些关键知识和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为“用”而“学”,其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足;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阅读、讨论等体验性方式,其效率更高;学习的过程伴随着认知、反思、提炼、总结,其反省性思维训练的特征更为明显。
第四,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写作任务。在这个环节,学生运用上一环节获得的知识动手写作,其实质是在文字表达的语言实践中反思、领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展示并评价任务成果。项目化学习应贯彻“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从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角度对其他同学的写作成果做出评价,其实质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评价对所学知识再做深入反思。
三、聚焦语言实践,训练高阶思维
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人的认知能力包括从高到低的六个层级,分别是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其中前三项被认为是低阶思维,后三项,即分析、综合、评估被认为是高阶思维。武宏志教授在《批判性思维:语义辨析与概念网络》一文中指出:“分析、综合和评估构成了高阶思维,而且常常被等同于批判性思维;所以,高阶思维等相关说法就是布鲁姆式的批判性思维。”“双线组元”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突破了以往从“知识学习”到“能力生成”的课程观念,强调以“用”促“学”、为“用”而“学”。因此,可聚焦语言实践,设置比较阅读等综合性学习任务,为培养分析、综合、评估等高阶思维能力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训练分析能与综合能力。例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仿照三篇人物通讯,选择典型事例和真实细节,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优秀品质。要指导学生写好这篇作文,必须带领学生弄清“写人的记叙文”与“记事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为此,教师可以提供魏巍的《我的老师》和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供学生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在“同”中发现“异”,理解两种文章的区别,这是对分析能力的训练。同理,为帮助学生理解典型事例和真实细节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还可以提供《我的老师》《背影》等记叙文供学生比较分析,这是一个异中求同的过程,指向归纳思维(综合能力)的训练。
第二,引导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关注论题、结论、理由三者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评估一个论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所有的观点(包括自己的观点)和论证都采取怀疑的态度,只有经过严格地评估,才决定要不要相信它。这就需要训练学生评估一个论证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尼尔?布朗在他的批判性思维著作《学会提问》中指出,一个完整的论证包括论题、结论和理由三个部分,评估一个论证的关键是,在理解论题的基础上找到结论和理由,然后仔细评估理由能否支撑起结论。应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评估理由与结论的过程,这为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了丰富的机会。评估一个理由能否支撑起结论,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它真正代表着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水平,理应成为语文课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抓手。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由于缺乏人文主题(生活议题)的引导,文本常常变成学生的“我外之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主体的迷失、对话功能的丢失和阅读兴趣的丧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人文主题的约束,教师对文本意义的阐发也比较随意,有时甚至背离语文课程的性质。“双线组元”有利于促进阅读主体的自觉,也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回归语言训练的主线,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究,不断发挥其对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