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体制下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及区域保障模式研究

2023-03-01宋大东刘旭阳

科技与创新 2023年4期
关键词:陆军器材子系统

宋大东,汪 琳,刘旭阳,何 轶

(1.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 100072;2.北京卫戍区装备部供应处,北京 100009)

1 研究背景

经过长期探索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保障工作建立了以“逐级申请、统一筹措、逐级供应、规模储存”为主的保障机制,能够较好地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器材保障任务。然而,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全力推进、装备保障改革的深入开展及装备发展的日新月异,器材保障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诸如传统保障模式下器材仓库存储模式对器材供应能力的约束问题[1],传统保障模式在高速运行下必然存在的结构性矛盾[2],人才分布、地理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对当前装备保障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必要性的影响[3-6],以及在现代战争背景下,实战过程中传统器材保障模式无法及时、准确解决器材保障等问题[7-9]依旧存在,因此,通过稳定的网络平台、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及成熟的陆军物流系统对构建未来装备保障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10-11]。

综合上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器材保障需求,解决保障器材的快速筹措、安全储备、及时运输等问题,本文依靠大数据、装备云等现代军事化服务平台,利用RFID、智能化计算等现代物流技术,构建出了装备器材“云保障”系统和保障模式,在考虑到任务需求、军队编制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前提下,能准确掌握器材消耗、库存状态及器材运输的实时数据,能够快速提高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效率和战斗力。

2 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的构建

2.1 系统构建原则

为科学构建战区装备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军事转型建设为背景,以战区陆军装备保障体系适应性发展为策略,坚持协同发展、共同维护和团结统一的构建原则,坚持战保一体、军民融合,以精确高效、及时可靠的精确保障支撑精确作战。以当前先进的信息平台、科学的信息处理机制为基础,构建“云保障”系统,提高装备器材保障模式的保障效能。

2.2 系统构建思路

在数字化战争条件下,器材保障必须要为参战所有部队的装备维修提供保障,一切需要从作战部队的实际保障需求出发。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器材保障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共享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和评估,从而精准预测部队需求、科学控制库存结构、合理设置存储结点、规划运输网路,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提供精准的器材配送”。此外,由于各个部队对保障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数字化战争条件下器材保障必须明确每个作战部队的具体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差异化、个性化的保障。供应保障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1 供应保障示意图

2.3 系统运行机制

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通过增加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流程数据处理环节的比例及提高数字化处理能力,从而实现调度配送中心向各物流节点精准辐射的物流管理模式,构建与战场器材保障需求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云保障”系统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云保障”系统运行机制

2.4 系统功能总体架构及其业务子系统

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功能架构主要按照业务职能划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筹措管理、存储管理、供应管理、报废处理、供应商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还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盘点管理、货位管理、单据管理、库存管理等库房管理功能,同时具备决策支持和业务监控能力。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功能总体架构如图3 所示。

图3 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功能总体架构

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主要由业务管理子系统、库房管理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业务监控子系统和物流配送子系统共5 个子系统构成。

2.4.1 业务管理子系统

维修器材保障业务管理子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器材请领供应、接收入库计划、器材入库管理、发出出库管理、器材出库管理、仓库器材盘点、仓库信息管理和货位信息管理等功能。业务管理子系统功能组成如表1 所示。

表1 业务管理子系统功能组成

基础数据管理是通过建立规范详细的分类方式,管理好基层数据,为器材保障和数据分析提供基础;筹措管理是通过梳理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建立筹措管理业务模型,实现筹措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存储管理实现了仓储账目的记账、核查等功能,实现账目管理需求;供应管理是通过建立器材申请、审批、出库、跟踪和状态反馈等业务模型,实现保障供应管理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报废处理是及时处理报废器材并完成反馈的器材报废信息化业务模型,确保在位器材的可使用性;供应商管理是建立器材相关合格供应商的名录,确保供应符合要求的维修器材。

2.4.2 库房管理子系统

库房管理子系统集成RFID、PDA 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及设备,提供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盘点管理、货位管理、单据管理和器材库存管理。库房管理子系统功能组成如表2 所示。

表2 库房管理子系统功能组成

出入库管理是建立保障器材从采购到出库的管理机制,实现保障器材快速出入库的建设目标;盘点管理是建立保障器材盘点机制,可实现全库盘点或局部盘点,杜绝器材库房的账物不一的情况,提升库房盘点效率;货位调整是通过自动化调整的方式完成器材货位的调整,有效杜绝人工货位调整、器材移库产生的误差;单据管理实时记录和保存器材保障过程中的各类单据,并对其进行监管、跟踪和分析;器材库存管理则是建立库存数据中心,实时监控器材的库存情况,实现器材库存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2.4.3 决策支持子系统

决策支持子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为首长、库房管理部门和库房值班人员等各级各部门提供全面实时的维修器材管理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决策支持子系统功能组成如表3 所示。

表3 决策支持子系统功能组成

需求预测管理是综合维修计划和当前库存的相关信息,智能分析预测采购需求;超短损耗统计是对损耗器材进行实时登记和实时分析,并提供查询、统计生成报表及打印等功能;器材效期统计是实时记录器材的入库日期和效期,及时上报即将失效或已经失效的器材;亟待发出统计是根据待发数据算法,对亟待发出器材进行统计,可按库存器材过期时间查询统计,以待及时发出;数质量统计是建立维修器材数据多维查询数据模型,综合查询不同质量等级维修器材的分布数、超缺数等器材统计数据;存储结构分析是建立多维存储结构分析模型,自动分析库存结构情况,提供横向对比不同单位某类型器材保障水平及纵向对比某型器材历年变化情况,为器材保障决策提供信息化保障手段。

2.4.4 业务监控子系统

业务监控子系统建设是以RFID 器材标签为信息载体的维修器材身份识别体系,将电子标签载体随履历本或实物进行流转,保证维修器材的身份唯一性,保证信息流和实物流的一致性。业务监控子系统功能组成如表4 所示。

表4 业务监控子系统功能组成

任务监控是建立器材保障过程的入库、出库和供应等任务监控机制,动态化监控器材保障过程;库存监控实时对库存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实时监控当前器材库存变化情况;运输监控是器材出库后,实时汇总运输情况,动态监控器材出库运输情况;保障效率评估则是建立保障效率评估模型,计算当前仓储供应保障过程中收发任务处理耗时,统计某一任务需要执行收发作业次数,经过横向多次比较分析保障效率变化情况,评估保障效率是否提升。

2.4.5 物流配送子系统

物流配送子系统通过军事物流配送平台进行统一的调度和规划,可以更好地合并物流订单,减少车辆的运输里程,更好地提高物流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配送子系统功能组成如表5 所示。

表5 物流配送子系统功能组成

器材跟踪系统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时获取包括器材在途情况的动态信息;车辆实时监控系统是采用先进的视频信息技术构成的一个多功能图像信息管理与指挥系统;器材状态实时监控系统是对具有特殊配送要求的器材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解决器材状态异常无法及时报警的问题;设备防盗实时监控系统应用RFID装备防窃系统,配合机械防伪构建双重安全保护体系,保证装备运送全程的数据安全;调度中心作为物流配送平台的核心,承担着应急调度指挥的功能,对实时监控信息的获取和管理享有最高权限。

3 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模式的构建

3.1 保障模式的构建原则

必须坚持信息主导、精确高效原则,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作用,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准确掌握保障需求、保障资源,为首长做出快速正确决策和周密精细计划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坚持统筹全局、整体谋划原则,整体规划各种保障资源的配置运用,分清主次缓急,突出保障重点,合理设计保障行动,进行全流程精确管控,实施协调一致的保障行动;必须坚持军民融合、整体保障原则,坚持人民战争的优良传统和军民融合思想,依托国家和地方资源,发挥军民融合的整体保障效能[9]。

3.2 保障模式的构建思路

从创新思想理念出发,为了丰富当前装备保障作业体系内涵,开展模块化维修保障力量建设,改进当前保障模式,现提出装备器材保障网络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12]:在陆军范围内建立1~2 个装备器材保障信息中心;打破军区及专业限制,将全军按照需求点的分布统一划分成若干保障区域,每个区域建立l 个装备器材区域保障中心(以下简称“区域保障中心”);在每个区域内建立若干装备器材群点保障中心(以下简称“群点保障中心”),直接向需求点配送器材。

装备器材保障网络体系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其中陆军保障中心一般位于腹地纵深或战略后方;区域保障中心一般位于保障区域的中心位置,直接面向部队需求点,采取部队申请、群点保障中心主动配送的方式向部队提供器材保障。形成了“陆军保障中心-区域保障中心-群点保障中心”的三级器材保障模式。

图4 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网络体系总体结构图

3.3 保障模式的运行机制

陆军装备器材保障的组织机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装备器材保障组织机构中,保障部是最高执行机构,下面依次设置区域保障中心和群点保障中心三级保障业务执行机构。各级组织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全军范围内的装备器材保障。

图5 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组织机构示意图

3.3.1 陆军保障中心

陆军保障中心直属于陆军,主要职能是决策制定、器材供应、器材调度及器材筹措,具体如下:①决策制定。陆军保障中心作为装备器材保障业务的最高执行机构,需要制定各种重大决策用于保证陆军范围内的器材实物供应。②器材供应。器材供应的主要对象是各区域保障中心。由于区域保障中心分布广、数量少,因此适宜采用“大批量、多品种、长周期”的集中式供应;另外,陆军保障中心也承担对部分热点地区实施战略快速越级保障的职能。③器材调度。器材调取主要表现为在各区域保障中心之间调剂呆滞器材,提高呆滞器材的利用率,在战时或应急条件下,调度对象可延伸到其他群点保障中心,指挥、协调各级资源点为器材预置点或前方修理所实施器材供应。④器材筹措。陆军保障中心通过组织专家审价、谈判、监督等形式对通用器材、贵重器材筹措进行决策,打破专业限制,统一开展器材订货会,保证器材价格合理与器材质量的前提下,与厂家签订采购合同,力求以最少的经费购买质量最好的器材。

器材订购完成后,根据陆军保障中心的统一安排,分别发往陆军保障中心、区域保障中心、群点保障中心三级资源点,保证陆军保障中心准确掌握全军范围内的器材库存,并对下一阶段消耗做出科学预测,根据掌握的器材库存情况满足下级单位提出的器材需求。

3.3.2 区域保障中心

根据需求点的地域分布,划分若干保障区域。每个保障区域设置一个区域保障中心,全面负责本区域的器材保障工作。主要职能如下:①决策制定。与陆军保障中心类似,区域保障中心也担负决策制定的职能,不同的是决策制定的范围仅限于本保障区域。②器材申请。区域保障中心的器材主要来源于陆军保障中心统一下拨和自行筹措。下拨的器材,区域保障中心需根据需求及库存情况在筹措平台上向陆军保障中心提出器材申请。③器材供应。区域保障中心的主要供应对象是下属各群点保障中心,采取按需随时补充的供应策略;同时,区域保障中心也承担一定量的越级供应,将器材直接送达指定需求点。④器材调度。区域保障中心有权对本区域内各群点保障中心的器材进行调度,增加器材流通,提高器材的利用率。平时,只在本区域内进行器材调度;在应急条件下,则服从陆军保障中心的统一调度。⑤器材自筹。区域保障中心具有器材筹措权限,筹措对象为本区域内的专用器材及陆军保障中心未统一订购的器材。区域保障中心自筹需在陆军保障中心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实施。

3.3.3 群点保障中心

群点保障中心是装备器材最直接的供应实体,主要承担配送职能。部队需求点直接向群点保障中心提出器材需求申请,群点保障中心接到申请后,若库存能够满足需求,则组织配送力量将相应的器材配送到部队仓库;若库存不能满足需求,则向区域保障中心上报,由区域保障中心根据器材需求的数量、时间紧迫程度、本区域内器材库存分布等约束条件对器材供应的具体形式进行决策。另外,群点保障中心具有一定的器材筹措权限,但需要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管下严格履行采购经费使用程序。

3.4 业务流程

在新的保障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业务包含器材筹措、器材存储、器材供应3 项主要业务,由于本节主要研究的是装备器材保障网络,因此重点研究器材供应的业务流程。

平时条件下,装备器材保障实行“以建制供应为主,区域内调剂供应为辅”的保障方式。其基本思想是:部队需求点向相应群点保障中心申请器材,群点保障中心检查本级库存是否满足需求。若满足,则直接向需求点配送器材;若部分满足,则首先将能提供的部分器材配送给部队需求点,然后向区域保障中心提出器材需求申请,由区域保障中心解决剩下的需求;若不能全部满足,则向区域保障中心提出器材需求申请,区域保障中心做进一步决策。区域保障中心受理群点保障中心的器材需求申请,检查本级库存及区域内相关器材在各群点保障中心的数量分布,对保障方式做出决策。若是下级临时性请领,则可以采取调剂保障和越级供应保障。若采取区域内调剂保障,则向相关群点保障中心下达器材调配命令,由他们负责安排配送力量,将器材配送到部队需求点;若采取越级供应保障,则安排本级配送力量,将器材配送到部队需求点。若是下级周期性请领,则采取补货保障,由本级配送力量向下级保障中心补充器材。当区域保障中心不能满足器材申请需求时,则向陆军保障中心提出器材需求申请,陆军保障中心做进一步决策。若是下级临时性请领,则采用越级供应,由陆军保障中心直接向部队需求点供应器材,平时条件下原则上不实施跨区域调剂保障;若是下级周期性请领,则采取补货保障,由本级配送力量向下级保障中心补充器材。最后,当陆军保障中心缺货时,需向工厂订货,签订临时采购合同,由工厂直接向部队需求点或相关保障中心配送器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哪级,在受理下级申请时,都应首先考虑本级直接向下级供应,其次才是调配保障。区域保障中心和陆军保障中心需要实时、准确地掌握下级资源点的器材库存分布及部队器材消耗规律,在适当的时机对所属区域内的器材实施调剂,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一定要等到有器材需求申请且本级供应不上器材时才考虑器材调剂。

4 总结

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云保障”系统的构建,对器材业务管理、库房管理、决策支持、业务监控及物流配送等各个业务子系统功能都进行了模块化设计,能够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下对器材全域化精确保障提供有效支撑,为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转型指出了可行的道路。同时以此为基础而提出的陆军装备维修器材区域保障模式不仅依据新形势下陆军装备维修器材任务特点,提出了保障模式构建的基本依据、构建原则及保障模式构建的总体结构框架,还进一步确定了基于网络化和区域化的联合保障模式化的组织结构和相应职能,对相关业务处理模块进行了系统整合,提出了具体构建模式的实施策略,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转换为装备器材保障效益,生成战斗力,最终成为陆军装备保障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陆军器材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陆军海战第一连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奋进吧陆军
陆军士兵之歌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