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古天空霸主
——翼龙

2023-03-01编译汤恒岩

大自然探索 2023年1期
关键词:头冠翼龙爬行动物

编译 汤恒岩

当今世界上最重的飞行动物之一是灰颈鹭鸨,其体重可达21 千克,但它跟中生代的翼龙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日本福井县恐龙博物馆的科学家曾通过脚印化石估测翼龙的体重,他先是搜集了17 种现生爬行动物的足迹,包括鳄鱼、蜥蜴、龟和青蛙。在收集了足够的脚印后,他便着手寻找脚印和动物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前后腿的脚印面积之比和动物体重有一定联系。他将这种联系应用到翼龙足迹化石中,最终发现大部分翼龙的体重都至少比现生最重可飞动物的重10 倍。

翼龙是第一批能飞的脊椎动物,比鸟类和蝙蝠早几百万年翱翔蓝天。它们最早出现在约2.15 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繁衍了约1.5 亿年,最后在白垩纪末期灭绝。人类的祖先在近400 万年前才开始直立行走,与人类历史相比,翼龙的存在史简直长得可怕。翼龙在历史长河中曾进化出各种各样的体态和体形,在120 多种已被命名的翼龙中,最袖珍的种类比麻雀还小,最魁梧的其翼展近12 米,比很多战斗机还要宽。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没指望翼龙的飞行能力能跟鸟类一较高下。翼龙作为爬行动物,普遍被认为很多方面近似蛇、蜴之辈,多半也是冷血的,不具备高强度飞行所需的恒体温和高代谢条件。因此,翼龙充其量只是飞行菜鸟,从高处跳下,滑翔一会儿就得了;想扑棱翅膀平地起飞——不可能。

然而,过去三十年,很多新发现的翼龙化石让学界产生了分歧。陆续有研究指出,不少翼龙是高超的空中掠食者,它们或追击飞虫,或狙击鱼类,它们能在开阔的海洋上空翱翔上百千米,长时间持续觅食。

大多数翼龙体形庞大

翼龙不是恐龙

翼龙虽然长得很像恐龙,但跟恐龙绝对是“两家人”。翼龙和恐龙有着共同的祖先,但在某个时期分道扬镳,选择了不同的进化路线。科学家这样分类,自然是有解剖学依据的。恐龙的髋臼窝(腰带与大腿关节的位置)是一个完全穿透的孔,而且它的股骨头是垂直于股骨干的,这样股骨头插进髋臼窝,后肢就应该是竖直的。而其他爬行动物的髋臼窝只是一个窝,没有穿透,而股骨头也是斜的,这样股骨与腰带连接后,就是从身体两侧斜着伸出去的。中生代的很多爬行动物,比如鱼龙、蛇颈龙、沧龙,还有本文的主角——翼龙,四肢都是从身体两边伸出去的。据此可以判断,它们并不是恐龙。

其实翼龙的发现要比恐龙早得多,它是在1784 年被意大利的一个自然学家最先发现的,当时这个自然学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觉得很奇怪,只是推测这是一种介于鸟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奇怪生物。直到1801 年,法国解剖学家居维叶发现这个动物的第四指很长,还长有很多可能是用来飞行的结构,便判断它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在那之后又过了半个世纪,科学家在德国的索伦霍芬又发现了一些比较完整的翼龙化石,这些翼龙的翅膀上明显有膜结构。从此,翼龙作为一种会飞的“大蜥蜴”,名声大噪。

恐龙的髋臼窝(上左)是一个完全穿透的孔,而且它的股骨头是垂直于股骨干的,这样股骨头插进髋臼窝,后肢就应该是竖直的(上右)。而其他爬行动物(下左)的髋臼窝只是一个窝,没有穿透,而股骨头也是斜的,这样股骨与腰带连接后,就是从身体两侧斜着伸出去的(下右)

翼龙的翅膀和现生飞行动物的截然不同

翼龙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一类是长尾巴的,叫飞翼手龙;另一类是短尾巴的,叫翼手龙。有趣的是,长尾翼龙脖子短,短尾翼龙脖子长。科学家认为,短尾翼龙是长尾翼龙进化而来的,只不过人类暂时没发掘到具有过渡进化形态的翼龙化石。翼龙有着类似于鸟类的特征,比如部分骨骼是中空的,轻巧的身体有利于它们飞行。当然,翼龙这种特殊的动物,自有一些奇怪的、甚至堪称极端的身体特征,恐龙和鸟都“学不来”。

翅膀结构复杂

翼龙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第四指很长,其下撑起一张翼膜,构成翼龙的翅膀。翼龙的翅膀并不是薄薄的一层皮膜,而是由血管网、肌肉和一系列平行分布的肌动蛋白微丝纤维组成的。科学家还曾在翼龙腕部发现名为“翅骨”的骨头,并推测翅骨在翼龙生前可能由肌腱连接在肩部,用来支撑前膜。此外,强壮的前肢、肩部和胸部肌肉能够为翼龙拍打翅膀提供力量。

体表有毛

大量考古学证据表明,翼龙跟任何现生爬行动物都截然不同,其体表很可能长着毛。科学家尚不确定翼龙体毛的质感更接近兽类皮毛、鸟类羽毛还是人的头发。不过,众所周知,毛发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温。因此,翼龙长毛很可能为翼龙温血论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千奇百怪的头冠

许多翼龙的头上都有头冠——有些是肉质的;有些是骨质的;还有一些像“帆”一样,是层膜。有的科学家认为头冠是翼龙的“方向舵”,让很多短尾翼龙能够在飞行时转向。有的科学家则认为头冠是翼龙的“散热片”,比如在巴西发现的一些翼龙,其头冠上长有一些像暖气片一样的沟、棱结构,科学家认为这种结构的作用是散热,帮助翼龙保持体温恒定。还有科学家认为,翼龙的头冠能起到“制动器”的作用:翼龙如果想减速着陆,只需要轻转头部,使头冠迎风。不过,长得这么“放飞自我”,很有可能还是像很多动物一样,解决“人生”大事——吸引配偶。

翼龙的头冠各式各样

脑袋大、脖子长

翼龙的头身比例堪称一绝,一些种类的翼龙其头颈长度超过身长的一半。最夸张的是一只发现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风神翼龙超大个体,其下颚是霸王龙下颚的两倍大,头颈长度占身长的75%!

翼龙是怎么飞的?

长期以来,翼龙的飞行方式一直是翼龙研究领域热议的论题。这些体形大如长颈鹿的家伙真的能飞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利用计算机数学建模。

一项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如此庞大的动物要起飞,助跑必不可少。翼龙在起飞前很可能得找一处斜坡,先四足加速一段距离,再换成两足狂奔,让翅膀接受足够大的升力。脚离地以后就好办多了,挥动两翼保持滑翔并非难事。

翼龙起飞时可能会先用后肢蹬地,再立刻用前肢推起,实现二级弹跳

有的科学家则持不同观点,他们指出,对翼龙爆发力的模拟研究显示,翼龙起飞压根用不着助跑。翼龙是四足动物,完全有能力先用后肢蹬地,再立刻用前肢推起,实现二级弹跳,这种技巧很像运动场上的撑杆跳,足以让翼龙跳至起飞高度。

不过,翼龙长着巨大的脑袋、比长颈鹿还长的脖子,这怎么看都不像能飞的动物应该拥有的体态,这一点怎么解释呢?其实,这完全不用担心,翼龙只要把翼面转动至“迎风模式”,就能获得平衡身体所需的升力。鉴于翼龙硕大的上半身如果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减负,很容易让它们在飞行中“倒栽葱”,科学家曾经推测其全身骨骼的内部都与鸟类的相同,是中空结构,可2021 年的一项CT 扫描研究却显示,翼龙那纤长的颈椎骨内部竟然是“自行车辐条结构”——数十根杆状小梁以椎骨中心的神经管为轴排列,大大加强骨骼强度。据推算,光是这根脖子就足以支撑翼龙90%的体重。

翼龙颈椎骨截面(上)和剖面(下)示意图

翼龙这种远古生物还有很多秘密等待人类发掘,科学家为此一直在努力。2022 年8 月,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凌源一处约1.2 亿年前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帆翼龙科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坎波斯凌源翼龙”。帆翼龙科是翼手龙类的一个分支形成的聚合体,聚合体有适合切割尸体的牙齿,通常被认为是一类食腐的翼龙。新发现的坎波斯凌源翼龙化石上还保存有1 条鲟鱼和4 个疑似翼龙食物残留形成的聚合体,聚合体中有一些鱼类碎片。这是科学家第三次获得关于含鱼类的翼龙食物残留的记录。因此现在看来,除食腐以外,捕鱼可能也构成某些帆翼龙科动物取食的一部分。这一新的翼龙食性证据,对人类理解热河生物群翼龙的食性及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风神翼龙等晚期翼龙进化出了巨大的翅膀,能自在地翱翔,然而,变成飞行专家的它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由于体重轻盈,翼龙只能在晴朗的日子飞行,而白垩纪末期很可能偏偏是个多风的时期,它们大多数时候只得留守地面;祸不单行,硕大的翼面大大降低了翼龙在地面的机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方便飞、也不懂得在地面求生的翼龙最终在白垩纪末期灭绝。无论翼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它们都是那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物之一。翼龙敢为天下先,成为划破天际的第一种脊椎动物,给我们留下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头冠翼龙爬行动物
爬遍天下的爬行动物
“变废为宝”制作精美头冠
动物吉尼斯——爬行动物之最
俄藏黑水城西夏水月观音头冠考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爬行动物的食物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翼龙冲天
“翼龙Ⅱ”好威风
奇怪的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