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大德育”工作的思考

2023-02-28张建华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考核

胥 刚,张建华

(1.攀枝花学院 办公室,四川 攀枝花 617000;2. 攀枝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高校德育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德育工作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关于新时代高校如何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药方”。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观摩了思政课智慧课堂现场教学并参加讨论后,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殷期盼不仅推动了全国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设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三全育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也日臻成熟,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五育并举蓬勃开展。这些措施都极大地加强和改进了高校德育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实践操作层面,高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作为五育之首的思政课,如何更好地全过程融入学校大德育工作之中,彰显自己全方位全过程的立德树人引领示范作用的研究;五育协同育人、全面发展还不够均衡;十大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及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会制约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影响德育工作的质量。

一、现行思政课和德育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全国各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思政课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的窘境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是教学安排前紧后松,大多集中在二年级前,后两年几乎看不到思政课的身影。大学生在三年级之后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渐趋成熟的关键时期,德育需求会发生重大变化。然而现行的思政课程设置的缺位直接造成了关键时期的理论指导缺位,没有做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思政课程学过即考,后两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变化没有思政课要素参与。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还是依赖期末考试,这种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只关注应付考试,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实际价值。因此,学生后两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变化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忽视了学生德育成长的阶段性,这导致了学生在完成了大学一、二年级的思政课学习后,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和变化很难得到持续地关注和评估,思政课同样没有做到考核评价的全过程。

三是思政必修课的考核评定基本都是采用“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做法。虽然近些年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注重了过程性的考核因素,表面上看,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占比从30%—60%不等。课程评价涵盖学生日常表现,还包括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等,考试方式也比以前多样化,按照开卷或闭卷形式进行检测,又或者按照提交期末论文进行考核。在这些通行的做法之下,隐性问题就出现了。比如说,在具体操作方面,一名思政课教师往往要面对的是数百名以上的学生,要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部熟悉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思想状况基本是做不到的。同时,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只重视相关的活动形式和提交相关的活动材料,缺乏对每次活动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与潜能的关注。这种重知识记忆、轻能力考查、方法简单的考核方式,既没有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又不可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严重压抑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兴趣。

四是思政课的最大目的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教育,知识点是基础,通过相应的考察方式来确保学生的知识掌握是必要的。但长期以来闭卷、开卷或者上机考试,仅仅只能检测学生对于某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掌握,却难以反应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真实状态。

(二)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发展不够均衡。存在过于重视智育,忽视其它“四育”的现象,尤其是在自媒体的冲击下,大学生自身也对偏于软性考核的“四育”缺乏重视,更加剧了“五育”发展的不均衡。二是全员育人意识亟待加强。虽然课程思政的要求提出多年,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意识还比较薄弱甚至是视而不见。管理、服务队伍仍然是重管理轻教育,德育和业务“两张皮”。三是德育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课堂、科研、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往往相互独立,互动和协同性不强。教育资源和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此外,对于这些体系的实施过程监管不足,实践路径不够健全,实施过程监管不够。容易导致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十大育人体系各自为政,尚无有效机制使十大育人体系的评价形成一个最终的统一评价。四是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与学生需求的实际相脱节,学生参与德育工作往往是处于“应试化”的需要,导致德育效果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全过程育人,应该是指学生从初入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学校都需要在“大德育”的视域下统筹设计好“五育之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统筹协调好十大育人体系的德育职责分工;统筹开展好五育并举工作;最后再统筹组织好德育的综合考核评价,如此才能最终实现德育的总任务总目标。全过程育人体现了高校德育工作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即育人过程自学生入校延续到学生离校,育人效果着眼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新时代的德育建设与改革工作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二、全过程教学,打造过程一流的思政课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以及《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社科〔2022〕3号)等文件精神,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沿袭着大学一年级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二年级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设置要求。这就导致了思政课的五门主干课集中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这势必就造成了思政课前紧后松、后两年缺位的现象,客观上造成思政课全过程育人的失位。

列宁的灌输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觉悟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对对象加以持续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形成和固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大学生进入到三、四年级的后,大学生增加了与社会的接触,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纷杂的影响,此时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帮助大学生加以引导辨析。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设了众多的思政课课程群,加之网络上的精品课资源,提供给大学生可供选择的余地非常之大。但是由于多数都是作为选学选修要求,在总学时已经限定了的前提下,学生的选择当然是以专业类选修课为第一选择,即使要求要有一定比例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多数学生也会避开给他们留下政治说教、枯燥晦涩印象的思政课程。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教育部再到各高校,都在倾力建设课程思政。努力围绕十大育人体系作为对思政教育的补充完善。上述这些措施和手段都只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却不能等同于思政课程。思政课的政治导向性、理论系统性、学习完整性是其他课程和教育手段替代不了的。为此,打造全过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精心打造系列思政课课程群

即按照国家2018版思政课课程设置要求,在开足开好《思想道德与法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经典著作导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结合地方红色精神资源等设定课程模块,精心设计一批思政课系列课程,作为大三年级以上的思政课的延深。

(二)把选择性必修作为刚性要求

所谓选择性必修课,是说思政课课程群虽然原则上可以纳入人文素质类选修课,但是针对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学校应明确提出要求,只有在校期间全部修完每门思政课的必修课和至少1—2门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满足学分结构的要求,才能得到完整的思政课成绩,准许毕业。

(三)课程群设置的原则

在思政课课程群的设置上应逐步体现高年级大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课程内容应从固定、绝对客观的知识体系,发展为与大学生思想、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应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重大问题,做明确地辨析和解读,帮助大学生不断澄清思想,更新观念。要体现思政课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之间的递进性贯通式教学内容,每门课接续的必修课程,一定要结合五门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有效衔接各门课的教学重点。注重科学性与可行性,突出层级性与递进性。以体现符合德育认知规律的认知—体验—实践—提升的递进式的立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

通过拉长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形成四年(五年)一贯制的思政课教育,才能有效避免思政课前紧后松、后两年缺位的问题,思政课也才能更好地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作用。

三、全过程融汇,打造过程一流的协同德育体系

思政课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务只是德育工作的理论教育环节,但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只有在整体上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十大育人体系在各自承担的“五育”工作范围内的德育职责和学生各阶段的德育教育教学任务,才能在横向上实现全过程德育要素的融汇。

(一)相关文件要求为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顶层设计。五育并举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是现代化国家对人的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是现代化的教育要能够达到的一个目标。

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保证。智育为各育提供认识基础,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才干与智慧的教育。体育是各育的机体保证,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他们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将德、智、体充分展现和运用的主要途径具有启智的功能,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时指出,《实施纲要》是质量提升工程的顶层设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施工蓝图,其总体思路是聚焦短板弱项,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其中对十大育人体系的职责定位为:课程育人的目的是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科研育人是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实践育人是要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文化育人就是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校风学风,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网络育人是要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心理育人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完善人格和具有良好自我调节和控制力,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处于积极的状态。管理育人就是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服务育人就是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资助育人就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组织育人就是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虽然诸多专家学者对上述两个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五育之间如何并举、十大育人体系如何深度融合的“学科融合”“教材融合”“文化融合”“校内外融合”等新观点。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来看,这往往不是一所学校所力所能及做到的。结合上述两个文件精神,从一个个体的学校出发,作者认为,首先需要做到的而且是能做到的,就是把十大育人体系与五育并举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从学生入校到离校全过程的德育体系。

(二)学校职能为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

事实上,学生从迈进大学校园开始的第一天,五育内容与十大育人体系就开始与每一名学生发生了关系,产生了影响,而且这种关系及影响会一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陪伴学生到毕业离开。因此,高校的德育体系的构建,学校党委和行政在德育顶层设计上可以参考以下几项原则。

1.教育政策的指导。学校党委和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文件,明确融合五育并举和十大育人体系的方向和目标,为融合提供指导,为部门考核制定指标,为职务职称和奖惩提出标准。

2.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教师是融合实施的关键,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使其具备融合教育的能力和素养。

3.教育评估与监测。建立相应的教育评估和监测机制,对融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4.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上,可以结合五育并举和十大育人体系的要求,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课程。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学校组织与管理。学校在融合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建立跨学科的教研组或工作组,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同时,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

6.学生参与与发展跟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活动,并关注他们的发展轨迹。十大育人体系可以建立学生档案系统,记录学生在五育并举中的参与情况和成长变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和德育考核评价依据。

通过合理的融合方式路径,将五育并举与十大育人体系相互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教育。在融合过程中,需要统一教育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协调课程设置,并通过政策指导、教师培训、评估监测等手段推动融合实施。同时,注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校组织与管理和学生参与发展跟踪等方面的工作,促进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全过程考核,打造过程一流的德育实践与考核评价机制

坚持对学生实现德育目标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检验与提高学校德育质量,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定位自身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德育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

德育实践就是要根据思想、政治、品德、法制、纪律、健康身心等总的德育目标,把五育内容分解成不同板块,不同板块由不同的育人体系主导,开展四年一贯制的全过程实践和考核评价,以体现德育的连续性。在德育实践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评价。在德育的考核评价机制的设计上弱化知识记忆性评价、定量式、结论式评价,强化知识运用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性评价。

(一)德育实践内容的设置

1.依托课程育人体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板块实践考核。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主阵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开展党课、团课、青马工程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重大理论的理解、对形势任务的把握、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开展革命传统文化、先进典型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行动,自觉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2.依托实践育人体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板块实践考核。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着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等;开展社区援助、扶贫支教、慈善募捐等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服务社会与服务他人,提升道德境界,培养爱心、诚心和责任心;开展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创业就业等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义利观和职业观;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重点的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进行实地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

3.依托管理服务和资助育人体系,开展安全法纪与劳动教育板块实践考核。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等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法制讲坛、模拟法庭、法制情景剧和典型案例讲座等活动,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通过组织勤工助学和劳动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与择业观念。

4.依托心理和网络育人体系,开展身心健康教育板块实践考核。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健康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验团队协作精神,减轻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营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开展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辉煌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性美好、人格健全、人生幸福,使“知识增长”与“生命成长”同步。

5.依托文化和组织育人体系,开展文化素养教育板块实践考核。参加基础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从养成教育入手,通过开展礼仪培训和文明习惯养成、文明意识增强、自身修养加强的活动,提升人文素质;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参与美学、艺术理论的学习,参加各类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竞技比赛、读书工程等校园文化活动,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培养自信自强的进取精神。

上述德育板块的划分在组织上要广泛吸纳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校友等为德育指导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时要加强德育阵地建设。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任务课、入学教育课、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课、心理健康教育课、职业发展课、党课、团课、班会、团活、各类理论社团等有效载体,形成完备的德育平台。

(二)德育考核评价形式的设置

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评价是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着眼点不是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而是直接分析和评价高校学生接受德育的质量和效果的问题。

毕业答辩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智育成绩考核评定,是衡量大学生学业水平是否达到相应学位水平的重要考核评价标准。然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则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制观念、身心健康等具有深层次、动态性和内部思想与外部行为表现不尽一致的“德”的考核评价,就不能沿袭以往,只根据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和是否受到法律制裁作为学历毕业标准来判定。因此,在学科专业答辩的基础上同时开展德育答辩,以此考核评价学生德育是否合格达到毕业标准也就显得有此必要。

1.德育答辩的内涵

综合参考已经开展德育答辩工作的部分高校的通行做法,结合本人对德育全过程立德树人问题的思考,作者认为,德育答辩就是要求毕业生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德智体美劳五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全面总结自己大学期间参与完成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法纪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等德育理论与实践活动情况。通过回顾自己的大学成长历程,认清自身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安全法纪、诚实守信、协作友爱、职业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2.德育答辩的形式

德育答辩可以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确保答辩质量。每个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认真分析总结自己德育理论与实践情况,并形成高质量的德育总结报告。德育部分的答辩成绩评定,由学生德育综合成绩(由五大板块牵头部门负责提供)和德育总结报告及现场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对德育答辩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按结业处理。

(三)德育实践与考核评价的原则

无论是德育实践的设置,还是德育答辩的组织,都应该遵循一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定位自身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2.整体性原则。全面有效地整合十大育人体系,深化全过程育人的格局,统筹安排,协调一致,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

3.层次性原则。要遵循德育目标,坚持从学校自身的五育资源和条件,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分层分类组织实施,实行差异化教育和管理。

4.实效性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感兴趣、有意愿地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拉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使思政课全过程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再通过五个模块的设置,把“五育”内容分解涵盖其中,十大育人体系从各自的角度介入其中,有效融汇,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最终以德育答辩为载体,形成一个对学生德育素质水平全过程的完整考核评价,以此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真正落实高校德育工作的总任务总目标。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考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内部考核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